【202310城市任藝門】
自造舢舨舟啟航 打造港都海洋夢
想接近海洋,不妨從親手打造一艘「船」開始!以舊海軍技工宿舍改建的中山大學貨櫃創業基地,面臨高雄大港的旗津海岸,推廣自力造舟的「西灣海洋」團隊就選擇在這裡落腳,該團隊從師法傳統的7日造舟體驗為開端,研發出最短只要半日即可親手打造輕巧的木舟,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航海王!
平靜無風的明媚晴天,「西灣海洋」創辦人羅國棟與參加造舟體驗營的學員們,帶著以木材搭造的迷你小舟來到愛河灣進行下水啟航。輕巧船型骨架,外部覆蓋一層透明塑膠布,船底愛河水清澈可見,船身在眾人合力拉繩下入水,只見船體在水面上穩定地輕盈漂浮著,學員們輪流坐到船上,順著水流感受航行,每次「順利返航」都響起一陣歡呼聲,「沒想到自己造的船真的能浮起來!」、「船坐起來軟QQ的,可以感覺到水在流動耶!」學員們興奮地說。
「臺灣是海洋國家,卻對海很陌生。」羅國棟說:「想要親近海,就從打造自己的船開始!」他出身船員家庭,畢業後先跟隨父親腳步出海遠颺,不過比起跑船,他更喜愛人文研究,於是回到學校就讀社會系研究所,羅國棟說:「在當社會系助教的時候,我看到一張旗津的老照片,發現裡面舢舨船的造型相當特別。」而這張美軍拍攝的老照片,成為他日後投入復原高雄傳統造船技術、推動造舟體驗的起點。
從清領時期開始,木造舢舨船就肩負著高雄沿海貨物與交通運輸的主要任務。日治時期高雄建港,滿載砂石、貨物的舢舨船,成為高雄運河的日常風景。二戰結束後,巨大的遠洋鋼鐵船及玻璃纖維建造的現代船隻,迅速取代木造舢舨,傳統造船技術也隨之消失,只存在記憶裡。「臺灣造船產業走向現代化,但技術卻是斷層的,沒有人知道怎麼造木船,尤其過去師傅技術不外傳,根本找不到相關的文獻資料。」羅國棟說。
他四處詢問奔走,好不容易在高級訂製遊艇的基地,找到了精通手工木造船的董明山老師傅。透過中山大學「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中的「木船實驗工作營」,董師傅從頭開始教造船,終於在2016年復刻出兩艘消失40多年、重達兩噸的大舢舨船。
「師傅造船的手法和現在學校教的造船工程截然不同,他們造船,幾乎只看簡易船圖,以及搭配口訣。」羅國棟說:「臺灣客製化遊艇之所以跟義大利齊名,就是靠這些老師傅的工藝經驗,有很多細節是無法用模具來做的。」舢舨船復刻計畫結束後,羅國棟承襲師傅口訣,與「西灣海洋」團隊借鏡IKEA組裝家具手法,共同設計出簡化版本的造船體驗,期望讓高雄造船的工匠精神,傳承到下一個世代。
夏季舉辦的工作坊裡,學生們先將船圖依照原尺寸放大(即:放現寸);然後以型版在大木上裁切構件(即:刺版),接著調整每一個船片和骨架至彎曲弧線,也就是董明山師傅隨時掛在口邊的:「順就好」,憑著經驗和工匠手感,不斷調整曲線後合版、固定、蒙皮防水,一艘可以下水航行的舢舨船儼然成形。「我們現在更把步驟簡化到3、5天至半天,讓大家可以輕鬆接觸造船,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原理。」羅國棟說。
親手完成一艘船至體驗下水與航行,人們與海洋的距離變得更貼近。「大海不應該只存在於自然教室,而是要去運用跟了解它。」羅國棟表示。透過造船體驗啟動人們心中的航海冒險因子,臺灣離親海樂水的海洋國度,也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