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城市風采】
高雄淨零進行式 從「芒果樹基地」到「淨零學院」共構淨零生態圈
臺灣環境保護運動約於1980年代萌芽,與此同時首次啟動環境評估,之後土地利用開發與自然環境間如何平衡共存,成為努力目標,包括近年設置捷運、輕軌等交通建設時,亦堅持「以站就樹、移植最少、現地移植」等護樹原則。另外,為達成ESG指標,永續發展、減碳議題日益受到重視,驅使公部門及民間企業不斷腦力激盪,希望能攜手合作落實淨零目標,讓理念與行動同行。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表示,高雄不僅有全國首創公部門實體淨零學院,開設相關課程並從人才培育做起,從多面向導入淨零意識與方式,更建立碳管理辦法,積極推動產業轉型。民間亦有企業與建築師走在前端,早在2015年時就已決心要打造零耗能建築,以節能減碳、共生永續蓋一棟在自然裡辦公的建築,也於2023年落成。
位於大寮區立德路上的這棟三層樓高圓弧曲線建築物,正為「芒果樹基地」,它是「百佑營造有限公司」企業總部。一樓以低矮植栽分隔內外,從外觀看似有區別,然則在小角落特意以疏離種植,方便偶有想入內散步的鄰居,共享區域;二樓則為雙邊不對稱設計,利用斜長樓梯勾勒線條,串連到三樓宛若瞭望臺造型,整體外觀用大面積洗石子灰色立面與原木色橫條格柵相互搭配,包裹建築物中間的一叢叢綠意,就是這棵「百年芒果樹」。
為了一棵百年芒果樹 打造出零耗能建築
「人走了,樹還在,我們只是客人,樹才是這裡的主人。」百佑營造有限公司洪光谷董事長站在芒果樹下,四層樓高的芒果樹擋下炙熱日光,餘下溫暖與徐風吹拂在身旁,他接著細數芒果樹帶來的各種生態,活潑的松鼠、綠繡眼、麻雀,甚至小至蝸牛群。他指著樹幹深窩處說:「瞧,這邊有一群蝸牛在這裡住下來了,有時候我還要幫他們清理排泄物。」
董事長洪光谷回憶,當初在規劃建築物時,與兩位建築師曾瑞宏及末光弘和兩位建築師達成共識:一為芒果樹設計最適宜的生長環境,二是設計成真正綠建築,但無須為標章而遷就規定。
因此,請當時任教於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許琦教授在基地安裝微氣候量測儀,記錄陽光、雨水、氣壓、風、氣溫與濕度等資訊,蒐集一整年的紀錄後,設計出適合辦公與芒果樹生態共存的建築,從通風、採光、導流、集水、LED燈、LOW-E玻璃、省水器具、太陽能板等,都融合在建築物裡,夏日有些空間無須開冷氣,就自然涼風入室,雨水能沿著樓梯內外兩側溝槽而匯聚,一來浸潤芒果樹,二來匯聚澆灌,接下來將設置太陽能儲能設備,除了自給供電外,亦將在臨路退縮地上設置充電樁,提供給社區使用。
芒果樹基地在2023年拿下高雄厝綠建築大獎,亦成為淨零指標案例,「我們將持續監測建築裡的環境,回饋數據讓建築師可以進行調整或修正。」洪光谷認為,芒果樹基地的成就來自於眾人善念,留下美好的自然並擴散循環,未來肯定會有更多人投入零耗能領域。
淨零學院在高雄 跨領域合作推動轉型
從2015年開始規劃的芒果樹基地,過去曾讓人難以想像如何落實零耗能建築。因應國際淨零碳排趨勢,高雄市政府率先全國創立「淨零學院」,開設一系列相關課程,以培育淨零人才為第一階段目標,擔任企業轉型與前進的重要一角,並給予淨零產業的創業諮詢、技術研發與碳盤查、碳權抵換等管理輔導。
走進位在高雄軟體科學園區的「淨零學院」,同樣由芒果樹基地建築師之一曾瑞宏所設計,室內大面積利用自然採光減少照明設備,並以現況材料再利用,降低廢棄物產生,挑選木質材料、可再回收使用的物料來減少碳足跡。淨零學院內部空間採永續、多元、共創的概念設計,因此空間有大有小,可以上課、開會,又或者小型團體交流,搭配原生、易維護的室內植栽點綴,創造在綠蔭中的自然氛圍,讓建置在商辦裡的淨零學院,沒有濃厚的商務氣息,反而處處充滿活力與朝氣。
從「芒果樹基地」到「淨零學院」,曾瑞宏與末光弘和兩位建築師共同創立GLA(Green Lab Asia)綠色亞洲實驗室,以順應自然的環境建築技術來回應極端氣候的變遷,面對地球永續議題,回歸人與自然本身,吸引志同道合夥伴共同加入,實踐減碳、低耗能、直至淨零目標。
曾瑞宏提到:「芒果樹基地不只是回應人與自然永續,同時期待人與他人的關係永續,這裡是守護百年芒果樹的企業總部,同時與當地人們的關係連結產生交流,而淨零學院亦是如此,除了淨零技術上的學習,還有彼此間對永續思維的激盪,與自然共好是永續、人們信賴的關係是永續、能起心動念且能生生不息的友善循環更是永續。」
淨零永續不只是口號,而是真正實踐在萬物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