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紅毛港國小的前世今生
學校不單只是純教育小孩的地方,也是許多人童年的回憶。位於小港區紅毛港聚落的海汕國小,因應高雄港埠洲際貨櫃中心的發展不得不遷移。看著怪手將一棟棟建築拆除,留下來的只剩無限的追思回憶。97年遷至新校區後,取而代之的是一所全新風貌,結合現代科技、人文與藝術的夢想學習樂園,這所為紀念紅毛港遷村而設立的小學,就取名為「紅毛港國小」。

海汕國小走過歲月成歷史
海汕國小最早名為「大林蒲公學校紅毛港分教場」,日治初期改為「紅毛港公學校」,民國35年4月1日改名紅毛港國民學校,同年又改名紅毛港國民小學,民國40年6月28日,改稱海汕國民學校,民國57年8月1日改稱海汕國民小學,這個在小聚落中的國民小學,自始至終都是紅毛港當地的最高學府。但配合紅毛港遷村計畫,96年曾停止招生一年。

遷址到前鎮區後的紅毛港國小,成為高雄市目前年紀最輕卻又具有特殊歷史的國小,97年首度招生,目前學生人數84人。紅毛港國小新校舍的整體規劃設計,一開始即刻意保留了紅毛港意象、人文及建築特色,並融入建築景觀設計,如紅毛港在地的咕咾石、馬賽克藝術、記憶長廊、海扇劇場等,處處留下的記憶痕跡,都是在紅毛港國小張宏仁校長,與建築師互相腦力激盪下的結晶。
進入新校園紅毛港意象重現
在紅毛港國小校園內所見的大樹,多是移植原海汕國小的老樹,象徵老樹在新校園扎根,有薪火相傳的意念。走進校園,迴廊動線曲折,另有紅磚座椅的設計,是仿照紅毛港舊部落彎曲的街道巷弄,及塑造長輩帶著孫女坐在廊邊聊天的記憶長廊。

景觀生態池,邊坡與四周綠籬基座,也都以紅毛港最常見的建材─咕咾石來呈現。校內也可看到古早時代的取水幫浦,手動唧水幫浦在紅毛港遷村前是隨處可見,現在紅毛港國小校園裡的這座唧水幫浦上頭,竟赫然還發現刻著日治時期的「津田式」三個字,像是歷史活現,令人驚喜。

另外,校內也有仿造碼頭,在平台上設置十幾個錨釘座椅,創造港口鄰近藍海景象,未來學校將再設紅毛港文物館,供民眾欣賞。

除了懷舊,紅毛港國小更有全新的9項綠建築設計,教室大面積落地門窗採光設計、雨污水分流設施、生態池、全校綠地鋪面等,都符合節能減碳、能源再利用的時代潮流,學校以建築物深植學生們永續經營的環保概念。

師生齊心 為海汕國小盡最後一份心力
有件值得一提的事,96年4月23日紅毛港部落舉行最後的社區巡禮時,為了保留紅毛港文物特色,海汕國小由學生從學校圍牆外以接龍的方式,傳遞一顆顆刻劃百年歷史的咕咾石進紅毛港國小校園,雖然天氣炎熱,小朋友搬得汗流浹背,但個個卻愈搬愈起勁,全校師生一起為興建新校舍獻出自己的心力,團結一致的畫面,至今仍令人動容。

紅毛港國小張宏仁校長,曾任4年海汕國小校長,他說,「如果校園建築沒有愛,那只是空間材料的堆砌;如果校園規劃沒有夢,那僅是徒具亮麗的外表。」打造一個孩子夢想的知識探索學習樂園,是大家共同的期望與心願,學校用專業心、感恩情規劃紅毛港小學以培育國家幼苗,希望能營建如家庭、似樂園般的知識殿堂,讓親、師、生一同夢想起飛,迎向陽光,開始展翅翱翔,邁向新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