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港都】
創意、設計鹽埕藝術廊帶 駁二藝術特區、新濱碼頭、豆皮咖啡
鹽埕區,曾是高雄市最繁華的商業區與行政中心,隨著產業及都市發展的轉移,鹽埕區的繁華逝去,藝術的種子卻悄悄在這裡播種、生根,現在的鹽埕區,有高雄市政府承租台糖舊倉庫所成立的駁二藝術特區;有十一年前以「絕對本土」為宗旨所創立的「新濱碼頭藝術空間」,提供高雄市本土畫家及藝術新秀展現的空間;也有以邊緣來反思中央思考,一再引起社會話題的「豆皮文藝咖啡館」;政府與民間,純粹美學與前衛創意,顛覆著高雄市的藝術氛圍,也展現出鹽埕區的大度包容和豐富多元。
閒置空間綻放藝術新生命
位在鹽埕區大勇路底的台糖舊倉庫,曾隨著繁華落盡的商港而塵封在一片寂靜之中。2000年,在一次尋找國慶煙火釋放地點時,老倉庫讓藝文人士驚豔,搭配著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計劃,老倉庫在高雄市一群熱心藝文人士的努力下,搖身一變成為藝術園地,從一開始藝文界人士成立駁二藝術發展協會自發性的經營、到樹德科技大學、再到市府文化局,駁二藝術特區逐漸展露出不同於以往的藝術氛圍,也從一開始的摸索到如今以文化創意園區為發展主軸,駁二不僅走出荒廢的命運,更成為鹽埕區的藝術指標。
文化局從2006年自民間接手駁二開始,以手作體驗結合藝術展覽,發展出不同於文化中心、美術館,甚至是民間藝廊等殿堂式藝術空間,成為具備新舊交橫獨特風格的開闊性場所,更成為市民生活中結合人文、休閒、創意、分享、交流及創造生活美學的場域,也從原本二棟倉庫拓展成為如今的五棟,並明確訂立出結合藝術與經濟產值,朝向藝術文化創意特區的方向邁進,讓從老舊倉庫蛻變而來的駁二就此在鹽埕區發光發熱。
結合生活 引領港區藝術風潮
駁二藝術園區所呈現出來的是多元藝術展現,它有時尚結合藝術的金工展、C.I. BOYS 公仔展、設計節、彩繪指甲生活流行美學特展及世界調酒大賽,是時尚的,也是藝術的;是美學的,也是具有經濟產值的;這其中沒有衝突,有的是融合後的美感,讓藝術不再高不可攀,也讓時尚不再只是少數上流人士的玩物,駁二在策展中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當然,在空間設計上,駁二保留老倉庫的特色,沒有太多的修改裝潢,仍然保持古樸的懷舊風格,甚至保留下被火燒掉一半的倉庫,那種有點破舊,卻又直達天際,與星光相輝映的衝突美感,成為地下樂團最愛的氛圍,並賦予了「月光劇場」的美麗名稱,駁二張開雙臂迎接多元藝術的展現,探索創意,親近藝術,欣賞美學,讓藝術結合大眾文化,衍生出創意作品,製造主題性、話題性,並引領鹽埕在地風潮,與所有高雄人一起創造屬於港灣、屬於高雄、屬於大家的駁二藝術特區。
在地藝文深耕 需要勇氣
若說駁二藝術特區是屬於公部門的藝術展現,那麼臨近駁二的新濱碼頭藝術空間及豆皮文藝咖啡館就是民間真正自發的力量;新濱碼頭藝術空間在1997年成立,高雄市現代畫會的十多位成員,以會員制方式成立,希望尋求一個可以「絕對本土」、「絕對藝術」的展現空間,所以走在公部門之先,同樣在大勇路上,同樣是老舊建築空間的再利用,筆直的樓梯一路往上到別具風味的展場,它想呈現的是高雄市當代藝術展覽的空間,所展示出來的是一次次當代藝術的實驗展,更成為藝術新秀初試啼聲的重要場域,新濱碼頭在藝術家們每年定期的出錢、徵展的努力下,屹立鹽埕區十一年。
豆皮文藝術咖啡館草創之初就話題不斷,負責經營的劉秋兒在一開始,就沒有想要跟隨著普世美學的腳步來展現豆皮的特色,從原本要當作個人工作室,到結合藝術的咖啡館,劉秋兒就以不同於通俗的藝術空間或是咖啡館來經營,所以豆皮沒有美侖美奐的空間,斑駁的牆壁,完全裸露的天花板,讓豆皮在一開始申請營業登記時就被主管單位打回五次,最後在劉秋兒一句營業單位該要注意的是消防及逃生空間而非裝潢與否的提醒下,主管機關才在上級長官親自到場審視過後才拿到營業許可證。
藝術呈現的多種可能
內外部幾乎沒有裝潢的話題在一開始就沸沸揚揚,正式高掛出招牌後,一隻狗騎在一隻豬身上的店標,是色情?還是藝術?更引發正反討論,這是劉秋兒自我調侃的方式,展現的是一種「混種」文化的思維,是一種邊緣反思中央的文化思考,也因此,在豆皮文藝咖啡館的藝術展現沒有設限,所以高師大學生裸體打籃球引發藝術或色情的思考,雖然在壓力下,學生終究無法如願,但話題的呈現讓高雄市的藝術發展再向前跨出一大步;早上賣豬肉,晚上跳脫衣舞的中年婦女阿珠更是從豆皮發跡,話題一路從高雄延燒到台北;豆皮不設限的藝術展現,再再引發話題,如今豆皮將觸角延伸至社會議題,操作的模式依舊成為話題。
駁二、新濱和豆皮,呈現出不同的藝術型態,彼此相互影響著,卻又各自獨立,展現高雄這座城市的包容力及多元化,也使市民的眼界更加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