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古月今城】

運動與建設 高雄市體育場館大演變

  2009世運會7月間在高雄市盛大舉辦,主辦單位對各項賽事的精心規劃,獲得各國運動員的讚賞,比賽場館更是讓參賽選手讚不絕口。尤其是此次的主場館,不但在開幕儀式大出風頭,更登上紐約時報建築評論版,強調其開放、人性化設計,值得一看,讓這座世界知名建築師伊東豊雄所設計的體育館,成為高雄市目前最新的地標性建築。

  實際上,國民政府遷台後,高雄市的體育場館就多所變遷,從最早的愛河畔,一直到今天的2009高雄世運主場館、高雄市現代化綜合體育館(高雄巨蛋),前後共有四次的變化,也配合了四次在高雄市舉辦的大型運動賽事,反映了運動與都市建設的關連性。

1950年在高雄市舉辦第五屆省運會的盛況,圖中體育場位於今日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對面的228和平公園。(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1950年在高雄市舉辦第五屆省運會的盛況,圖中體育場位於今日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對面的228和平公園。(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二二八和平公園前身 戰後第一座體育場

  戰後高雄市最早的體育場位於現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對面,愛河畔的二二八和平公園現址。該體育場建於1949年(民國38年),由第四任官派市長劉翔所興建,並在隔年(1950年、民國39年)以此承辦第五屆省運會,也成為高雄市各項運動及集會舉辦的場所,如今該地已成為二二八和平公園,運動場早已不復存在。

1986年的台灣區運會在新建的中正體育場舉行,此為首度在夜間舉行開幕式。(圖/曾達輝攝)
1986年的台灣區運會在新建的中正體育場舉行,此為首度在夜間舉行開幕式。(圖/曾達輝攝)

  當時台灣所舉辦最主要的大型運動會首推台灣省運動會及台灣區運動會,由1946年(民國35年)開始,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舉辦了首屆台灣省運動會,後則由各縣市輪流主辦,並從第四屆開始,確定每年舉辦時間為10月25日的台灣光復節,到了1974年(民國63年)則將名稱改為台灣區運動會。1950年的第五屆省運會,是高雄市第一次舉辦台灣省運動會,也是高雄市首次舉辦大型運動會,為此市府興建新的市立體育場,更吸引大批民眾參觀,光是開幕典禮就有三萬人湧入會場,為省運前所未見之盛況。

屹立25年的中正運動場及中正技擊館,現在一旁還有極限運動公園。(圖/林育恩攝)
屹立25年的中正運動場及中正技擊館,現在一旁還有極限運動公園。(圖/林育恩攝)

台灣第一座巨蛋誕生高雄

  戰後高雄市第二個體育場,是為了迎接第十六屆省運會所建,其工程花費1200萬元,歷時半年,於1961年(民國50年)10月14日竣工,該體育場位於中山二路,今日中央公園內,舊大統百貨對面,是當時最具國際標準的綜合體育場,配合隔鄰的巨蛋式體育館,讓高雄市成為當時全台灣各縣市中運動設施最佳的地區。

1961年高雄市於新落成的中山運動場舉辦第十六屆省運,當時人山人海的景象,可見市民的參與熱忱。(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1961年高雄市於新落成的中山運動場舉辦第十六屆省運,當時人山人海的景象,可見市民的參與熱忱。(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比體育場更早動工的是位於同一區域的體育館。此為台灣第一個屋頂加蓋的「巨蛋」式體育館,開台灣風氣之先,該體育館為高雄市第三任市長陳武璋所興建,此為陳武璋任內的五大工程之一,但在其任內屋頂尚未完工,欲連任又未獲國民黨提名,此工程只好由下一任市長陳啟川完成,也讓1961年10月25日開幕的第十六屆省運擁有台灣最現代的運動場館。

更快、更遠、更高 運動場館大進化

  這兩座運動場館,隨著中央公園的改建,也已不復存在,如今還能使用的是為了1986年(民國75年)區運會所興建的中正運動場及技擊館。當年高雄市為舉辦第十三屆區運會,大手筆的花費將近21億元,興建中正運動場、技擊館、雄中體育館、前鎮國中體育館及楠梓綜合體育場,並首度在夜間舉辦開幕典禮,吸引爆滿的觀眾,而這些場地也成為高雄市接下來舉辦運動賽事的主要場館。

屬於21世紀的世運主場館,讓高雄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圖/林育恩攝)
屬於21世紀的世運主場館,讓高雄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圖/林育恩攝)

  在20多年後,高雄市首度爭取到世界性大型綜合賽事—世界運動會的主辦權,為了讓來自世界各國的嘉賓能夠在更現代化、更新穎的運動場館競技,高雄市特別興建了高雄巨蛋,以及由名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的主場館,分別於2008年及2009年陸續完工,這兩個新世紀場館的啟用,不但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更成為高雄市民的驕傲。60年來,高雄市四大運動場館,代表了高雄市運動風氣的蓬勃,也說明城市發展的變遷,「更快、更遠、更高」不僅僅是在運動員追求的紀錄,也在每座比賽的場館中。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