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看世界】
承辦大型國際賽會與活動,是利?或弊?─ 高雄市vs. 巴塞隆納 ─
世運精彩落幕,但是它所驅動的熱情仍在許多人心中持續燃燒,繼續發燙。不過,也有些人回歸理性,開始檢視與追問世運會究竟為高雄市帶來多少效益。從高雄市政府會後公佈的資料,世運會的總票房為6,348萬元,周邊收益為20億元,已經超過市政府的預估。數字說話:世運會為高雄創造了相當可觀的收入。
當然,高雄市政府為籌備世運會所付出的成本遠超過賽會期間的收入。包括主場館與巨蛋的興設、各場館的修繕、以及人事行政與軟體服務的費用,共100億以上的支出,讓賽會財務的算盤怎麼撥,也無法從負數變成正數。乍看之下,這是個賠錢生意,然而,若把時間拉長,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後再來計算,結論或許會不同。
歷屆夏季奧運主辦城市的命運指出了不同的路徑與答案。1984年洛杉磯奧運以精湛的行銷與管理,寫下歷屆奧運最輝煌營收記錄,但第二年的經濟成長卻減緩;漢城奧運雖然入不敷出,但第二年的幣值與經濟卻轉強成長;巴塞隆納奧運精彩的開幕式深植人心,第二年的經濟卻也出現負成長,但驚人的是,17年後的巴塞隆納已成為全球經典城市,帶動西班牙的觀光競爭力躍升成為全球第二。
各主辦城市峰迴路轉的發展過程,讓「承辦國際賽會究竟是利是弊」的爭議始終不絕。在這個爭議之下,全球各大城市卻依然熱衷於爭辦國際賽會,原因何在?又有什麼樣的條件影響了各城市不同的命運?高雄市又將會走向哪一條道路?
主辦大型賽事是振興城市催化劑
負責主辦2012年夏季奧運的倫敦,在不斷追加經費情形下,估計總支出將達90億英鎊以上,虧損短差也可能高達30億英鎊,但是倫敦市政府卻覺得這項投資非常值得,依照他們的估算,2012年後的二十年,將帶來1,960億英鎊的收益。「倫敦奧運只是倫敦一系列振興東區計畫的催化劑」,英國愛丁堡體育與休閒學系的霍恩教授點出了主辦城市爭辦賽事真正的企圖心。
從短期財務觀點來看,承辦國際賽會幾乎是「穩賠不賺」,但是,各城市真正的目的,卻是著眼於更長期的發展與建設。面對城市內部的舊城區重振、城市經濟發展的衰退等問題,「舉辦大型賽事」成為一個重要的號召工具。高舉「賽事舉辦」的共同目標,各城市進行大幅改造翻新,希望能「萬箭齊發,正中紅心」,最後能帶動城市順利轉型。
1964年的奧運,主辦城市東京在歷經數年的努力建設後,以嶄新現代的風貌迎接各國來賓,一洗眾人心中被二次大戰摧殘的殘破形象,一舉躍上國際城市之林。對許多城市而言,國際賽會的場合,正是展現全新自我的舞台,是全球競爭下勝出的一次良機。
「行銷機會」、「催化劑」、「共同目標」,都是千金難買的無價之寶,城市翻轉後所吸引的人才與投資更是難以估算的效益,這些正是在「利」與「弊」爭執不下時最終的決策關鍵,並且引致各大城市絡繹於爭辦賽會之途。
點線面都市更新 巴塞隆納成功沒有僥倖
然而,並非所有城市服下「主辦國際賽事」這帖藥方後都能就此強健茁壯。像主辦2004年奧運的雅典,至今依然負債近百億美元,經濟衰弱,貧窮人口高達20%;另一方面,主辦1992年奧運的巴塞隆納卻是具有鼓舞作用的正面典範,十七年後的今天,「歐洲之花」巴塞隆納已經成為歐洲藝術、運動、休閒、觀光的重要城市,它的成功,引發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也接連努力爭取2012、2016年的奧運主辦權。
「巴塞隆納模式」究竟有何殊勝之處?回顧巴塞隆納的歷史,可以得知,它的成功沒有任何僥倖。
巴塞隆納與高雄市有某種程度的類似,尤其是在其國內的政經地位及產業發展過程。在1950年代左右,巴塞隆納的工業相當興盛,是西班牙第二大城,也是最重要的工業港,工業造就大量的勞工,也帶來龐大的污染,當時的巴塞隆納,污灰暗澹,隨著工業沒落、產業外移,70年代時的巴城,變得更沉寂落寞。
「民主」為巴塞隆納帶來希望。長期的發展遲滯所造成的人民生活水準低落,已經引起居民的高度不滿。隨著西班牙強人佛朗哥在1975年去世,民主政府成立,巴城的居民也選出了民選的市長Nasci Serra。從Nasci Serra開始,巴塞隆納啟動了長達十幾年的都市改造。他們以公共空間的改造為始,像針灸一般地,由點的改善、將成效擴大到線和面,逐年帶動都市區塊的更新,民眾的生活品質也獲得改善。
「在努力了這麼多年後,我們需要一個更有整合性的目標,爭辦1992年奧運就是最適當的」前巴塞隆納都市規劃局局長Oriol Bohigas的話透露,他們不是毫無努力、空手坐等,也不認為辦完賽事,巴城的建設可以告一段落。相反地是,「自助、然後還是自助」。持續不斷、有計畫地建設,以奧運作為一個躍升的準繩,越過這條線後,要以更高、更快、更有速率的方式前進。
賽後仍持續爭取參與其它國際賽事會展
為了迎接奧運,巴城將改善的區域擴大,深入至各社區,並且將原本閒置的工業港區重新改造為休閒遊憩的商業區域。奧運過後,巴城持續爭取更多國際賽事與會展,如F1賽車、歐盟高峰會、世界文化論壇等,讓整座城市的能量繼續燃燒不輟。配合奧運重新規劃為休閒觀光用途的港區,也轉為巴賽隆納重要觀光景點,如今一年吸引1500萬人次以上的遊客,營收納稅額達全市稅收21%。
走在現今的巴塞隆納街道,已嗅不到工業污染的氣息,取而代之的,是由美麗寬闊的公園與廣場、高第的「聖家堂」、達利的「女人與鳥」、米羅紀念館、畢卡索藝術館、矗立街頭由各國藝術家創造的各個公共藝術等所形成的繽紛魅力,以及奧運會後留下的新航站、光纖建設、眾多國際旅館及大型休閒表演設施。過去的工業城市,如今已成功轉型為「文化休閒觀光」之都,也莫怪向來以個人為給獎對象的英國皇家建築學會,將「皇家建築獎」頒給整個巴城,用以銘記巴塞隆納全城上下的努力。
巴塞隆納的經驗指出,舉辦國際賽會是一個階段性的統合目標,也只是一次亮相的機會。聚光燈熄滅之後,是另一個階段工作的開始。
借鏡巴城經驗 進階世界經典城市
高雄市在這次世運的出場贏得響亮的掌聲,賽會前的城市改造也令人耳目一新,主場館與巨蛋的創新人文、捷運的便捷與藝術、街道景觀的再造、水岸的整治等成果,成功抹去工業城市舊形象。「這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世運」,國際世運總會會長朗弗契的一句話標記了世運會第一階段目的的達成。然而,下一階段,高雄市是否能進階為全亞洲、全世界的經典城市?
如同巴塞隆納,高雄市並未因為舉辦完賽會就停止建設的腳步,反而是加速進行城市改造,例如持續進行規劃興建的世貿會展中心、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港區的更新再造、影視文創產業的發展、二號運河的再造等工作,其中「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計畫案,8月初行政院經建會已審查通過,預計編列54.5億元經費,於2015年完工,顯示出高雄市在賽會後持續力爭上游,推動城市更深度轉型。未來的高雄除了保有世運會留下的公共建設與運動休閒設施之外,還會創造出更多元、人文、藝術的面貌。
世運將高雄市帶上國際舞台,傳達這座城市的美麗與熱情,也讓高雄市變得更有自信、更勇於向前。雖然沒有巴塞隆納千年歷史沉積出的人文藝術,但高雄市擁有同樣不懈怠的行動與決心,同樣將建設的果實留給市民共享。走在與巴塞隆納相似的軌跡,高雄市未來的道路與方向,似乎也和「歐洲之花」巴城一樣,明朗燦爛。
♦ 哈高雄網站─捕捉世運感動 分享高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