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港都】
文學音樂 港都文謅謅
台灣文學大師葉石濤終其一生用文字記錄台灣土地上的人事物,2008年12月11日他從自嘲的「作家天譴」裡解脫。2009年適逢葉老逝世一週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不但在高雄市文學館旁為葉老設立紀念銅像;更在文學館所在的中央公園湖中之島環湖草坡地舉辦「文謅謅演唱會」,不僅湖上搭台在台灣是個創舉,這也是第一場集結了三張台灣文學音樂專輯,極具歷史意義的懷念演唱會,因葉老開始這般的首次,誠如市長陳菊所言「一個城市因文人而偉大,高雄也因葉老而有意義」。
紮根斯土 文學精神永存
深受葉老「沒有土地,哪有文學?」的理念感動,陳菊市長有感於葉老影響台灣文學走向及台灣土地認同甚鉅,在葉老過世後即思考要以什麼方式紀念斯人?經文化局規劃決定設置葉石濤紀念銅像,並動用市長第二預備金進行葉石濤全集續編工作,希望在紀念一代文學家的同時,大家能更珍惜、疼惜台灣。這尊栩栩如生的葉老紀念銅像,是藝術家王秀杞以葉老身影、大書開展的形貌,來呈現葉老一生創作豐沛的意象,開展的巨書頁面上則書寫著葉老一生對文學的貢獻。
這本名為《台灣文學暗夜的領航者─葉石濤》的大作,向後人敘述著葉老文學來自於他最熟悉的土地和人民的生活現實;即使任憑自己的幻想和空想自由翱翔,但葉老寫作並非憑空產生,仍然紮根於土地和人民。
12月6日,在葉老逝世週年的紀念會上葉石濤紀念銅像正式揭幕,王秀杞特別另將葉老半身銅像分別致贈給葉老遺孀葉陳月得和陳菊市長,希望以葉老銅像永遠陪伴葉師母,及期望由高雄市真正典藏葉石濤,讓葉老的精神永存高雄。
葉老一生為台灣文學奉獻,用文字捍衛著台灣,身後不僅留下台灣文學史綱,更留下130萬字的小說,葉老用文字來記錄台灣這塊土地的變遷及發展,將他人生中的情感全神投注在文字中,讓後人能透過文字了解台灣的發展歷程及所立足土地的真善美。
騷人墨客 吹奏一池春水
文化局從葉老的文學志業出發,在銅像揭幕當晚舉辦「文謅謅演唱會」,參與的歌者從比葉老更早的台灣文學作家楊逵、賴和,唱到吳志晟和現代作家的作品,唱出對南方土地的思念,是一場以葉老之名開啟歷史創舉的文學傳承演唱會。
談到將台灣文學與音樂的首度結合,應該追溯至1993年,由音樂頑童朱約信(豬頭皮)與伍佰、蕭福德、陳明章等人,現場錄音製作的文學發聲系列─紀念楊逵的「鵝媽媽出嫁」文學音樂專輯,這是首次文學作品以音樂形式被廣泛傳唱後,讓更多人因而認識「壓袂扁的玫瑰」楊逵;2005年一群彰化年輕人組成的「鬥鬧熱走唱隊」,製作「河」賴和音樂專輯,他們以賴和的文學精神入歌,翻唱賴和筆下的殖民社會,別有一番風味,更以巡迴走唱,立志推展台灣土地的共同聲音,要讓人更親近台灣這塊土地的文字與聲音;2007年,第三張台灣文學音樂專輯「甜蜜的負荷」,闡述著詩人吳晟對土地的關懷、對未來的憂心,台灣文學作家們的作品藉著音樂的傳唱流傳千古。
歌頌文學 吟誦土地最美的靈魂
如同「鵝媽媽出嫁」專輯內歌詞所寫的「文學,記錄了人民的歷史,讓它發生,是希望透過另一種形式,讓更多人親近文學,進而認識人民的歷史」,由醫生作家曾貴海及楊翠共同主持的「文謅謅演唱會」發揮了這樣的精神,將楊逵、賴和、鍾理和等人的文學作品在中央公園湖中央傳唱,當天吸引近千人在湖畔四週席地而坐,共同欣賞這些純文學作品,高雄市民因為「文謅謅」而有了親近台灣文學前輩作家的機會。賴和的外曾孫女黃懷蒂,也因為「文謅謅」而能在外曾祖父逝世數十年後的今天,在眾人面前與「鬥鬧熱走唱隊」演唱外曾祖父的作品「相思歌」,驕傲的向眾人展現外曾祖父偉大的創作;而現代台灣文學作家吳晟則帶著兒子吳志寧朗讀自己的作品,更由兒子演唱自己的作品「渺小」、「全心全意的愛你」,象徵一棒接一棒的傳承模樣令人動容。
一上台就高喊「拒吃美國牛」的朱約信,看似無厘頭的舉止,卻能夠深情的唱出楊逵的「鵝媽媽出嫁」、「水牛」、「玫瑰」,他更道出年輕不識愁滋味的輕狂年代,是靠著楊逵等台灣文學作家的作品,來確知自己對生長土地的情懷;在地的紅木屐合唱團、王明哲、林生祥、沈懷一,以及來自太武山上草原的溫柔聲音胡德夫,演唱具有台灣生命力的各族群精神歌曲,不論是「細細妹」、「假黎婆」,還是「革命」、「青春再會」,都讓現場民眾沈浸在屬於台灣這塊土地的深情;葉石濤小說中象徵著土地之母的原住民女性潘銀花,也透過巴奈‧庫穗深沉沙啞歌喉的低吟與呼喚,讓大家重新省思對土地及歷史的感恩與憂傷。
2009年12月在晚風輕吹的中央公園湖畔,一群年輕歌者傳送南方土地與人民的心聲,迴盪台灣文學中熾烈的作家靈魂,高歌永不熄滅的人道精神,三個不同世代的作家和音樂工作者,在不同世代及領域相互撞擊,共同釋放文學與音樂的頌歌,留給高雄人最美的文學音樂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