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今城】
高雄人民當頭家 ─高市選舉75年
今年年底,高雄市即將進行高雄縣市合併後的市長及市議員選舉,這將是大高雄合併後的「第一次」選舉,實際上,從1935年台灣開始舉行選舉以來,高雄市已經歷經許多的「第一次」。包括:日治時期的第一次選舉、戰後第一次選舉(市參議員)、戰後第一次選舉市長、1979年升格後第一次選舉、直轄市第一次市長選舉,直到今年底的第一次合併後大高雄的選舉。在這許多「第一次」的交織下,高雄市的民主腳步已走了75年,也越走越穩健,藉此機會,我們就來回顧一下許多高雄市選舉的「第一次」。
跨出選舉的第一步
台灣的第一次選舉,是在1935年(昭和10年)舉行的議員選舉,當時高雄市所選的是「高雄市會議員」,也就是今天的高雄市議員,在此之前,高雄市有「協議會」,但所有議員均為官派,因此「協議會議員」雖然是高雄市最早的議員,但貨真價實,用選票選出來的,高雄市會議員才是第一。
這次選舉,主要是日本政府呼應台灣民眾積極爭取,希望能像日本本島,選出代表自己的議員。但在日籍仍為台灣少數族群情形下,執政者不可能由全體民眾選舉,其羅列出許多條件,限制擁有選舉權者,條例中規定需「年滿25歲以上之男子,營獨立生計,居住該市、街、庄達6個月,並納市、街、庄稅5圓以上者,有市會議員或街庄協議員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如此一來,首先女性即沒有投票權。至於「營獨立生計」、「納稅5圓以上」,則讓習慣大家庭、收入也不高的台灣人失去選舉權,因此日人雖少,但多半擁有選舉權,比起多半沒有選舉權的台灣人,反而擁有更多優勢。
而且在新的縣市議會中,只允許半數民選,讓官方仍掌有半數官派議員,只要在民選中贏得一席,就可過半繼續掌握議會。在重重限制下,執政者依舊可掌握議會,雖仍稱不上是民主的議會,但總是開啟了台灣首次的地方選舉,在民主路上向前跨出一大步。
無論如何,高雄市民對於第一次的選舉,抱持著極高的熱忱,1935年11月22日進行的投票,共有4916人投票(台籍2000人、日籍2916人),投票率高達93.5%,其中台籍為93.7%、日籍93.4%,相去不遠,也可看出只要擁有選舉權,不論台籍、日籍,都相當投入,締造相當高的投票率。開票結果,因為日籍選民較多,在民選的14席中,台籍當選5席,日籍當選9席,日人仍穩穩掌控議會。
值得一提的是,在選舉完畢後,高雄市爆發賄選事件。當選人陳天道被查出其助選員周慶長、宋仁皇、陳喜等人,以陳天道當選後可託陳氏減戶稅,勸誘選民陳石吉投陳天道一票,經高雄州刑事課調查後,並於其住宅及其服務之莊阿隨產業株式會社中搜出事證,陳天道本人遭收押,三位助選員經公開審判,判決處以罰金百圓。陳天道也因此於12月8日提出辭呈,成為全台灣唯一被取消資格的市會議員,這也是台灣第一次賄選被取消資格的民選議員。
戰後首次選舉
日本的市會議員選舉共舉行兩次,後來因大戰爆發取消。戰後國民政府來台,為了貫徹憲政,於1946年(民國35年)展開一連串的選舉,現在的市議員在當時稱為市參議員的選舉也在其中,此次選舉比起日治時代邁進一大步,廢除女性、納稅等限制,除褫奪公權外,年滿20歲的國民,只要辦理公民登記,均可擁有投票權。
同樣的,高雄市民對於去除諸多限制的選舉,展現極高度的參與熱忱,1946年3月24日舉行的市參議員選舉還出現首次由補選、抽籤決定的局面。應選五席的鹽埕區,最後一席出現同為148票的平手局面,兩位候選人李炳森、駱榮金最後經過抽籤決定,由李炳森脫穎而出。僅選一席的楠梓區也出現同票的現象,最後在26日重新補選,由高再福贏得艱苦的勝利。
議員雖然很早就由民選產生,但高雄市的大家長—「市長」,卻一直要到1950年(民國39年)實施「地方自治」後才由人民決定,那次的選舉先選出首屆的市議員,然後隔年(1951)才選市長。這次選舉共有三人角逐,分別是代表國民黨的謝掙強及自行參選的李源棧、林斌。祖籍澎湖、曾任國大代表的謝掙強,因有執政黨的支持,加上許多澎湖同鄉,在前一年的市議員選戰脫穎而出,使得謝掙強備受看好。但也因為澎湖派太過強勢,造成許多反彈,選舉結果謝掙強獲得49,223票,李源棧居次,共獲41,984票,林斌3,738票,謝掙強僅以7,000多票小勝,但也不負眾望,坐上首屆民選市長寶座,開啟高雄政壇的「澎湖派」。
直轄市首次民選市長
1979年(民國68年)高雄市升格為直轄市,在當時的制度規定下,直轄市市長改由官派,高雄市戰後的第一次改制,僅能選舉市議員。直到1994年(民國83年),經過修憲後,才再度恢復高雄市長的選舉,當時黨禁已開,市長選舉兩黨對決的戲碼首度上演,由國民黨的吳敦義對上民進黨的張俊雄,最後由當時擔任市長的吳敦義擊敗張俊雄,成為首屆直轄市民選市長。
時間不停的流逝,今年年底,高雄市面臨戰後第二次改制,將與高雄縣合併,成為「高雄市」,究竟誰會成為首屆市長及市議員,就有待選民最後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