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特別企畫】「高雄新都 南方明珠」系列報導一

能量整併 新高雄蓄勢待發 高雄新都未來人力發展與產業面向

     過去,高雄縣市透過「高高屏三縣市首長會報」的平台,來整合縣市資源、共謀區域發展,如今,高雄縣市今(2010)年12月25日合併在即,高雄縣市不再只是各自努力,而是合而為一,成為一座面積達2946平方公里、能量更強的新城市。

高雄市長陳菊、縣長楊秋興共同宣布高雄市縣合併正式啟動。(圖/高嘉澤攝)
高雄市長陳菊、縣長楊秋興共同宣布高雄市縣合併正式啟動。(圖/高嘉澤攝)

特別企畫─「高雄新都 南方明珠」系列報導一能量整併 新高雄蓄勢待發 高雄新都未來人力發展與產業面向

     高雄市是發展成熟的都會型城市,擁有海空雙港、高鐵、紅橘十字捷運線及規劃中的環狀輕軌路網,並有多功能經貿園區、自由貿易港區等經濟動能;而高雄縣涵蓋原住民鄉及沿海鄉鎮,農漁物產豐富,這幾年也積極發展高雄科學園區及環保科技園區。長期以來,在地理位置與生活機能方面,高雄市、縣可說是唇齒相依,只不過縣市轄區分明,難免阻礙了區域的發展,也產生資源分配不均與城鄉差距的問題。

     在高雄市、縣合併改制後,成為新高雄市,藉由徹底打破縣市分際、重新規劃統合,經濟發展成了合併後直接面臨的衝擊,因此,大高雄未來的人力發展與產業的面向環環相扣,人力市場供需與產業發展,人力質與量的培養,成為新高雄市政府必須解決的課題,產業部分,區域與資源整合,將為產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而已發展成熟的產業,更須考慮升級、轉型,以迎接世界的挑戰。

鼓勵「增產報國」,充實未來人力資源

     要提升城市競爭力,優質與充足的人才庫相當重要。根據高雄市政府主計處的資料(表一),高雄市縣合併後的人口數合計約276萬人(高雄市約152萬,高雄縣約124萬),占全國人口數約12%,僅次於台北縣。就年齡結構觀察,幼年人口(未滿15歲)約44萬人,佔16.01%、青壯年人口(15至64歲)約205萬人,佔74.17%、老年人口(65歲以上)約27萬人,佔9.81%。

未來的新高雄市政府將持續鼓勵生育。(圖/鮑忠暉攝)
未來的新高雄市政府將持續鼓勵生育。(圖/鮑忠暉攝)

     從以上數據來看,合併後的新高雄市,雖然在青壯年勞動人力供量佔有很大的優勢,不過,隨著醫學發達與平均餘命增加,老年人口呈現緩慢成長的趨勢,而生育率卻逐年下降,屆時,少子化的問題將成為大高雄人力發展的隱憂。

     為了避免持續下降的生育率衝擊到未來新高雄市中長期的人口結構,造成勞動力不足,影響經濟發展,高雄市政府已經制訂相關獎勵生育的措施,例如發放每胎新台幣6000元的生育津貼,以及自今年4月4日兒童節起,發放生育第3 胎者新台幣1萬元生育津貼、每月3000元補助1年、嬰兒健保費全免等好康,來鼓勵高雄市民多生小孩。而未來的新高雄市政府應持續鼓勵民眾生育,並配合完善的托嬰制度,讓市民能安心生養下一代。

強化人力素質,吸引專業人才進駐

     而提升人力素質則是加速產業升值、轉型,或是吸引大型企業、產業進駐的重要誘因。人力素質偏低或人力供給不足,對於大高雄合併改制後的產業發展與各項開發投資將會造成阻礙,而錯失轉型的契機,也讓想進駐大高雄的企業廠商因人力投資成本過高而卻步。

大高雄地區量多質精的職業學校、大專院校,是高人才素質的保證。(圖/林育恩攝)
大高雄地區量多質精的職業學校、大專院校,是高人才素質的保證。(圖/林育恩攝)

     以現階段來說,大高雄地區職業學校校數是五個直轄市之首,而大專院校的校數也僅次於台北市,這對培養人力素質而言是項利基,新高雄市政府應把握縣市整併的機會,連結大高雄地區的大專院校、職業學校打造成培養人才庫的平台。另外,為了提升新高雄市的產業競爭力,未來也可積極引進大型研發中心及旗艦產業,不但提高就業機會,更吸引專業人才與在地大專畢業生駐地服務,進一步強化人力素質。

產業升級,把握新高雄轉型契機

     高雄縣市合併改制之後的資源共享,對南部經濟與就業環境相當重要,以產業結構來說,高雄市的產業以重工業、服務業居多,而高雄縣是以工業、農業與觀光產業為主。

金屬機械工業曾是高雄地區重要的經濟命脈。(圖/林育恩攝)
金屬機械工業曾是高雄地區重要的經濟命脈。(圖/林育恩攝)

     就目前來看,大高雄地區產值以「石化工業」及「金屬機械工業」等高碳產業為主,例如石化產業,因為政府早期產業政策規劃,以及高雄港的先天運輸優勢,高雄縣大社、仁武、林園以及高雄市後勁等地區,早已發展成為國內石化工業重鎮,還有位於高雄市小港區的鋼鐵上游原料大廠-中鋼公司,及其他鋼鐵下游廠等,這些碳排放量高的產業,除對土地及空氣造成污染傷害外,未來也將面臨碳排放公約及課稅而縮限產業發展及競爭優勢。

     因此,藉由高雄市縣合併的機會,如何讓這些高污染的傳統產業進行轉型、升級,朝低碳化、高值化與知識化產業結構發展,並延續原有基礎核心產業競爭優勢,應是新高雄市政府與產業接下來所需挑戰的新目標。

整合發展,產業競爭力大躍昇

     高雄市擁有完善的海、陸、空運輸系統,以及豐富的行政資源,高雄縣腹地廣大,物產資源豐沛,在高雄市縣合併後,不但打破縣市藩籬,公共資源互享,產業更可整合發展,且腹地更為廣闊。以產業的現況來觀察,高雄縣市主要還是以金屬產業、科技、海洋相關產業與觀光業為主。

國際級的商港將成為新高雄市在世界競爭時的利器。(圖/林育恩攝)
國際級的商港將成為新高雄市在世界競爭時的利器。(圖/林育恩攝)

     至於高雄縣豐富的農業資源,可以高雄市現代化的冷凍技術設備、便利的運輸設施,發展農業物流,甚至在世貿會展中心完成後,進行超大型農產品展示和拍賣,促進農產品的國際出口,為農產品加值,走向國際化。4月上旬與家樂福合作設置「大高雄農產品專區」,是協助大高雄農產品拓展都會區通路的開始,未來縣市合併,將成立農業局,以創新農業、健康農業、幸福農業為方針,加強內外銷通路,創造更安全、健康、有價值的農特產品。

     而高雄縣市金屬產業發展成熟度高,相關產業80%落於高雄縣市,中鋼公司設於高雄市,而鋼鐵下游產業則多設於高雄縣,可見鋼鐵產業在高雄縣市已有完整之產業鏈,透過高雄縣市合併後,公共設施之整體規劃,並且隨著位於高雄縣大寮地區,以發展高值金屬及其相關設備產業為主的「創新金屬科技專區」的開闢,將可有效提升國內金屬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未來新高雄市必須善用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圖/陳國瀚攝)
未來新高雄市必須善用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圖/陳國瀚攝)

     在科技產業部分,位於高雄縣的「高雄科學園區」被定位為主要發展光電、太陽能、電信、環保及生技醫療器材等相關產業「科技專區」,在高雄市縣合併後,相關產業將可共享資源並進行產業之串連,例如醫療、生技產業就可共享南部各大型醫院與教學醫院之資源,以持續投注於生物科技研發。

高雄縣豐富的農特產將是新高雄市未來的重要資產。(圖/官廷霖攝)
高雄縣豐富的農特產將是新高雄市未來的重要資產。(圖/官廷霖攝)

     近幾年來高雄縣市皆積極發展海洋相關產業,除了漁業資源、港口觀光休憩的部分可整合發展外,高雄市原有的遊艇製造業也可擴展至大高雄地區,提升我國遊艇製造地位。另外,高雄市優良海洋學術研究機構,還可結合位於興達港的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帶動大高雄地區海洋產業技術提升。

     在觀光產業的互補性更明顯,高雄縣市政府都極力提倡觀光,高雄市有高級的觀光飯店、大型百貨公司、完善的交通系統等,而高雄縣有好山好水、豐富農特產,加上獨特的原鄉風情,因此,在縣市合併後,更可整合兩種不同風格的觀光型態,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產值,也能有效創造就業機會。像是4月3日「真愛碼頭-高雄縣蚵仔寮漁港」的藍色公路觀光新航線進行試航暖身,就是期待能為觀光、旅運與當地漁業,帶來三贏。

藍色公路觀光新航線,可望為觀光、旅運與當地漁業,帶來三贏。(圖/高嘉澤攝)
藍色公路觀光新航線,可望為觀光、旅運與當地漁業,帶來三贏。(圖/高嘉澤攝)

     高雄市原本就是南台灣重要的門戶城市,在縣市合併改制後,不但結合兩縣市的特色與資源,更補足了原本腹地不足的環境發展缺陷,未來的新高雄市將具備國際都會規模,並期望藉由整體區域的建設與發展,帶動南部區域的競爭優勢與活力。

表一、未來五都人口年齡結構概況

(數據來源:高雄市政府主計處97年底統計資料)

未來五都人口年齡結構概況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