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高雄畫刊30回顧:用文字、鏡頭記錄城市變遷
《高雄畫刊》是一本紀錄高雄市這座城市市政建設軌跡、人文風貌、都市景觀以及各行各業足為典範人士成就的一本雜誌,頁次雖然極為有限,但這份政府出版品內容舉凡產業、藝文、休憩等多元主題均廣泛報導,可說是包羅萬象。目前在捷運站穿堂書架、文化中心、美術館、連鎖咖啡館、浪漫河岸咖啡等,高雄市民聚集休憩活動的場域,都能瞧見《高雄畫刊》的身影,而市民手捧畫刊,靜靜閱讀,從字裡行間細細品味高雄生活的景象也無所不在。
1980年創刊至今,《高雄畫刊》已走過三十個年頭,從誕生、學步、摸索、到逐步成熟,隨著不同的時代氛圍,畫刊也有著不小的轉變,拾起過往畫刊,跟隨著文字情境與一幀幀照片回顧,彷彿重新看見這座城市流金歲月的點點滴滴。
高雄畫刊的誕生
作為台灣南方第一大城─高雄市,理當有一本為在地發聲的雜誌,在行政院有《光華雜誌》、台灣省政府有《台灣畫刊》、台北市政府也有《台北畫刊》的規制下,於民國68年(1979)高雄市改制升格為直轄市,初時雖僅設新聞處第一(新聞行政)、第二(新聞發佈)兩個科,但到翌(1980)年1月即增設第三科,專責高雄市政府的文宣出版業務,同時也開啟這本高雄市官方刊物—《高雄畫刊》往後三十年的歲月。
新聞處副處長楊景旭在新聞處服務前前後後已經超過三十年,民國73年(1984)他擔任新聞處第三科科長時也兼任《高雄畫刊》總編輯,對於這份刊物,有著說不完的回憶。剛開始《高雄畫刊》是委外編輯,雙月出版一輯,宣導市政難免有隔靴搔癢之感,因此他任科長時就委託高雄市就業輔導所招考編輯、助理編輯、美編與攝影四位新同仁進入三科,專職《高雄畫刊》編輯工作,並將雙月刊改為月刊,在那沒有電腦的時代,排版設計一切都靠人工,從封面構思到內容撰寫,全部由同仁親力親為。
楊景旭副處長表示,當時一個月一期的出刊時間,讓大家壓力都很大。但是過程卻成為往後美好的回憶,像是陪著攝影師到處取景拍攝,美好的圖片配合文稿刊出,文圖並茂,回味無窮,譬如當要宣揚愛國主義單元,就跑到幼稚園裡面,隨機攝取老師對小朋友講述國旗故事的畫面;端午節到了,就到蓮池潭拍龍舟比賽精采鏡頭;農曆年前夕,就找些小朋友穿著長袍馬褂帶到壽山動物園、孔廟等處,拍攝拜年的照片。當時很多富有意義的優美圖片曾被中小學教科書廣泛使用,其中一期小朋友賀年封面,更被印成賀年卡於市面上流行。在市政導向之外,早期的畫刊還會配合特殊節慶作封面情境設計,除了內部固定的攝影師,還邀請過知名的國家藝文獎攝影獎得主楊永山為畫刊操刀,留下一幅幅珍貴的老高雄照片。
在楊副處長的記憶中,畫刊也曾彙集每期之街道系列報導,出版一本唯一的專書《康莊大道》,另亦有各區風情報導別冊等等,由於畫刊品質力求盡善盡美且編印精美、內容充實,更獲選為政府優良出版品。因此《高雄畫刊》可說是在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中,帶給市民愉悅的閱讀體驗,進而從閱讀中了解市政的發展,美化心靈、提昇生活水準的市民精神食糧。
珍藏高雄絕版風景
對於高雄市民來說,《高雄畫刊》不只是市政宣導刊物,三十年一路下來,透過文字、圖片的累積,一點一滴還原出高雄的往日時光與城市的進展,許多的封面景像如今更成為絕響,每一期精美印刷的封面,裝幀、封存成為市民心底珍惜的城市印象。
例如在1989年因大火付之一炬的地下街商場,與現今二二八和平公園的前身—仁愛公園,在攝影師的鏡頭下,商場人潮宛然熱絡,亭台樓閣式的江南風格公園依舊秀麗,伴著愛河光滑如鏡與童稚笑語嬉戲,為消逝的高雄風景留下永恆的倩影。1970年初期愛河垂柳泛舟,對照著今日愛之船與河面光影點點,更是讓人驚艷高雄的轉變。又或如1995年3月《高雄畫刊》彩繪封面,在知名水彩畫家陳陽春的畫筆下,清新動人的赭紅拱橋跨越博愛路街廓,現在則是高雄著名地標,榮獲全球卓越建設獎的「愛河之心」。
翻閱過往畫刊,除了硬體建設、市容的變化,也留下豐富珍貴的城市文史資料。包含2008年完成拆遷作業的紅毛港,在《高雄畫刊》中便就保留著詳細的文字與照片,2002年《高雄畫刊》以紅毛港為專題,經由歷史、地理、產業、生活、文化等面向,將紅毛港的過去與未來介紹給高雄市民,紅毛港因為興建高雄洲際貨櫃轉運中心而進行拆遷,在城市發展競爭力的過程中,漁家淳樸風情雖不復存在,但透過這一頁頁的篇章,市民生活景象與絕版城市風景依然歷歷在目。
畫刊展新頁 發掘城市人物故事
隨著時代變遷,市民關注議題改變,畫刊也呈現不同的風貌,其中,1998年謝長廷市長上任,帶來一批年輕的政務官,以新世代的想法為畫刊注入新活力。《高雄畫刊》在1999年以嶄新的風格與專題性製作,規劃出佳評如潮的專輯;高雄過好年、高雄心鐵道情、前進東沙與超高層建築等,帶給市民耳目一新、全然不同的感受。
不過,因為頁數的增加,同仁工作量不堪負荷,因此畫刊再度委外製作,透過政府採購法公開招標,以最有利標遴選編輯廠商,藉引入民間出版社、雜誌社的專業與創意,開啟往後風格多元的時代。
《高雄畫刊》轉型之際,現任新聞處主任秘書劉顯惠適任畫刊主編,劉主秘表示,轉型後的畫刊不在只是單純介紹市政、宣導市政,而是與民眾生活結合在一起,與市民一同呼吸,掌握著城市的脈動,傳達城市發展的新觀念。像是1999年高雄過好年專輯,別開生面的請林國慶老師以市長、議長為主角,畫了和合二仙插畫當作封面,便攻占其他媒體版面,當時畫刊短時間即被索取一空。
在內容上也有別以往,開始發掘報導小市民的故事,更獲廣大迴響。如2001年城市英雄專欄,其中「愛心阿嬤莊朱玉女-十元午餐吃到飽」篇,阿嬤數十年如一日,餵養高雄無數清苦勞工;「吳振祿與柴山靈犬KURO」篇,主人與台灣黑狗巡守柴山的故事,隨著畫刊發行,引起平面、電子媒體,甚至國際雜誌的關注追蹤與轉載,感人事蹟傳遍台灣大街小巷及國外。
於此同時,除了不斷報導高雄在地人物種種作為事蹟之外,《高雄畫刊》也配合活動的舉辦,更深入市民生活每一角落。愛河畔的浪漫景緻,搭配上一杯香醇咖啡,是現在許多市民與遊客的共同記憶,而愛河畔的第一杯咖啡,其實就是由《高雄畫刊》引入。當時以愛河為主題製作專輯報導,配合舉辦「愛河咖啡戀」活動,邀請文化界人士,首度結合起藝文、愛河與咖啡,種下日後河岸咖啡飄香的無限想像。
E化進入新時代 畫刊無國界
轉型後的《高雄畫刊》與時俱進並呈現出多樣的城市風貌,在網路無遠弗屆的時代,E化是必然趨勢,從2008年開始,因應資訊數位化,新聞處建置「高雄電子期刊」入口網站,定期發送電子期刊與電子報,其中的「高雄畫刊電子期刊」採每月發行,企劃編輯以市政重點為主題導向,並加入高雄的人文、產業故事及城市風情;再將每兩期之「高雄畫刊電子期刊」內容編印為《高雄畫刊》紙本。
編製電子期刊,一方面除了響應環保外,另一方面則可以擴增讀者群,便利網路使用者的查詢瀏覽。畫刊內容更從最早的市政宣導進入城市行銷的年代;從在地觀點導向國際視野,目前高雄畫刊電子期刊固定讀者群約五萬餘人,除了台灣更遍及海外,有網路的地方就看得見嶄新亮眼的高雄。
三十而立正值青壯,《高雄畫刊》走過三十個年頭,中間歷經數次變革,但是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始終如一,務求將市民所關心的市政、人文、生活等議題詳實介紹報導,透過文字、圖相認識高雄市山海河港風情。從健康城市、水岸花香到幸福城市,《高雄畫刊》字裡行間,娓娓道出城市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