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願景】
「山海新都心」看見大高雄的新高雄人
從魯凱族同胞宏亮的「高雄,我們來了!」的呼喚聲中破題、經鳳山打鐵街、旗津渡輪、左營眷村、旗山蕉城、崗山羊肉、美濃東門樓及鮮明的客家藍衫,一路來到高雄科學園區、八五大樓、高雄捷運與美麗夜景,每個區域的高雄人對其所生長的地方都有著濃厚的依戀及生存自信。
這是電影「不能沒有你」中飾演父親的男主角,也是紀錄片導演陳文彬掌鏡的「山海新都心」電視廣告,短短的50秒內,描述大高雄「新高雄人」的面貌。
到底什麼是「高雄人」?是高雄市人,還是高雄縣人?或者長久以來,這兩個分屬不同行政轄區的人,都自稱是「高雄人」!對出外打拼的高雄子弟而言,「高雄」就是家鄉,不管是高雄縣或高雄市,然而一直要到今年底縣、市合併後,「我們都是高雄人」這個想像與現實才會能合而為一。
「人」是縣市合併的主體
拍攝「山海新都心」的陳文彬導演對於縣市合併題材的理解,一開始就抱持著「人」才是主體的看法,這才是縣市合併之後大高雄最大的資產。陳文彬表示,高雄市本來就是一個移民的城市,很多高雄市人,從高雄縣來、從澎湖來、也有遠從大陸來台的外省移民、有閩南人、有客家人、也有原住民。整體高雄人的結構,等於是台灣的濃縮。因此在構思「山海新都心」時,就以多元族群的思考方向來發想,透過不同族群間彼此包容及生活經驗的水乳交融來呈現縣市合併後的「高雄人」。
高雄族群間更大的寬容性
本身是雲林人,高中畢業後就上台北就學、生活的導演陳文彬,曾在一些訪問中談到他的高雄經驗,大多和拍電影有關,包括和鄭文堂導演因為拍攝《深海》到高雄勘景,才發現高雄變了;演出「不能沒有你」男主角李武雄時,他成為高雄港邊的碼頭工人;而陳文彬導演的另一個身份是「高雄人的半子」,太太是美濃人,因此陳導對於美濃客家原本就有一份濃郁的情感。過去他曾到高雄縣拍攝紀錄片,紀錄的對象是原住民,這些都變成「山海新都心」拍攝製作時的重要元素之一,他也從這個線索延伸下去,找到了更多屬於高雄的族群元素。
高雄和台北同樣是外來人口眾多的城市,在陳文彬眼中卻有不同的城市特質,陳導表示,相對之下,高雄對於族群的寬容度是很大的,在高雄可以大聲說出自己所屬的族群,因為對於高雄人來說,在地與外來沒有太多差別,只要立足在這裡、生活在這裡,就是高雄人。大家以自己的族群為榮,也造就了豐富的城市性格。
打破界限「我們都是高雄人」
相較於高雄縣市的過去發展,還有條明顯的界線。「高雄縣市在地域上的限界其實是模糊的。」陳導指出,從高雄縣鳳山到高雄市只隔著一條高速公路,過去因為縣、市行政層級不一,資源也有些落差,這個落差其實是存在高雄人心中的,未來透過縣市合併的機制,將可以彌平這當中的差異,大家都充滿這樣的期待!
繼陳文彬導演掌鏡的「山海新都心」─『高雄,我們來了!』廣告短片播出後,亮麗鮮明的影像質感獲得極大的好評,高雄市政府再製播「我們都是高雄人」新短片,拍攝的人物再延伸到不同的職業,如美濃的蕉農、原住民部落小孩、碼頭邊工人、美麗島站光之穹頂下的上班族等「勞動角色」,搭配輕快的原創歌曲,及劇中人物的台客舞步呈現快樂的高雄圖像。
• 陳文彬導演2004年所執掌的《家》-榮獲文建會地方誌影展優選作品、入圍第41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2004年女性影展。
• 2006年編導的HD短片《泰雅千年》在第41屆休士頓國際影展大放異彩,榮獲民族文化類白金獎。
• 2008年擔任《不能沒有你》製作人、編劇及男主角,本片入圍鹿特丹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