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文】
《十在好萬年》左營萬年季10週年 在萬年中打造新的十年,在歷史中創造歷史
走過十年,左營萬年季成為高雄市的標誌型城市節慶,人們來此不再只是為了稍縱即逝的煙火、或是只能成為月曆一景的龍虎塔留影,而是在遊歷環潭風光、參與節慶活動之餘,一窺舊城中耐人尋味的市井小事,而左營人也樂於向外展示舊城的懷古風貌,將廟宇陣頭民俗文化,從緬懷舊時光的情懷,淬鍊成全新的在地特色。而這正是生活,總在歷史中創造歷史。
舊城老字號 文化新品牌
你對左營的印象是什麼?難忘的當兵回憶、還是蓮池潭上的龍虎塔?不管是什麼,從現在開始,有更多人知道左營每年初秋十月都會舉辦萬年季活動。各式各樣的文化季和節慶活動,在城市鄉鎮中如雨後春筍般競出爭豔,在眾多「創新文化」活動中,左營萬年季卻是少數從「保存傳統」出發的一項。這不僅僅是個為了行銷城市而誕生的節慶活動,故事要從萬年季中最引人注目的『火獅』說起。
火獅原為左營慈濟宮的代表物。慈濟宮主祀保生大帝,火獅的前身即為保生大帝的座騎「黑虎將軍」。民間為慶祝保生大帝誕辰,早期就有「放火獅」的宗教儀式,以紙糊獅頭為首、竹枝為骨架、纏繞各色火炮,燃放時類似鹽水蜂炮般熱鬧喧騰,據說燃燒後也同時將眾人祈願祝禱上達天聽,因此成為常民一年中重要的祭祀活動。除了慈濟宮,左營蓮池潭擁有全台密度最高的廟宇環繞,遍佈二十餘座各具特色的廟宇,為了將當地深具意義的廟宇建築與傳統活動紀錄留存,2001年即由左營在地社團及區公所發起了以「迓火獅」為主題的慶典活動,結合舊城歷史、民俗慶典與觀光旅遊的系列規劃,為左營萬年季打響了第一砲,也開始成為高雄市一年一度的城市大型活動,而迓火獅、陣頭踩街、廟宇巡禮,自然也是萬年季不可或缺的活動元素。
萬年季,是高雄左營的地方文化品牌,為城市塑造了一個全新的品牌形象,但若缺少讓當地居民認同的在地特色,則無法被廣為行銷。左營舊城這個老字號的城市風情,正是城市背後最佳的品牌故事,而透過系列活動走一趟左營深度之旅,不也是最貼切的品牌經驗?
當節慶「活動」了城市
左營萬年季,源自於左營舊名「萬年縣」,其開發與明鄭時代的設治有極大關連。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逐退荷蘭人,建立漢人在台地位,並設承人府及天興、萬年二縣,分轄台灣南北;其中萬年縣治設於前鋒尾,為南路統治中心,衙署在今左營舊城內。而清代左營劃歸鳳山縣管轄,故又稱為鳳山縣舊城,但現今所看到的舊城則是在清道光五年(1825年)所重建。由於後來在埤頭街(今高雄縣鳳山市)又蓋了一座鳳山縣新城,因此相對於「新城」,左營舊城就被稱為「舊城」。
這座萬年舊城,擁有豐富的廟宇文化、傳統聚落、並且古蹟處處,這些由歷史累積而成的常民生活風貌,是左營萬年季活化地方的元素與動能。當具有歷史意義的城門城牆變成古蹟、現代化的城市建設逐年林立,左營舊城並沒有選擇讓舊事荒蕪,而是企圖拼湊昔日繁華的斷垣殘片,重現令人回味再三的懷舊風貌。
讓老舊成為經典
當城市上演萬種風情劇碼,吸引來自各地的觀眾,在活動的參與中容納了眾人的集體記憶,才開始讓空間成為一個有生命力的場所。打造一個有記憶的場所,是高雄市塑造城市形象的核心價值,物件必然會因為過時而陳舊殘破,但記憶和情感卻是彌久珍貴,左營舊城古蹟活化只是都市更新的第一步,而左營萬年季則為引導媒介,將人們帶回歷史現場。「時空」不可區分,在創造空間的同時必然不能忘記時間元素,因此活動的誕生,不只是舉辦一個新的活動,而必須在城市這個空間裡,張顯時間的價值。傳統廟宇節慶文化的塑造,是以現代的手法作復古的陳述,將歷史轉化為現代人也能體驗的歷程,如同在吃下一口美味的廟埕小吃的同時,都能自然地想起昔日市集與節慶時分聚首熱鬧滾滾的情景。
舊城,是「歷史現場」的舞台,在不斷地換幕、謝幕又上台之間,重覆上演著同樣的城市身世與生活劇本。這十年內,多少人們循著萬年季來到左營,遊歷了傳統聚落的曲折巷弄、品嚐了傳承數代的南北小吃、巡禮了香火不斷的眾神廟宇,都代表著從萬年縣到左營,這三百年來在地居民日夜、世代度過的日常生活。我們原以為歷史有多遙遠複雜,卻夾雜在那些輕易地就被忽略的生活舊時光中。來往的新面孔,經歷著和數百年前一樣的舊城風光,走過老字號品嚐老口味,發出和前人一樣的讚嘆;老舊,不應只是留下歲月的痕跡,而是經過淬鍊後產生了不可取代的價值,這就是經典,總令人心生嚮往。
新舊融合雙城會 無數十年聚萬年
十年走來,左營萬年季已成為足以媲美高雄燈會的大型活動,以「東方廟會嘉年華」的意象,結合迓火獅、陣頭踩街遊行、畫舫遊潭、廟宇闖關巡禮、攻炮城、觀光套裝行程等系列活動,逐年擴大舉辦。2010年十周年慶,適逢高雄縣市合併前夕,更與「新城」、也就是高雄縣鳳山市協力舉辦「百年好合雙城會」,不僅以連繫新舊兩城的主要道路為陣頭踩街遊行路線,更將火獅出巡與深度旅遊行程延伸至鳳山。文化走過的足跡,從不曾在生命裡消逝,它踏印在每個人的記憶中,也帶領著人們一一走過或生活在歷史軌道上。走在前人履行拓墾的道路上,我們看見昔日城市疆界的劃分演變,也即將見證新的歷史時刻;如同在十年慶典間緬懷萬年,同時卻也正在創造下一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