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城市觀點】

我們都是高雄人

在高雄,謝謝有很多種說法,
你可以說:多謝、勞力(lóo-la't);
也可以說:an- zi - say;
或是:Thank you;
都會獲得同樣的喜悅回應。

無論你來自哪裡,無論你說著什麼樣的語言,
在踏入這座城市的同時,高雄會用暖暖的陽光與人情,
容納著一切的獨特,並在這塊土地上,留一處屬於你的天地。

包容著無數旅者的城市

     如果,將時光回溯至明清時代,會發現目前居住在高雄的人們,有99%以上屬於外來人口,從海峽的另一邊,懷抱著開拓新天地的夢想,在橫渡暗潮洶湧的黑水溝的同時,恐懼的眼神望著隱沒在波浪下無數的船骸,祈禱著神明,要平安抵達彼岸。緊接著,近代的一場大動盪,一船船從戰場上撤退下來的戰士,踏上了一座不熟悉的南方熱帶小島,或滄桑或稚嫩的臉龐,浮現著「這裡只是暫留的中途之地」的想法。但這一留,時間就無聲地過了60多年。再跟著歷史的腳步前進,當一根根煙囪立起來的時候,鋼鐵廠與塑化廠吐出了灰樸樸的煙霧,港口外羅列著入港的大船,以及加工區壅塞著上下班的腳踏車潮,高雄付出了龐大的代價換得經濟突飛猛進,吸引了眾多來自其他鄉村、小城鎮的年輕男女,將這裡做為第二個故鄉。

客家文化是高雄市重要的族群文化之一。(圖/前高雄縣政府新聞處提供)
客家文化是高雄市重要的族群文化之一。(圖/前高雄縣政府新聞處提供)

原居於此的住民

     在16世紀,葡萄牙的水手從海上遠眺台灣,用「福爾摩沙」大嘆台灣島美麗的同時,在現今大高雄的區域中,有數群幾千年前即定居在此的族群,在高雄的平原與山區生活著。山區有桃源、那瑪夏兩區的南鄒族、布農族;茂林區的魯凱族;平埔族有兩個族群,一個是聚集在小林、六龜、甲仙的西拉雅族支系:希拉雅族,另一個族群是馬卡道族,生活在鳳山地區到高屏溪流域,逐漸遷居旗山、仁武、大樹等地。這些居住在高雄的原生族群,保留著各自的文化獨特性。雖然平埔族文化或融入漢人社會或消逝,但從古諺:「有唐山公,無唐山媽;有平埔媽,沒平埔公。」中的通婚概況可看到,這股原生住民的血統持續在我們身上流轉。

小林夜祭在眾人的努力下得以繼續傳承。(圖/前高雄縣政府新聞處提供)
小林夜祭在眾人的努力下得以繼續傳承。(圖/前高雄縣政府新聞處提供)

     高雄擁有許多原住民文化傳承的重要活動,例如布農族的打耳祭、茂林黑米祭、以及保留著平埔族夜祭傳統的小林村,但2009年的一場惡夜豪雨,帶走的是村民安穩的生活、家人以及重要的文化傳承系統,這項少數保留完整的平埔族文化幾乎面臨無人承傳的困境。但在地方人士、耆老與許多人的努力下,這項珍貴的文化資產終於能持續承傳給後代子孫。

     而在大高雄的城市空間中,也為原住民文化留下了保留、推動的場域。原住民主題公園位於高雄市前鎮區的翠亨北路上,這為推廣原住民文化進而達到族群交流目的所設置的公共空間。另外在桃源區、那瑪夏區都設有原住民文物館,保存了在地的原民文化,成為族人瞭解自己族群歷史脈絡,及文化變遷軌跡的指標。

飄洋渡海 開拓家園

     從大陸來的移民,是高雄主要的組成族群之一。從三百年前開始,從福建泉州、漳州的閩南人陸續落腳在高雄境內,多居住在比較靠海的平原地區。而較晚來到台灣的客家人,往美濃、杉林及六龜等靠山的地區發展。晚來到台灣的客家人與早來的閩南人過去經常發生競爭。如今,經過長期的苦樂與共,不論是閩南人、客家人還是原住民,大家都已不分彼此,共同努力,使高雄成為所有居民的美好家園。

瓢沿過海到高雄的傳統閩式建築。(圖/前高雄縣政府新聞處提供)
瓢沿過海到高雄的傳統閩式建築。(圖/前高雄縣政府新聞處提供)

     在高雄,有兩處完整保存著客家文化的文化園區。在同盟路上,2010年11月剛開幕的「高雄新客家文化園區」,以自然生態導向的規劃理念,在公園內植入客家意象,設置客家鄉村主題步道、客家生態綠地教育區及客家藝文活動展演館,成為高雄市重視多元文化的嶄新觀光景點。

美濃客家文物館。(圖/美濃客家文物館提供)
美濃客家文物館。(圖/美濃客家文物館提供)

     另一處文物館在以「完整保留客家文化」著稱的美濃區,「高雄美濃客家文物館」以美濃傳統製菸產業的象徵建築「菸樓」與三合院意象的特殊文物館,既保留美濃客家建築的簡樸原味,也帶著符合潮流的現代感。在客家人文、生活事物、建築、自然生態的展示上,以豐富的多媒體、生態造景,將美濃傳統客家文化做一完美展示。

從暫留到第二個故鄉

     1949年,從對岸來台的大遷徙,讓已有著許多族群的高雄,加入了更多的人文元素。帶著簡單的行囊,一船船的軍隊與眷屬,抱著「暫留」的心情,登上了高雄港碼頭。而這樣的「暫留」,轉眼間就成了第二個人生、第二個故鄉。

     新來乍到的新居民們,僅帶著最簡單的行李,來到全然陌生的土地。這群來自大陸各省的居民,用簡易的建材與輕便的竹籬笆,圍出一處與外界似有若無的隔離臨時居所-「眷村」,用自己熟悉的語言、熟悉的菜餚、熟悉的習俗,試圖以一種比較安心的方式,在異地度過盼著遙遙無期歸鄉日期的夜晚。

高雄眷村文化館。(圖/熊宏輝攝)
高雄眷村文化館。(圖/熊宏輝攝)

     隨著時間的流逝,竹籬笆內漸漸有了幾句不甚熟練的外省腔台語或是台灣國語、常見的眷村與外村小孩打架、幾次鬧著家庭革命的本省與外省通婚…..。文化與族群的溝通,在衝突與交流中持續著。

     大高雄的眷村,以左營區、鳳山區為主要集中地,其餘各區也都有零星分布。

     當第一代眷民隨著眷村房舍的老舊而逐漸凋零,第二、三代則因眷村改建及事業、婚姻等種種因素 慢慢搬離眷村,當年眷村活絡喧囂的景象已不復見。為了保留這份台灣獨特的族群文化,許多眷村保存計畫紛紛展開。左營區的明德新村、岡山區的空軍眷村、鳳山區的明德訓練班等地,都是見證大時代的記憶所在。每年高雄都會舉辦「眷村文化節」,透過體驗眷村舊有風情的動態活動,讓更多人感受眷村這份特有的時代人文氛圍。而左營的眷村文化館,是早期的海勝里活動中心改建,期望透過在地的情感留存,保留眷村的歷史、眷村的生活與眷村的記憶。

逐工作而居

     50年代與60年代,高雄正處於經濟蓬勃發展的黃金年代,延續著日治時期完善規劃的港口與鐵路運輸系統,為重工業、貿易、運輸等產業立下良好基礎。再加上楠梓加工出口區、臨海工業區的設立,與政府推動十大建設的內需導向,奠定了高雄重工業城的發展。在勞力密集產業大量發展下,高雄在1975年成了全國第二個人口超過百萬的都市,許多其他城市與鄉鎮的年輕人,紛紛湧入高雄工作,成為城市的新一代居民。

支撐起家中經濟的加工廠女工。(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支撐起家中經濟的加工廠女工。(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當年加工出口區數以萬計的女工騎腳踏車上下班的壯觀畫面,是勞動女性經濟獨立的歷史見證。這群離開家庭用自己雙手打拚的女性,肩負著養家的重任,未婚時支持原生家庭的經濟,婚後繼續工作貼補家用,除了負擔家計、儲蓄之外,這群女性利用部分薪資,作為打扮、娛樂費用,間接地促成高雄百貨公司崛起的因素。

     另一個在高雄奮鬥的族群,則是來自東部的阿美族人,由於高雄港海運與遠洋漁業開始興盛,許多原住民紛紛來到高雄擔任船員,尤其以阿美族佔多數。靠海捕魚維生的阿美族人,習慣海上的生活,為了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遠離家鄉來到高雄做遠洋船員。當時的遠洋船員收入相當高,是許多阿美族男性第一首選行業。

新時代新住民 我們都是高雄人

     走過高雄發展的歷史,高雄多元人文、內涵不斷地融合、吸收,這是一座充滿生命力的城市。保留這些不斷新增的文化元素,高雄用最寬廣的心態接納來到這座城市的人們。現在,高雄走出了重工業城所帶來的汙染陰影、以及文化沙漠的刻板印象。用生態城市、綠意水岸、悠閒生活與豐沛的城市文化,吸引熱愛生命與想要更好生活品質的人來到這裡。在高雄,我們可以大聲的說出,我來自哪裡,並更驕傲的說出:我們都是高雄人。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