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觀點】
城鄉vs原鄉 大高雄-多元文化共榮圈
前 言 ─
大高雄的合併,不只是政治議題,對常民生活而言,更創造了無比豐富的有機內涵。其中多元族群的文化共震,是城市往前跨步的重要生命力。閩、眷、客、原四種族群文化以其精彩的生命力交織大高雄發展進行曲。
有趣的是,這四種文化在以工商脈絡為主的「城」(原高雄市),因著都會化熔爐而逐漸交融於高樓大廈與工廠商埠中,形成一股朝向共同目標的都會文化。
然而保留了大部分原鄉精神的「鄉」(原高雄縣),卻因其經濟生活與地理發展的自主,而讓這四種族群文化得以更完整獨力存在。如美濃的客家庄;那瑪夏、桃源等的原民鄉;甚或鳳山的眷村聚落如黃埔新村;或鄉村中的閩南聚落,都仍相當程度的保持著各自的文化脈動。
本期專輯,邀請到長期推動族群文化,關注土地與人之間關係,並常住美濃原鄉的鍾鐵民老師擔任客座主編,共同探討大高雄的族群文化共融,與多元文化的共榮。
城鄉.原鄉各擁風情
早期高雄工業與加工出口城市定位,吸引了鄰近原鄉人口大量移入,這些來自不同區域,擁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們,在原高雄市落地生根,城市成為第二個故鄉「城鄉」。「城鄉」與「原鄉」,有著看似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仔細體會,可以看見城鄉與原鄉之間綿密串連的文化網絡。
<城鄉生活,共同色彩>
從原鄉到第二個故鄉─都市生活的人們,在生活節奏快速的城市中,為了進行溝通、快速融入都會生活,以及國際化、商業主義的影響,將具區域特色的原鄉文化,慢慢地隱藏在使用一致的語言、相近的生活方式之下,而城市的生活也因空間、經濟產業的不同,造就了與原鄉不同的外在景觀、內在生活態度與思維模式,不同族群文化的人,用相同的方式一起生活。鍾鐵民老師說:「這就像整座城市覆蓋在擁有一致性的共同色彩下」。
<原鄉生活,多元繽紛>
雖然城市生活似乎是一致的,但仔細觀看其中人們的生活方式,仍然可以端倪出多元族群文化的痕跡,這是因為人人心中都有原鄉,原鄉不僅是成長回憶中的思念之地,更是流動在生命當中無可取代的文化風格,即使遠離原鄉,印象仍舊深烙在記憶中。高雄腹地廣大,有漁村、農村、山林等不同的聚落,有客家、閩南、原民與眷村不同的族群文化,在生活方式、風土環境以及經濟產業等各層面的差異,造就出繽紛的文化色彩。鍾鐵民老師說:「以美濃區與杉林區來說,隔著短短一條隧道的距離,卻可以感受到鮮明的區域文化差異。」
<城鄉合併,高雄新機>
在縣市合併之後,新高雄市雖然依舊是定位為「直轄市」的大型城市,與過去單一性質的都會特色比較,新高雄高達38個行政區的廣大地域範圍,涵括了環境、風情、文化都各具特色的區域,現在的高雄,已有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不僅擁有融合、並存的空間,也賦予各種不同文化發展的機會。縣市合併後,拉近城鄉之間的距離,讓這股原鄉與城鄉相互激盪出來的力量,嶄露出豐沛的生命力。
都會、鄉村和諧共生
<共存-尊重差異性>
鍾老師認為,「尊重彼此的差異性」是城市與原鄉共存的最大原則,在合併後主導者必須因地制宜,以多重標準來進行整合,都會、農村、山城等不同區域需用不同的風土人情標準來考量。鍾老師舉例說明:「以社區大學來說,因都會區人口密集,鄉鎮地區人口分散,社區大學招生開班人數與農村的不能用同樣的人數為標準。」
在體認到城鄉的差異之後,更重要的是要給與原鄉自主規劃的力量與空間。在過去美濃人凝聚了自己的力量,終止水庫興建計畫,保留住美好的家園。而在地人這份對於原鄉文化、生活模式堅持的態度與行動,也是至今美濃地區以在地深刻的客家文化吸引眾人前來的原因。鍾老師表示,「過去是在地人主動凝聚力量,而現在縣市合併之後,政府需提供資源與協助。」
<融合-創造交流機會>
大高雄的合併,打破了縣市明顯的區隔感,及無法同步考量區域發展目標的缺失,讓以往的城市與鄉鎮之間有了交流的平台。舉例來說,美濃地區好山好水的環境,培植出品質優良的農產品,如稻米、蔬菜及最美味的白玉蘿蔔,縣市合併後提供了完善的產銷環境,美濃的優質農產,銷售至高雄市都會區,城市優勢的經濟效益也帶到鄉村。
另一方面,雖然都會區具有經濟面上的優勢,但是從文化角度來看,原鄉的豐富文化相對於都會而言,更具有強勢地位和吸引力。鍾老師笑著說:「都市人每逢假日就愛來美濃享受我們的農村跟好山好水,也愛來客家文物館,文物館是旅客瞭解客家文化的橋樑,而客家文物館更是國內少數可以靠門票營收自理的文物館。」這也是因為美濃人長期堅持自己的生活模式、重視客家文化價值所帶來的成果。
鍾老師提出一個重要的概念:「城與鄉的差距是必然的,差距不一定都是不好的,重要的是要透過彼此的了解,才能進行有效的交流。」
城.鄉共榮 大高雄生命共同體
鍾老師指出,原鄉地區必須找尋出所維持的本體文化與生活方式,而政府也需提供相對應的自主空間與機會,最好的例證在於為了維持高屏溪上游水源的潔淨,美濃、六龜、旗山及屏東高樹以地區共識帶動政策制定,將這些地區規劃為離牧區,禁止設立畜牧養殖場,而這樣的經驗,也期望提供給其他原鄉地區。
永續的原鄉文化發展,需獲得在地年輕人認同,吸引其返鄉「過日子」,因為文化的力量來自於生活,沒有日常具體的生活,用保留或刻意塑造的方式是無法留存住文化根髓的,在這一點上,美濃的年輕人之前已經開始進行返鄉運動,如推動以農業作為課程主體的社區大學、愛鄉協進會、有機農業推廣等。鍾老師更提出一個以文化為主體的分區新概念,跨越一般行政分區的概念,以文化作為劃分的主軸,例如「客家文化自治區」、「原民文化自治區」等,將更有助於推動原鄉文化力。
除了在原鄉推動在地文化之外,城市中也需設立推廣原鄉文化的基地,鍾老師舉例說明,在他參與高雄市新客家文化園區的規劃與設計時,就是期盼著這個文化園區是推廣與介紹原鄉文化必要的管道,並且給與城市中的原鄉人一個凝聚文化與共識的場地。
大高雄在縣市合併後的台灣五都中幅員最大,廣含都會、山城、港灣等各式聚落及來自四面八方,匯集在高雄的人們,將自身獨特的文化投注於此,引起一波波迴響的龐大漣漪,將成為大高雄厚植城市發展力的最佳契機。
城鄉‧原鄉 新活力
跟隨文章的腳步,我們將一同看見城鄉‧原鄉交流開創的新活力,及多樣的城市風貌。
<尋訪城市中的原鄉情>
閩南人情味
閩南文化似乎沒有像客家、眷村或原民文化般的鮮明特色,但實際上已經內建在高雄人的生活中。承傳至農村社會中的人情味、親切互助,早已是高雄的城市魅力之一。
早年的農村生活,三合院前曬穀的稻埕、或是村口的廟埕,都是人們交流、聯繫感情的地方;而以物易物,互通有無的互助精神,更是凝聚共同生活人們的情感。這樣的方式,即使在早年農村三合院景觀不復見的現在,依舊留存在高雄人之間。在開放的公園、巷口等地,依舊可見人們悠閒地聚集聊天。而南部常見的透天厝,每戶都以相通的亭仔腳(騎樓)空間連貫成「街坊鄰居」,共同的生活空間保留了農村生活的人情交流。至今在旗山老街上依舊保留的石拱圈亭仔腳,記錄了周圍商家們相互扶持走過的時光歲月。
雖然隨著眾多住宅大樓的興建,一整排透天厝的住宅型式也逐漸在城市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住宅大樓,但是這樣的人情味並未走味。住宅密集的鼓山美術館園區,看似充滿都會感的大樓宅第,可有著一如往昔的濃濃人情味,張媽媽就是其中一個代表人物。不僅其所居住的大樓住戶,就連周圍大樓的人們,都知道這位總是笑容滿面,喜愛照顧人的張媽媽,隨時用著充滿精神的聲音向大家打招呼,獲得許多在城市中最可貴的友情。
用食物思鄉的眷村
高雄有著左營軍港、鳳山軍校、岡山空軍等包含陸海空三軍的特殊軍區,也造就了豐富的眷村文化。過去城市中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眷村,雖然隨著老舊眷村改建,舊時竹籬笆圍起生活小天地的情況逐漸散失,但許多人士奔走,欲保留這份特殊的人文風情。現在高雄仍保留的眷村,大部分集中在左營與鳳山區。斑駁紅漆的木門、水泥及綠籬圍牆,眷宅前的小庭院,門口也許還有著隨風搖晃的小招牌,寫著「手工水餃」、「饅頭」、「臘肉香腸」,依稀還聽見裡頭交夾著大江南北的口音和鍋鏟聲,時光晃若從未流逝。
走出眷村之外,發現熱鬧的大街上豎有打著「山東饅頭」、「北方麵食」、「酸菜白肉」等招牌的餐廳,曾經在竹籬笆廚房中,用手做出思念遠方家鄉的美味,現在走出了家門巷口,成為城市中的特色美食。
高雄眷村內,仍舊有為數不少的居住者,高雄眷村文化館志工徐慈慧,一位嫁入軍眷區,進而愛上眷村生活的媽媽,在海軍服務多年退休後,選擇到家附近的眷村文化館擔任志工,將自己最愛的眷村生活與文化介紹給更多人知道。在左營眷村生活40多年,現在依舊居住在建業新村中,慈慧媽媽笑言:「這裡的環境很好啊!生活空間大,外頭有樹有綠地,家中還有很大的庭院,跟擁擠的市區完全不一樣。我出嫁的女兒,每天都還會回來吃我這個老媽媽煮的菜,假日也都會帶孩子們回到這裡。」
而改建眷村中的居民,雖紛紛遷移到新建的國宅中,如翠峰、果貿等社區,對於記憶中的舊眷村依然念念不忘,總是說著:「好想以前家後面庭院的綠樹…,以前對門的張伯伯、隔壁的李奶奶…」,但一踏入這些社區,濃厚的人情凝聚力與大江南北四海一家的氣氛依然存在。社區紅磚道上,媽媽們邊看著球場上打球的孩子們邊話家常,拄著拐杖的老先生、老太太們,相互吆喝問候著;轉角的店面,吳媽媽麵食館燒滾了煮麵水,準備開始晚間的營業。與一般住宅大樓區相較,這裡更多了一份生活的溫度與人情味。
以人文為本的客家
一進入美濃,可以感受到純樸的農村風光中,多了份細膩的美感與文化深度,這股人文氣息,也許來自於美濃客家人對於自身文化的堅持,以及對於教育的重視。明顯可見的例子,也許是街弄間的粄條店,店內牆壁上懸掛著一幅或油彩或水彩或攝影作品,這大部份都來自於在地藝術家的創作。例如「老古的家」,一間以綠地山景聞名的在地餐廳,不僅是餐廳,也是石雕與畫作的美術館,收藏了知名畫家,同是也是美濃人─曾文忠老師的畫作。
也許是早年困苦的農村生活,讓客家人相當重視教育,極力的教育栽培下一代脫離貧困。美濃早期栽種菸葉,菸農用菸葉收成的收入大力培育出出類拔萃高學歷的下一代,因此有「美濃出博士」的美稱。
現在各行各業的專業領域中,都有美濃子弟出色的表現,也因為對家鄉的感情與客家文化的堅持,在外的美濃人時刻都將家園的景色放在心中。市府團隊許多首長是客家人外,中山大學的楊弘敦校長,也是美濃人,再赴美取得物理博士學位後返回高雄,至中山大學擔任教職。而長期進行社區服務工作的中山大學迴馨社,也在楊校長與教授們的鼓勵下到美濃做社區服務,學生們深入社區進行社區美化、協助居民進行打掃等工作,自然地與居民打成一片。在午後的陽光中遇到這群學生,持著畫筆、沾著油漆正在將村落中一片圍牆塗染上繽紛的色彩,閒談中,年輕的臉龐上透露出對於這片寧靜卻又豐富農村景色的喜愛:「我們已經來好多次了,這邊的居民跟我們都很熟悉」,沒有刻意的催促,只是因為愛上美濃,農村與人情吸引著不是客家人的年輕學生,一次次地回到這裡。
用技藝、藝術與文化發聲的原民
大高雄不僅有那瑪夏等原住民鄉,都會區中更吸引了全台各地的原住民來到城市生活。城市裡就有了縮小版的原民故鄉,像高雄市部落大學與樹德科技大學的原民大學,將各部落的文化、技藝、藝術規劃為課程,讓城市中的原民文化有了傳承學習的機會。
這些源自於原民祖先們生活必需的技藝,如皮雕、木雕、串珠、織布等,或是傳統的音樂、繪畫,在城市中或許成為都會原民的謀生方式。在原鄉,技藝與藝術來自於生活,但在城鄉,這些創作成了謀生與文化交流的方式。例如傳達出原民活力的祖韻舞團,不僅將台灣原住民文化傳承給下一代,並展現台灣原住民文化之力與美給大家欣賞。
在高雄捷運中央公園站下方,高雄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承租下三號出口處的三間店面,與原住民公共事務關懷協會合作設立Ha Li Payci 原住民商店。店內規劃成格子區、精品區、DIY體驗區等,提供原住民創作者販售的空間,透過展售作品,原民文化在城市中有了發聲的舞台。
<青年返鄉潮>
城市的經濟力、便利生活,一向是吸引原鄉年輕人離鄉背景前往努力奮鬥的因素。但是過度的競爭與商業文化中帶來的物質滿載,心靈卻失去養分的情況,讓許多年輕人開始思索起「生活」的本質。許多人因此依循著成長的軌跡回到了成長的原鄉。這股青年返鄉潮,讓城鄉與原鄉有了更進一步的接觸機會,也讓原鄉獲得了新活力。
台大.留美
文化的延續,要有新活力不斷加入,近年來原鄉的文化力逐漸吸引青年返鄉。
在美濃,有個相當逗趣的名詞來形容返回或留在美濃的年輕人:「台大.留美」,指的是台灣長大,留在美濃。這樣的風潮,從十多年前進行抗爭水庫興建的活動時即在美濃展開。有位是放棄中鋼高級工程師高薪,回到故鄉進行社區工作、有機農作,擔任社區大學老師,同時也是愛鄉協進會的總幹事─張振洋先生。另一位青年返鄉者─鍾舜文,自東海大學藝術學碩士班畢業後回到故鄉,延續著祖父鍾理和、父親鍾鐵民愛鄉愛土的精神,透過鏡頭、畫筆和文字,記錄著家鄉綠色菸葉田間的勞動身影。
還有許許多多的年輕人,不斷地從城市中返回美濃。而這也是鍾鐵民老師所期盼的故鄉景色,年輕人不以「賺大錢」為唯一目標,而是踩著故鄉的土地「過生活」。
原民文化重建
在八八風災過後,重建高雄原民部落的文化與經濟是市政府的重要目標,而在大力推動重建工作之下,也喚起了原鄉青年一股返鄉的潮流,民間組織也積極號召青年們回家鄉服務。從東華大學民族文化學系畢業的安吾斯,從小在部落長大,儘管到外地念書,但心中一直抱著「我一定要回家」的信念,因此風災過後即投入部落的重建工作。
風災過後的兩年,災區已經逐漸恢復生機,山區產業也步上正軌,例如那瑪夏區的水蜜桃,在對外道路逐步修復的同時,為水蜜桃農民們帶來了可以穩定生活的收入。在那瑪夏種植水蜜桃多年的張家,今年將從高雄大學畢業的小兒子,也決定返回家鄉接手父母親的水蜜桃園。「習慣了家鄉的空氣,在高雄住了幾年,還是想回這裡。」忙著將水蜜桃裝箱出貨的手,沒有停下過。「這裡雖然沒有在都市生活方便,可是可以照顧爸媽,種水蜜桃,生活比較踏實,而且我把家裡的水蜜桃用網路訂購的方式銷售,比較不怕賣不出去。」簡單的幾句話中,讓我們看見原民鄉區中的重建力量。
<原鄉與城鄉 高雄是永遠的故鄉>
匯集了原鄉與城鄉的力量,大高雄不僅在城市中蘊含了閩南、客家、原民及眷村的文化力量,讓城市生活豐富了起來,同時透過交流與對話,原鄉的充沛在地活力,更給與新高雄未來發展最大的動力,所有族群、所有文化,都深根在高雄這塊土地上,大高雄是我們永遠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