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文】
灑下高雄文化種子的先行者
高雄正朝著文化大城的目標迅速前進,各式藝文活動,市民與外地遊客欣喜參與已成為常態;多處新型展演空間也正如火如荼的規劃、動工,甚或完工,大高雄是一處充滿藝文展演生命力的綠洲。但在這之前,有許多藝文表演團體,在曾集中全力發展經濟的高雄城市中,灑下文化的種子,默默耕耘至今終於獲得豐碩的成果。
高雄縣市合併之後,結合了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的力量,蘊積出一股在地特有的文化能量,在這裡,有許多人,守護著家族傳承的技藝,腳踏實地的為藝術付出努力;有許多人,堅持著對藝術文化演出的熱情,辛勤地紮根高雄文化田。

<堅定的承傳>
走進錦飛鳳傀儡戲劇團位於阿蓮的工作室,你很難不去注意牆上的成排傀儡,一尊尊蒙面戲偶靜靜懸在掛勾上,戲,還沒開演,心裡就生了無數問題、無限想像。「大家都想太多了。」薛熒源團長笑著解除了參觀者心中的疑惑:「這只是為了保護木偶不受碰撞罷了。」
他解開纏覆在戲偶臉上的布條,舉手、拉線,為我們示範基本劇碼。瞬時之間,鍾魁鎮煞、童子戲球、財神捧出大元寶,這些栩栩如生的動作,全靠戲偶身上至少十四條的絲線操作。身為劇團第三代,薛熒源團長早在十二歲便向父親薛忠信先生學習操偶技藝,更在三十七歲時下定決心專職經營傀儡戲的演出與推廣,為民眾揭開傀儡戲的神秘面紗。
同樣屬於大家日漸陌生的「黃昏」劇種,在彌陀也有一個致力保存皮影戲的家族,永興樂皮影劇團由承襲父親皮影戲技藝的張晚先生創立,迄今已傳承四代,從口白、唱唸、鑼鼓弦樂演奏,乃至影偶製作,皆由家族中人擔任。

皮影戲演出需要光照成影,受限於演出場地,很難提供大量觀眾欣賞,但其戲偶的精緻刻工,以及唱唸口白的古樸文雅,卻相當值得細細品味。有鑑於此,力求轉型的老劇團近年將重心放在校園巡演與推廣:生、旦、淨、墨、丑的角色分辨以及逗趣的戲劇表現,往往逗得小朋友們哈哈大笑。張英嬌團長表示:「認識皮影戲的下一代越多,皮影戲未來的可能觀眾群就越多,更何況將傳統延續下去非常重要,再累都值得做。」

正因為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在許多小學的藝術與人文教學時間,經常可以見到永興樂的造訪,張英嬌團長和主演張新國先生也經常擔任學校紙影劇團的指導老師,期待能將更多種子灑進下一代。
和錦飛鳳、永興樂兩團一樣,經常一卡皮箱跑透透的,還有天宏園掌中劇團的葉勢宏團長。他的皮箱裡裝的是一只又一只的布袋戲偶,搭起「彩樓」之後,光戲臺本身的雕金描漆已令人目不暇給,儘管古典戲偶身量矮小,也沒有大型戲偶的各種機關,但傳承自小西園許王老師的操偶技巧輪番上陣,活靈活現的吸引度絕不輸給煙火四射、特效十足的金光布袋戲。

回想由少年開始「玩尪仔」至今,一路走來的冷暖點滴,葉團長的信念始終沒變:「就是想讓更多人知道布袋戲的好!」他認為和其他劇種相比,布袋戲特別老少咸宜。在他掌中,戲偶一會兒轉盤、一會兒踩高蹺;一會兒搬演斬奸鋤惡的俠義故事、一會兒敘述曹公開圳的鄉土傳奇。角色多變,戲碼多元,充分展現了現代掌中劇藝術融會古今,別出心裁的特色。
「偶戲這種表演型態,在許多文化中都有,所以我們也不能讓台灣的偶戲從我們這一代消失,還要盡量告訴下一代:『我們有這樣的東西。』讓他們能夠以自己的文化自豪,也能和其他文化做交流。」葉勢宏團長語重心長的說。這也是許多傳統劇團致力於到校園、社區巡迴推廣演出的主要原因,像錦飛鳳傀儡戲團、永興樂皮影劇團和天宏園掌中劇團的推廣步伐,甚至早已離開高雄,跨足到其他縣市,甚至其他國家,不分東西南北的傳播,除了讓更多人領略傳統之美,也讓更多人改變了對高雄的文化印象。

<在地的創意>
除了珍視先人留給我們的文化資產之外,還有另一群人,他們原可以到台南、到台北或者其他城市發展,但他們願意固守在高雄這塊土地,和高雄市民一起自問:「有沒有一個表演團隊,能夠講高雄的故事,為一個城市發聲?」

1991年,陳姿仰受到屏風表演班李國修導演及其他劇場工作人員的感動,心中萌生了「高雄需要這樣的藝術創作者」的念頭,創立了南風劇團。在「藝術創作來自於對生活的反思」的創團宗旨下,南風劇團不僅僅是創作與演出,也頻繁參與社區營造與公益活動,用戲劇表演的形式探討不同議題,因此在南風劇團的創作中可以看見碼頭、紅毛港、加工區……等高雄特有的地景及氛圍,正如團名一樣,洋溢著有別於其他同為現代戲劇表演團體的、來自南方的自信與溫暖。
<跨域深耕>
同樣沒有選在藝術市場成熟且觀眾人口眾多的北部落腳,一直在南台灣致力於芭蕾教學的張秀如老師,有感於學習芭蕾舞的人數雖然不少,但成績優秀的芭蕾舞者卻相當缺乏表演舞台,因而在1992年成立張秀如舞團,後改名高雄城市芭蕾舞團,不但是南部第一個芭蕾舞團,也是全台灣少數持續經營、創作,並因此培育眾多年輕舞者及編舞家的芭蕾舞團。

身為一個專業芭蕾舞團,高雄城市芭蕾舞團除了製作經典芭蕾舞劇如《仙女》、《仙履奇緣》,也編製了《蓮花》、《牡丹亭》、《傾城之戀》……等具有在地特色的創作舞碼,並且多方嘗試與在地其他表演藝術團隊合作。在舞者及編舞家的齊心努力下,不但讓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屢屢獲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傑出演藝團隊殊榮,也遠赴韓國、歐洲等地巡迴演出,讓「高雄」二字,在世界的芭蕾舞界中,綻放出引人注目的光輝。

有將高雄帶到其他地方的藝術工作者,當然也有將世界留在高雄的藝術者。聽過A cappella嗎?不使用任何樂器伴奏,純粹靠人聲音域表現合唱之美的無伴奏合唱,不用到義大利,在高雄就有一個專門表演A cappella的團隊—台灣美聲室內合唱團,定期將十五、十六世紀的牧歌與經文歌用無伴奏合唱的表演方式介紹給高雄的民眾。
想聽歌劇?也不需要遠赴國外,創世歌劇團邀集一群來自聲樂、戲劇與劇場技術等不同領域的歌劇愛好者,將平常只能在DVD上看到的經典歌劇搬上高雄舞台,不論是《唐‧喬望尼》中令人發噱的色鬼,還是《愛情靈藥》中追求愛與被愛的戀人們,當在高雄也能一嘗歐陸風格的歌劇饗宴,你還覺得自己住在文化沙漠之中嗎?

詩人余光中的一首〈讓春天從高雄出發〉,用豪氣的詩意為高雄勾勒出文化蓬勃的爛漫春景,而這些年來,如果高雄的藝術火把如同詩人的期許一般,用越野賽跑的速度一路延燒的話,那都是因為這塊土地上,有這些靜靜堅持守候藝術火種,並竭力添加柴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