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城市觀點】

高雄文創新局‧推動城市品牌

春天藝術節 打響城市品牌第一聲

  曾經用環境換取製造業、工業經濟成長的高雄,現在脫離技術、汙染密集的產業,走向腦力密集的知識經濟產業。不斷累積知識的力量之下,與世界交流、刺激是城市升級的重要因素,同時也透過文化特色的建立,賦與城市文化資產的價值。不久的將來,高雄港灣停泊的不僅是龐大的貨輪,還有更多的觀光郵輪;工業區之外,文創設計專區更是帶動城市發展命脈的核心。

十鼓擊樂團精湛鼓藝,更添高雄春天藝術節充沛文化能量。(圖/陳俊合攝)
十鼓擊樂團精湛鼓藝,更添高雄春天藝術節充沛文化能量。(圖/陳俊合攝)

  過去十年,高雄從基礎建設來弭平南北差距,進行了捷運工程、綠地開闢及相關文化建設等。在這些基礎建設落成之後,下一步就是建立城市的內涵力量,而這正也是市府連續兩年舉辦「春天藝術節」的最大目標。在此目標下,現階段政府單位以城市的角度與資源,舉辦大型藝文展演活動,邀約國際知名表演團體、整合在地藝文能量,自交流中累積創新的文化動能。

<得天獨厚的好環境>

  高雄是最富有本土色彩的地方。文化局長史哲提出看法:「高雄是台北之外,最健康、最有活力蓬勃發展的藝文市場,沒有過去的包袱,可以接受很多意見,可以說是台灣最具潛力的藝文市場。」這可以從最具高雄特色的草地音樂會中窺見。

聲勢懾人的「草地音樂會」是非常受民眾歡迎的戶外藝術盛會。(圖/謝一麟攝,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聲勢懾人的「草地音樂會」是非常受民眾歡迎的戶外藝術盛會。(圖/謝一麟攝,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草地音樂會的形式是高雄自然環境、公共空間與主辦單位的創意所結合下的最佳成果。只有在高雄這樣好天氣的地方,才有戶外演出的可能;也只有高雄市立美術館外廣達十多公頃的草地,才能容納5千人次的龐大觀眾群。

  從第1屆草地音樂會,邀請知名指揮家譚盾與高雄市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第2年「藍色星球」,英國廣播電台BBC與Discovery頻道共同製作紀錄片,搭配作曲家喬治˙芬頓親自指揮,高雄市交響樂團與台北愛樂合唱團現場實境演出,到今年「兔寶寶大鬧交響宴」場場爆滿的盛況,吸引在地及其他地區的民眾一同參與城市的藝術盛會。

<藝文展演養客計畫>

  藝文演出,是勞力、腦力密集,高製作成本的產業,如全然以成本與收益的市場取向來進行,利潤導向的藝文展演活動票價,會形成民眾接觸演出的最大阻礙,而這也是高雄近年來在推動文化產業的問題。

  要如何讓市民支持高雄的文化活動,相關單位一直持續思考及不斷提出實踐的方法。如果這座城市的藝術工作者,沒有辦法從表演工作獲得生活創作的支持,城市就會是沉默的。史哲局長指出,要確實推動城市的藝文內涵,全面採用政府補助是無法有效達到,更好的方式是由公部門與民眾共同承擔演出成本,民眾用更容易負擔的方式享受好品質的活動,演出團體也有機會獲得更好的市場收益。

駁二藝術特區讓各項藝文演出、展覽內化到市民的生活中。(圖/ shaufu27攝)
駁二藝術特區讓各項藝文演出、展覽內化到市民的生活中。(圖/ shaufu27攝)

  高度發展的經濟社會中,每個人除了理性的工作思維,還要找尋讓感性透氣的窗口,這樣的出口就在讓生活不寂寞的文化藝術中。工業革命之後,藝術文化維繫了人們的感性發展,並逐漸成為取代工業的新興產業,現在的產業浪潮走向設計、創意密集的文化產業,設計美學是時代的趨勢,無限的創意與美學養成需要各式各樣的文化來刺激。因此,學習如何欣賞藝術、感受文化,是未來知識養成的重要訓練,相較於目前眾人習以為常的各種藝術教育,如學習舞蹈、音樂、繪畫等,學習欣賞藝術即將成為新興教育課題。

  在有文化、創意的城市中,藝文消費其實是必要的。高雄市政府近年來積極透過補貼票價型的活動,讓市民與孩童有更多機會接觸美好的事物,要讓藝文消費變成市民生活消費的一環,民眾花錢購票跟藝術普及化是不衝突的兩種概念,透過公部門補貼票價型的活動,開始養成民眾藝文消費的習慣,會讓在高雄的劇團、音樂、舞蹈表演,成為一種有經濟效益的產業。今年春天藝術節市府文化局以此為目標,提出了全台灣首創的藝文補貼方案:「爸媽樂購票優惠」(買兩張小孩票送一張大人票),讓高雄的孩子有機會看見藝術工作者投入創作的美好景象。

養成民眾藝文消費習慣,健全城市藝文產業的發展。(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養成民眾藝文消費習慣,健全城市藝文產業的發展。(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跨界與原創的激盪>

  春天藝術節展現了打造高雄城市品牌的遠大企圖心,扮演高雄與世界對話的交流之窗。在高美館的草地上,雖沒有宏偉的演奏廳與舒適的座位,露天席地而坐的民眾,卻隨著樂音打開了心靈之窗。這次經由市府積極對外邀約,高雄成為亞洲區第一座觀賞到紅遍全球「兔寶寶系列多媒體音樂會」的城市。文化局局長史哲表示,當初進行邀約時,樂團相當訝異會有亞洲的城市邀請他們來演出,演出結束後,高雄民眾的熱烈反應,更讓樂團留下深刻的印象。

  高雄這方土地上,有著孕育出戲劇團、芭蕾舞團、交響樂、國樂等藝文表演團體的龐大藝術能量,他們靠著無比的毅力與堅持,在高雄耕耘了數十年,透過春天藝術節的演出平台,這些在地團體跨界合作,推出了屬於高雄的原創節目。

「東之春~鼓踞雄風」是高雄春天藝術節首推原創自製節目。(圖/陳俊合攝)
「東之春~鼓踞雄風」是高雄春天藝術節首推原創自製節目。(圖/陳俊合攝)

  今年春天藝術節籌劃之初,文化局局長史哲就率先邀請入圍葛萊美的十鼓擊樂團與高雄的左派舞蹈協會、高雄市國樂團、高雄市交響樂團攜手合作,並透過多媒體設計團隊與書法家鄭輝雄老師現場揮毫「心經」,以五大元素─鼓、舞蹈、書法、時空隧道、花,呈現現代與傳統結合截然不同的全新劇碼─「東之春~鼓踞雄風」。

紀華麟與爵劇影色舞團聯手打造「琴遇舞孃」台式百老匯。(圖/謝一麟攝,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紀華麟與爵劇影色舞團聯手打造「琴遇舞孃」台式百老匯。(圖/謝一麟攝,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春天藝術節中的節目特色還遍及不同族群,像是結合高雄流行音樂與舞蹈兩大天團,由第20屆金曲獎流行演奏類最佳作曲人獎-紀華麟和其帶領的「藍色狂想」樂團,以及在「舞林大道」節目獲得全國第2名,展現精湛舞技的「爵劇影色」舞團,共同演出充滿魅惑的「琴遇舞孃」,交匯出創新的台式百老匯。

  高雄豐沛的表演人才,藉由跨界合作,相互學習新的技術與找尋新的突破,累積出全新的觀眾經驗,激勵在地表演團體升級,朝向新境界發展。

創意人才深根  奠基城市品牌基礎

文化創意產業已經納入國家與城市的發展重點計畫中,而提升創意競爭力的成功關鍵,在於人才培育養成,以及如何與產業充分鍊結。
<養人才,造舞台>

  高雄文創人才的培育基地,在近年來多間學校紛紛設立相關科系後,形成一股巨大的設計創意人才流。高雄各大專院校,如高雄師範大學、樹德科技大學、實踐大學、正修科技大學、東方設計學院等,每年養成上百位人才投注於市場,給予產業穩固的人力基礎來源。

設計相關科系學生活躍的表現帶動高雄設計產業發展。(圖/樹德科技大學提供)
設計相關科系學生活躍的表現帶動高雄設計產業發展。(圖/樹德科技大學提供)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所長吳淑明教授表示,提出高雄不僅有創意人才培育基地的優勢,更大的優勢來自於經過政府大力推動,讓學界、業界、官方三方面鍊結,成為文創市場成熟運作的開端,並特別著重於設計多媒體相關領域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統籌規劃。

  吳所長指出,高雄文創產業的龐大潛力,來自於獨特海港環境,與山海自然共存,在進步的科技下實踐與環境共生的理念,這也是高雄近來的文化政策目標。高雄文創人才的培育跳脫出課程、技術的操作,是透過在地文化、尊重自然的「以人為本」、「師法自然」的態度,與社會、環境共生共榮。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所長吳淑明教授。(圖/方昭禪攝)
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所長吳淑明教授。(圖/方昭禪攝)

  而高雄縣市合併,給予了更大的產業發展舞台。多元的資源與在地產業,激起更多的創意合作火花。這些獨特的在地產業資源,將成為強化高雄城市形象獨特性的基礎,也構成文創人才發揮長才的靈感來源。

洪添賢作品「旗津的表面」。(圖/洪添賢提供)
洪添賢作品「旗津的表面」。(圖/洪添賢提供)

<城市創意引力 願者上鉤>

  除了培育在地人才,市府也透過補助與城市文化吸引力,促使外地文創人才來高雄進行創意工作。進行至第3屆的高雄市文化創意人才回流駐市計畫中,吸引了大量人才申請,現階段第3屆的總錄取人數達115位,為高雄文創增添深厚實力。

  第1屆錄取名單中的洪添賢,以「高雄.城/視」新移居者的角色,探索觀察高雄,離開居住三十多年的台北,在高雄定居。「當初要離開生長的台北,也經過很多掙扎,但高雄的環境與氣候深深地吸引我」高雄給予洪添賢更能堅持自己創作特色的空間,找回早已淹沒在生活壓力下的自我特色,一系列的城市觀察插畫,奇幻且有別於居民、遊客之間的特殊觀點,他用全新的方式向其他人詮釋高雄的城市形象。「有趣的是,在高雄近一年做自己的創作,反而更加打開了喜愛我的作品的客戶與市場。」

  與洪添賢新移居者角度不同的另一位錄取者,是一直在高雄創作的在地年輕女孩─劉月萍,她與合作團隊共同打造「夢想生活計畫」,以Dream Makers品牌在文化中心附近設置門市與工作室,創立一個要讓全世界都認識的高雄在地手創品牌。店內的商品,以環保素材─羊毛、皮革手工製作,這個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的年輕創作團隊,開發出專有的獨特技術,與具有國際精品工坊的成品水準。劉月萍驕傲的說:「我們團隊開發出水洗羊毛氈一體成型大手提袋的技術,連世界知名的精品品牌都做不到,同樣的材質,他們還必須透過縫線來強化與成形,但是我們有超越他們的技術。」年輕的眼睛中閃耀著無比的信心與希望,「對於技術與產品我們有著極大的信心,下一步就是要讓我們的品牌成為高雄知名的城市品牌。」

Dream Makers品牌背後的推手之一─劉月萍。(圖/艾莉卡攝)
Dream Makers品牌背後的推手之一─劉月萍。(圖/艾莉卡攝)

<人才與產業共譜高雄城市品牌>

  高雄城市品牌,有賴於文化內涵建立、文創人才資源與產業結合共同來打造。文化是城市品牌的最重要內在,創意與人才是將文化表現出來的方法,而最終體現出來的就是城市品牌。品牌的「品」字,也包涵著「品質」、「品味」。「高品質」的追求,是不斷創造城市機會與活力的策略。

Dream Makers具有國際精品工坊水準的產品。(圖/艾莉卡攝)
Dream Makers具有國際精品工坊水準的產品。(圖/艾莉卡攝)

  「品味」,則是從在地文化、自然環境中找尋出特有的區域美學核心,並透過文創設計,磨亮原鄉時尚的光采,讓高雄城市品牌,成為世界共通的「創新品味」。

在市府、熱心藝術家及地方文化工作者共同推動下,駁二特區已成為高雄文創匯集的中心。(圖/周佳德提供)
在市府、熱心藝術家及地方文化工作者共同推動下,駁二特區已成為高雄文創匯集的中心。(圖/周佳德提供)

高雄文創設計中心  藝文能量在駁二

過去,我們說高雄有愛河,真美!
現在,我們說高雄有駁二,真棒!

  一個輕鬆的下午,騎單車沿西臨港線自行車道,往駁二藝術特區緩緩踏去。迎面吹來徐徐微風,左邊是一望無際的海港,右邊是美麗的高雄愛河。抵達駁二特區時,心靈如同進入一片文化的綠森林,準備用力呼吸高雄的文創氧氣,滿足一直以來渴望文化藝術進駐的靈魂。

  位於高雄港第三船渠內的駁二藝術特區,始建於1973年,原本只是台糖的港口倉庫,直到2000年尋找國慶煙火施放場域的一個偶然機緣,發現這個具有實驗性的空間。在熱心的藝術家及地方文化工作者的推動下,運用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專案資源,終於開啟了駁二藝術特區的創作紀元,結合創意人才的養成,駁二即將成為高雄文創設計中心!

駁二藝術特區賦予舊倉庫嶄新的生命。(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駁二藝術特區賦予舊倉庫嶄新的生命。(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扭轉低靡的文化開墾期  迎接文創豐收的甜美果實>

  駁二藝術特區是到近幾年才開始廣為人知,成為高雄的新文創地標。早期因為在文化空間規劃上,尚處於摸索及修正階段,加上當時高雄民眾追求藝術風氣仍未廣泛且成熟,所以儘管已有許多優秀的展覽活動在駁二舉行,卻因缺少一般民眾與青年學子的參與,而難以建立駁二特區的文創印象。

近年駁二藝術特區舉辦許多叫好又叫座的展覽。(圖/周佳德提供)
近年駁二藝術特區舉辦許多叫好又叫座的展覽。(圖/周佳德提供)

  直到最近幾年,政府及藝文界人士集思廣益,以文化創意園區為發展主軸,不斷積極的修正經營及策展方向,透過廣泛的媒體通路努力經營,並趕上漸趨成熟的高雄交通建設,便利的捷運設施以及樂活的腳踏車道,讓駁二藝術特區的軟硬體實力都達到最巔峰的狀態,終於成功的將這個古樸又懷舊的老倉庫,變成一個結合海港觀光與文化觀光的新文創天地!就像剛灑下種子的前期,雖然看不見它發芽開花,但仍堅持每天為它澆水灌溉的信念,直到某一天時機成熟了,環境也到位了,文化的花蕊便會筆直的向上延伸,向外綻開燦爛的花朵!

駁二藝術特區的指標都像文創藝術品。(圖/周佳德提供)
駁二藝術特區的指標都像文創藝術品。(圖/周佳德提供)

<從接觸文創藝術  到改變城市文化>

  過去市民仍在努力追求生活穩定的階段時,尚無多餘的時間及財力去參與文化藝術活動,但透過學校及政府大力的贊助與配合,民眾開始有機會去體驗免費的藝術表演,有空間能接觸文化產業的環境,培養出民眾對於心靈及藝術層面的追求,也幫助民眾將心比心,體認到文化藝術工作者的辛苦付出,是需要民眾的實際支持才能維繫,並且更有力量向全世界開拓。當民眾開始從被動的接觸,到轉變為主動的追求時,文創藝術就產生了改變城市文化的力量。

全台蔓延的南方文創勢力,吸引各地民眾前來朝聖。(圖/周佳德提供)
全台蔓延的南方文創勢力,吸引各地民眾前來朝聖。(圖/周佳德提供)

<全台蔓延的南方文創勢力  高雄人真的來了!>

     2009年文化局與當時的東方技術學院文創所合辦的設計大師福田繁雄設計典藏展,創下首次政府主辦展覽,售票獲得盈餘的紀錄,自此開始,駁二藝術特區就不斷推出叫好叫座的高雄品牌特色展覽,例如高雄鋼雕藝術節、高雄設計節、好漢玩字節等,不僅讓高雄在地人習慣來駁二特區求取藝術經典,也養成了一批愛來高雄看展覽的外地民眾。而從2010年底開始展出的「奇幻.不思議3D藝術畫展」,更是引發全全台蔓延的南方文創勢力,吸引各地民眾前來朝聖。(圖/周佳德提供)國人民的熱烈迴響,不但出現搶票一空的情形,買到票的民眾還要花上數小時排隊才能進場,並創下單日4200人次的爆滿紀錄,共計超過10萬人次的參觀人數,也讓駁二特區經營文創藝術的努力,終於被世人看見!全台蔓延的南方文創勢力,讓人不禁大喊:「高雄人,真的來了!」

高雄漸漸打造具在地特色的展覽。(圖/周佳德提供)
高雄漸漸打造具在地特色的展覽。(圖/周佳德提供)

<文創空間再造計畫 讓高雄文化躍升新世紀>

  文創空間是文化產業最基礎的硬體需求,創造一個優良且具有潛力,並能夠結合城市特色與城市形象的文化創意空間,絕對是必須和必要的!駁二藝術特區雖成功打造了高雄的文創印象,但是對於一個期望以文化改變城市的高雄來說,這只是第一步。未來文創產業的發展遠景,應該是在經過整體規劃和統籌的前提之下,由單點的文創空間延續成軸線性的文化藝廊,再從多條文化藝廊交織成文化網絡,擴大為一個城市的文化面,並且為城市發展定調,才能真正達到以文化創意,打造城市品牌的最終目標。

每座城市都要有足以代表城市形象的文化創意空間。(圖/周佳德提供)
每座城市都要有足以代表城市形象的文化創意空間。(圖/周佳德提供)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