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文】
我們的故事,我們來說─勞工文化的紀錄者
高雄為台灣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大量的勞動人力,在高雄工作、生活的一切表現自然成為高雄文化內涵,若從更廣義的角度來對「勞工」定義,更可以推展到所有受薪階級。近年來因整體工作條件改善,讓勞工有餘力投入自身的文化記錄,乃至從事藝術創作者逐漸增加,他們投入創作,以勞工的主體表達勞工文化,成了高雄具代表性的特色。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生活中心陳雪妮主任指出,「高雄勞工文化的發展,不僅在於我們有豐富的勞工族群與生活作為養分,加上高雄既有的人權文化為基礎,更擴展勞工文化的內涵。」其實打早期開始,就已有許多勞工朋友,在文學、藝術領域留下大量豐富的原創作品,尤其去(2010)年高雄市政府積極辦理勞工戲劇種子人才培育,讓勞工發聲的管道更形寬廣。
勞工劇團─新發聲平台
陳雪妮主任提到當初創立勞工劇團的想法,來自其規劃勞工博物館時,考量博物館除了要能多功能的展出外,更想以靈活的方式展現館藏中豐富的勞工文學、紀錄片等文本,這個「推動勞工劇團成立」的想法遂油然而生,要透過劇團培養出一群勞工身分的演員、編劇、舞台工作等劇場人員來說自己的故事。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戲劇種子人才培訓課程」就此展開,招募學員後即進行為期2個月的密集培訓。
這群勞工劇團成員,在知名的戲劇老師─卓明,以及多位專業劇場工作者的帶領下,進入了戲劇世界的奇幻旅程,大家在過程中驚喜地感受到經由演戲,肢體所散發出超乎意料的龐大能量。劇團成員邱俊賓說:「演戲,讓我們找到生命的另一個出口,發現人生不同的可能性,平日在上班中累積的負面能量,在這裡透過情緒、肢體與台詞,成為可感動人的正面能量。」劇團團長陳建霖說:「我們劇團的成員,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緒、不同的人生故事,透過集體創作模式,讓每一位成員都能參與其中。」
短短兩個月,他們從頭學習專業戲劇演出,凝聚了這群成員的強大向心力與熱忱,大家不計下班後的疲勞,每周定期到勞工教育生活中心地下一樓進行訓練與排演。團員們暱稱這個劇團為「B1勞房」─B1的勞工劇團排演房,另一個有趣的英文註解是Be the one .Happy and Fun。
2010年11月13日在勞工博物館上演的《青春.夢.工廠》與《社會向前行》兩劇。《青》劇是由南部劇場工作者根據高雄加工出口區的史料進行改編,找來有戲劇經驗的勞工參與演出。《社》則是由初試啼聲的學員自編、自導、自演完成的集體創作。此外,學員們還從自身職場經驗出發,集體創作了一首令人耳目一新的勞工歌曲《勞工向前行》,深深刻劃出作為一個勞工的真實心聲。
團員的努力與對戲劇的專注感動在場參與的所有群眾,勞工教育生活中心與團員都希望能將這份熱誠與發聲管道延續下去,在2011年5月底進行訓練課程最後一次的公演同時,一方面招募新成員進行培訓,擴增劇團的基礎實力;另一方面縣市合併後,也整合原高雄市與高雄縣勞工大學的雙方資源,提供學員進階學習的課程,讓劇團擁有永續發展的實力。
書寫勞動的身影
70年代的高雄,正是加工外銷產業興盛的時代,同時也是高雄勞動文學萌芽的起始,雖然在過去台灣文學的目光大幅集中在以北部城市為主的現代文學創作,但此時高雄工業城的產業環境,興起了一波勞工文學潮。
高雄勞動書寫的先鋒─楊青矗老師,身兼工人、作家、西服店和出版社老闆、社會及政治運動者等多重身份,他辛勤不輟地用筆耕耘著勞動文學田,從描述勞苦大眾生活的《工廠人》、《在室男》、《工廠女兒圈》,到持續創作完成長篇小說《心標》、《連雲夢》,寫出戰後企業家從農業社會,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創業歷程,為台灣經濟發展和企業家成敗,以及從高雄加工出口區出發的台灣產業轉型歷程留下紀錄。
李昌憲也是同時期的勞動文學創作者,從70年代至今創作不絕,擅長以詩篇描述勞工的生活。他成長於農村,在楠梓加工區內的資訊產業度過了大半的工作時間,親眼見證了台灣農村青年從鄉村出走到都市生活的歷史。其後位居公司主管的身分,讓李昌憲的作品從工人與工作的角度,擴及到關懷勞工整體生活與勞資關係的寬廣視野。
黑手打造勞工藝術城
高雄勞動者投身於藝術創作者數量眾多,創作的方向與種類也非常廣泛,涵蓋攝影、雕塑、繪畫等,這些創作者用最大的熱情,把每日接觸的工作、材料,變成創作的靈感。例如從機械學徒出身的劉丁讚,工作歷程與台灣產業發展息息相關,他曾到拆船場解體船隻,也曾參與中鋼建廠工程及海龍、海虎號兩艘潛水艇的船塢工程,最後參與南迴鐵路工程時,到台東學習石雕創作,加入自身的工作專業,發展出鋼鐵創作之路,創作的作品遍佈台灣各地,同時也是每兩年高雄鋼雕藝術節的代表性參展藝術家。
另一位也是鋼雕藝術節的代表性參展藝術家─梁任宏,早年從事空間設計、廣告平面設計工作,十多年前始專職藝術創作,作品結合大量鋼材、燈光效果。他的創作從工業城市的角度省思,關照環保概念的推廣,警示大眾地球暖化的嚴重性。
劉丁讚、梁任宏運用貼近高雄產業的鋼鐵,傳達自身與城市互動的故事;另一批藍領藝術家,則是用相機觀察與解讀生活周遭一切事物。中鋼員工楊順發,在辛勤工作之餘,深刻觀察體驗台灣社會,並以頗具創意的手法表現觀察體驗所得,2007年紅毛港拆遷時,楊順發就與多位攝影師為即將消失的聚落留下影像紀錄。任職中油的洪政任,也在楊順發的帶領下啟發了對攝影的興趣,他以攝影裝置與鐵雕進行藝術創作,串連起高雄文化發展與現實社會生活之間的距離。
欣賞這些勞工藝術家作品之際,除具體感受到塑造城市性格的產業特色外,更可以看見他們與純粹藝術家不同的精準結構語言,每件都是勞工藝術家結合人生經驗與專業工作的生命故事作品。
根植於生命的文化 無所不在
無論勞工劇團、勞工文學或藝術,都是高雄勞動產業文化多面向發展的成果。在2009年開幕的勞工博物館,讓高雄有了打造勞工文化重鎮的基礎,但這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一個讓夢想開啟的平台。陳雪泥主任說:「在未來還要將勞工文化擴及到高雄的觀光產業,規劃獨一無二的高雄勞動產業觀光路線,例如鋼鐵產業的熔鐵煉鋼過程、造船產業、碼頭裝卸等,只有在高雄才能體驗的深度文化之旅,再結合現在既有的劇團、藝術等內容,這樣的城市特有文化與觀光,絕對吸引人!」以整合跨界為核心,陳主任下一步要積極以更多面向,將勞動文化融合於城市當中,讓高雄擁有獨樹一幟的城市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