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觀點】
美麗之城 安心家園
• 本期客座主編:郭中端
景觀建築師;中冶環境工程負責人;冬山河親水公園、卑南公園規劃者
城市的發展,已不再是無止盡的追求開發與經濟產業擴張,如何打造一個更適宜人居住的城市,是新時代城市規劃者的課題。近年來面對氣候劇烈變遷、天災頻繁的挑戰,如何讓居民「安心宜居」是最根本的原則。高雄歷經88莫拉克風災的考驗後,環境的治理、水土的保持成為當代城市建設的顯學,必須從根本上取得城市開發與保育的平衡。
將「生態工法」引進台灣的景觀建築師郭中端,接下高雄中都濕地公園的設計工程,遇到多次中斷工程的風災水災,或是大雨過後城市河流中的垃圾雜物沖進濕地中河道,大幅破壞景觀與得來不易的生態系統,讓郭中端再度審思城市發展、人群居住與自然環境,這三者環環相扣的關聯性,試圖找尋平衡發展的中心點。
宜居城市 宜人居也宜萬物居
宜居指數,是最近幾年衡量城市發展程度的重要新指標,這一指數關心的不僅僅是一個城市的經濟水平、政治影響力等,更加入了對環境、衛生保健,以及文化基礎設施等關係到居民生活質量的關注。一直堅持著從生態角度出發的郭中端,提出了他認為宜居城市的必要條件:「城市建設與發展一定要以在地原生環境作為核心基礎;還必須要有符合城市特色,可提供就業機會的產業,結合以上兩方面,即落實『安居、樂業』兩個最重要的目標。」
經濟、政治、文化、產業等這些面向,都是從人的角度出發,而環境的部分除了以人居的觀念來思考之外,更重要的是從在地原有的生態考量,郭中端強調,「一座適合人居住、舒適生活的城市,必然也是適合當地動植物生存的空間。」
值得省思的是,如果城市一昧朝向效率、經濟等人為標準前進,抹滅自然生物生存的空間,最後反而會遠離人性,不宜人居。舉例來說,不斷開發新住居、商業、工業、道路等空間,房地產與商業發展帶動經濟成長,人口大量成長,似乎是正面影響,但城市綠地空間相對地減少,生活空間擁擠,生活品質大幅下降,甚至累積成威脅身家安全的隱因。前幾年天候異常帶來的乾旱、颱風暴雨,自然環境大幅度變遷直接威脅到人們生存,讓我們驚覺原來過去人為的開發,已經嚴重影響到自然的平衡,脅迫到我們安身立命的居所。因此,宜居的首要條件,是要能「安心居住」。
全球宜居城市典範
2011年全球宜居城市獲選的前三名,分別為加拿大溫哥華、澳大利亞墨爾本、義大利威尼斯。郭中端則從旅居國外多年的實際經驗,提出他理想中宜居城市的代表─日本金澤。綜合來看,這些宜居城市大部份是已開發國家的中等城市,因為這類城市人口密度較小,文化和基礎設施非常完善,犯罪率和交通堵塞現象也很少,中型城市也較容易控制城市擴張的速度,將自然環境的負擔降到最低。另外一個特色是,大部分排名較前面的宜居城市都近海港或臨河,擁有與水共生的環境。
郭中端表示,「尤其是金澤,大環境與高雄相似,是屬於人口數約百萬左右的中型城市,市的東部有山地,西面海洋,市區有河流貫穿,居民生活與水息息相關。」金澤的居民非常愛護河流,並以城市中的河川、海洋為傲,每年會在風景秀媚的淺野川舉辦園遊會,以流川為舞台,把金澤古老的傳統和文化傳給下一代。這是城市文化與自然環境緊密結合的最佳範例。
高雄宜居指數總體檢
「高雄有著很龐大的宜居環境潛力」在郭中端的觀察中,縣市合併後的高雄,有著大山大水的好環境,東倚中央山脈,多條流經高雄的重要河川起源與此,西迎海港灣。因為人與大山大水比鄰而居,更容易感受到自然的強大力量,生態環境平衡更顯重要。
人為的努力,讓高雄贏得讓眾人有目共睹的建設成效,推動綠色產業、降低城市碳排放量、恢復綠地空間、還道於河等種種方針,讓高雄一直往宜居城市的目標邁進。從「安居樂業」這項標準來看,郭中端不諱言,高雄絕對有資格成為台灣宜居城市的前三名。高雄的居民,也逐漸形成對城市中水與綠空間的喜愛,郭中端說,「中都濕地公園還沒完成時,但每天進來休閒散步的民眾就已相當多,這處空間已經融入市民的生活中了。」
但是這樣的成果還需要更多的努力,一方面需加強市民的環境生態意識。郭中端提到,「每次大雨或漲潮過後,很多累積在河流裡的垃圾,都會淤積在中都濕地裡的河道,從這裡可以看出高雄民眾對於河川的態度還是比較疏遠,輕忽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重要依存關係。」為了再次喚起市民的環保生態意識,郭中端以恢復中都濕地公園原有生態景觀為最終目標,特別規劃公園中央的「大島」,栽種台灣原生種的植物,如紅樹林,讓鳥類、各種濕地生物有棲息的空間。島的兩端僅以吊橋讓行人出入,今(2011)年4月24日已完工啟用,完工初期希望儘量不要開放給民眾進入,讓環境休養生息兩、三年後,培養出足夠與人類力量抗衡的抵抗力時,再行開放。
安心家園 永續環境
2009年88風災、2010年919凡那比颱風侵襲,所造成的嚴重水患再次讓我們深刻體認,一定要找到與自然和平共存的方法,這是大高雄迫切需要面對跟解決的問題。為了找尋與自然和平共存的方向,高雄市政府今年4月舉行「大高雄治水論壇」,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從水資源開發到水患防範應變提出建言,共同為大高雄擘劃水資源管理藍圖。與會專家的意見都將成為高市推動都市防洪工作的基礎資料,市府也在水利局網站公佈高市淹水與土石流潛勢資訊,6月底前,教育局和消防局將在全市各級學校舉行複合型災害演習,且每學期增加至少2小時災防應變課程,提升災害應變能力,盼為日後可能發生的災害做更多準備。另也將製作防災避難手冊分送各家戶,讓民眾了解逃生裝備、週邊避難場所、災害應變知識等。
<課題一:治水>
導入流域整體概念
高雄的水,從山區開始,流貫整個大高雄地區,要充分達到治理水文環境的目的,必須從整體流域整治的觀念進行,包括二仁溪、阿公店溪、典寶溪、後勁溪、愛河、鳳山溪及高屏溪等流域水系上中下游的全面整治。
在河川的上游設置滯洪池,蓄洪防範中下游水患。高雄多處已經展開蓄洪池的工程,如近期開工的「寶業里生態滯洪池」,預計明年3月全面完工,廣達4.5公頃的生態池除可提供10萬噸蓄洪量,改善鳳山赤山、三民區義華路等易淹水區域,同時配合景觀營造及環境綠美化,周邊也將興建濕地與親水公園,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另一方面市府與中央第七河川局同步於今年第1季,進行了荖濃溪與旗山溪的疏濬作業,共疏濬約2千萬噸的土石。市府也在大樹、仁武、岡山辦理排水清疏共5420立方。在汛期將至的前夕,做好全面防範的準備。
還地於水
早期的都市規劃,傾向與水爭地,如面臨到暴雨或颱風,大量的水無處宣洩,即會造成市區中多處水患的問題,為了進一步從根源解決問題,透過新的都市計劃,避免與水爭地,劃定保留一定比例的土地,給予水路空間,與水共生共存。另外,將滯洪防災觀念引入土地使用與景觀規劃,公園、校園操場都必須保有滯洪功能,滿足都市安全的需求,於平日提供市民休憩之用。
<課題二:綠地>
擴大城市綠面積
高雄多處大型森林公園已排除萬難陸續完工,如右昌公園、凹子底森林公園等,目前還有許多開闢綠地計畫進行中,如仁武區的曹公新圳濕地公園、鳳山五甲公園、路竹公園、岡山中山公園等。加上內政部營建署劃定為「國家重要濕地」中,高市所轄的洲仔、楠梓仙溪、大鬼湖3處國家級濕地,和茄萣竹滬鹽田、永安鹽田、鳥松、援中港、半屏湖、高雄大學、鳳山水庫、林園、大樹舊鐵橋下等9處地方級濕地,及本和里、美術館、愛河、檨仔林埤、鹽水港、中都等6處濕地,完整串聯成高市濕地網絡,形成如同關節相連般的大高雄水與綠系統,提供完整都市之肺與生態保育功能。
老樹銀行
一棵樹的長成茁壯,需要多年的時間。在過去每當有道路或都市開發案進行時,多半會把原植當地的樹木連根推起,在工程結束後又再植上新樹苗,這樣不僅浪費公帑,也非常不符合資源生態保育的概念。郭中端在進行中都濕地公園工程時,則保留了原地生長的老樹,也將其他工程中原本要被剷除的老樹移植至此。高雄市政府4月時更進一步通過「永久樹木銀行」案,將於鳳山區中安路、頂明路口頂庄養生公園建立9公頃永久樹木銀行,提供未來公園綠化工程使用,進行工程時常有牴觸的樹木,就可移植至樹林銀行,待有新闢工程時即可提供種植,不需再重新採購小樹;工程完工後可立即提供樹蔭給市民乘涼,在景觀及視覺上也有加分效果。
<課題三:防災整備>
有鑑於風災、水災與日本311震災的警惕,防災整備是建造安心家園的重要機制。為了有效統合高市災害防救體制,強化防災應變及復原重建效能,今年3月15日大高雄成立全國第1個由專職人員組成的縣市政府層級災害防救辨公室。這是大高雄地區防救災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由陳啟昱副市長領軍的災害防救辦公室,從消防、水利、工務、環保、社會、警察、民政、研考等局處,共調派及聘用30位專職人力,針對減災規劃、應變整備、調查復原及資訊管考,組成防救災的專職、專業幕僚團隊,將能有效統合高雄市災害防救體制,並強化市府在災害預防、應變及復原重建的效能。
3月亦在甲仙進行土石流大型防災的實地演練,結合市府、區公所、中央單位、軍方及水電公司等各單位,進行包括颱風豪雨侵襲、土石流威脅等各項災害應變措施準備,檢視防災準備工作,做好萬全的防災因應。未來也將在林園、大社、永安、梓官、桃源、楠梓、岡山、旗山、六龜、甲仙、那瑪夏等區域,針對水災、土石流災害、坡地災害、地震與人為等複合型災害,進行相關整備工作與演練。
汛期來臨前,水利局同時於三民、苓雅、鳳山、路竹及美濃等五處規劃前進指揮所,各負責七至八個行政區,於洪患期間進行防洪搶險避難因應事宜。此外,市府也在前鎮區興建消防大樓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南部備援中心,將在明年6月完工後,作為本市的災害應變中心,及南部地區重大災害的應變樞紐;將於鳳山、岡山、旗山建置救災前進指揮所,分別統整「工業區」、「沿海低窪地區」與「高山地區」的救災人力、物資調度和集結,並導入微波、衛星、無線電、視訊等高科技資通訊設備,搭配前鎮區災害應變中心的運作,串聯大規模災害搶救節點,完備大高雄防救災的應變網絡。
<課題四 生活大城>
宜居環境,以生態環境為發展基礎,以貼近人的自然生活型態為導向,讓舒適生活做整體建設的思考核心。規劃者除進行各種水綠建設、推動防災之外,要透過落實生態教育,讓民眾的生活模式與土地深刻連結,視自己為大自然的一份子,也視保護環境為打造永續安居家園的核心任務。
目前大高雄的許多生態園區,都有導覽與解說課程,如洲仔濕地,以及甫完工的中都濕地公園中規劃一棟景觀建築生態研習中心,在郭中端的設計理念之下,透過生態教育方式與濕地環境,讓中都濕地公園成為「水邊樂校」的生態研習場域,全高雄市的小朋友都可以來這邊玩,從小養成天人之間和諧共處的觀念,學習與生態做朋友。
在未來四年內,市政府也把大高雄自行車道路網達到總長度1000公里以上為目標,讓市民擁有更多通往樂活生活的綠色路網。同時結合民間與專業社團力量,推動「社區環境綠美化風貌營造計畫」,透過社區總體營造來活化舊社區,以具體提升社區環境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