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城市視野】

高雄農產 綠色經濟

優良的氣候
肥沃的土壤
高雄擁有適合發展農業的先天環境
也努力打造符合時代趨勢的創新農業城
多元化的綠色農產
將成為高雄最具潛力的經濟奇蹟

四季多元豐富的高雄物產。(圖/蔡明余攝、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四季多元豐富的高雄物產。(圖/蔡明余攝、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發展農業  奠基城市競爭力

  農業是立國的根本,在全球糧食分配嚴重不均的現代,農業的多元化發展成為一個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最無可取代的重要力量。

  高雄富有極佳的農業發展自然條件,在日照充足、雨量豐沛的照護下,一年下來甚至可以達到三次的稻米收成,加上其他如蔬菜、水果等農作物的栽種,使高雄地區的農產品不但豐富多元,也都具有高營養價值的農產品質與定額的數量,可以滿足南部地區的農產需求。

  近年來,隨著民眾追求精緻化農產的需求提高,許多在地人士紛紛開始推動新型態農耕,例如有機農業、小型農場、科技農業等,嘗試以不同規格、不同目標族群,及不同的栽種方法,尋求傳統農業的革新出路;另一方面,政府單位也協助推動農產品行銷,不僅整合地方社團與民間企業的通路平台,擴大高雄農產的能見度,也透過政府的力量,將豐碩的農產成果外銷至日本、大陸等亞洲各國,今(2011)年8月下旬陳啟昱副市長代表陳菊市長率團前往日本促銷火鶴、香蕉等,都是外銷農產的最佳選擇!

陳啟昱副市長(左一)率團前往日本促銷火鶴、香蕉。(圖/賴小華攝)
陳啟昱副市長(左一)率團前往日本促銷火鶴、香蕉。(圖/賴小華攝)

在地好食  農產加工班正夯

  節能減碳的環保意識盛行,人們開始講求食用當季、在地食物,以減少食物的碳足跡;或是直接將當季農產進行加工,一來確保食材的鮮度,也能提升農產價值,增加農民的收入。

  高雄許多社區大學與在地農會,即陸續開設多種農產加工班,鼓勵當地民眾或弱勢家庭加入學習各種農產品加工方式,如釀造、醃漬等,一方面營造社區產業文化,增加觀光特色;一方面也實際促進民眾就業意願,讓弱勢農民得到幫助,甚至吸引農村青年回流,讓農業成為城市發展的強力支柱。

‧旗美社區大學  讓農業成為支持生命的力量

  從2001年成立至今的「旗美社區大學」,強調以現場觀察的農村紀錄,與實際參與的農事體驗,涉入在地農村的生活文化,挖掘農村的深厚知識。立足點從所服務社區的特性出發,因此在「向農村學習」、「讓農村學習」這兩大主軸下,開展不同課程,主力於保存、發揚農村特色,同時也希望在農村轉型的過程中,扮演引導社區居民認同在地文化的積極角色。

農業的力量帶著高雄不斷前進。(圖/安妮塔攝)
農業的力量帶著高雄不斷前進。(圖/安妮塔攝)

  所以旗美社區大學不但會教導學員進行有機栽培,以維持自然生態平衡,並且也將長久以來累積的農業知識,擴及到其他需要幫助的地區。例如八八風災後,桃源區的勤和村民努力生產優良的梅子,希望有收入可以支持他們留在家園重建,但卻因為交通不便,無法運銷梅子,反而丟棄了不少的梅子,相當可惜!後來在旗美社區大學的培訓輔導下,成立了「梅子加工班」,學習自製脆梅、梅精、Q梅等產品,所有梅製品都是選用無毒青梅手作而成,沒有添加任何人工香料與防腐劑,風味獨特相當獨特。

  透過知識農業的輔導與轉型,旗美社大不但讓在地農民找到另一個認同在地文化的契機,也幫助了其他災民開創一條可以兼顧生計與環境的新出路。農業此時成為支持生命的強大力量。

農民學習梅子加工,提升在地產業產值。(圖/ vixyao攝)
農民學習梅子加工,提升在地產業產值。(圖/ vixyao攝)

‧甲仙區農會  青梅醃漬有保證

     「青梅」是高雄的主要農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桃源區、那瑪夏區、甲仙區及六龜區等地,而甲仙農會特別肩負起推廣青梅加工的工作,不但設有農產加工廠不斷開發新的農產加工食品,也建立自己的品牌,行銷原鄉農產。

全國第一家拿到有機認證的甲仙青梅食品工廠,正用梅精製作梅精錠。(圖/方昭禪攝)
全國第一家拿到有機認證的甲仙青梅食品工廠,正用梅精製作梅精錠。(圖/方昭禪攝)

  高雄梅樹種植面積居全台之冠,且種植出的青梅品質十分良好,為了讓這樣優質的農產品可以外銷到世界各地,甲仙農會大力輔導農民做青梅加工轉型,並且特別和具有CAS認證的業者合作,開發梅精、梅醋、梅酒等梅子的加工產品,青梅食品工廠也於今年5月正式取得生產梅精有機轉型期工廠,成為全國農會第一家拿到有機認證的青梅生產工廠,透過ISO國際標準組織及國際食品HACCP認證,成功建立甲仙區的青梅品牌,提昇了安全性與知名度。

  目前台灣受限於WTO談判的限制,很多新鮮水果無法直接外銷,但是透過加工農產品的品質提升,就可以將甲仙青梅等加工品推廣至海外地區,確實提昇農民收益,也能間接帶動甲仙地區的觀光產業。

呷百二與內門農會合作,成功活化農產品價值。(圖/鮑忠暉攝)
呷百二與內門農會合作,成功活化農產品價值。(圖/鮑忠暉攝)

異業結盟   農民產業雙贏

  除了農會及民間社團的協助,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也一直積極與企業合作,鼓勵在地企業選用在地食材開發農產加工品,增加果品流通,創造農業新商機。

  像是強調自然、健康的在地知名食品品牌「呷百二」,其人氣產品桂圓蛋糕、桂圓太陽餅、桂圓牛軋糖及鳳梨酥等,過去一直都是採用其他縣市的桂圓與鳳梨作為主要來源,在農業局大力促成下,改採購內門區生產的在地龍眼乾,以及內門區的金鑽鳳梨,落實低食物哩程的樂活概念,也幫助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困境。

呷百二採用內門金鑽鳳梨製作鳳梨酥。(圖/方昭禪攝)
呷百二採用內門金鑽鳳梨製作鳳梨酥。(圖/方昭禪攝)

  透過這種異業結盟的方式,不但成功活化農產品的雙重價值,開創在地產業與農民雙贏的新局面,也為高雄農業與自然環境盡一份心力。

成立高雄物產館  整合農產行銷資源

  市府、農會、產銷班以及民間企業,紛紛研發新的農產加工技術,指導農民做產業轉型的服務,將過剩的農產品做再生利用,拉長農產品的供給時數,也藉由不同形式的農產品區隔做好分眾行銷,達到有效推廣的實質效益。

「高雄物產館」在台北國際食品展覽會吸引大批民眾採購。(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高雄物產館」在台北國際食品展覽會吸引大批民眾採購。(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縣市合併後,為了讓高雄廣大的農產業者有更多的行銷通路,也讓一般民眾或觀光客可以就近有參觀選購農產品的據點,市府目前已在高鐵左營站設立「高雄物產館」門市,預定今年9月開始正式營運,提供南來北往的旅客,有更便捷的管道選購高雄優質加工品、農漁產品及鮮果等;另外,市府也計劃把原來的蓮池潭風景區管理站改建為規模更大、物產最齊全的「高雄物產館」,除了展售更多的農特及漁業加工產品外,館內還會有教做各種時令美味料理的教室,二樓並設有農業文化館,展示對農業有貢獻的耆老或是獲得神農獎農民的事蹟等,目前規劃10月初將會配合左營萬年季活動開始試營運,預計明年5月正式開張,成為高雄推動發展綠色經濟的另一波助力。

  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高雄的綠色經濟奇蹟,將會振翅翱翔!

原蓮池潭風景區管理站預定101年5月將改建為「高雄物產館」。(圖/鮑忠暉攝)
原蓮池潭風景區管理站預定101年5月將改建為「高雄物產館」。(圖/鮑忠暉攝)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