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城市觀點】

高雄 台灣新地標

Information

 客座主編:盧友義

  提到高雄,大家的腦海中會浮現什麼樣的景象?是此起彼落的高樓與摩天輪拼成的城市天際線;或是閃耀著陽光的河面與海面?知名的建築設計師盧友義,長年以來擔任過高雄許多重大城市發展案的規劃者與國際競圖案的評選委員,伴著高雄走過一次次的蛻變,這期高雄畫刊他要用跳脫一般人既定的城市發展概念,來分享「台灣新地標─高雄」的豐富內涵。

參與高雄多項重大城市發展案的盧友義建築師。(圖:涂毓婷攝)
參與高雄多項重大城市發展案的盧友義建築師。(圖:涂毓婷攝)

  是建築師,同時是也生態環保推動者的盧友義,要以全新的觀念來擴展「高雄─台灣新地標」的內容,用一棟建築物做為城市象徵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城市不僅是經濟產業發展的集中地,更是人與空間不停對話與互動所產生的生活場域,新地標的意義更要從單一的建築物,擴展到能代表這座城市獨有氣質,以及清楚描繪出市民生活模式的公共場域。隨著許多大型的城市公共建設動工與完工,盧友義不僅要分享高雄城市發展的方向,並從多年來所推動的幾項建設案,建構出一個鮮明的城市未來定位。

與時並進的城市發展

  人主導了城市的發展,但有趣的是當城市改變時,往往也帶動了人的改變,這種互動影響的變化,就是盧友義所重視人與城市之間的交流對話方式。高雄城市的發展過程有幾個重要的契機點:愛河的整治引發起河岸到港灣空間的重新規劃;深具生態概念的減量自然設計,從綠地公園延伸到建築物;建築要與周邊環境與人的生活方式作連結。

<無處可去vs到處走走>

  盧友義提到早年愛河的整治工程,是現在高雄水岸城市風貌的發展基礎,也將生活在工業城市的居民,多限於家與工作地點的生活空間,拉大到整座城市。原先擔負著都市廢水、鄰近工廠事業污水、上游農田及魚塭廢水等排放功能的愛河,經污水截流與污水下水道工程及用戶接管建設來改善水質,接著逐步改善愛河沿岸的景觀,闢建船舶碼頭、腳踏車道、綠籬植栽、照明設施、橋樑美化等,規劃河川遊憩的親水空間,設置河川船舶接駁碼頭與遊港動線串聯,讓愛河從中游的河堤公園、愛河之心到高雄港灣銜接成一條景觀水道,美麗的景致,舒適的綠地環境,自然吸引人前往活動,也成為高雄獨有的觀光景點。打造愛河水岸空間的成功,讓高雄民眾開始有生活場域的概念,也提供了日後高雄城市規劃的核心概念。

市府成功打造愛河水岸,讓市民擁有更豐富的生活空間。(圖:城市紀憶公關顧問公司提供)
市府成功打造愛河水岸,讓市民擁有更豐富的生活空間。(圖:城市紀憶公關顧問公司提供)

  海洋是高雄面向世界的窗口,這幾年來在高雄市政府的努力下,沿著高雄港海岸線的港口碼頭景觀逐一改造,由愛河兩岸延伸到高雄港區1-22碼頭,有許多已不提供裝卸貨櫃功能。在2006年8月辦理「高雄1-22號碼頭水岸改造策略規劃國際徵選」,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總計10個國家19個國際優秀團隊參加競逐,整體規劃、量身打造高雄港區碼頭公共領域新的海岸空間策略,賦予港區具辨識性的特色地標、水岸改造策略規畫。盧友義在進行評選委員的同時,認為中央與地方應整合舊港區及周邊都市土地,將舊港區併入高雄市的都市計畫,讓民眾感受海港之美,同時設計要結合高雄市港的地景、地貌,將大海、柴山、舊港區、愛河到整個城市的水及綠地系統,再創高雄港灣新契機和國際港市盛景。

沿著景觀愛河水岸,凝聚了城市生活的多樣風貌。(圖:蔡明余攝)
沿著景觀愛河水岸,凝聚了城市生活的多樣風貌。(圖:蔡明余攝)

 <多功能vs減量自然 >

  在過去的城市建設,多以「效益」、「效率」為主導,思考著如何把有限的空間做最大的利用,例如位於五福路與中山路的中央公園,過去是一座多功能使用的公園,12.2公頃的面積,容納了網球場、籃球場、溜冰場、跑道、公園、游泳池等多樣設施,周圍環境雜亂無章,盧友義仔細觀察鄰近的五福路商圈,認為這裡必須要有一處類似紐約城市之肺:中央公園的自然空間,擁有全市性的自然綠地、環境保育、都市防災等功能的公園,提供民眾遊憩、慢跑、散步,甚至是釋放生活壓力的空間。他主張以單一性的公園面貌呈現,讓公園呈現森林的自然面貌,在園區中開挖一處人工湖泊,這處湖泊不僅有休憩功能,還有滯洪功能,另外,有水廣場、山丘,透過自然生態工法,大幅改變原來的地貌,讓新的中央公園呈現生態、自然森林的外觀,同時拆除了圍籬,改以綠籬、矮灌木區隔公園和步道,增加公園的穿透性。

充滿綠意與自然生態的中央公園,是高雄的城市之肺代表。(圖:蔡明余攝)
充滿綠意與自然生態的中央公園,是高雄的城市之肺代表。(圖:蔡明余攝)

  這樣的減量自然,去多功能性的概念,其實是盧友義非常堅持的城市空間觀念,以人為主體的城市,如能盡可能保留部分自然區域,將有助於城市生活的舒適性與對生態環境的衝擊。談到過去在為內惟埤文化園區設計時,盧友義很早就開始實踐這樣的想法:盡可能自然,展現它應有的生態。在1980年開始動工時,當時柴山、半屏山都是水泥採礦後一片光禿禿的景象,讓盧友義再次確定自己的想法,要讓內惟埤文化園區保留原先的埤塘風貌,也讓市立美術館建築能夠自然地融入其中,借鏡日本、歐美等國家的規劃經驗和過去農村水塘的作法,在高美館北側,完成了高雄市第一座市區人工生態湖泊,加強園區植栽,以數萬棵本土喬灌木營造生機盎然的美術生態公園。

內惟埤文化園區提供一處可以親近自然生態與環境的空間。(圖:城市紀憶公關顧問公司提供)
內惟埤文化園區提供一處可以親近自然生態與環境的空間。(圖:城市紀憶公關顧問公司提供)

  同時也為了營造適合魚類棲息的天然環境,摒棄了水泥、柏油,廣達三公頃的湖區改以當地自然粘土做為最底層的不透水層,因此湖水不會因溢入地底而乾涸,粘土層上再鋪設天然文石、楓港石,並立有木樁及草岸。目前園區植栽與生物成多樣化發展,而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原則下所設立的人行步道,也為民眾提供了一處可以親近自然生態與環境的休閒場所。

衛武營都會公園在生態與藝術文化間找到共融共生的平衡。(圖:蔡明余攝)
衛武營都會公園在生態與藝術文化間找到共融共生的平衡。(圖:蔡明余攝)

  這樣的想法延續到目前衛武營都會公園的規畫,在曾貴海醫師等民間綠色團體多年的奔走下,為高雄保留了一塊可以恣意徜徉的綠地。身為衛武營都會公園的主要規劃者,盧友義也與設計衛武營藝文文化中心的團隊積極溝通,在藝文文化中心與生態公園之間的共存平衡點,在建築設計上一定要重視與公園綠化結合,才有獨特性,並且在藝文文化中心主建築與生態綠地之間,用生態池與草坪設置緩衝區,讓公園與人為建築共生共融。

國際合作 發展城市專屬空間美學

  近年來高雄許多大型的公共建設,開始採用國際競圖方式,如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等,每次都吸引了世界知名的設計師、建築公司前來,不僅開拓高雄城市建設的格局,同時也提升高雄的國際能見度。在這波國際競圖風潮中,高雄也逐漸發展出城市專屬的空間美學。

衛武營公園內保留既有建築並增加生態,將人為影響降到最低。(圖:蔡明余攝)
衛武營公園內保留既有建築並增加生態,將人為影響降到最低。(圖:蔡明余攝)

     <生活vs生態>

  在擔任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國際競圖評選委員時,盧友義對於得標團隊張瑪龍建築師結合荷蘭de Architekten Cie事務所團隊,以「禪定」之美,將文化藝術、在地生活與生態融合的設計給與肯定。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的設計,融合了文化藝術、在地生活與生態。(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的設計,融合了文化藝術、在地生活與生態。(圖: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尤其是在設計中將建築物本身與基地周遭藍綠帶結合成自然的生態系統,藉著藝術中心的興建,引導周遭人造環境恢復自然景觀。盧友義提出許多國際知名的文化活動場域,都鄰近綠地公園,也與周圍的生態環境緊密連結,這一點就考驗著設計團隊是否有完善的在地環境保護與綠色建築的概念。

  而得到所有評審肯定的設計團隊,其中對於環繞藝術中心基地的鳳山溪有著更進一步的生態規畫,藉由多重措施的收集、保存與再利用雨水,注入溪流中保持這段水域的水質。盧友義更對設計團隊提出未來的願景,期望能夠將鳳山溪目前光禿的水泥護岸改造成生態工法河岸,逐步讓原生景觀自然地融入建築當中。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旁的鳳山溪,未來可望改造成生態工法河岸。(圖:方昭禪攝)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旁的鳳山溪,未來可望改造成生態工法河岸。(圖:方昭禪攝)

<國際vs在地>

  除了數度擔任國際競圖的評選委員,盧友義建築師同時也會與國外建築師積極合作參與大型公共建設的規劃,如高雄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競圖等。盧友義建築師從這股國際合作風潮中,看到高雄以城市專屬的空間美學概念與國際接軌的前景。雖然採用國際競圖方式,但是國際團隊仍要透過和在地長期性的溝通與觀察,才能在設計中突顯出高雄的生活文化概念。

  高雄城市景觀的變化,從構成視覺景觀的建築開始,大型公共建設引入國際競圖,不僅讓建築美學與國際同步,同時在空間規畫設計中,更加重視在地生活模式、文化內涵與原生環境考量,讓所有人可以感受到高雄城市最鮮明的特色。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