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城市觀點】

傳承與蛻變 愛與勇氣的重建路—莫拉克重建3周年(上)

       莫拉克風災至今已是三周年,這三年期間,各地重建工作陸續完成,不論是公部門、民間團體以及在地民眾均全力投入,期間打造許多動人的成果,在蛻變的過程中,在地居民堅守傳承、以延續的精神,合力開創新家園,創造新希望。

   本期【重建之路】                             

       風災造成家園毀損、道路中斷,生命與生存受到威脅,災後建構新家園、學校,打造新路、新橋,更重要的是創造新出路,以及新舊住民的相處。當築起對外連結的同時,內部正激盪出新的火花,再度重生。

杉林大愛園區共興建了千戶的永久屋。(圖/高雄市政府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提供)
杉林大愛園區共興建了千戶的永久屋。(圖/高雄市政府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提供)

<工程篇>以愛為名,回家的路

      莫拉克重建區的硬體復建工程已完成了94.5%,除了台20、台21線省道與寶來高133線公路等需長時間才能修復的公路外,整體莫拉克硬體工程實際上已接近完成階段,包括5處永久屋的興建、5千人以上的住民遷入、5所重建區學校,以及多座重要橋梁的重建與改建工作,還有小林村與新開部落紀念公園等,使居民能儘早有家可住,有路可走。

入住永久屋

      重建工作包含面向廣泛,而最首要以安置居民為主,為了照顧家園被摧毀的重建區居民,重建會引介慈濟基金會、紅十字總會與法鼓山基金會..等NGO團體興建永久屋協助居民安頓住處,其中全國最大的永久屋基地--杉林大愛園區容納了近五千人,包括來自那瑪夏、桃源、六龜、小林的居民,為了讓遷居永久屋基地的受災住民,能夠在園區內展開新的生活,市府積極爭取龐大的重建經費,於園區內闢建學校、商業設施、活動中心、公園,並藉由教堂、傳統廟宇與原住民文化祭典公園的籌建,讓各族群的住民安頓心靈與傳承族群文化。

      大愛園區由慈濟基金會募款協助重建,共興建了1002戶,大致分為那瑪夏區、桃源區、小林區和漢民區,在考量家庭人數不同,分成三種不同坪數的住宅,並提供簡單的居家設備,已於去年入住。

杉林大愛園區容納許多不同族群。(圖/うみ 目覚めたら 提供)
杉林大愛園區容納許多不同族群。(圖/うみ 目覚めたら 提供)

      除了大愛園區之外,杉林區內還有紅十字會興建的日光小林社區,鄰近大愛園區旁,房子外觀柔和色調、雙併的型式像極了山丘上的別墅,也象徵日光小林充滿年輕活潑的朝氣。再沿著台21線公路往裡面走,位於甲仙區的五里埔小林社區,是小林村受災後,最接近原小林遺址的所在。

      另一條重建區的路線,六龜的台27線到桃源的台20線上,也有幾處永久屋的聚落,一是六龜大橋附近龍興新開社區,由法鼓山基金會援建,安置新開部落部份居民,今年2月間已熱鬧入厝。

      同樣也是由法鼓山援建的勤和樂樂社區的永久屋,位於寶來、靠近桃源區,安置桃源勤和部落的居民。不過在原部落,紅十字會出資興建「大型避難屋」,外觀如同度假小木屋,事實上是供汛期緊急避難之用。

      在重建會的協助下,新蓋的永久屋集結了重建區居民的多數意見,與建築師進行溝通,以更貼近居住者的需求,而建築本身在建材、工法上均以環保為訴求,或者採太陽能光電的發電方式。把節能的概念納入其中,永久屋可以說是重建區裡一扇美麗的風景,更是綠建築的代表作。

日光小林社區永久屋房型,充滿活潑朝氣。(圖/張筧 攝)
日光小林社區永久屋房型,充滿活潑朝氣。(圖/張筧 攝)

新校園新希望

      風災中,除了家園被摧毀外,部分校園也受到重創,最嚴重的三所學校是那瑪夏的民權國小、民族國小、甲仙的小林國小,在民間企業的認養下,在新的地點重建了新校園。新的校園充滿對自我族群的認同以及對大自然的崇敬,融入族群的圖騰、故事與文化。

      那瑪夏的民權國小外牆上雕有布農族的神話故事,高腳屋圖書館融入原住民「男子會所」意涵,館內強調通風並避掉陽光直射的設計,以減少大量使用人工光源。校內的太陽能板結合裝置藝術,新校園充滿新奇,並富有民族風。

那瑪夏區的民權國小重建後的圖書館環保又富民族風。(圖/張筧 攝)
那瑪夏區的民權國小重建後的圖書館環保又富民族風。(圖/張筧 攝)

     至於原處那瑪夏區的民族國小,因為多數的村民已經遷居杉林大愛園區,為提供住在杉林區大愛園區的學童就近就學,改建在園區內,由於園區內住有各種族群,為了彰顯不同族群的特色,校門口八大根鐵柱上鑲有代表各族的圖案,如布農族的版曆、客家的油桐花、閩南的三合院窗櫺等。在課程的規劃上,重視母語的學習,擔負起文化傳承的重任。

      而原位於小林村的小林國小,在大家的關注下,今年度新的學期重新站起來,校舍規劃有平埔族塔樓的造型,以漂流木包覆外牆,校門口則以馬賽克呈現平埔族的意象,新的小林國小在重建完成後,面對族人的銳減,文化學習與傳承更顯得重要,因此規劃社區耆老到學校授課,教導小朋友體認自己的文化。

      另外,六龜高中因風災後又逢甲仙大地震,校舍嚴重損毀,在張榮發基金會的認養下,建造了如大型方舟的長榮教學大樓,平日為活動中心,災難時為社區避難中心及國軍進駐的指揮中心,因學校位於茂林國家風景區的重要位置,也成了六龜區的觀光驛站。

重建後的小林國小以平埔族的塔樓做為意象。(圖/王雅湘 攝)
重建後的小林國小以平埔族的塔樓做為意象。(圖/王雅湘 攝)

築起道路與橋梁

      風災過後,道路柔腸寸斷、破損不堪,為了讓居民有一條回家的路,工程單位馬不停蹄的鋪路造橋,一方面搭建臨時的便道,一方面尋找穩固的地基,然而在大自然巨大的摧毀力量下,土地相當的脆弱,河床不穩定,同時面對汛期的考驗,使得興建工程更加艱鉅。

莫拉克風災後,橋梁的重建工作是很重要的一環。(圖/高雄市政府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提供)
莫拉克風災後,橋梁的重建工作是很重要的一環。(圖/高雄市政府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提供)

      重建區內三條主要河川楠梓仙溪、荖濃溪、濁口溪,沿岸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其周邊道路與橋梁無數,主要道路台21、台27、台20復建工作更是不勝枚舉,此外還有茂林對外交通動線高132線,和六龜通往溫泉路的高133線。在興建的過程中,有些道路橋梁在原有的地點即可進行修復,但有些道路橋梁經評估後,為避開敏感區,採重新設計路線,如六龜重建沿線的新寶橋、新開橋、紅水仙橋及寶來溪橋等4座橋梁,重新找到穩固的地點建造。

      興建工程中以茂林入口的茂管橋工程難度最高,其橋墩為全台第三高,須深入河床38公尺,河床以上橋墩還有50多公尺,相當艱辛。

茂林高132線持續進行修建工程。(圖/蘇志勳 攝)
茂林高132線持續進行修建工程。(圖/蘇志勳 攝)

行政中心兼具緊急安置功能

      重建區內部分行政中心遭受損壞,新設立生活服務中心,均為具備多功能的建築體。原本在那瑪夏南沙魯里的區公所、衛生所、戶政事務所等在風災後毀壞,災後區公所及戶政事務所搬遷至達卡努瓦里民生國小對面重建,而衛生所以及六龜分局三民分駐所則落腳瑪雅里民權平台,新建物的外觀或廣場均結合原住民的圖騰文化,功能上也都具備疏散與集會的功用。

      而新設立的六龜綜合社會福利服務暨災民緊急安置中心,是一處社會福利中心,也具有區域性災民緊急安置的服務,範圍涵括六龜、那瑪夏、桃源、甲仙等鄰近地區。

那瑪夏區的行政中心被風災破壞後逐一重建。(圖/鮑忠暉 攝)
那瑪夏區的行政中心被風災破壞後逐一重建。(圖/鮑忠暉 攝)

<產業發展篇>辛勤播種,歡呼收割

      風災後美麗山川不再,農田受到破壞,光景點失色,原本賴以維生的土地、山河面目全非,生存問題備受威脅,生計要找出新思維,三年裡,在地居民思索、討論、凝聚共識,開始萌生了新的型態,突破侷限開闢新路。

農業新風貌

      重建區物產豐富,豐沃的土地滋養著甜美的農作,除了觀光之外,他們倚賴最深的就是農業,深山裡的那瑪夏、桃源區兩處,特產愛玉、梅子、李子等農產品類似,在土地恢復生機,產量逐漸恢復之際,對外道路仍滿佈荊棘,等不到觀光客,他們醃漬梅子、製作果醬,透過市府與研發單位合作製作愛玉面膜。天然的耕作方式,外界協助加工技術,果實變得更美味,產品一出,大受歡迎,在市場上獨樹一格。

六龜等地小農自製農特產品開創生路。(圖/陶依玟 攝)
六龜等地小農自製農特產品開創生路。(圖/陶依玟 攝)

      採取新的農耕方式,也是重建區居民在經過大自然災變洗禮後的省思,以有機農業作為對土地永續耕作的態度,學習新技術、新觀念,尋找農產品的新定位。

      大愛園區旁的永齡有機農場是重建區首座入駐的產業機構,也是全台最大的有機農場示範區,由永齡基金會開發,照顧在地一百多位員工。園區入口處,設置有產銷中心,銷售農場栽種的有機農產品供訪客採買。

      除了大愛園區外,六龜的小農們結合一群願意從事有機農作的人,成立了「六龜生機樂活產業推廣中心」。另六龜的新開部落也經營起有機農場,以照顧共食的老人,並開放外縣市民眾認購菜股,部落的居民會幫忙耕作,蔬菜收成後歸認養人所有。

全國最大的永齡有機農場在重建區扎根。(圖/高雄市政府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提供)
全國最大的永齡有機農場在重建區扎根。(圖/高雄市政府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提供)

生態觀光具魅力

      山區裡除了美景,還孕育豐富的生態景觀,那瑪夏區每年3~5月期間螢火蟲大量湧現之數量,讓許多生態學者驚嘆不已,早期素有「螢火蟲故鄉」之美譽,經過風災後的休養生息,今年的螢火蟲特別多,為推廣部落豐富螢火蟲生態資源及文化特色產業,整合產、官、學及部落社區居民,共同規劃推動「春之頌-戀戀螢火蟲季」。而瑪雅、南沙魯以及達卡努瓦的賞螢步道也將在今年完工,待來年再現滿天星斗的賞螢景觀。

那瑪夏區春天舉辦推廣部落螢火蟲生態及文化特色產業的活動。(圖/簡名君 攝)
那瑪夏區春天舉辦推廣部落螢火蟲生態及文化特色產業的活動。(圖/簡名君 攝)

      在茂林,每年11~3月是紫斑蝶數量最多的季節,由於觀賞的人潮越來越多,為了讓旅客能夠方便賞蝶,區公所後方設有一座紫蝶幽谷生態公園,並且鋪上了賞蝶步道。非賞蝶期間到茂林,有時仍碰得到少數的蝴蝶飛舞,不過為加強遊客對紫斑蝶的印象,原民會與當地的藝術家合作,將紫斑蝶的意象融入當地的文創商品中,讓遊客除了賞蝶,還可以DIY做紫斑蝶鑰匙圈。

運用在地特色,重振那瑪夏區部落觀光產業。(圖/高雄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提供)
運用在地特色,重振那瑪夏區部落觀光產業。(圖/高雄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提供)

文創產業紮根
      除了農作,並把握逐步回復的觀光外,文創作品的學習與商品的推廣,也形成了重建區產業重要的一環,居民期待將在地豐富的文化內涵,透過手工藝的表現融入商品中。

      到原鄉最容易吸引人的還是當地的手工藝品,風災影響生計,投入工藝品的創作成了另一條出路,也是最無法被取代的,因此,文創產業在重建區顯得特別重要。

      不論是在原鄉還是遷村後的大愛園區,均積極發展手工藝創作,且透過文創的發想,加深對自我文化的認同。

那瑪夏的夢想起飛館販售當地居民的農特產及工藝品。(圖/張筧 攝)
那瑪夏的夢想起飛館販售當地居民的農特產及工藝品。(圖/張筧 攝)

      那瑪夏自建的「夢想起飛館」是當地文化產業與經濟重建的起點,裡面匯集幾個工坊的工藝品,還有展售部落居民自製的農特產品。那瑪夏的獨立工坊除了販售工藝品外,還兼具工藝教室的功能,他們在高雄家扶中心設立的彩虹工作坊教學,教導部落婦女學習手工藝,將技能散播出去,協助建立經濟來源。

      桃源區的建山產業工坊於今年8月試營運,展售皮雕飾品、原住民串珠編織、農特商品等,成了當地發展文創商品的窗口。

杉林大愛園區同心園琉璃工坊的琉璃珠和桃源建山工坊的皮雕,都是最吸引人的文創工藝品。(圖/許慧如、馬千惠 攝)
杉林大愛園區同心園琉璃工坊的琉璃珠和桃源建山工坊的皮雕,都是最吸引人的文創工藝品。(圖/許慧如、馬千惠 攝)

      而遷至大愛園區的原漢居民,在市府的輔導下,建立四個工坊,分別為以製作琉璃珠作品為主的同心圓琉璃工坊,及製作編織品的伊特鳸工作室,其也以布農族的吉祥物貓頭鷹做為吊飾,開發相關商品。matahis包袋工作坊也是把布農族的版曆元素融入織布作品,還有發展杉林區特有葫蘆雕的八八工坊。四個工作室儼然成了園區的小型文創中心。

杉林大愛園區八八工坊的葫蘆雕令人驚艷。(圖/許慧如 攝)
杉林大愛園區八八工坊的葫蘆雕令人驚艷。(圖/許慧如 攝)

<文化傳承篇>尊重族群,接續傳統
      風災把原來同部落的人打散了,而原來不同部落甚至族群的人聚在一起,社區意識、族群意識將有新變化,守成與創新對重建區是大課題。

香蕉新樂園

      風災後,旗山觀光人潮銳減,如何挽回遊客是生存的課題。長期關注在地文化的商圈促進會以及文史工作者,累積了形塑地方特色的能量,在重建資源注入後,使得旗山的文創商品遍地開花,各種以香蕉圖像創作的商品有香蕉包包、公仔布偶、印有香蕉logo的服飾,以及紙製彈珠台等,更有一系列老街紙模型吊飾,濃縮了旗山過往的風華年代,遊客可以DIY做出小巧的老建築模型,這些小巧的文創商品在旗山火車站展售,把過去遊客到訪旗山火車站僅有的參觀建築風情,現增加了新的觀光賣點。
      風災後,旗山的意象透過商品更加深化,創造香蕉王國的另一種視野。

旗山以香蕉為元素創作的文創商品琳瑯滿目。(圖/張筧 攝)
旗山以香蕉為元素創作的文創商品琳瑯滿目。(圖/張筧 攝)

族群共融共榮

      容納全國最多受災人口的杉林大愛園區,有閩、客、布農族、鄒族、魯凱族、阿美族、平埔族等許多族群生活其中,不同的文化與風俗民情在園區內展現,園區內看得到屬於漢人信仰的道教寺廟,因應小林小愛居民的需求,區內也設了一座土地公廟。另外,園區內也有愛農教會、真耶穌教會、曠野教會以及安息日教會,都為原住民的信仰中心,多元的宗教建築一窺不同族群的宗教文化。

      而族群融合的意象也在民族大愛國小看得到,校門口的八大根鐵柱除了象徵八部合音外,更鑲上代表各族的圖案,說明了民族國小以促進跨族群的認識為重任,「族群共舞」將是重建工作最美好的一頁。

      除了在硬體設施展現各族群的精神外,園區也藉由舉辦活動把大家拉在一起,去年全國客家日就在園區舉行,邀請園區內的閩、客、原住民和在地的閩、客居民共同參與研討和唱歌跳舞,讓新舊杉林居民能夠相互了解,共創新杉林。

杉林大愛園區展現各族群不同的信仰,帶給居民安定心靈的力量。(圖/許慧如 攝)
杉林大愛園區展現各族群不同的信仰,帶給居民安定心靈的力量。(圖/許慧如 攝)

祭典凝聚族群精神

      祭典本身就是族群文化與生活的縮影,平埔族的小林夜祭、魯凱族黑米祭、布農族射耳祭、卡那卡那富族的河祭、米貢祭等,成為風災後凝聚族人的重要場合。

      每年農曆九月十五日是小林平埔族最重要的時刻,由於小林夜祭保留了最完整的台灣平埔族祭典,因此每年的這一天總是吸引很多人來觀賞,然而面對人口銳減的小林人,風災後的夜祭,從歡樂的氣氛變得肅穆凝重,但也多了幾分的堅定,這一天,對倖存的小林人寓意深遠,省思族人的未來將往那個方向走。

      儘管多納溫泉仍待復建,深具魯凱文化的黑米祭,促使魯凱族人再次審視傳統作物黑米所帶來的意涵;今年5月舉行的射耳祭,找回那瑪夏風災前的熱鬧景象;而位於那瑪夏最深山裡的卡那卡那富族,每年4月舉辦河祭感恩楠梓仙溪的養育,小米收成後舉行米貢祭,族人團聚感謝天地、祖先庇佑賜糧豐收,正在爭取正名的族人,文化祭典更加深他們堅定文化保存的決心。       

魯凱族的黑米祭、小林平埔夜祭及卡那卡那富族舉行的河祭,都是凝聚族群精神的重要時刻。(圖/多納社區發展協會、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那瑪夏區公所 提供)
魯凱族的黑米祭、小林平埔夜祭及卡那卡那富族舉行的河祭,都是凝聚族群精神的重要時刻。(圖/多納社區發展協會、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那瑪夏區公所 提供)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