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微旅行】
漫遊橋頭 田園人文風情
在時光移轉的軸線下發展出特殊糖業文化的橋頭,有許多遊客會搭捷運造訪糖廠、十鼓橋糖文創園區和老街,其實鄰近還有些充滿田園風情、歷史記憶的社區及美味,等待眾人去探尋。有興趣的民眾不妨以橋頭糖廠為中心點,騎乘自行車到附近的中崎里、東林里等處逛逛,遊賞充滿舊情的古厝、田園景色及過去因糖業發展而形成的特有景觀,來趟悠閒的微旅行。
中崎里百年糖業風貌
踩下單車腳踏板先往中崎出發!可沿橋頭糖廠自行車道入口處右側、賣場後方的小徑─「糖蜜步道」騎,沿途多有樹蔭遮陽,連接到橋燕路上,順著右邊方向直走,在路口就可看見明顯的「中崎里」指引,旁邊並列有舊稱「中衝崎」的路牌。
中崎是由中崎、海峰兩個聚落所組成,舊名為「中衝崎」,因為明鄭時期的中衝鎮在這裡屯田墾地,中軍是軍隊中最主要的戰力,衝鋒部隊更是菁英,崎又代表地上隆起的高處,所以中衝崎指的就是精銳部隊駐守的高地。
水墨書寫中衝崎歷史
不少地方都有彩繪藝術,來到中崎里內,可以發現這裡有著與其他小鎮不一樣的社區營造魅力。中崎路上沿途有「書寫中衝崎」的水墨書法藝術裝飾,這是橋仔頭文史協會和湛墨書藝會,將居民們口述的歷史,以書法形式,寫在社區內多處街道牆面,記錄了中衝崎地名由來、龍脈傳說和日治時期清庄事件等,書法變成生活空間的一份子,初訪者也能藉此了解當地的發展歷史。
黃家古厝「紫雲居」
清朝時期中崎因為有中崎溪經過,船可沿中游的五里林溪,到下游的典寶溪出海而去,鼎盛的水上運輸帶動了商業熱絡,形成繁華一時的中崎港,成為當時橋頭最繁榮的地方,造就了許多富貴人家。有俗諺說:「有中崎厝,無中崎富;有中崎富,無中崎厝」,意喻擁有中崎厝的主人,其富庶無人可敵,其中指的中崎厝就是有名的「黃家古厝」。
黃家古厝遺址位於中崎里16號,是中崎港興盛年代,由擅於航運與經商的黃氏家族所留下的古厝,以黃姓堂號「紫雲」作為宅名。實際上「紫雲居」於日治時期清庄事件中已被燒毀,目前看到的是重建後的三合院,雖不若當年豪華氣勢,但左右屋頂上還保留有可愛、獨特的「風獅爺」裝飾,是高雄少見的建築特色。
南滾水農場
順著中崎路穿過國道1號再往下走,可看見一棟紅磚灰瓦老房舍,隱身在森森草木中,即是「南滾水農場」,其原是台糖公司的甘蔗農場,有著建於大正時期的農場辦公室、載運甘蔗的月台、農業機具倉庫等,因鄰近滾水山而命名。
南滾水農場老房舍後方有棵百年鳳凰木,槎枒樹枝在天空伸展出一幅美麗的抽象畫。農場內原本有三棵鳳凰木其樹胸圍是台灣最大的,可達4公尺,據推測是日治時期台灣第一批進口種植的鳳凰木,一開始是為了幫收成後的甘蔗遮蔭避免提前發酵而種在橋頭糖廠,後來橋頭糖廠不再堆放甘蔗,才將廠內的鳳凰木移植到附近的南滾水農場,其中兩棵老鳳凰木陸續因病害與颱風侵襲而頹倒,目前僅存一棵。
往南滾水農場的路旁有數座苗圃,苗圃裏全數栽植沙漠玫瑰,紅、黃、白各色花朵招展,十分悅目。沙漠玫瑰是橋頭特有的花卉產業,所培育出的各色新品種,廣受市場歡迎,有空不妨來橋頭尋花賞花。
五里林田園風情
「五里林間路,長隄繞碧流。落花春徑寂,芳草晚園幽。鷺宿依斜岸,鳧啼近小洲。綠陰行過處,客邸在溪頭。」這是清領時期讚頌五里林美景的一首詩。
水流庄的團結精神
從台一線轉進鐵道北路,接著就是里林東路,這個範圍進去是橋頭稱呼的五里林地區。五里林本來是一大片竹林,綿延連續有五里之遠,故稱為「五里林」;又因鄰近溪邊,常有洪水氾濫,五里林也被稱做「水流庄」,當時的建築也因此發展出適應環境的特色。
居民為防止辛苦建立的家園在洪水來襲時被破壞,都將房舍建造成「柱仔腳厝」,以竹子為主要建材,狀似大型的轎子,只要水患一發生,就敲掉房屋四壁為擋風而覆蓋的泥土,合眾人之力搬遷房舍,也因此形成水流庄居民團結合作的傳統精神。
不容錯過的古厝風華
里林東路沿路的原台糖廢棄舊鐵道路段,經當地居民的精心規劃營造,路旁種滿小葉欖仁和鳳凰木,呈現出優雅的另類「鐵道風情」,到里林東路與五林路口,還可欣賞用可愛的陶燒作品做成的公車亭裝置藝術。
路口右手邊明顯的入口意象,轉進去即是東里林社區,穿梭於社區的巷弄間,不時有撩人思憶的紅磚古厝映入眼簾,有的傾頹、有的完整,其中以楊家祖厝最為可觀。楊家祖厝建於1925年,前有院牆內埕為晒穀場,整體建築佈局為兩道護龍及雙過水廊之五包三的三合院,牆身有拼貼磁磚裝飾,身堵亦有冊頁匾裝飾,十分華麗。古厝外牆上立有解說牌,民眾可依說明對照進一步認識楊家祖厝。
五林路進去後不遠處便可看到天后宮,天后宮前有好吃的五里林肉包,沒有招牌,只要認著門口疊得高高的蒸籠就是了。五里林肉包的包子皮較厚,Q彈而有嚼勁,排隊買包子時,就可看見店家忙著擀麵糰、包肉餡的好手藝。
再往天后宮旁的公厝北路走一會兒,就是鮮艷、醒目的五里林橋,整治過的典寶溪配上大紅色拱橋,風景極佳,沿岸規劃完善的自行車道,騎乘自行車享受微風,是許多自行車友推薦的路線之一。水流庄聚落除了溪河經過,還有大片的田野圍繞、完整的三合院古厝建築、新社區和老厝,交織成城市中少見的田園風情。
橋頭小店仔街的老街美味
橋頭老街位於捷運橋頭火車站與捷運糖廠站之間,街上有供俸媽祖知名的橋鳳宮,是橋頭的信仰中心,相關行業圍著廟宇旁興盛起來,老街美味也應運而生。
為了凝聚當地人文與觀光資源,老街進行風貌改善,並更名為「橋頭小店仔街」,保留原有的小吃特色,老街上的古意、美味不變,令人欣喜遊逛空間變得更便利了。
橋頭小店仔街上有黃家肉燥飯、咖哩鮪魚羹(阿婆羹)、太成肉包老店、切仔担、喜美羊肉燴飯、橋頭香腸、廖記米糕等各式知名小吃,都是有數十年歷史的古早味。其中黃家肉燥飯,是以肩胛肉、三層肉及豬腮幫肉切丁滷製,拌上熱飯後入口即化、香而不膩,微甜的滷汁口味讓人不禁一口接一口。
咖哩鮪魚羹(阿婆羹)是老闆獨門創意的咖哩口味,將漁港直送的大切塊鮪魚,用魚漿包裹魚肉後,和米苔目一起放入羹內熬煮,滋味特別,值得品嚐。橋頭太成肉包老店,是傳承自福州口味的包子,以師傅精湛的手藝捏製而成,招牌鮮肉包廣受歡迎。
找個舒適的日子,起身前往享受這些在地獨有的迷人風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