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高雄創世代】

KUSO藝術 高雄玩藝團隊

  不論是高雄市文化中心正門旁白色公車亭上350隻仰望著天空待飛的鴿子;五福國中前充滿懷舊感的學校書桌型公車站;還是高雄市電影館外洋溢趣味的英雄公仔及內惟埤生態園區裡的KUSO警告標誌,這些有趣且富有寓意的裝置藝術,全出自於林建佑、林韋佑、蘇家賢及黃法誠四位高雄年輕藝術家之手,每樣作品都因令人莞爾而吸引著過往民眾的注目,其實當中還隱含著年輕人對社會的關懷及期待。

林建佑團隊為內惟埤生態園區製作的KUSO標誌。(圖∕徐世雄 攝)
林建佑團隊為內惟埤生態園區製作的KUSO標誌。(圖∕徐世雄 攝)

林建佑、黃法誠、蘇家賢、林韋佑 創作4人組

  林建佑和黃法誠是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同學,蘇家賢則是兩人的學長;林韋佑畢業於樹德科技大學室內設計學系,是林建佑的弟弟,故有大佑和小佑之稱。同學、學長弟和兄弟的關係讓四人聚在一起,也由於都擅長於造型藝術和空間設計,雖彼此個性大有不同,仍能透過專業領域的主導,讓大家在創作上相當契合,過程中即使偶有意見相左之處,也總能用幽默輕鬆的方式,討論出四人間的最大公約數,大佑自信的說,創作出來的作品,一定都是共同認為最好的作品。

林建佑(上)、林韋佑(左)、蘇家賢(右)及黃法誠(下)四位年輕藝術家為高雄創作多項公共藝術。(圖∕張簡英豪 攝)
林建佑(上)、林韋佑(左)、蘇家賢(右)及黃法誠(下)四位年輕藝術家為高雄創作多項公共藝術。(圖∕張簡英豪 攝)

  這個團隊以大佑為首,或許是家中老大,從小帶著兩個弟弟,讓大佑相當有領導能力,總能在拿到案子後齊聚所有人相互腦力激盪出令人激賞的創意;家賢在四人中最為年長,且是唯一身兼教職的人,總能在大家天馬行空的想像中,給予最實際的論點讓作品呈現,文字組織能力也最強,所有文案幾乎都出自於他;法誠相較其他人更多獨立創作,許多案子他提出點子之後常成為創作重點,目前既可自行創作又團隊合作的方式,是他認為的最佳狀態;小佑是唯一學空間設計的,最具空間概念,作品在環境中的呈現往往缺他不可,可說是支相當堅強的團隊。

林建佑團隊出動吊車製作貨櫃藝術節作品。(圖∕林建佑 提供)
林建佑團隊出動吊車製作貨櫃藝術節作品。(圖∕林建佑 提供)

林建佑團隊創作的貨櫃藝術節作品在趣味中帶有反思空間。(圖∕林建佑 提供)
林建佑團隊創作的貨櫃藝術節作品在趣味中帶有反思空間。(圖∕林建佑 提供)

   想像力 來自高雄的多元與包容

  除了蘇家賢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團隊其餘三人都來自嘉義,人生中最佳的求學和知識萌芽階段都在高雄,就學加上畢業至今10多年的時光,一直在高雄發展,面對多年來社會的快速變化,大佑和蘇家賢都覺得高雄的城市步調變化很多,城市節奏也愈來愈快,這些轉變和整個大環境的包容力,造就了他們作品中的創作元素。蘇家賢表示,也因這股龐大的包容力,這座城市才能夠吸引許多來自不同地方的藝術家,和他這個在地的高雄人一起激發創作,而不斷改變的能量則促使他們更加關注對環境等許多議題的思考,創作就不只停留在美術館等藝術空間,而是更走向民眾,像是公車亭、美術館步道、貨櫃藝術節等地方,讓他們的藝術作品更親民。

  他們的創作受到藝術界的關注,即是從接連兩屆受邀參與高雄貨櫃藝術節開始。2009年的作品融合當年相當受歡迎的電影「天外奇蹟」概念,在貨櫃上綁滿了大大小小的汽球,色彩繽紛的視覺感相當歡欣,所表達的則是貨櫃成為住屋後對於自然環境的改造及破壞,希望以幽默、輕鬆的方式向人們提問「還要有多少顆汽球貨櫃才能飛起來」;2011年的貨櫃藝術節是以「2111年11月29日4點16分4秒09碼」為題,提供觀者一個百年後的想像,想像百年後的人如何從貨櫃的遺跡中來拼湊現在人們的生活。

高雄的多元性帶給林建佑團隊無限的創作靈感。(圖∕林建佑 提供)
高雄的多元性帶給林建佑團隊無限的創作靈感。(圖∕林建佑 提供)

   城市幽默 當鴿子快壓垮公車亭 

  蘇家賢說,高雄市近年來積極朝向觀光城市發展,城市悠閒的步調,連帶影響他們這一輩對創作的想法,較能甩開過去的包袱,以令人玩味的方式來解讀議題及創作,這是高雄城市發展帶給藝術創作者的正面能量。團隊有幾件街道家具的景觀興味,就增添了高雄人品味生活的審美樂趣。

「一種瀕臨臨界點的邂逅想像」公車亭以文化中心的鴿子作為創作主題。(圖  張簡英豪 攝‧林建佑 提供)
「一種瀕臨臨界點的邂逅想像」公車亭以文化中心的鴿子作為創作主題。(圖 張簡英豪 攝‧林建佑 提供)

  相當受到矚目的文化中心鴿子候車公車亭,以蘇家賢為主創作者,作品名為「一種瀕臨臨界點的邂逅想像」,選擇以鴿子為創作主題是因為文化中心五福路正門廣場經常聚集很多鴿子,是該處特有景觀,他們將這個景觀由廣場延伸到近廣州街的公車亭上,製作了10多種不同鴿子形態的模子,並做出共350隻的鴿子全部堆擠在公車亭上方,彷彿眾人擠在公車裡的情景,而已壓彎了的站頂,快要壓垮公車亭般的景象,也意喻了城市被塞爆、失控的現象。

  由此也可看出團隊對社會現況的觀察,接案時會先針對未來作品所處環境為優先的創作元素,在操作視覺美感之際,通常還會帶出他們對當下社會議題或所處現狀的隱喻,因此在他們看似有趣的作品中,常藏有更深的意涵。

黃法誠將求學經驗轉化成藝術創作。(圖∕徐世雄 攝)
黃法誠將求學經驗轉化成藝術創作。(圖∕徐世雄 攝)

   那些年,我們一起渡過的升學壓力

  以黃法誠創作概念為主的「那些年,我們一起渡過的青春」大型書桌公車亭,就在鴿子公車亭斜對面近和平路的五福國中校門前,融入街道綠蔭中得細心留意就會有驚喜的發現,巨大雙人書桌架起的公車亭,左側還懸掛著寫有「高雄」的書包,書桌上擺放有鉛筆、作業簿等文具用品,候車椅也變成板擦造型,站在亭下有種超現實的感覺,勾起不少長者青澀歲月的讀冊記憶。

  黃法誠指出,創作當時九把刀導演編劇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正熱映,引發了他的想像,把舊時學校雙人書桌做成公車亭,是自己對兒時校園的一種回憶,也呼應這座公車亭就在五福國中的環境中,當學生放學時群聚在公車亭下等公車,宛如重現在課堂書桌前面對的升學壓力。

「那些年,我們一起渡過的青春」大型書桌公車亭隱含台灣的升學壓力。(圖∕林建佑 提供)
「那些年,我們一起渡過的青春」大型書桌公車亭隱含台灣的升學壓力。(圖∕林建佑 提供)

  除了團隊共同創作外,黃法誠最近關注的則是水災的議題,有次他回兒時經常遊玩戲水的海灘,發現海岸往岸邊推進淹沒至少50公尺,兒時與同伴玩耍的雕堡已完全沈在水中。他在所創作的「我要在這裡跳水」系列作品中,有跳水的畫作,及許多如同人跳入水中,一雙雙不同腳朝天倒栽蔥姿勢矗立在展示空間,都會引人好奇觀賞。他希望呈現出水面上與水面下不同的世界,並藉以反映在人為破壞中,人類無法避免將面臨更多的災難。

   反諷手法  關懷環境

  公部門的案子之外,最近這一年他們也獨立創作參加聯展。去年底剛在大東文化藝術中心「高雄‧美術」萌‧young的展覽中展示的「後生物學」作品,應用不同媒材,表現多元風格的當代語彙,傳達出他們對於人類不斷破壞現有環境的一大省思。

  大佑說,人類破壞大自然環境,直接影響到其他生物的生存,這些非人類的生物在面對人類不斷壓縮他們生存空間之際,必須進行基因的演化,而他們這個系列的作品,是假設演化到最後,被人類破壞生存環境的生物,最終卻得利用人類所發明的科技來延續他們的生存,所以可以看見海龜有了機械腳、海豚也有了如飛機噴射器般的魚鰭等。再次經由作品交雜的視覺趣味性與震撼感,反諷人類破壞大自然行徑造成的影響。

「後生物學」作品述說人類破壞環境,造成生物利用人類科技演化的變異。(圖∕林建佑 提供)
「後生物學」作品述說人類破壞環境,造成生物利用人類科技演化的變異。(圖∕林建佑 提供)

  這個團隊的合作關係從去年開始有了些許改變,因為大佑另一半工作地點的因素,大佑和小佑搬到台中豐原,雖然如此,兩人表示對高雄的關注仍不會少,還會持續與蘇家賢及黃法誠中、高連線。蘇家賢說,高雄畢竟已耕耘10多年,未來他們將仍以高雄為主,持續關懷高雄的社會文化,在高雄重大的藝術話題中絕不缺席。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