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微旅行】
山海舊城慢慢行 從哈瑪星漫遊旗後
鼓山區的哈瑪星與旗津區的旗後,是港都高雄的發祥地,歷經時間的淘洗,仍有許多歷史建築隱藏於街道巷弄間,閃爍著過往的輝煌。旗津不僅是大吃生猛海鮮的地方,登上旗後山緬懷旗後燈塔與旗後砲台古蹟之餘,更是一覽海天夕陽與壯闊高雄港的好所在。

備好相機、穿戴好平底鞋、休閒服、帽子…,帶著輕鬆慢活的心情,這次我們要出發到不論在地或外地的朋友,都相當喜愛的熱門旅遊地區,以高捷西子灣站為起點,從哈瑪星或漫步或騎自行車到旗後,來趟追尋舊城風華、山海美景及在地美食的豐富微旅行。

細細品味歷史建築風華
搭乘高雄捷運橘線到西子灣捷運站,走出2號出口,即先看見建於1900年的打狗驛車站,它是早年南台灣貨運商貿的重要據點,1914年改稱為高雄港停車場,二次世界大戰時主要場站遭炸毀,重建後為今日的台鐵高雄港站辦公室,幾年前此條路線停駛後,高雄市政府進行大整修,規劃為打狗鐵道故事館,月台、號誌樓、鐵道文物等保留完整,且停有早期CT251、DT609蒸氣火車頭,吸引觀光客、鐵道迷遊憩留影。

離開打狗驛站,沿著臨海三路走,右邊可看到一棟紅色磚牆的山形屋,為日治時期哈瑪星著名的書店,清水磚所建造的街屋,風格典雅,至今仍是文史工作者研究日治時期歷史和建築的重要依據。山形屋現今為一家特色料理餐廳,有興趣不妨入內點上幾道美食,坐在古蹟餐廳裡享用,別有一番風情。
接著,從臨海三路左轉臨海一路,於臨海二路右轉,來到1917年建造的舊高雄警察署,清水磚的外觀造型十分華麗,為高雄第一個現代化的警察總局,目前為民宅未開放,但從外觀依舊可一窺當年風華。

順著臨海二路步行約10分鐘,右轉鼓波街約5分鐘腳程,便可抵達登山街的婦人會館,該館具有「仿亞當式樣」(Adamesque style)特色,呈長方形建築,門廊及牆面以洗石子裝飾,獨樹一格。該處原為高雄婦人會所,1922年興建,後改為愛國婦人會,主要為歡送軍隊出征、寄送慰問品等之用,目前為紅十字會育幼院。
位於婦人會館右邊建於1924年的武德殿,和洋折衷式樣的建築,採入母屋(日本傳統建築的屋頂形式即歇山屋頂),並設有唐博風入口(唐博風又名「唐破風」是設置在入口上方的一種弧狀屋頂),牆上還有箭、靶合體的圖形,為當時提供警察及青年學子修練柔道、劍道的武館,取名「振武館」,是台灣現存最老的州廳級武德殿,目前仍有劍道等課程在此上課,1999年定為市定古蹟後,成為高雄市頗具特色的文化資產。


賞代天宮廟宇彩繪 嚐廟口小吃
自婦人會館順著鼓波街往港邊的方向步行約10分鐘,即是哈瑪星居民的信仰中心代天宮。代天宮以供奉五府千歲、清水祖師、觀音菩薩為主神,建築雄偉莊嚴,內部雕梁畫棟。代天宮重新整建時曾聘請已故國寶級廟宇彩繪大師潘麗水創作,其在代天宮施作的作品數量居全台之冠,有「潘麗水的彩繪博物館」之稱。廟內一幅山水壁畫擁有五十多年的歷史,因濕氣導致顏料剝落受損嚴重,近期引進國外的科學修復技術,讓它恢復原貌,才剛重新開放。

代天宮廣場前聚集許多知名小吃,有哈瑪星黑旗魚丸大王、汕頭麵、臭豆腐、烤黑輪、鱔魚麵、麵線羹等,都是傳統的地方特色古早味,不少饕客慕名而來,只為吃上一碗軟Q彈牙的旗魚丸,還不忘帶上幾斤回家。

輪渡站前的雞蛋酥與大碗公冰傳奇
前往鼓山輪渡站搭乘渡輪,若是下午2點以後,別忘了鼓山魚市場對面有一攤擁有五十年歷史的蘇阿嬤雞蛋酥,是不少人懷念的古早味小點心。雞蛋酥香酥的外皮、鬆軟的內餡,有雞蛋與紅豆兩種口味,從當年一個2元賣到現在一個15元,已85歲高齡的蘇黃招治,在十多年前將攤位交棒給小兒子蘇俊義,傳承雞蛋酥令人懷念的好滋味。早年比甜甜圈還好吃的雞蛋酥可是魚市場「行口」工人主要的點心。


鼓山輪渡站前的大碗公冰全台知名,海之冰是創始店,老闆王鄭翠英當年為改善家計,以紅茶攤起家,1990年轉型賣冰,附近的大學生打球後結伴吃冰,小碗不過癮,央求老闆賣大碗一點,於是以盛料的大碗公賣冰,學生們感到新奇,相互捉弄同學吃大碗公冰,在無心插柳下大碗公冰名聲不脛而走,最後成了觀光客必點的招牌冰品。20人份如臉盆般大剉冰,加上新鮮現挑的西瓜、香蕉、芭樂、鳳梨等水果,在酷夏裡,吃起來格外透心涼,不少民眾看到壯觀的大碗公冰,吃冰前都不忘先拍照留念,從海之冰牆上滿是塗鴉,就可想像爆滿的人潮。

登旗後山訪古蹟觀大海
搭上渡輪到達旗津後,從天后宮後方的通山路步行10分鐘左右,右轉旗下巷走到底,分別有路通往旗後燈塔與旗後砲台,登上旗後山欣賞美麗的市定古蹟,亦可飽覽廣闊的海洋與高雄港美景。

佔地遼闊的旗後砲台為1875年在旗後山上興建的一座中西合璧砲台,基座下大上橢圓,砲台北區為兵房、中區為指揮區、南區為彈藥庫,砲台正門為中國式建築風格的八字牆,門牆兩邊用磚砌的「囍」字為其特色,砲台各式花磚也值得細細研究。這裡也是不少情侶及民眾居高臨下俯瞰大海輪船景致之處,坐在堤岸上,聽著入港的鳴笛聲劃破寧靜的海港,看著大船緩緩駛入遼闊港灣,燃起點點燈火,心情也隨之寬廣。

白色的旗後燈塔,八角形的建築,延伸至頂部轉為黑色圓筒形,高約11公尺,屹立旗後山上百年,守護著高雄港內外的船隻安全,於燈塔的眺望台上,也可清楚看見海面上船隻進出港,更可遠眺高雄市區、西子灣和柴山等景色。
天涯海角閒踏踩風大道
自旗津燈塔走下來後,從吉祥巷右轉文正巷走到底約5分鐘腳程,右轉順著小路大概100公尺可到達旗後山下的星空隧道,該隧道日治時期為建築防波堤而鑿通,如今市府在隧道上方妝點螢光閃閃的星象圖成為迷人特色。穿過隧道後,彷彿來到天涯海角,在山海間、在旗津最幽靜的地方,可悠閒地漫步踩風大道,也可租輛腳踏車奔馳其上,享受海風拂面、浪濤伴耳所帶來的好心情,並將海岸的宜人風光盡收眼底。旁邊就是旗津海水浴場,不妨脫下鞋子,伸展一下禁錮許久的腳Y子,在安全戲水區的沙灘上或噴水廣場,玩水消暑一下,也可就地觀賞落日餘暉,別有一種浪漫情趣;當地也是衝浪的絕佳地點,有機會還能看到不少玩家在此大現身手喔。


累了,往回走到旗津廟前路是祭五臟廟的時候,十多家海鮮餐廳可讓人大快朵頤,無論石斑、龍蝦、透抽、大蝦等現撈海鮮,現點現煮吃得到海鮮原味,滿足饕客挑剔的嘴。沿街還有琳瑯滿目地方特色小吃,烤小捲、炸蝦、赤肉羹、馬桶冰淇淋、番薯椪、薑汁蕃茄等任君挑選,都是一大享受。
選一個天藍到不行的日子,繞一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