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微旅行】
登山、探古、嚐土雞 大社豐富之旅

以生產蜜棗、芭樂、牛奶聞名的高雄市大社區,是多數人會忽略的歷史古鎮,區內除了有知名的觀音山風景區,老聚落裡仍保存許多古厝、古寺以及老市集,兼具山水與人文風情之美。
大社地區開發的非常早,在清康熙年間的鳳山縣誌中即有觀音山地名的存在,名稱從清代的觀音山庄、觀音里、觀音中里到日治時期的楠仔坑支廳、仁武庄三奶壇,陸續更迭,至1951年才定名為大社。
這個原本以農業為主的鄉鎮,隨著大社工業區的設立,南二高、國道10號開通,以及附近的義守大學、樹德科技大學及義大醫院相繼帶來數萬新居民和消費族群,讓大社的地方產業與生活型態產生重大變化,成為農工商並存、舊部落與新市鎮交錯的多元風貌之區。

大社區東北方與大樹區交接處為綿延的丘陵區,其中觀音山是大社最知名的觀光景點,也是南台灣著名的郊山,每逢假日登山賞景的遊客絡繹不絕,走遊大社可就從登觀音山開始,再到舊聚落尋幽探古,體驗這片土地的豐富多彩。
登高望遠 觀音山美景無限
大社觀音山以主峯形似觀音趺坐而得名,山形陡峭而多單面山,峭壁有如屏風矗立,無草木處可反射西下的夕陽,此美景自古即享有盛名,清領時期曾記載鳳山八景之一的「翠屏夕照」指的就是這個景點。到達觀音山的交通十分方便,從高雄市區上國道10號不久,在仁武交流道下,沿國道10號下面平面道路往北接大社和平路,右轉接中山路約1公里,奇峰嶙峋、翠屏疊嶂的觀音山即映入眼簾。

整個觀音山景區設置有完善的登山步道,並分為北觀音山與南觀音山,全區走完約需半天時間,大多數遊客均選擇前半段的南觀音山步道,走完全程僅需一至二小時,最大眾化的路線是從鹽埕巷的登山口進入,沿較大的路順行經環保公園後,出口即大覺寺。

其實觀音山的登山步道錯綜複雜且坡度不一,遊客可選擇坡度較平緩的步道悠閒賞景,也可選擇起伏較大的小路,另有一番曲徑通幽的樂趣,尤其登上觀音山主峰的陵線時,可遠眺整個大高雄平原,大小崗山及半屏山、柴山盡入眼底。

1959年的《高縣勝蹟》中,將翠屏夕照之外,另加金鐘靈台、石鼓撼嶽、古木仙跡、石筆初開、觀音凌霄、蓮池夜月、天洞朝暾等七景合為觀音山八景,有興趣的民眾可按圖索驥一一尋訪。

假日市集 五花八門
觀音山交通便捷又鄰近市區,為民眾假日登山踏青的最佳去處,因而吸引攤商雲集,從大覺寺北側一路依山蜿蜒數百公尺,形成饒富趣味的假日市集,尤其是年節假期更是熱鬧非凡,成為觀音山風景區的賣點之一。

觀音山假日市集配合早起的登山客一大早就開市,到八、九點已人聲鼎沸,市集裡販售的東西可說五花八門,舉凡小吃、農產品、南北雜貨、各樣飾品等應有盡有,讓人目不暇給,還有少見的奇花異果、草藥、民俗療法器具等,特別引人目光。只見登山遊客一攤逛過一攤,好奇探詢及採買,樂趣無窮。

三奶壇舊市集 窺見昔日繁華
開庄數百年,大社先民所累積的生活足跡,為當地釀造出一股醇厚的歷史風韻。
傳承二百年的東華皮影戲團是大社最珍貴的人文資產,已故的第五代傳人張德成在1989年當選為第一屆國家民族藝師,享有國寶級殊榮,位在三民路的戲團現由三子張榑國接續,近年來仍為皮影戲的文化傳承而努力。

古厝林立也是大社特色,在2004年的歷史建築清查計畫中,大社區就有14處古厝列入,其中有幾座古厝保存良好,頗具時代建築藝術特色,結束觀音山之旅後可前往探訪,順便逛逛知名的三奶壇舊市集。

大社三民路和翠屏路的交會處,居民稱之為三角湧,是大社早期最熱鬧的地區。聳立於三民路上的碧雲宮又稱三奶廟,供俸大媽順天聖母陳靖姑夫人、二媽林紗娘夫人、三媽李三娘夫人,是當地信仰中心,也是當地舊地名的由來。碧雲宮建築不大,但規劃卻很特別,一樓是開放式的小吃攤,神壇設置在三樓,參拜神明同時還可居高臨下俯覽整個三角湧。碧雲宮旁的三奶壇市場歷史悠久,據說在清領時期已經成市,是台灣南部最早的下午市。

三角湧周邊商店雲集,大都是販售生活必需品的百貨行、鞋店、五金行、藥房等,許多店舖的陳設看起來已年歲久遠,沿街而逛,不禁興起懷舊情懷。此外,在碧雲宮旁及對面翠屏路上各有一棟舊式洋樓老建築,正面山牆上的巴洛克式裝飾十分精緻,透露出三奶壇的繁華過往。

歷史古厝 猶見華美風韻
從三角湧順著三民路往北走,遇民生路左轉約百公尺,左方可看見一個紅牆紅瓦的老房子,即是大社最具規模的古厝「巫厝」。巫厝外面有一個「通天宮」的招牌,讓人誤以為是個宮廟,走進去才發現是個三落大宅。
巫厝建於清嘉慶8年(西元1803年),部份護龍已改建成現代建築,但正身一、二、三落大廳仍保持良好,由巫氏宗親會共同管理,為大社最老且最具保存價值的古厝。巫厝的建築極為端莊樸素,沒有繁複的裝飾,尤其第二落大廳設為祠堂,門、樑等木造結構均漆成黑色,營造出肅穆氛圍。
大社另一座值得造訪的古厝是位於翠屏路巷內的「許厝」。從距三角湧數十公尺的翠屏路37巷進入,走數步路後望向左邊,即可見到露出山牆一角,被其他民宅包圍的許厝。

許厝約建於日治時期明治43年(西元1910年),是一條龍、正身三開間,兩層磚造樓房,規模雖不大,外觀裝飾卻十分有特色,二樓陽台有綠釉瓶形欄杆,一、二樓的牆面上貼有許多圖案互異的彩色磁磚,建築上可見塑有八仙人物及廿四孝故事的交趾陶、彩繪書卷額等傳統建築中常見的裝飾元素,還有較少見的人物及吉祥圖案磚刻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磚刻作品以及交趾陶、彩繪書卷額均出自皮影戲大師張德成之父張叫之手。張叫不僅是當時皮影戲界的佼佼者,其書法、陶藝、木雕、磚刻以及交趾陶作品更是名聞鄉里,當時原大社區許多大戶人家的建築上都可見到張叫的作品。
觀音山土雞料理 不可錯過
提起美食,大社出產的蜜棗和芭樂,果粒碩大、口感爽脆清甜,是高雄最具代表性的水果,加上牛奶產量居全市之冠,合稱大社三寶。蜜棗的產期在春季,芭樂則一年四季都有,以冬、春兩季品質最佳,若遇產季可一嘗在地生產的甜美滋味。

此外,到觀音山吃土雞曾是高雄人親朋聚會享美食的方式之一,觀音山土雞城鼎盛時期有近十家,以各擁山林美景的莊園式餐廳為特色,目前尚在開業的店家,翠湖水上餐廳將用餐區設於湖上涼亭,到了晚間大啖土雞料理同時佐以清風明月,另有一番情調;另一間綠野山莊土雞城則擁有寬廣的庭園,茂密的老樹花草間有一個老火車頭,提供用餐外的樂趣。

觀音山土雞城的土雞料理非常多樣化,除了常見的燒酒雞、鳳梨苦瓜雞、酸筍雞、三杯雞外,還有剝皮辣椒雞以及用烏骨雞烹調的鹽焗雞,另外需長時間燉煮的雞仔豬肚鱉、龜鹿二仙雞等高檔料理則需預訂。遊客們在爬完觀音山、逛完假日市集後,再享用一頓肉質Q彈鮮嫩的土雞料理,絕對可讓大社一日遊充實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