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38導覽】剛毅外的柔情  仁武脫胎換骨

仁武區九番埤濕地。
仁武區九番埤濕地。(攝影╱Bill Hwang)

  仁武,這個陽剛味十足的地名,今天是工業發達的代名詞,初墾之時也因是由鄭成功部將率兵屯墾,民風充滿軍武風氣。不過在這剛武的地名外衣下,這片土地的真實面貌卻一直是明媚柔情的風水寶地,水塘煙波、金燦燦的稻穗隨風、隨地搖曳。這份自然田野風光一直到了仁武工業區動工開發後,才成為現今大家熟知的工業都市。

九番埤濕地是民眾休閒的好去處。(攝影╱Bill Hwang)
九番埤濕地是民眾休閒的好去處。(攝影╱Bill Hwang)

工業帶來的區域轉變

  民國59年仁武工業區啟動、62年仁武都市計畫發布、63年與楠梓加工區相互串聯,境內工業也從戰後初期的10幾家農產品加工、民生相關業者,快速增長至數百家各行各業的製造工廠。暴增的工作機會吸引許多移工落腳定居,總人口數也從民國55年的不到萬人,到70年已增加到近3萬人。這種人口高速成長一直持續到現在,已達到8萬多人。

  仁武工業區的設立像是一道分隔線,將仁武切割成兩個截然不同歷史面向,一邊是夕看炊煙裊裊的農村風光,一邊則是工廠煙囪吐霧的鐵皮世界。由於部分地區較為低漥,以前仁武埤塘遍布,加上有獅龍溪、曹公圳等完整的灌溉渠道,土肥水足,農產豐富是高雄非常重要的糧倉,稻米、蔗糖、甘藷、菱角都有廣大的面積種植,農民更是幾乎成為該地區唯一的職業,跟現今工廠林立、農人稀少的景象簡直是兩個世界。

觀音湖。(攝影╱Bill Hwang)
觀音湖。(攝影╱Bill Hwang)

休閒綠地  水系復育

  仁武工業區、都市計畫曾經讓人口持續停滯的仁武帶來脫胎換骨的發展,但工業取代農業經濟,大批農地轉為工業區與住宅區,相對的也造成村落遭受工業的嚴重汙染,加上長期為求發展填平蓄水埤塘也帶來水患,在環保意識以及急迫改善居住環境的需求下,近年仁武開始調整人與土地的和諧關係,除了積極改善排水設施、設置運動休閒綠地公園外,也陸續活化、復育曹公圳水系。

  九番埤原為提供農業水源的公有灌溉埤塘,由於農業式微及高速公路阻隔,一度荒廢遭到濫倒建築廢土的命運。市政府決定引用濕地自然公園的概念,整理疏濬原有水道並且規劃散步道、親水區、教育區、水質沉澱區及自然林區等設施,一方面給予自然生物棲息,一方面也建構滯洪防災功能,此外也保留早期木業公司吊運原木至儲木池的重要工具並將溼地公園打造成民眾親近自然的美麗舞台。

  另外,原屬曹公圳附屬埤塘之一的觀音湖,也稱「總督埤」,是一處隱身在工廠林立中的世外桃花源。總督埤雖然不大,湖畔周圍只有875公尺,卻生態豐富,是候鳥願意棲息的優質湖泊,沿岸也有寬達4.5公尺的自行車道和環湖花海,厭倦塵囂時,這裡絕對是偷得浮生半日閒的美妙選擇。

仁武里劉姓古厝。(攝影╱Bill Hwang)
仁武里劉姓古厝。(攝影╱Bill Hwang)

老建築之美

  根據歷史記載,最早來到仁武發展的主要氏族以烏材林的林姓、仁武的劉姓、考潭的張姓最負盛名,不過經歲月淘洗許多先民的足跡都已不復存在,唯一保留比較完整的就屬超過兩百年歷史的劉姓古厝。劉姓古厝原先格局包含「頂厝」、「中厝」、「新厝」、「宗祠」四個院落,目前僅存宗祠,不過從現存的牆飾、燕尾、斗拱、木門等傳統建築的細膩工法和繁複裝飾,依舊能讓人勾起昔日榮景。

  而要看仁武老建築之美,更不能忽略建於清康熙年間的福清宮。福清宮原本只是一間用茅草搭建的土地公廟,1689年一位由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的陳氏移民,因為隨身奉請清水三祖師金身,雖獲當地眾多信徒奉祀但一直缺少安身處所,後來經土地公授意讓清水祖師一同供奉廟中,遂更名為福清宮。目前廟中留有多件百年珍貴文物,從中可一一窺見仁武發展的各個歷史斷點。

歷史悠久的福清宮。(攝影╱Bill Hwang)
歷史悠久的福清宮。(攝影╱Bill Hwang)

在地食材  五感美食

  半世紀的工業化幾乎讓仁武農地一度成為城市發展的陪襯和工廠預用地,近年來食安風暴翻轉了台灣民眾對「食物」的概念,也讓農業重新進入都市民眾的視野。為了避免良田一再消失,仁武農會也開始發動農業復興計畫,並選定「綠青翠絲瓜」、「紅蕃天番茄」作為地方農產再出發的美麗焦點。其中,牛蕃茄又叫陽光番茄,因為在充足的陽光下果實會完全轉成鮮紅色,非常適合製作料理。

綠青翠絲瓜、紅蕃天番茄。(攝影╱Bill Hwang)
綠青翠絲瓜、紅蕃天番茄。(攝影╱Bill Hwang)

  除此之外,仁武烤鴨、蘇老爺手工花生麥芽糖、江西傳藝外省麵、高雄橋邊鵝肉也是仁武非常「食」在的風景線。

  橋邊鵝肉創辦人劉金錬和留學法國的兒子,結合中西料理,用法式料理的精神,從傳統食材中提煉澄透精緻非常具有質感的黃金鵝油,蘊含紅蔥頭油香的鵝香飯、黃金麵線,好吃得讓人一碗接一碗;油亮的仁武烤鴨沾上店家特製的焦糖甜麵醬舒爽的口感也是讓人難以忘懷,甘心為之排隊。

  江西傳藝外省麵用健康調味,沒有油膩感,湯頭濃郁卻不失清爽,搭配手工麵條的「滑、薄、軟」口感,讓人不禁懷疑香氣也會有不斷疊加的豐富層次。而傳承40多年的蘇老爺花生麥芽糖,嚴選天然麥芽糖搭配新穎包裝,不僅保留傳統滋味,也研發出更適合年輕人的眾多口味,如桂花茶香、芬芳玫瑰、雪霰餅……傳統卻不失創新,前進又融入歷史;從五感、從心靈讓人看見仁武正逐漸蛻變,正彩繪一幅美麗而又豐富的願景。

仁武美食。(攝影╱Bill Hwang)
仁武美食。(攝影╱Bill Hwang)
Information

仁武區公所——認識仁武

https://goo.gl/BC98HX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