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城市故事集】

在地文化力 城市出版新發現

  高雄暖冬午后,小樹的家繪本咖啡廳裡正著進行一場以「種子」為題的分享會,小桌子上還擺了一顆棋盤腳的種子,低低的椅子、黃澄澄的燈光讓每一個人感覺更加親密。這是發行剛兩期的《風土痣》在高雄的首場分享會,沈岱樺和王春子兩位嘗試獨立出版的夥伴相偕與讀者面對面交流。

小眾的《風土痣》直接與讀者面對面交流。(圖∕張筧 攝)
小眾的《風土痣》直接與讀者面對面交流。(圖∕張筧 攝)

  「這是獨立出版最有趣的部分!」沈岱樺道出獨立出版的通路偏向小眾,所以必須更精準的與讀者對話,他們以實驗性的手法,在出版形式和內容上,表現出台灣風土的趣味,有農、漁物產,有人物、有食的智慧,而最吸引人的是展開來像報紙一樣大大的開數,封面就像一張可以張貼的海報。

  總之,獨立出版有很多可能性。

高雄的獨立出版展現了在地文化力和多元價值。(圖∕李士豪 攝)
高雄的獨立出版展現了在地文化力和多元價值。(圖∕李士豪 攝)

  獨立出版在高雄

  縣市合併後高雄幅員廣大,涵蓋了農鄉、漁村和城市都會,不但物產豐富,在各地都有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智慧,因此聚焦小眾的獨立出版刊物,就成了發現在地題材的重要媒介。

  2013年對高雄文化界而言,也是獨立出版相當豐收的一年。《風土痣》的企劃文字沈岱樺是鳳山人,在朋友的介紹下,向高雄市政府申請了人才回流計劃,跨出獨立出版的第一步;緣起於蚵仔寮小搖滾的《大潮報》述說著屬於這個漁村的大小事;此外,旗津也出現了一份以民間博物館概念挖掘在地職人的《旗刊》。

《風土痣》以分享常民食譜與介紹台灣農作出發。(圖∕風土痣 提供)
《風土痣》以分享常民食譜與介紹台灣農作出發。(圖∕風土痣 提供)

  不只是期刊雜誌吹起獨立出版風,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的《濱線追憶 哈瑪星的五四三》和2011書寫高雄創作獎計畫的《打狗漁村》上架後也獲得相當好評,無論是書寫高雄,或是從高雄出發,發現台灣各地風土人情,都展現了高雄在地文化力和多元價值。

  《風土痣》試水溫  要點滿全台灣

  「風土作為一種志業,除了傾心於記錄作物的生長條件、人文氣息、文化地景的風土誌之外,更希望這是一種見微知著,由病徵到病灶『痣』的觀察。」沈岱樺離開豐年社雜誌「鄉間小路」編輯檯後,決定投入醞釀了一段時間的出版行列,因為這樣才能讓內心關注的事,再多一點可能性、再多一點幽默感、再多一點生活樂趣,也期待更深入淺出地探討台灣生活風土。no.00的「南北媽媽通信欄」裡就有岱樺媽媽對於「醃漬」工序的記憶,這是常民的生活食譜,卻用素人手寫的方式呈現,十分令人驚艷。

《風土痣》在全台獨立書店鋪貨。(圖∕風土痣 提供)
《風土痣》在全台獨立書店鋪貨。(圖∕風土痣 提供)

《風土痣》已擁有不少讀者。(圖∕李士豪 攝)
《風土痣》已擁有不少讀者。(圖∕李士豪 攝)

  其實《風土痣》還有一個志同道合的靈魂人物王春子,和岱樺從企劃討論開始就一起醞釀這份雜誌,操刀所有的插畫和設計。他們原本規劃設計加文字編輯,一年可以出四期,但實際操作起來,預計出版日從春天延到秋天才第一期面世。

《風土痣》靈魂人物沈岱樺和王春子為讀者簽名。(圖∕風土痣 提供)
《風土痣》靈魂人物沈岱樺和王春子為讀者簽名。(圖∕風土痣 提供)

「痣,就是標記,我們希望無論是高雄或是任何地方,能一點一滴的填滿台灣許多地方!」他們滿心期待著。

  用漁網裝袋的《大潮報》

  《大潮報》到今年出了兩期,一起擺放在書店的平台上,十分引人注意,因為雜誌就放在細細的漁網袋裡,兩期的開本和形式、印刷紙張都還不太一樣。

蚵寮漁村小搖滾燃起漁村音樂火苗,也催生了《大潮報》。(圖∕蚵寮漁村小搖滾 提供)
蚵寮漁村小搖滾燃起漁村音樂火苗,也催生了《大潮報》。(圖∕蚵寮漁村小搖滾 提供)

  「因為我也還在試,第三期還在想怎麼改!」曾芷玲是2012年引發熱烈迴響的「蚵寮漁村小搖滾」的音樂活動的發想人之一,為了延續這股剛萌芽不久社區的活力,芷玲決定要獨立出版一本可能有關小搖滾的紀事,又可能有關蚵仔寮的刊物。「這裡是阿嬤的家,小時候曾經在這裡生活過,但我真的不了解蚵仔寮這個地方,當我決定回來並且著手整理房子之後,開始認識這裡的人,也在大伯的介紹下,認識小搖滾的主力之一蔡登財大哥。」因緣際會之下,小搖滾辦成了,蚵仔寮這個漁村燃起了音樂的火苗,今年228第二屆的小搖滾正緊鑼密鼓籌辦中,海報、看板、紀念T恤也一一出爐了。在蚵仔寮的自家民宿,也是大潮報誕生的工作室裡,芷玲道出蚵仔寮、小搖滾和大潮報的生命鏈結。

《大潮報》別出心裁使用魚網裝袋。(圖∕張筧 攝)
《大潮報》別出心裁使用魚網裝袋。(圖∕張筧 攝)

  高師大工業設計系畢業的芷玲,其實是出版素人,曾經在廣告公司做過短暫的設計。「剛開始的時候,甚至不知道要做什麼,很多人和我一樣住在這裡,卻因為太習以為常,所以反而忽略了共同生活的背景!」後來在一位台南的朋友黑哥和另一本獨立刊物透南風的余嘉榮的建議下,芷玲試著從地方的文史開始!

《大潮報》記錄了蚵仔寮的漁村生活與人物點滴。(圖∕蚵寮漁村小搖滾 提供‧張筧 攝)
《大潮報》記錄了蚵仔寮的漁村生活與人物點滴。(圖∕蚵寮漁村小搖滾 提供‧張筧 攝)

  「文字、攝影、裝訂是自己來,就連封面的大潮報三個字,也是在朋友的幫忙下絹印上去,題字則是寫得一手好毛筆字的漁夫大伯幫忙抓刀的!」芷玲幾乎用手工完成了300本創刊號的製作,裡頭還真真實實的夾了一張漁貨拍賣的單號。就連裝著雜誌網袋的原型也是她在一次眷村撿拾中發現的,這讓她聯想到漁村裡到處都是漁網,便找尋管道純手工做出來的。

  在蚵仔寮的巷弄裡,芷玲和她的伙伴們有時在秘密基地「蚵仔寮海灣LIVE HOUSE」享受有音樂的夜晚,有時也在自家民宿「有寮居」推進小搖滾的進度。在《大潮報》首發的海水號裡,蔡登財在發刊詞裡寫了那一段文字:「我是蚵仔竂的在地人,在這裡出生、長大、談戀愛、結婚、生子,希望許多人除了來蚵仔寮吃海鮮之外,也能多認識蚵仔寮的地方特色及在地文化。……大潮報漲潮了。」

音樂加出版讓蚵仔寮萌發出在地的文化力。(圖∕蚵寮漁村小搖滾 提供)
音樂加出版讓蚵仔寮萌發出在地的文化力。(圖∕蚵寮漁村小搖滾 提供)

  藝術家筆下的旗津職人秀在《旗刊》

  「遊客來到旗津,吃完海產,逛完廟前大街就離開了,卻很少人想到旗津不但是高雄的發源地,到現在都還有很多在地產業和職人在此奮鬥。」張允慧是旗津戰和館的館長,她說,戰和館2009年在旗津這裡成立,也開始和地方產生連結,希望透過長期的耕耘,建立起旗津文史資料庫的平台。

《旗刊》以建立旗津當地的文史資料為主要任務。(圖∕張筧 攝‧徐世雄 攝)
《旗刊》以建立旗津當地的文史資料為主要任務。(圖∕張筧 攝‧徐世雄 攝)

  2013年下半年推出的「旗津民間博物館」活動,更是把展場延伸到旗津各個角落,透過藝術家的佈展、旗津小吃、職人手繪圖稿的呈現,發行《旗刊》社區月刊、成立臉書專頁「旗津民間博物館」,並製成博物館「尋寶地圖」讓民眾可依圖探訪,期間也邀請香港及高雄藝術家駐村,舉辦大師工作坊邀請在地刺繡、魚網、中藥舖等職人交流經驗。

《旗刊》舉辦旗津民間博物館活動,推廣在地文化。(圖∕旗刊 提供)
《旗刊》舉辦旗津民間博物館活動,推廣在地文化。(圖∕旗刊 提供)

  《旗刊》是以「民間博物館」為題的社區報,一連兩期上頭都有著美麗的在地職人插畫,分別介紹了「哇貴姨賣貴(粿)」、「越南阿美小吃」的小食趣味、「老裁縫的益身寶庫」等,讓人感受到強烈的在地氛圍,全然不同於旗津予人的刻板印象。「旗津有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傳統產業,大家都知道旗津是造船業的大本營,卻不知道推進船身的螺旋槳也在這裡做,而且過程非常繁複,因此我們請來香港藝術家把它繪製出來,不只如此旗津還有很會編織漁網的老人家……。」戰和館的執行秘書也是旗刊插畫者李怡志接著表示。

《旗刊》用手繪方式記錄旗津的人物、歷史與產業文化。(圖∕旗刊 提供)
《旗刊》用手繪方式記錄旗津的人物、歷史與產業文化。(圖∕旗刊 提供)

  透過一位在地年輕人的穿針引線,《旗刊》找尋到許多社區職人,出刊後得到區公所和社區回饋的聲音,讓大家對這份社區報也有了不同的期待。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