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故事集】
戲猶未散 高雄傀儡戲與撮把戲
鑼鼓點響起,戲台上時而激昂、時而蒼涼的嗓音,唱盡人生悲歡離合與忠孝節義故事,戲台下萬頭鑽動,看戲的人心繫台上情節,小孩四處追逐嬉鬧,攤販大聲叫賣,好不熱鬧,但隨著在影視發達及娛樂的多元化,戲棚下的繁華盛景早已成為老一輩人的記憶影像。
高雄曾經是各種傳統戲劇薈萃的地方,直到上個世紀中葉,歌仔戲、布袋戲、皮影戲等仍在各地的廟口、野台熱鬧搬演,進入21世紀當傳統戲劇的風華已褪盡,充滿活潑創意的歌仔戲、布袋戲結合現代劇場與聲光效果,為傳統戲劇再創一片天;在高雄岡山皮影戲館裡,老藝師們提供教學和演出,致力傳承皮影戲文化,但許多人不知,高雄還保有幾乎是台灣碩果僅存的傀儡戲劇團與客家「撮把戲」團,為傳統戲劇努力傳唱不懈。
傳唱百年 錦飛鳳傀儡戲
懸絲傀儡戲從福建泉州、漳州傳入台灣已有300年以上的歷史。傀儡戲在台灣的分布,北部集中於宜蘭地區,南部屬泉州系統,唱腔是南管中的傀儡調,主要集中在高雄、台南的二仁溪兩岸,尤其是沿海的茄萣、彌陀等地。傀儡戲的演出與宗教儀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北部主要在除煞、驅邪場合演出,南部則在拜天公、神明生、開廟門、謝土及結婚等喜慶時作為酬神演出。
根據台灣藝術大學石光生教授在2000年的調查,南部的傀儡戲團僅存6家(高雄5家、台南1家)有演出能力,其中阿蓮區「錦飛鳳傀儡戲劇團」是目前全台唯一有常態性表演,且能橫跨文化場與儀式展演的劇團。
三代傳承 絲絲入扣
位於阿蓮市區忠孝路的「錦飛鳳文化藝術館」,其實是一家複合式餐廳,除了餐飲區,館內一隅架設有表演舞台,還有展示區佈置各式傀儡戲文物、道具及珍藏百年的戲偶。每逢周六、日中午用餐時間,錦飛鳳第三代團長薛熒源會親自登台演出,讓來訪的朋友一邊享用美食,一邊欣賞傀儡戲表演。台上的薛熒源首先向觀眾講述傀儡戲歷史與表演特色,接著生、旦、丑等角色輪番登場,傀儡戲偶在薛熒源操控下,身段細膩,肢體動作表現人物情感,擬真而更勝於真,尤其像「舞獅」、「狀元遊街」、「童子戲球」等戲碼更是活靈活現,展現傀儡戲歷史悠久的藝術內涵。
錦飛鳳創立於1920年代,創始人為薛熒源的祖父薛朴,薛朴原本是演布袋戲,認為多一項技藝更容易謀生,於是學藝於唐山的傀儡戲大師蔡因,幾年後習藝有成,自組「錦飛鳳劇團」,以布袋戲演出為主,傀儡戲為輔,由於薛朴技藝不凡,各處競相邀請演出,因而聲名大噪,當時人人皆以「朴師」尊稱之。薛熒源表示,祖父將布袋戲與傀儡戲技藝分別傳給給伯父與父親薛忠信,後來伯父放棄戲台生涯從商,錦飛鳳僅傳下傀儡戲。
薛忠信接下劇團後,繼承薛朴戲劇精粹,讓錦飛鳳傀儡戲劇團揚名國內,曾受邀至電視台演出,1990年代薛忠信曾數次獲文建會邀請北上演出,深獲好評,並受各地方政府之邀,參與文化藝術活動演出。
薛熒源為家中唯一男孩,小學5年起就接受父親傀儡戲技藝的傳承,他回憶起小時候只要一放學就跟著父親四處演出,除了學習如何操控戲偶,還要背劇本、學口白與唱腔,更要熟悉各種宗教儀式的演出方式。懸絲傀儡在各種偶戲中操作技術最高,每個戲偶基本有16條線,最多可達30多條,線越多操作困難度越高,也代表動作越細緻。薛熒源說,要成為獨當一面的藝師,起碼需經過10年淬鍊,5年以上的經驗才能當演出助理。
薛熒源 開啟傀儡戲文化性表演
薛忠信於1993年病故,時年25歲的薛熒源接下團長重擔,為了延續傳統傀儡戲表演藝術,他白天在菜市場做生意,晚上繼續傀儡戲的演出工作,在傀儡戲團逐漸凋零時代,年輕的傀儡戲藝師薛熒源獲得學者專家的注意,鼓勵他往藝術演出發展,也給予許多專業上的建議,薛熒源除不斷強化自身表演技藝,同時向文化部、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等單位申請補助,擴展劇團設備規模,從業餘走向宗教與文化表演並存的職業化經營。
現今錦飛鳳已成台灣傀儡戲的代表性劇團,文化性的表演邀約不斷,並應邀到十餘個國家參加國際藝術節的演出,在表演藝術界的地位及傳統文化的推展上,可謂成就斐然。
「宗教儀式演出以前一年約有200場,最近幾年已降到100場以下,甚至50場不到,再過一、二十年可能都沒演出機會了。」文化性演出是傀儡戲未來唯一能走的路,薛熒源除積極培養劇團新血,更走進校園,在兒女就讀的阿蓮國小、國中成立傀儡戲社團。「孩子和同學們一起學,比較能激發興趣。」薛熒源現場驗收學習成果,孩子們的動作雖仍生澀,但認真的眼神中已流露將擔負延續錦飛鳳香火的重任。
為了讓民眾可以更容易接觸傀儡戲,薛熒源前年設立「錦飛鳳文化藝術館」,偌大的藝文餐飲空間在阿蓮不易經營,仍須以外出表演收入補貼開銷。薛熒源當初捨棄在都會區設館,是希望傀儡戲藝術能在家鄉傳承、茁壯,成為阿蓮的文化特色。對傳統戲劇有興趣的民眾不妨抽空前往,體驗傳遞千年的傀儡戲表演藝術。
錦飛鳳文化藝術館
♦ 傀儡戲演出每週六、日 中午12時30分、晚上18時30分
劇團如遇外出表演將暫停演出,請先電話詢問。
♦ 地址:高雄市阿蓮區忠孝路408-1號 電話07-6313632
撮把戲的最後光輝 楊秀衡
「撮把戲」三字可解釋為耍把戲,是農業社會時期賣藥團所進行的表演,客家撮把戲團運用客家曲藝、戲曲,以及各式雜技,達到聚集觀眾,販賣商品、藥品目的,後來也演化成在婚宴、生日、滿月等喜慶場合說好話及娛樂賓客的綜藝團。
江湖賣藝60年 積累藝術厚度
美濃的楊秀衡撮把戲團擅長傳統客家古老曲調,像山歌子、平板、小調等,表演時著重現場即興發揮與觀眾互動,並融合魔術、功夫表演,更會穿插台語歌謠或流行歌曲,讓場面非常熱鬧,這種精彩的綜合技藝撮把戲,在台灣僅剩楊秀衡持續演出與保存著。
在美濃金瓜寮的楊秀衡家中,除了牆上掛著幾張夫妻年輕時粉墨登場的照片,看不到太多賣藝60年留下的痕跡。楊秀衡騎著三輪摩托車趕回家接待訪客,他表示,去年因為騎車摔傷,已經推掉好幾場邀演,要等身體復原才能再演出。雖然已是76歲高齡,拄著拐杖、步履維艱,仍掩不住楊秀衡體內躍躍欲試的戲胞。
楊秀衡從小愛唱客家山歌,卻迷上福佬歌仔戲,14歲時瞞著家人到屏東的歌仔戲團學戲,後來投入客家劇班,因而結識了許戊妹,並締結良緣,24歲退伍便和妻子自立門戶跑江湖,憑著學戲曲奠定的文武表演基礎,再拜師學武術、魔術,展開長達數十年的打拳賣唱推銷膏藥的生涯。楊秀衡不僅熟稔各種客家話腔調,國台語也講得道地標準,台灣民謠、流行歌曲、布袋戲歌曲也邊學邊唱,讓他們走遍全台通行無阻。
楊秀衡隨興唱起一段歌仔戲哭調,哀怨婉轉的哭腔,將情感表達得絲絲入扣,立即讓人感受那積累半世紀的表演藝術厚度。
撮把戲絕活 將成絕響
楊秀衡將撮把戲分成「文套」及「武套」兩個部分,文套演出的形式,大多以夫妻二人組為搭擋,武套則以他自己深厚的國術基礎,由他本人或子女展現國術中各種拳套、武術表演。文套可說是撮把戲演出的精華,楊秀衡夫妻將傳統的客家山歌,如老山歌、山歌仔、平板以及各種地方小調融合轉變,將客家山歌的變體活現在客家車鼓技藝上,形成特有的撮把戲絕活,可惜妻子許戊妹在3年前過世,這項絕活已成絕響。
撮把戲在10多年前就幾乎已絕跡,楊秀衡可算是撮把戲藝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其他的不是不在了,就是身體不好,團員散的散,做生意的做生意。」楊秀衡記得最後一次商業演出,是在7年前一場婚宴中表演,之後就僅剩如宜蘭傳藝中心、台北台灣音樂中心及大學等單位邀請的文化性表演。
「唱山歌的有,唱戲的沒有,不是沒人要學,要看學不學得起來。」雖然楊秀衡在社團教客家山歌,也曾有街頭藝人來拜師學藝,他卻一語道出撮把戲在傳承上的無奈。
客家撮把戲是因由社會生活型態而產生的表演藝術,除了要有各式戲劇、戲曲的底子,更要有與觀眾互動和抓緊時代脈動的能力,它的光彩來自演出者個人的表演天賦與熱情。或許,撮把戲終究難擋時代的變遷,注定淹沒於歷史的洪流中,只能盼望楊秀衡先生早日康復,讓撮把戲的最後一抹光輝,再度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