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進行式】
高雄展覽館 啟動會展新城市
面對產業結構與世界潮流轉變,高雄於2011年起擘劃以港灣為中心的發展計畫,包括高雄展覽館、高雄市立圖書總館、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港埠旅運中心等四大指標性建築,再加上水岸輕軌,勾勒出「亞洲新灣區」的全新樣貌,帶領高雄翻轉起飛。
高雄展覽館是新灣區首座落成的地標,今年4月結合「第三屆台灣國際扣件展」開幕正式亮相。獲得「2013國際宜居城市」金獎榮耀的高雄展覽館外觀為波浪型鋼骨,覆蓋16000餘片帷幕,室內為挑高27公尺無柱寬敞的展場空間,是國內為一符合大型機具或船舶展示等需求的展覽空間,中央大街貫穿建築主體結構,由九家商店進駐提供餐飲服務,人潮可直接從入口廣場穿越抵達水岸開放空間,是台灣第一座臨港國際級會展中心,吸引業界爭相體驗,年底前已預約了多達42檔大大小小的會議和展覽,宣示高雄躋身最夯的會展城市之列。
台灣國際扣件展 高雄展覽館初體驗
二年一度的「台灣國際扣件展」4月14至15日在高雄展覽館展出,計有350家廠商,使用850個攤位參展,是全球第三、亞洲第二大的螺絲專業展,規模成長104%。「扣件成品區」匯集國內螺絲製造商與貿易商,其中至盈實業一口氣租用30個攤位,展現龍頭企業的氣勢,而台京、穎明、世豐、威致、聚亨、春雨等國內指標性的扣件業者均齊聚展覽;「機器設備、原材料、模具、手工具區」則是展出扣件產業上游原料及周邊設備工具,國內鋼鐵龍頭、同時也是扣件產業鏈上游材料供應商的中鋼公司更首度參展,讓國外買主得以一併瞭解原料供應商實力,強化下單採購的信心。
事實上隨著台灣扣件展規模倍增,許多國際扣件專業買家紛紛規劃來台行程,其中包括20餘家年營業額上億美元的重量級買主,預計吸引餘2,000名國外買主來台參觀,展覽商機上看3.8億美元,連帶高雄地區主要星級飯店如漢來、君鴻、國賓等訂房率滿載,會展產業周邊經濟效益浮現。
啟動展覽與會議產業雙引擎
在高雄展覽館開幕前夕,一場「高雄會議展覽產業發展研討會」展現了業界對高雄進軍會展產業的肯定;與會的經濟部國貿局高雄辦事處長賴國星和外貿協會處長康益智指出,配合高雄展覽館啟用,今年規劃以極受矚目的「台灣國際扣件展」為首展,接續登場的還有台灣國際遊艇展、高雄國際石化產業論壇暨產品展、台灣國際水展、高雄國際食品展等4個國際性會展,並補助17個公協會及大學院校在高雄辦理國際會議,可望帶動每年新台幣46億元產值,創造2000人就業機會。
會展產業(MICE)包含會議(Meeting)、獎勵旅遊(Incentive)、大型國際會議(Convention)以及展覽(Exhibition)四大面向,不同的產業特性,可以互補,但仍須接續在地產業能量,才能永續發展下去,第一步就是要用優質展,打響高雄展覽館的知名度。
中華民國展覽暨會議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茂廷指出,一個展至少要有300個以上攤位才能符合市場的經濟規模,高雄發展會展產業必須面對的競爭者,包括台北市較成熟的策展條件,以及中國各地也都在興建場館,除了如機場、捷運等城市基礎設施的建立,高雄也必須盡早建立特色,爭取商機。林茂廷以全球規模最大的運動休閒博覽會和自行車展為例,每年在德國小鎮福吉沙芬(Friedrichshafen)舉辦戶外展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更是該地重要的活動,他建議高雄也可以將市民對各項國際展覽活動的熱情和參與,轉化成會展產業的能量,扣件展和遊艇展正好可以檢視高雄成為會展城市的市場反應和潛力。
中華民國會議展覽協會理事長葉泰民則以「會議」的角度,分析高雄的優勢。他指出台灣市場規模不大,舉辦國際性展覽有先天的限制,但國際性會議年年都轉換主辦地區,若結合旅遊業者和跨縣市的遊憩資源,以高雄舒適宜人的氣候、環境、交通以及展覽館的規模,將非常有吸引力。高雄國際郵輪協會理事長孫志鵬、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許高慶也都表示,旅遊業已做好跨界結盟行銷的準備,進軍大陸和東南亞市場,孫志鵬進一步提出,郵輪可承載大型會議動輒2000-3000人的移動,為會議產業帶來機會。
全台最高規格的會展場地
「高雄展覽館擁有雙核心場館,可容納1100個展示攤位,最大的會議室可容納2000人,初期就投入2.5億元進行裝修,邀來國際設計大師Stephen Williams操刀,創造人性化的國際會展空間,全館免費Wifi,有商店街、宴會廳及互動式公共藝術的裝置,設備一應俱全,戶外展場還可容納400個攤位。」高雄展覽館董事長涂建國指出,第一年對業界祭出最優惠的價格,以擴大規模為目標,未來將持續與觀光產業跨界合作,並與高雄餐旅學校合作開辦「亞洲會展學院」積極培養會展人才。
涂建國透露,繼4月登場的台灣國際扣件展、高雄自動化工業展,5月台灣國際遊艇展、高雄國際旅展,後續還有高雄車展、高雄食品展等大展,而會議及活動部份有8月的AIESEC全球青年領袖世界大會、全球扶輪社年會等,至少有10場為2000人以上規模的會議,且還有多項展覽暨會議陸續洽談中,預估參觀人數將超過80萬人,第一年營收約新台幣3.5億元,可望帶動飯店、百貨、觀光等會展周邊產業產值達28億元。他也期待未來2至3年內使用率達25%,希望在2020年展覽利用率達35%以上,最後達到70%的終極目標,創造南台灣會展產業傳奇。
高雄推動會展產業單一窗口
為展現推動會展產業之決心與行動力,高雄市政府2013年下半年起即積極向全世界宣傳高雄會展專業形象,8月底正式成立「高雄市政府會展推動辦公室」單一對外服務窗口;9月底亦隨交通部觀光局、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所籌組的台灣團共同至曼谷參加「亞洲獎勵旅遊暨會議展」(IT&CMA),向36位亞太地區各重量級買主行銷推廣高雄之會展目的地形象,11月至中國上海參加全球最大會議組織ICCA年會,將高雄市優質會展條件推薦給來自全世界之會展產業相關業者與組織。
「高雄展覽館室內高27公尺,建造之初就考慮到遊艇和大型工具機的展示,實務上光是能否讓20噸以上遊艇進場館就討論將近一年,最後委請消防團隊進場實地瞭解,並由市府團隊對安全性做具結保證才得以解套。」副市長李永得在會展研討會中不諱言指出,展館內的展示受到許多法規限制,市府必須在當中扮演重要角色,成立單一服務窗口,串連、整合會展資源,並全面改善軟硬體設施,同時協助業者協調有關消防、建管甚至是交通支援等問題,才能為會展產業帶來更多的創新元素,更重要的是主動出擊,爭取國際會議的舉辦,和業界一起活絡高雄會展市場。
亞洲室內最大 台灣國際遊艇展
繼扣件展後,下一場眾所矚目的國際型展覽,是5月8至11日的「台灣國際遊艇展」。在國內遊艇業者的全力支持下,囊括國內24家遊艇製造廠商、超過40家海外廠商及周邊五金、設備產業等,共有168個廠商使用861個展覽攤位,屆時將可見到40艘15呎(約5公尺)至110呎(約34公尺)各式遊艇於室內展示,展品總價值高達50億元,豪華壯觀的場面令人期待。
展覽內容包括船舶展示區、精品區、外商區、水上運動與休閒區、周邊零配件區及海事服務區等,不僅展品吸睛,更規劃一系列海洋與遊艇相關周邊活動,由風帆活動入門教學、遊艇新手入門秘笈等初級知識,到針對台灣遊艇法規、安全、實務等方面的專業論壇,提供最完整的海洋知識經驗,滿足不同參觀者需求。
台灣區遊艇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呂佳揚指出,台灣國際遊艇展是亞洲最大的室內船展,同時也是國內唯一遊艇及相關設備及海洋產業專業展,遊艇是台灣重要產業,但在地民眾並不熟悉,他期許這次展覽能為遊艇產業帶來發展新契機,也為城市帶來更多的周邊效應,展現出台灣高雄「遊艇王國」的最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