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高雄大體驗】

發現隱藏版古蹟 看見歷史建築之美

  在「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內看完栩栩如生的人物蠟像後,循著登山古道上行抵達領事館官邸,悠閒地坐在美麗的英式建築拱廊下用餐、品茶,等待西子灣夕陽美景,這是高雄近來最潮的古蹟之旅行程。

英國領事館官邸、旗後燈塔、美濃東門樓、旗津天后宮等古蹟都是高雄熱門觀光景點。(圖∕鮑忠暉、徐世雄、蘇茵慧 攝)
英國領事館官邸、旗後燈塔、美濃東門樓、旗津天后宮等古蹟都是高雄熱門觀光景點。(圖∕鮑忠暉、徐世雄、蘇茵慧 攝)

  古蹟,是歷史的足跡,代表民族、文化、城市演進的過程。高雄境內有國定、市定古蹟共45座,每座古蹟都是高雄重要文化資產,市府除妥善維護,有的還加以活化,讓古蹟綻放新生命。

  高雄知名的古蹟如英國領事館官邸、旗後砲台、旗津天后宮、左營鳳山縣舊城、鳳山龍山寺、橋頭糖廠、美濃東門樓等,多是熱門的觀光景點、香火鼎盛的寺廟或是地標性建築,但多數的古蹟仍隱於城市角落而少有人造訪,蘊含的歷史文化光彩也遭埋沒。本刊特別帶領讀者走入舊部落巷弄及鄉間,拜訪鮮少人知的古蹟,它們的名氣雖不大,但其歷史意義與建築特色卻不輸其他知名古蹟,透過這些古蹟不僅可以更了解高雄先民拓荒開墾的歷程,也可看見建築藝術之美。

  儒家文化的表徵  舊城孔廟崇聖祠

孔廟崇聖祠隱身在左營舊城國小內。(圖∕徐世雄 攝)
孔廟崇聖祠隱身在左營舊城國小內。(圖∕徐世雄 攝)

  左營蓮池潭畔的舊城國小校園中庭有一座殿宇式的古建築,在一棟棟現代校舍建築的環繞中顯得古樸肅穆,也有一些突兀,它是高雄第一座孔廟的殘跡崇聖祠,距今已有3百多年的歷史,雖僅為孔廟的一小部分,但卻是儒家禮教文化及學制延伸至高雄地區的起始。

  左營舊城的孔廟為鳳山縣首任知縣楊芳聲所建,後因風雨損壞,清康熙年間知縣宋永清於1704年重建,後經幾度修葺,直到1752年知縣吳士元再次重建,整體文廟格局才大備。乾隆年間縣城遷移至今鳳山區,政經和文教中心逐漸移轉到新城,後又因鳳儀書院興建,書院取代文廟而成為鳳山縣的文教中心。日治期間,新式教育逐漸取代傳統科舉,舊城孔廟缺乏維護日漸傾圮,1900年被改建為舊城公學校(今舊城國小),創校初期,學生在崇聖祠上課,其他建物有的被拆、有的被改建為教室,後來僅存崇聖祠。

崇聖祠後面的碑廊收集有十方石碑。(圖∕張簡英豪 攝)
崇聖祠後面的碑廊收集有十方石碑。(圖∕張簡英豪 攝)

  崇聖祠屋架使用簡樸大方的三通五瓜式,柱礎尚存較古老的珠形,這些特色均為清康熙年間的風格,彌足珍貴。1983年崇聖祠整修後被列為市定古蹟,並將散置附近的十方石碑收集起來於祠後成為碑林,但字體多已因年久而渙漫不清,唯剩「奉旨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大字還看得清楚。在崇聖祠的朱欄上掛有許多小學生的祈福卡,十分有趣,卡上所寫多是祈求學業精進、孝順父母的言詞,可見儒家文化教化之深入。

到崇聖祠可欣賞清代建築之美,還有有趣的小學生祈福卡。(圖∕張簡英豪 攝‧徐世雄 攝)
到崇聖祠可欣賞清代建築之美,還有有趣的小學生祈福卡。(圖∕張簡英豪 攝‧徐世雄 攝)

  優美和諧的右昌楊家古厝

  楊家古厝位於楠梓區右昌老街的巷弄裡,若不仔細找很難發現在一排現代建築背後藏有一座右昌望族的老宅邸,以及一段令人不勝唏噓的台灣首位空難罹難者的故事。

楊家古厝建築線條優美典雅。(圖∕張簡英豪 攝)
楊家古厝建築線條優美典雅。(圖∕張簡英豪 攝)

    右昌楊家是漁塭業大家族,同時也因出了五位文、武秀才,而備受讚譽。楊家古厝為西北向之三合院建築,前後共為三進落,各落間不相連,每一落形體大致雷同,皆為正身、左右伸手及左右龍之組合,並有寬廣的內埕。整體建築外觀典雅古樸,尤其屋簷、燕尾曲線優美,沒有繁複的裝飾,卻能顯現和諧的大氣。

   楊家古厝目前仍有後代子孫居住,開放參觀的第三進大厝落成於1882年,正廳門額勒有「兄弟同科」石匾,是為了紀念楊雲峰和楊雲漢兄弟在清光緒6年聯袂科中武秀才的事蹟。進入大廳一切陳設如舊,神龕兩側寫著「身範克端繩其祖武、家規有訓貽厥孫謀」八字對聯,門楣上則寫有「顯祖」、「榮宗」橫額,顯露出大家族的風範。特別的是廳內左牆壁上掛有一個機翼殘片,旁邊寫著「故第八代楊公一等飛行士楊清溪愛機『高雄號』機翼」。

楊家古厝的建築細節及陳設呈現楊氏家族的光榮歷史與故事。(圖∕張簡英豪 攝‧徐世雄 攝)
楊家古厝的建築細節及陳設呈現楊氏家族的光榮歷史與故事。(圖∕張簡英豪 攝‧徐世雄 攝)

  楊清溪(1908〜1934)是楊家第八代子弟,1933年赴日學習飛行取得飛行士資格,是臺灣航空史上第五位飛行員,並由家族資助購得一架退役偵查機,經整修後命名為「高雄號」為臺灣第一架私人飛機,但就在楊清溪進行環島飛行壯舉時,不慎於台北墜機身亡,徒留憾事。

  引水灌溉大功臣 美濃水橋 

  水橋建築在台灣並不多見,它的主要功能是引水,橋體內部箱型空間為水道,橋面可做為通行使用。美濃水橋位於美濃永安路旁,自1928年竣工至今仍肩負著灌溉美濃平原重責大任。

美濃水橋與過水橋遊戲已成為美濃文化的重要一環。(圖∕徐世雄 攝‧李玄斌 提供)
美濃水橋與過水橋遊戲已成為美濃文化的重要一環。(圖∕徐世雄 攝‧李玄斌 提供)

  1910年位於美濃東側的竹仔門發電所啟用,發電後的餘水則引流入獅子頭水圳,成為農業灌溉的重要水源,美濃水橋即為獅子頭水圳跨越美濃溪的水橋。美濃水橋初建於1909年,原是一座木製橋梁,後因自然腐朽,重建時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遠望美濃水橋,歷經百年風霜已成黑灰色,數座高架橋墩支撐著箱型橋體,僅約2公尺寬的橋面,仍可見到當地居民騎機車通行。水橋的入水端立有一座「水橋改築紀念碑」,寫明監督設計者為當時獅子頭水利組合的岡田安久次郎。

  在水橋的出水端,從涵洞流出的水灌入水圳,水勢豐沛湍急,昔日美濃婦女會在水圳浣衣洗物,夏季時節孩童也會到水圳戲水,甚至會鑽進水橋,乘著椰子葉,藉急速水流滑水穿越水橋,尋求刺激,這種經驗已成為許多美濃人的珍貴回憶。

  美濃水橋除了是美濃下庄農業發展的命脈,反映日治時期水利工程的特色,也是美濃文化記憶的一環。

近百年的美濃水橋仍肩負農田灌溉的重責。(圖∕徐世雄 攝)
近百年的美濃水橋仍肩負農田灌溉的重責。(圖∕徐世雄 攝)

完工於1913年的竹寮取水站是高雄市進入現代化的重要象徵。(圖∕張簡英豪 攝)
完工於1913年的竹寮取水站是高雄市進入現代化的重要象徵。(圖∕張簡英豪 攝)

  奇特的建築美學

  竹寮取水站

  位於大樹區竹寮路(台21線)旁的竹寮取水站,是一座令人喜愛又迷惑的古蹟建築,紅牆、黑瓦、藍色門窗加上造型奇異的山牆,在綠草藍天的襯映下散發攝人的魅力。

  竹寮取水站於1913完工啟用,它的功能是將取自高屏溪並經沈砂池的原水,抽揚至位於小坪頂的水源地,再經沈澱、過濾、消毒後,藉由地形落差的重力,將乾淨的水送至位於壽山的淨水配水池,以供應愛河以西的市區供水。竹寮取水站、小坪頂水源地和壽山配水池等,構成高雄最早的上水道(自來水)系統,為近代高雄市發展奠下重要的基礎。

  竹寮取水站的建築風格,存在許多不同的看法,基本上為日治時期洋風樣式之建築,具有哥德式建築強調垂直元素的理念,又有中式傳統建築物中的瓦鎮與山牆。整棟建築以山牆部分最搶眼,弧形立面跳脫傳統樣式,圓形、半圓形、方形、長條形多種開窗形式,豐富了立面的表情;進入建築內部,機房與修護廠為大跨度木造架構,梁木結構錯落,呈現幾何線條美感,抽水設施保留完整,而且還在運轉中。

竹寮取水站的山牆、開窗、木樑結構充滿建築美學魅力。(圖∕張簡英豪 攝‧徐世雄 攝)
竹寮取水站的山牆、開窗、木樑結構充滿建築美學魅力。(圖∕張簡英豪 攝‧徐世雄 攝)

  日治時期的台灣建築融合了中式、和式、西式等多樣風格,這種特殊的建築型式只有台灣獨有,而竹寮取水站的建築樣式更為罕見,是高雄珍貴的文化資產。

  洋樓豪宅 內惟李氏古宅

  走進鼓山區內惟路379巷,遠遠的就可以看見一棟古色古香的二層洋樓豪宅,它就是與著名的陳中和故居並列高雄市南、北兩大風格獨特洋樓的內惟李氏古宅。

內惟李氏古宅呈現對稱典雅的建築美學。(圖∕張簡英豪 攝)
內惟李氏古宅呈現對稱典雅的建築美學。(圖∕張簡英豪 攝)

  內惟李氏家族為浙江松江府人,李勇為渡台始祖,至第七代李榮經商致富,同時也是地方要人,曾擔任當地保正15年及信用組合理事、高雄州委員、水利委員等職務。李氏古宅就是李榮於1931年所興建,為巴洛克式造型二樓洋房,在空間組織上是完全對稱的格局,中軸線上為主廳及凸出的門廊,四周並繞以拱廊,門廊兩邊各有兩座大花台,整體建築裝飾上並不華麗,但簡樸中富有韻律感。

李氏古宅的山牆與門楣裝飾有巴洛克式的卷葉紋裝飾。(圖∕張簡英豪 攝)
李氏古宅的山牆與門楣裝飾有巴洛克式的卷葉紋裝飾。(圖∕張簡英豪 攝)

  門廊與二樓山牆為整棟古宅的視覺焦點,門廊左右各立圓柱及方柱於洗石子基座上,方柱在外側、圓柱靠內,門廊之上有瓶狀扶手欄杆圍繞成露台,露台的大拱之上為圓弧頂山牆,山牆上卷葉紋飾正中央有「李」字浮雕,山牆兩側立有可愛的寶瓶裝飾,在主廳正門上方也有卷葉紋裝飾,並崁有「福興號」三字,是當年李氏經商的店號。

  李氏古宅目前仍有人居住,所以內部不開放參觀,不過雅致的建築風格與細部雕琢,仍可讓人駐足品味良久。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