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高雄進行式】

老舊閒置空間活化 創造新價值

  一座城市的發展就像個有機體,會面臨老舊、不敷使用、閒置、更新等歷程,儘管高雄仍是座年輕的城市,但社會變遷也讓很多空間的原始用途產生質變,如駁二藝術特區、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紅毛港文化園區 的成功活化,還有舊大樓、民宅的老屋挽面與再利用等,不僅帶給城市發展新契機,也讓城市擁有不同風貌。

駁二藝術特區是高雄老舊建築再利用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圖∕張簡英豪 攝)
駁二藝術特區是高雄老舊建築再利用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圖∕張簡英豪 攝)

  近年來,高雄市政府進一步積極利用學校、社區活動中心的閒置空間,開辦社福服務機構,除了有效活化市有資產,也加速福利機構的設立,擴大對市民的服務;另一方面,關於市中心的閒置場地,短期規劃提供予非營利社團及單位使用,長期則朝向都市計劃變更,創造更大的價值。

  老屋挽面 打造城市新風景

  老屋代表城市發展的過程和情感,新舊建築並列交織出城市的風貌。由於都市更新的腳步緩慢,老屋改建蔚為風潮,城市重要幹道沿線的老屋拉皮,更是一帖形塑城市印象的妙方。

鳳山光遠路的老建築經過挽面後散發典雅氣質。(圖∕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提供)
鳳山光遠路的老建築經過挽面後散發典雅氣質。(圖∕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提供)

  高市府自2007年起推動「高雄市政府獎勵建築風貌及環境景觀改造實施計畫」,但多數是個案輔導,並未引起太多迴響,直到鄰近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周邊的老舊建築集體加入挽面計畫,一成排房屋以五顏六色的立面,與具有時尚感的鳳山轉運站相互輝映,才在鳳山掀起老屋挽面的風潮,兩年來周邊計有35棟老舊建築加入挽面行列。

大東藝術文化中心附近的老屋經過改造讓周邊環境充滿藝術氛圍。(圖∕張筧 攝)
大東藝術文化中心附近的老屋經過改造讓周邊環境充滿藝術氛圍。(圖∕張筧 攝)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周邊老舊建築挽面的成功經驗,市府都發局歸納出兩大因素,一是挽面的群聚效應,二是伴隨市政建設的進駐,民眾才會有感。都發局指出,大東周邊花了五個月對屋主進行遊說,引起跟進的效應;五甲公園啟用後,周邊道路上也有三家屋主共同提出申請;而岡山中山公園更新後,環境令人眼睛一亮,也引起屋主整修門面的想法。因此,今年挽面計畫就針對聯合3棟以上透天老屋申請人,最高每棟補助從25萬元加碼到35萬元;至於公寓和大樓的改造申請,只要符合節能設計,最多每棟可獲得90萬元補助。

  挽面不只是把房子的外表弄得漂漂亮亮,或是改得煥然一新,都發局希望更進一步說服屋主保留老建築的風味和工法,因此特別針對特色建築的保存增加補助額度,並希冀屋主在為老建築挽面過程中,納入高雄厝有關遮陽、節能、隔熱等元素,從外塑其型到提升生活品質。

旗山老屋翻新成功案例保留原有的時代建築風格。(圖∕張筧 攝)
旗山老屋翻新成功案例保留原有的時代建築風格。(圖∕張筧 攝)

  老舊建築挽面計畫推動7年,已完成的220棟老屋遍及高雄市區、鳳山、旗山、岡山等地。近年隨著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的整修啟用,與駁二藝術特區連成一氣,成為知名觀光熱點,都發局進一步鎖定鼓山路鐵路自行道周邊及哈瑪星的老建築,希望能夠透過復舊更新,留住時代的美好身影。

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周邊是市府下一波老屋挽面鎖定的區域。(圖∕張簡英豪 攝)
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周邊是市府下一波老屋挽面鎖定的區域。(圖∕張簡英豪 攝)

  學校、社區閒置空間 變身社福機構

  高雄市第10處公共托嬰中心-鼓山公共托嬰中心,於7月25日在鼓山區九如國小內正式營運,短短幾天內就有十幾位家長報名托育,這處公托中心運用校內四間閒置教室,搖身一變為社區的育兒樂園,內部空間依不同年齡層之嬰幼兒規劃設計,配置有睡眠區、活動區、大肌肉區、護理台、沐浴台等,提供安全、舒適、適齡的空間讓寶寶快樂成長。  

利用閒置空間作為公托中心滿足托嬰需求。(圖∕張筧 攝)
利用閒置空間作為公托中心滿足托嬰需求。(圖∕張筧 攝)

  高雄市自2013年起利用閒置空間,在三民區成立第一家公共托嬰中心後,陸續利用社區多目標使用大樓、活動中心、國小校園等閒置空間,截至今年7月已有10家公共托嬰中心、11處育兒資源中心開張營運,其中岡山公共托嬰中心及育兒資源中心位於勵志新城乙區,是首次與國防部合作。

  第一座托育資源中心「幼兒城堡」是利用原縣長官邸地下1樓、地上2樓建物,約有240坪空間整修完成的。托育資源中心學習北歐模式協助父母親或祖父母照顧幼兒,發展在地化、離家近的托育據點,提供托育服務資訊及兒童玩具圖書,補充家庭托育資源不足,像這樣的托育資源服務中心分別座落於鳳山、前鎮、三民、左營、岡山、仁武、大寮、小港等地,大多是利用閒置空間設立而成。

鼓山及前鎮公共托嬰中心都是利用閒置空間改造成為美麗又安全的公托場所。(圖∕張筧 攝‧張簡英豪 攝)
鼓山及前鎮公共托嬰中心都是利用閒置空間改造成為美麗又安全的公托場所。(圖∕張筧 攝‧張簡英豪 攝)

  台灣社會普遍面臨高齡化和少子化的衝擊,許多校園都面臨減班的問題,教室閒置也會造成學校管理上的困難,尤以國小校園格外嚴重,但隨著公共托嬰中心和托育資源中心的進駐,使得學校和社區的連結更加緊密。「既有空間再利用涉及消防安全、建築結構和空間合理使用的問題,我們都會進行評估和改善,但看著許多閒置空間原本髒亂、破舊的樣子,經過整修後成為明亮、溫馨的空間,簡直像魔法一樣!」市府社會局道出閒置空間點石成金的歷程,例如正在籌備中的路竹公共托嬰中心,就是斥資2000萬元活化路竹區舊公所原址,讓逾40年歷史的老建築以嶄新型態亮相,將成為路竹區的社福新據點。

    除了變身為公共托嬰中心,部分校園也委由非營利團體經營管理,像荒廢多年的岡山大莊國小成排教室如今已成為「匠愛家園」收容社會邊緣人的寢室,已遷校的岡山前鋒國中則由桌球協會、劍道協會和板球運動協會等社團認養,成為社會服務的一環。

岡山前鋒國中與大莊國小舊校舍成為運動社團與慈善團體認養使用的空間。(圖∕張簡英豪 攝)
岡山前鋒國中與大莊國小舊校舍成為運動社團與慈善團體認養使用的空間。(圖∕張簡英豪 攝)

  位於市中心閒置校園的活化也格外引起關注,已遷校的龍華國小舊址緊臨捷運凹仔底站,近期內已完成都市計畫變更為第四種商業區後續將以設定地上權方式招商;七賢國中舊校區變更為文教區,引進健康休閒產業及文化創意產業進駐,有機會成為市有資產的「金雞母」。

  老舊大樓轉生術 幻化時尚旅店

  高雄觀光產業蓬勃發展,2013年到高雄住宿旅客達691萬餘人次,帶來新台幣405億7600多萬產值,預估今年訪高旅客將突破800萬人次。亮眼的觀光成績吸引業界大舉投入觀光旅館產業,除了規劃中的五星級觀光旅館,不少過去位於市中心蛋黃地帶的老舊大樓也藉由拉皮、整修、局部改建,打造舊建築的第二春,讓高雄的街道景觀時時出現亮點。

旗津道酒店是由公有舊大樓改設旅館的典型案例。(圖∕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提供)
旗津道酒店是由公有舊大樓改設旅館的典型案例。(圖∕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提供)

  旗津道酒店就是舊大樓翻新、改設旅館的典型案例。旗津擁有絕美夕陽,具備完整的旅遊機能,但由於過去缺乏旅館住宿的條件,使得入夜後人潮隨之消退,因此市府利用舊有的旗后觀光市場加以改建,一樓仍維持觀光市場的營運模式,三樓以上改建成為擁有無敵海景的渡假飯店,70間客房為旗津帶來留宿的新商機,為因應這股旅館投資熱,市府觀光局在旗津區公所與旗津醫院新建大樓完工搬遷後,也計劃將位於旗津旅遊熱點的兩處公有建築以及2.06公頃的舊址進行50年的地上權招商。

公有舊築翻新增加旗津地區的觀光資源。(圖∕鮑忠暉 攝)
公有舊築翻新增加旗津地區的觀光資源。(圖∕鮑忠暉 攝)

風光秀麗的蓮池潭成為旅館投資業者心目中理想標的。(圖∕上影平面攝影工作室 攝)
風光秀麗的蓮池潭成為旅館投資業者心目中理想標的。(圖∕上影平面攝影工作室 攝)

  無獨有偶的是緊臨蓮池潭的左營國中,由於左營國中搬遷新址,舊址拆除老舊校舍後,土地面積約有4.67公頃,可開發樓地板面積預估約14萬平方公尺,以左營蓮池潭近3年遊客量成長幅度達91.24%,觀光能量驚人,也因此成為旅館投資業者心目中理想標的。

  不只是政府閒置空間的活化再利用,鄰近車站、夜市、商圈的老建築或舊旅館變身為時尚平價旅館的案例也很夯,位於鹽埕區的福容飯店原建築經過廿年的閒置,經過一番整建後,不但毫無老態,更以絕佳的高雄港海景受到國內外遊客青睞;另一棟鄰近駁二大義倉庫區的老建築,也透過改建整修,已變身為時尚旅店,都為高雄市旅館商戰注入強心針。根據市府觀光局統計,高雄市有近400間商務旅館,103年新增的8間旅館中,有9成業者是將舊大樓重新整建拉皮,改造為時尚商旅或特色旅店,大大帶動市區舊大樓的行情,新舊並陳的建築風貌,也成為高雄的新市容。

駁二藝術特區附近的舊大樓也翻新成為觀光旅店。(圖∕張簡英豪 攝)
駁二藝術特區附近的舊大樓也翻新成為觀光旅店。(圖∕張簡英豪 攝)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