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城市故事集】

南風與豆子 走過荒漠的高雄現代劇團

  9月下旬,三位互不認識的劇作家被囚禁在鹽埕區的一家小旅店,他們必須在三天兩夜的時間裡共同討論創作出一齣劇本,過程透過網路播放,讓大家一窺創作的私密領域;這是南方劇團所舉辦的第六屆「讀劇展」第一波活動,一個充滿實驗性的劇本創作實境秀。同一時間,豆子劇團的「氣爆災區校園義演」來到了樂群國小,數百位小朋友在「小海螺與大鯨魚」故事的帶領下,體驗了一場戲劇帶來的歡樂時光。

南風劇團的「讀劇展」旨在培養編劇人才。(圖∕南風劇團 提供)
南風劇團的「讀劇展」旨在培養編劇人才。(圖∕南風劇團 提供)

在市府推動下,高雄不僅藝文表演活絡,場地也變得多元化。(圖∕南風劇團 提供)
在市府推動下,高雄不僅藝文表演活絡,場地也變得多元化。(圖∕南風劇團 提供)

  高雄市這幾年在市府大力推動下,表演創意產業變得活絡、生機盎然,從「春天藝術節」的大型音樂、戲劇、舞蹈表演,到巡迴高雄各區、上山下海演出的「庄頭藝穗節」,繽紛的節目吸引許多市民徜徉在一場場的藝文饗宴中,而高雄可供藝文展演的空間,包括鳳山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鹽埕的駁二特區,以及興建中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等,更趨多樣化,為高雄藝文發展帶來新契機。然而,在一場精采表演的背後,還有劇場工作者漫長的耕耘歲月是觀眾看不見的,尤其是高雄在地的現代劇團。

  南方劇團與豆子劇團分別成立於1989年和1998年,在高雄還被喻為文化沙漠的年代,他們以拓荒者的姿態為高雄播下現代劇場的種子,經過一二十年的辛苦經營,仍能維持每年推出新戲,靠的是一股對劇場藝術的熱愛。當瞭解他們的理念與堅持後,不妨在這兩個風格迥異的劇團推出新戲時,走進劇場,以實際行動支持高雄在地成長茁壯現代劇團。

  南風劇團 高雄現代劇場的拓荒者

  80年代末台灣政治解嚴,固有的劇場形式被解放,一股充滿自由、創意的現代劇場風潮由北吹向南方。當時南部幾乎沒有現代戲劇團體,全新的劇場形式吸引原本從事藝文開發、藝術經紀的陳姿仰投入,南風劇團就這樣從一張桌子與一支電話開始。

陳姿仰帶領南風劇團在南台灣散播現代劇場的種子。(圖∕張簡英豪 攝)
陳姿仰帶領南風劇團在南台灣散播現代劇場的種子。(圖∕張簡英豪 攝)

  「現代劇場打破單面舞台、打破只有對話語言的形式,創造出無限廣大的可能性,可以實踐創作的東西很豐富,而且費用又低,26年了還讓我玩不完。」率領南風劇團走過四分之一世紀的陳姿仰團長,仍不減對現代劇場的熱情。 

南風劇團用各種形式和場合推廣現代戲劇。(圖∕南風劇團 提供)
南風劇團用各種形式和場合推廣現代戲劇。(圖∕南風劇團 提供)

   在地人說在地人的故事

  在往南風排演室的通道,牆上貼滿數十張南風歷年年度大戲的演出海報,紙張交疊、風格各異,許多已泛黃起皺,展現出南風劇團的歷史厚度。

團員在排演室排演新戲。(圖∕南風劇團 提供)
團員在排演室排演新戲。(圖∕南風劇團 提供)

  政治解嚴的同時,也是地方文化意識甦醒綻放的時代,南風成立之初就立下一個目標:「在地人說在地人的故事,在地人演在地人的事。」南風摒棄翻譯劇本,以演繹高雄在地城市故事的創作劇本為主,如早期推出的「金鑽大高雄」、「高富雄傳奇」、「封神榜」,直接碰觸高雄的政商關係、紅毛港遷村等議題,以草根性的地方俚俗美學,呈現高雄城市性格。南風的經典劇「高富雄傳奇」即採用古歌仔「落地掃」的形式,以橫跨黑白兩道的富商「高富雄」參與選舉為引,描述高富雄從出生、崛起、家族內鬨到參與政治的種種祕辛與傳奇,藉由富商高富雄的崛起及墮落,譬喻高雄的歷史與發展,提供一個重新省思生活城市的新視野。

  直白寫實的戲劇語言風格,卻招來很「俗」的抨擊,讓陳姿仰開始懷疑南風的戲是否不入流。曾經有一段時間,南風脫離了以高雄為關懷對象的內容,轉而朝向從西方文學作品中取材,推出如「時間之書」、「疾病備忘錄」等簡約、抽象的意象式劇場,但當創作離開了土地,總讓陳姿仰少了一份踏實感,於是南風又重新在台灣土地上尋找養分。

南風劇團改編台灣前輩女作家楊千鶴的文學作品「跳舞不要一個人」。(圖∕南風劇團 提供)
南風劇團改編台灣前輩女作家楊千鶴的文學作品「跳舞不要一個人」。(圖∕南風劇團 提供)

  近年來,南風陸續將台灣本土前輩作家的作品改編為戲劇演出,包括葉石濤的「台灣男子簡阿濤」、鍾理和的「山火」、台灣第一位女記者楊千鶴的「跳舞不要一個人」等。「戲劇跟文學一樣,必須跟土地結合在一起,南風跟台灣文學結合時,能量才真正出來。」摸索了一二十年,南風清楚找到自己的價值與定位。 

   培養劇場人才  散播戲劇種子

  屹立南台灣二十多年,南風劇團另一項成就是培養出不少優秀的劇場創作人才。早期的「實驗劇展」,以培養新秀導演為目標,挖掘新人共同合作,鼓勵用自己的方式尋找新的劇場形式;近年的「讀劇展」則以培養編劇人才為主。陳姿仰說:「南部地區劇場人才少,需要互相拉提,成為創作夥伴。」身為南台灣現代劇場的拓荒者,南風也不定期舉辦幕前幕後人才訓練課程;舉辦戲劇營,走入校園推廣戲劇藝術,為南台灣營造出更多樣的戲劇環境。

南風劇團舉辦戲劇營、表演班,為南台灣營造更多樣的戲劇環境。(圖∕南風劇團 提供)
南風劇團舉辦戲劇營、表演班,為南台灣營造更多樣的戲劇環境。(圖∕南風劇團 提供)

  南風劇團至今仍維持每年推出一至二齣年度大戲,巡迴南部各縣市演出,但僅約二十多場的售票演出,不足以維持一個專業劇團,平時仍須靠以戲劇形式協助公私單位進行議題教育宣導、搭配藝文活動演出、舉辦戲劇營等,用累積的專業和創意賺取經費維持劇團運作。

  「南風之所以能撐這麼久,是因為這裡有很大的生命力,有無限的創造力,這麼多愛好劇場的人才不斷進到南風發想創作,讓南風可以源源不斷往前滾動。」雖然近年缺乏政府補助,陳姿仰仍樂觀地表示,錢少反而能激發創造力,開發新的劇場形式!看來南風劇團堅定前行的能量,仍十分飽滿。

城市故事集─南風與豆子 走過荒漠的高雄現代劇團

   豆子劇團 給孩子一個歡樂時光

  才剛結束暑假的親子戲劇夏令營,豆子劇團9、10月的表演行程依然滿檔,除了展開下半年度新戲「飯糰滾啊滾」的南部縣市巡迴演出,同時進行的還有高雄社教館的邀演、志工故事媽媽校園巡迴、豆子藝術到我家巡演,甚至到台北校園舉辦消保小劇場活動,而「氣爆災區校園義演」也持續進行中。 

豆子團長葉俊伸希望劇團不只帶給孩子快樂時光,還要有正向的影響。(圖∕張簡英豪 攝)
豆子團長葉俊伸希望劇團不只帶給孩子快樂時光,還要有正向的影響。(圖∕張簡英豪 攝)

  豆子劇團一年大大小小至少有100場演出,這也代表著有數萬個小心靈,在這100多個歡樂時刻中,埋下了一顆善良的種子。

  把劇場變成一輩子的事業

  「帶給孩子歡樂是兒童劇不可缺少元素,但是豆子的每一齣戲都會包含一個正向的主題,因為成長中的孩子,你給他什麼他就吸收什麼。」團長葉俊伸說出豆子製作兒童劇的基本理念,這也是豆子的戲能受大人小孩喜愛,成為全國高知名度兒童劇團的原因。

豆子劇團每年均能推出新戲巡迴全國演出。(圖∕豆子劇團 提供)
豆子劇團每年均能推出新戲巡迴全國演出。(圖∕豆子劇團 提供)

  豆子劇團16年前由從事幼教工作的曾綉玲老師創立,團員從草創時期的3、5人,逐漸茁壯到現今至少維持9個全職團員,這在全國來講都稱得上是大型劇團。豆子從創團開始就走全職路線,這對南部的劇團是很大的冒險,所以豆子劇團必須靠大量的售票演出及教育宣導活動,來應付每月至少六、七十萬的開銷,但這樣的經濟壓力,反而是吸引葉俊伸接下豆子重擔的主因。

  「希望把劇場變成一輩子的事業!」第一代團長曾綉玲的一句話,讓戲劇系科班出身的葉俊伸10年前舉家從台北遷來高雄。葉俊伸說,能一輩子靠劇場維生,這是念戲劇的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兒童劇是為孩子而做,跟成人劇場有很大區別,葉俊伸強調製作兒童劇絕對不能自演自嗨,因為觀眾反應很直接,「小孩子不會隱瞞,戲好看就會專心,不好看就會開始亂跑,現場玩起捉迷藏。」

豆子劇團走進校園社區和舉辦親子戲劇營,讓更多小朋友接觸戲劇。(圖∕豆子劇團 提供)
豆子劇團走進校園社區和舉辦親子戲劇營,讓更多小朋友接觸戲劇。(圖∕豆子劇團 提供)

   讓小孩喜愛大人感動

  由於兒童劇多半都是由家長陪同小孩參與,倘若劇團只照顧小孩的情感與感官需求,不免有小孩看得興奮,但大人們卻開始打瞌睡的狀況。因此,葉俊伸給豆子一個親子劇團的方向,除了演出小孩喜歡的題材,也開發大人內心的童真世界。豆子三年前推出的年度大戲「達剛三號」,就融合了小孩喜愛與大人關心的元素,描述小男孩離家進入夢想的機器人異世界,大量多媒體視覺呈現,吸引小孩子目光的同時,也探討單親家庭的父子關係,當進入結局高潮時,許多大人也感動得掉下眼淚。

豆子劇團擅長在戲劇表演中與小朋友互動。(圖∕豆子劇團 提供)
豆子劇團擅長在戲劇表演中與小朋友互動。(圖∕豆子劇團 提供)

  擅長與觀眾互動是豆子劇團的另一項特色,豆子劇團長期深耕兒童表演班,在戲劇教學中,小孩的反應是劇團最好的回饋,讓豆子更能掌控如何與孩子互動。由於現今兒童大量接收3C產品與網路的制約,葉俊伸希望藉由演員跟孩子零距離的互動,讓孩子體驗人與人的親密關係,這是除了劇場美學和表演藝術外,孩子可以從豆子獲得的最大收穫。

  提到劇團營運收入,葉俊伸坦言,過去劇團重要收入來源有賴於企業贊助,但這兩年贊助萎縮,大多數劇團都過得很辛苦,很慶幸豆子有許多不離不棄的資深夥伴。

  「劇團從來就不是一個可以賺錢的行業,當戲結束時,小朋友跑來跟你說戲很好看,當你看到孩子的笑容、聽到家長的鼓勵時,那就是最大的成就。」葉俊伸的一番話,道出了劇場人的無怨無悔。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