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封面故事】在記憶中奔馳的鐵道館

  在平坦公路、汽貨車未能普及的年代,鐵路是繁榮地方產業和人口重要的發動機,火車站也因此常成為地方門面和地標象徵。在糖業輝煌的舊時光中,運送蔗糖、甘蔗的鐵軌幾乎串聯大高雄,猶如蜘蛛網般緊緊包裹著住在其中的市民,無時無刻牽動人們的生計、生活。

舊旗山火車站現為「糖鐵故事館」。(攝影/連偉志)
舊旗山火車站現為「糖鐵故事館」。(攝影/連偉志)

旗山火車站「糖鐵故事館」

  創建於日治時期的旗山火車站又稱蕃薯藔驛,小小的車站在曾一度是高雄州乘客人數第三大的火車站。二戰過後,旗尾線被公路取代,糖鐵五分車也從載運旅客回歸到運糖任務,1950~1980年代是台糖運輸最興盛的時光。1978年旗尾線停駛、1982年全線軌道被拆除,只剩旗山火車站向過往旅客默訴往昔風華,但往昔很少被遊客注意,2009年重新修復後才慢慢抖落歷史塵埃,現出獨特身影,2015年再次整修並整合周邊腹地變身為「糖鐵故事館」。

五分車車廂和小火車模型。(攝影/連偉志)
五分車車廂和小火車模型。(攝影/連偉志)

  「糖鐵故事館」建築外型呈現八角尖頂狀,很像西方童話的小屋非常吸睛,不過三角形的屋頂、山牆和內部骨架卻又盡顯傳統日本建築工藝,尤其「褲腰屋根」更是昭和時期相當流行的日式風格。

  故事館前有一座復刻版售票亭,館內則有豐富的圖文、文物,介紹著自1910年來旗山火車站所走過的點點滴滴。而最讓鐵道迷興奮的是在天花板上有依照比例縮小的飛天小火車,館外更有舊時甘蔗板車和比利時製蒸汽機車頭等文物。戶外也有供遊客入座的5分車車廂和糖鐵軌道花園休憩,點一杯充滿在地香蕉味道的冰品坐在候車椅上,時光在這座小車站中彷彿凝結。

橋頭糖廠景緻。(攝影/連偉志)
橋頭糖廠景緻。(攝影/連偉志)

穿梭綠野的橋頭糖廠五分車

  相較旗山火車站的小而巧、小而美,橋頭糖廠展現的是全台第一座新式機械化製糖工廠的王者霸氣,不僅園區腹地遼闊、老樹參天,而且還保留眾多豐富且完整的日治歷史資材,如廠長宿舍、社宅事務所,以及神社改建的中山堂、豬仔文物館、黑銅聖觀音、紅磚水塔、火警鐘、防空洞、彈藥庫、五分車站……等。

  橋頭糖廠初建1901年,每日甘蔗壓搾量最高可達2000公噸,一直到1999年才停止製糖。2006年台糖將工廠區及辦公區規劃為糖業博物館,其他則劃為冰品休憩區與藝術創作區,因此,現今的橋頭糖廠除了有歷史文物、綠蔭林道外,也有好吃的台糖冰品、在地知名包子、美食等餐廳,另外也有各類自行車出租,和一棟棟由多位藝術家合力打造的造景藝術,是文青打卡、親子遊憩勝地。

  「嗚~嗚~」依舊行駛的五分車是橋頭糖廠非常吸睛的一景,全長2.2公里的路線帶領遊客穿梭橋頭糖廠至花卉農園中心,使用竹子與稻草搭建的車蓬與沿途的綠蔭以「自然」相互搭襯。而由甘蔗田改植花卉蔬果的農園中心,其內有各種有機蔬菜、花卉以及烤肉焢窯區、鯉魚觀賞池、五分車花園廣場等休閒區域,春夏兩季花卉尤其盛開,同樣非常適合闔家遊憩。

橋頭糖廠的五分車。(攝影/連偉志)
橋頭糖廠的五分車。(攝影/連偉志)

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  看見港都鐵道史

  台灣鐵道雖然始於清末,但到了日治時期才算真正普及和深入民間。日治時代興建的火車站多半以歐洲式樣為主,如新竹車站的巴洛克風格、台中車站的自由派,不過舊高雄火車站這座日治時代最後完成的車站,卻是採用日本傳統大寺、或貴族專用的「唐博風」;內部則為了輸運方便仍然採用西式格局的「和洋混合」式,所以又被稱為「興亞帝冠式」建築。

舊高雄火車站,現為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攝影/胡靖宇)
舊高雄火車站,現為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攝影/胡靖宇)

  建於1940年的高雄舊火車站,在2002年為了因應高鐵、臺鐵、捷運三鐵共構停駛,並以「總掘工法」將車站主體向東南移動82.6公尺進行保存,並修建為「高雄願景館」。2013年又配合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於館內展出包括鐵路歷史圖片、實體鐵路文物等珍貴資料,同時改名為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

  展示館內除有一些靜態展示外,也陳設許多前衛設計,如「風景明信片區」可將遊客的感言用LED燈投影在地面;「多媒體歷史迴廊區」能觀看往昔高雄風貌;「3D虛擬互動區」則以虛擬實境的方式飛越高雄港、愛河、光之塔……今年高雄鐵路地下化即將通車,這座佇立高雄近80年的老車站將再移動步伐,預計2020年回到原址,回到新建的火車站前,再次為遠行的市民祝福,為回家遊子敞開溫暖懷抱。

高雄鐵道發展的相關文物保存完整。(攝影/胡靖宇)
高雄鐵道發展的相關文物保存完整。(攝影/胡靖宇)
Information

• 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

https://smd.kcg.gov.tw/cp.aspx?n=5B7EACD468A25B21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