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旅行團】
水漾古韻 曹公圳護城河漫漫遊
曹公圳始建於1837年(清道光17年),當時的鳳山縣令曹謹,為了解決旱象,從九曲塘(大樹區)旁的下淡水溪引水到鳳山,開鑿工程北至蓮池潭,連結現今的洲仔和金獅湖等埤塘,有了穩定的水源供應後,讓周邊幾千甲原本一年頂多一期作的看天田,變成一年二期作,成為南台灣的糧倉,鳳山也隨之繁榮了起來。迄今「曹公」的功績仍深植在鳳山,如鳳山火車站前的「曹公路」,光復路「曹公停車場」,還有「曹公國小」、「曹公廟」,後人感念他的功勞,將他的名聲永流傳給後代。
秀麗水色映鳳山古城
過去,曹公圳不但是提供灌溉的水圳,也兼具護城河的功能,沿著曹公圳還建有砲台,讓當年的「鳳山新城」不受盗匪的侵擾。雖然經過一百多年的歲月流轉,曹公圳雖已失去引水灌溉與護城的功能,但經過高市府的規劃整治後,曹公圳有了嶄新面貌,成為社區居民與遊客休閒觀光的親水公園。
曹公圳護城河環繞著鳳山老聚落,內有古剎廟宇、傳統市集、古早味美食;沿著遍植花草、樹木的曹公圳自行車道,可一一探訪平成、澄瀾、訓風三座古砲台;銜接到鳳山溪後,可抵達古意盎然的東便門和東福祠,而大東藝術文化園區和曹公圳濕地景觀也近在咫尺,沿途秀麗水色、映著古城遺跡,歷史人文內涵豐富,非常適合賞景與美食一日漫遊。
漫遊親水車道訪砲台
走出捷運鳳山站,一眼就可以看到中華觀光夜市的醒目招牌,曹公圳就隱身在與夜市幾乎平行的後巷,租一台公共腳踏車,沿著河岸自行車道,映入眼簾的是小橋流水的景緻,婆娑樹影後方,三級古蹟平成砲台就立在水岸邊,由咾咕石與石灰砌疊而成的外牆,在一片濃密的綠蔭間透出時代的斑駁感。砲台後方朝城內,向外的三面都有可供砲口瞄準之用的砲眼,順著城砲台後方紅磚階梯拾級而上,可一覽曹公圳的蜿蜒綠帶,而砲台的正後方則是曹公廟。
從平成砲台可一路通往鳳山火車站前、曹公圳最寬闊的河段,騎乘單車於水岸棧道上,空氣中充滿綠柳河水的味道,水域以生態工法砌石護岸,魚兒悠游於荷葉與水生植物之間,顯得生機蓬勃,佇足其間緩緩體會水圳的迷人之處。
當年以曹公圳為護城河興建起來的砲台,也是由曹謹所修建,原本有6座,現存3座,從捷運鳳山站沿著水圳往東行,就可以在立志街口與澄瀾砲台相遇,據說八角形狀的澄瀾砲台牆面是以二糯八糊、黑糖汁、蚵仔殼灰等三種混合而成的三合土堆砌而成,登上砲台略為傾斜的階梯要格外小心,而砲眼內窄外寬的設計,形成一種特殊的觀景窗。
三座僅存鳳山砲台中,圓弧形的訓風砲台格外有書卷味,除了牆身外形似書卷,橫嵌於花崗石城牆內的「訓風」門額,左右兩邊亦有書卷的泥塑裝飾,咾咕石與卵石混合建材隨著年代久遠斑駁,倍感歲月滄桑。
潺潺清溪蜿蜒入社區
沿著曹公圳綠色廊道前行,經過鳳山體育場、鳳淩廣場就可以來到曹公圳的新亮點。這一段從澄瀾砲台到訓風砲台、曹公圳匯入鳳山溪的河段,過去多數渠道遭佔用、沒能產生銜接的作用,經過多年規劃執行、直到今年初,市府才完成曹公圳第五期水岸營造整治工程,成功串連訓風砲台,讓曹公圳護城河的風貌完整重現。
經過拆除老舊違建、打除溝渠頂蓋,透過污水截流及補注乾淨水源後的曹公圳,如今已蛻變成潺潺清溪流過社區民宅,兩岸栽花種草或砌成石階,常見小孩在溪上戲水或餵魚,老人在河堤賞景話家常,宛如城市一方幸福風情畫。
訓風砲台位於鳳山溪與曹公圳匯流處,當年是具有舟楫之便的商業河道,從這裡沿著鳳山溪河岸上溯一小段,便可抵達鳳山縣城唯一的遺址「東便門」及跨鳳山溪的東福橋,城門下機車、自行車、行人隨意穿梭其間,城門邊的東福祠也仍有香火,可說是現代生活中的活古蹟,彌足珍貴。
東便門鄰近打鐵街、大東藝術中心,沿著鳳山溪到國父紀念館後方,匯入曹公圳,又是一段結合生態綠廊的濕地風光,池中浮島種植翠廬莉、天使花等,形成一處靜謐的園區,再度導入擁有生態緩坡的親水空間與自行車道,環抱著新舊交織的鳳山城區。
穿越巷弄品嚐在地小吃
除了優遊於曹公圳水岸風情,來到鳳山最引人入勝的便是許多在地的特色小吃,捷運車站前、曹公圳旁的中華觀光夜市不乏經營數十年的老牌店家,是大飽口福的好地方。像中華街、信義街三角窗的老張愛玉冰,軟滑的愛玉入口,沁涼入心,滿得快溢出碗外的綜合冰,料多實在;對面的林天生肉燥飯,用餐時分人聲鼎沸,白飯上一塊魯肉佐一片黃蘿蔔,再配上一盅酸菜鴨或豬腦髓燉湯,便是令人再三回味的一餐,周邊還有綠豆湯、薏仁湯,鹹酥雞、魯味的老攤,也是不可錯過的美味喔!
另外,曹公圳最新整建工程穿越立志街商業活動精華區,包含中山路,連接五甲一路這一帶,有著包羅萬象的小吃,如鳳山鹹米苔目、鳳山老店水煎包、南台春捲浮水魚羹、老牌雄米糕等都有口碑,儘管騎了大半天的自行車,饑腸轆轆,吃了五十年老店米糕,喝一杯口感濃純的天然綠豆原味飲品消暑,還是希望能多長一個胃,好一次吃遍傳統的鳳山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