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思維】
電影圓夢城市 「高雄拍」拍出一片天
高雄市在電影創作的發展上投注極大心力,儼然成為台灣南部重要的影視基地,高雄市電影館「高雄拍」影像創作獎助計畫,自開辦以來,已補助獎勵20部短片的創作,拍攝出的短片除了在每年「高雄電影節」做專題放映外,也鼓勵、協助參加國內外各影展及競賽,成績斐然。
今年初趙德胤導演的《海上皇宮》與劉家欣導演的《凡凡》兩部「高雄拍」作品,即是從八千多部、來自世界各地的短片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雙雙入圍第37屆法國克萊蒙費鴻影展國際競賽單元,獲得全球最大短片國際影展的肯定。藉由這項獎助計劃,影像工作者得以將創意付諸實現,並提升高雄影視在國內外的能見度,讓高雄成為懷抱電影夢想年輕人的圓夢城市。
創意∞ + 影像∞ =「高雄拍」
為了拔擢影視創作人才,增加新銳導演表現機會,高雄市電影館每年舉辦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並在2013年首度推出「高雄拍」短片獎助計畫,透過競賽與獎助的雙管齊下,培育出不少潛力新秀。「高雄拍」希望能打破規範、打破界線、打破陳腔濫調,強調短片影像美學之創新與新媒體應用,以高雄為發想及創作場域,不僅有實質的獎助,拍片支援中心也協助劇組,尋找拍攝場地、初剪影片的檢視,給予不同角度的意見,以行動支持創作者,鼓勵影像創作人才進駐高雄市。
「高雄拍」每年受理申請件數達百件以上,來自各地創作團隊參與十分踴躍,可看見多元的作品類型,更出現過去不常見的實驗片,顯示出創作人才濟濟與豐富的創作能量。近年來所獎助作品,紛紛在國內外影展大放異彩,繼2014年黃信堯導演的《大佛》入圍第51屆金馬獎最佳短片之後,此次入圍國際影展的《海上皇宮》及《凡凡》再創佳績,此外,徐漢強的《小清新大爆炸》入圍香港「第20屆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另第37屆金穗獎競賽,更有六部作品入圍。可喜的是今年還有兩位學生導演屢創佳績,張凱智的《黑夜來臨》獲得洛杉磯獨立電影節(LAIFF)最佳學生電影獎並入圍阿根廷體育電影節、美國佛羅里達州的 Student Art Festival;蔡幸諺的《手機》入圍31th洛杉磯亞太電影節,兩部影片也同時入圍2015青春影展影視類。
高雄「拍」 顯現高雄「味」
在以高雄為創作場域的「高雄拍」獎助作品中,可以欣賞到不同的高雄風貌,像《黑夜來臨》以高雄立德棒球場為主場景,拍出台灣青棒運動的深層問題;《復仇》以美麗島捷運站的華麗穹頂大廳,隱喻復仇者的內心;《噬心魔》以奇幻新風格重新詮釋左營埤仔頭的傳統市場;《小清新大爆炸》中會發現高雄85大樓與台北101站在一起,諷刺現今的小清新;《海上皇宮》利用遊蕩於高雄港邊與碼頭破船情景,彰顯出歸鄉的渴求;《凡凡》藉著旗津港的開闊感、廢墟、地下道的漫遊,呈現一名女孩在城市的邊緣地帶,探索著自身的存在。由於場景不限都市或是鄉村、海岸或是山林,涵蓋了各式各樣場景,高雄的在地風情在「高雄拍」裡展露無遺。
《凡凡》導演劉家欣說:「高雄對於影片題材視角有更包容的態度,是吸引團隊來創作的原因,更希望藉由拍攝影片來認識這座城市,深刻感受高雄的特殊人文風景。」另外,已獲獎無數的《大佛》導演黃信堯也認為:「高雄是很適合拍電影的地方!」除了提供影視產業的友善環境,加以「高雄拍」的後盾,讓他義無反顧持續創作的步伐。在「高雄拍」影像創作獎助計畫的支持之下,具有創作力及創新風格的影像工作者受到鼓勵,突破題材、地域上的限制,努力創作、產出精彩的影視創作。
高雄市電影館持續積極將影片推薦到國外影展,並透過影展座談、校園巡迴等進行影視創作交流,更開發雲端虛擬戲院,讓大高雄成為台灣短片創作的重要基地與電影圓夢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