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封面故事】

逆境重生的甲仙 感受土地與人情的溫度

  「芋頭之鄉」甲仙,位居南橫公路入口,過去短暫停留的觀光客得以支撐小鎮經濟,而經歷了八八風災的巨大傷痛,甲仙人從困境中重拾希望,凝聚社區力量,大家攜手發揚甲仙的特色,紀錄片《拔一條河》講述了這段令人動容的故事,也吸引更多想認識甲仙的人們前來。

親近土地:擁抱甲仙的自然風光

  甲仙,適合深度旅遊與慢慢生活。

  許多不了解甲仙的遊客,往往吃個芋冰、買完伴手禮便折返,不會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而前來深度旅遊的旅人,則懂得細細品嘗甲仙獨特之美。

  「這邊的『地質文化』與『生活文化』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好好甲仙店店長Amanda說,她很喜歡甲仙的大山與溪流,就算放假,也捨不得離開甲仙美麗的風景與人情。

左圖:甲仙公園。(藍秋惠·攝影)右圖:甲仙明心橋。(藍秋惠·攝影)
左圖:甲仙公園。(藍秋惠·攝影)右圖:甲仙明心橋。(藍秋惠·攝影)

  健走是親近甲仙的好選擇,甲仙生態相當豐富,除了許多台灣原生種的動植物,更有特殊的地質風貌。沿著楠梓仙溪散步,在明心橋上,靜靜欣賞河畔風光;或是登上風景絕佳的六義山,都能感受甲仙的自然風光與生命力。

  平緩好走的350高地,也是在地人的私房景點,短短路程中可以看到多樣物種,從最高處的觀鄉亭向下眺望,得以飽覽街區與甲仙大橋繽紛的夜景。

最美的風光:早餐街與甲仙人情

  早餐街,是甲仙早晨最熱鬧的地方。小小一條街上,卻有十幾家賣著不同品項的早餐店,香氣四溢的肉圓、煎餃、小籠包,塗上金黃奶油的肉蛋土司……琳瑯滿目的選擇,滿足眾人味蕾。早餐街的商家不互搶生意,而是實踐共好哲學,像家人一樣,為早起務農者、學生、上班族提供早餐。店長非常推薦旅人來到早餐街,感受人跟人自在相處的生活文化。

早餐街,是甲仙早晨最熱鬧的地方。(藍秋惠·攝影)
早餐街,是甲仙早晨最熱鬧的地方。(藍秋惠·攝影)

  愜意吃完早餐,再到350高地或各處走走吧!

  甲仙以芋頭聞名,除了綿密的芋冰,也不妨尋找每項食材背後的故事。像是有農家以無毒的方式種植百香果,或是細心栽培有機咖啡豆、無添加的柴燒黑糖……甲仙農家對於健康的堅持令人感動,「如果你也在甲仙待一陣子,會感覺到這才是真正的生活。」曾在都市工作過的Amanda,真心喜歡上了這個宛如淨土一般的純樸山城。

人文歷史:甲仙的過去與現在

  甲仙是個富有移民色彩的小鎮。從最早的平埔族、原住民,閩南、客家人來此開墾,到近年東南亞的新移民,多元族群在此和平共存。

  甲仙有一半的客家人口,從故鄉帶來芋頭的種子、製粿手藝,讓芋頭、芋粿成為當地名產。東南亞的新移民也融入甲仙,街上的柬埔寨小吃店、越南河粉,以及新住民媽媽們經營的漾廚房,都能品嘗到好吃的南洋風味料理。

  南橫三星旅客服務中心,除了旅遊導覽服務,特別的是,二樓為甲仙的展藝中心,展示社區婆婆媽媽們學習繪畫的作品,每次都可以發現不同的驚喜,更能感受到甲仙人對土地的濃濃情感。

左圖:由孩童、居民共同彩繪各式各樣的「貓」主題壁畫的「彩繪貓巷」。(藍秋惠·攝影)右圖:郵局巷子旁的貓巷,以前甲仙人會在巷弄間的老房子玩捉迷藏。(藍秋惠·攝影)
左圖:由孩童、居民共同彩繪各式各樣的「貓」主題壁畫的「彩繪貓巷」。(藍秋惠·攝影)右圖:郵局巷子旁的貓巷,以前甲仙人會在巷弄間的老房子玩捉迷藏。(藍秋惠·攝影)

  走訪甲仙老街,宛如時間凝滯,從老店可以看見日治時代留下的風華,郵局巷子旁則是貓巷,以前甲仙人會在巷弄間的老房子玩捉迷藏。最近由孩童、居民共同彩繪各式各樣的「貓」主題壁畫,成為可愛的「彩繪貓巷」,十分適合輕鬆漫步。

  甲仙化石館、曾為抗日戰場的甲仙公園、警察局前的百年樟樹、小林平埔文物館……甲仙豐富的歷史,蘊藏許許多多的故事。

左圖:甲仙好好店長Amanda。(藍秋惠·攝影)右圖:好好店內展銷小農的農產品,與甲仙緊密結合,宛如社區共同創作的平台。(藍秋惠·攝影)
左圖:甲仙好好店長Amanda。(藍秋惠·攝影)右圖:好好店內展銷小農的農產品,與甲仙緊密結合,宛如社區共同創作的平台。(藍秋惠·攝影)

好好希望能注入一份力量,實踐美好、共好的生活態度與利他哲學,走入微小的村落讓努力的人發光。(藍秋惠·攝影)
好好希望能注入一份力量,實踐美好、共好的生活態度與利他哲學,走入微小的村落讓努力的人發光。(藍秋惠·攝影)

好好:美好與共好的生活態度

  幸福產業「薰衣草森林」旗下品牌「好好」,選擇在風災後進駐甲仙。好好希望能注入一份力量,實踐美好、共好的生活態度與利他哲學,走入微小的村落讓努力的人發光。透過打造一個藝空間、微食堂、好生活的共好空間,以實際行動支持甲仙。除了選用在地食材製作餐點,展銷小農的農產品,好好與甲仙緊密結合,宛如社區共同創作的平台,旅人更可在此聽到四季旅行的訊息、在地人事物的的生活故事。

  現在,好好也提供專長換宿,號召有共好信念的年輕人來到甲仙,期許實踐「讓努力的人被看見」的十年善意,讓有專長的人走入甲仙、為在地扎根情感,為甲仙盡一份心力。 

  「我非常喜歡這邊的人與生活。」Amanda說道,Amanda希望大家別光喊著口號,而可以從自己開始「實踐」。無論是支持在地小農、健康食材,或是認識台灣這塊土地,用身體力行走入一個微小的村落,看見樸實與真誠的生活人,你會發現甲仙是個不平凡的平凡城鎮,實際來甲仙感受生活吧!

藍秋惠
藍秋惠
Information

◎文、攝影/藍秋惠

成大歷史系,輔系中文系及台文系。 喜歡閱讀、文字,正在尋找平衡。

 

生活裡的旗山──走入蕉農張宏士的蕉田

  旗山,作為台灣香蕉的重要產地,在過去百年的時光裡,旗山香蕉見證、參與了台灣香蕉產業的輝煌與沒落,從最興盛的1930到1960年代,一直到逐漸從五十年的嚴重沒落中站起來的近代,這個「香蕉王國」仍然在用香蕉寫下自己的歷史。

旗山鳳山寺,在國道十號旁不遠,主祀觀音佛祖與濟公活佛。(周書正·攝影)
旗山鳳山寺,在國道十號旁不遠,主祀觀音佛祖與濟公活佛。(周書正·攝影)

  在一個炎熱的午後,我與香蕉達人張宏士大哥約在旗山的鳳山寺見面。那是在國道十號旁不遠的一座廟宇主祀觀音佛祖與濟公活佛,如果你曾經由國道十號到旗山,想必看過鳳山寺最著名的、三層樓高的濟公活佛像。

  因為比約定的時間早了許多,我在廟裡簡單參拜之後便開始在周邊走走逛逛。鳳山寺是間充滿活力的寬闊寺廟。聽旗山出身的父親說,舊時的鳳山寺比現在小得多了。幾十年前還只是一座田間小廟,後來才蓋起了高聳的濟公活佛像。雖然酷暑難當,參拜的民眾也仍絡繹不絕。甚至有外來的乩身阿伯,一身輕便的休閒裝扮在為同行的幾位阿姨「問事」。我在一旁聽阿伯用我聽不懂的語言與濟公溝通(也可能是濟公降駕在他身上透過他的身體做指示),聽得興味盎然。

香蕉汁液(弓蕉奶 king-tsio-ling)佈滿了張宏士的衣褲與雙手,這便是蕉農最光榮也最明顯的身分印記。(周書正·攝影)
香蕉汁液(弓蕉奶 king-tsio-ling)佈滿了張宏士的衣褲與雙手,這便是蕉農最光榮也最明顯的身分印記。(周書正·攝影)

  乩身剛退駕不久,張大哥便開著一台載滿農具的小發財車來了。他穿著長袖白汗衫與卡其長褲,留著俐落簡單的三分平頭,但當你見到他的時候很難不去注意到他衣褲上彷若或濃或淡、深淺有度,有如山水畫墨點般的香蕉汁液斑點。那些香蕉汁液(弓蕉奶 king-tsio-ling)佈滿了他的衣褲與雙手,這便是蕉農最光榮也最明顯的身分印記。而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雙腳,那是一雙厚實堅毅、屬於勞動者的大腳,一雙不穿鞋的腳。

  我問張大哥他怎麼開始習慣赤腳的,他抓抓頭想了一下,只說赤腳久了一穿鞋就痛,就連之前去越南做農業交流,進出海關的時候也沒穿鞋。然後他笑著說:

  「我都跟人家說這叫做腳踏實地。」

  張大哥對於許多事情都有獨到而幽默的解釋,他提到曾有日本的遊客看到他吃檳榔而感到好奇,他就半開玩笑的解釋說:「因為我是作田的台灣牛,當然要吃台灣草。」

  但一談到了香蕉或是香蕉產業,張大哥的笑容與話語當中,關於自身所學所想的自信與驕傲,還會在他的眼睛裡增添光彩。

張大哥的兩甲地一隅。(周書正·攝影)
張大哥的兩甲地一隅。(周書正·攝影)

  「我其實是無意中下去作穡(務農tsoh-sit)的」,他這樣說。

  張大哥說,他本來是經營農具行的,為了多了解客戶們(農民)所遇到的問題才決心務農。或許就是這樣半商半農的兼職型態,才給了張大哥關於香蕉產銷的不同眼光,也才使他有了與一般農民、官方學者不同的觀點。他說因為過去的沒落讓消費者對香蕉有低廉的印象,他想透過對推廣、教育來翻轉台灣人對香蕉的印象,讓更多人了解到香蕉的重要與價值。

  在訪問的最後,張大哥按照約定的行程帶我去他的香蕉田走一走。他的田就位在南寮巷底、楠梓仙溪的堤防旁邊,佔地大約兩甲半(約七千多坪)。與純粹農用的尋常田地不同,張大哥的香蕉田無論是種類分布、收成時間、種植方式,都有自己的巧思。

  跟著他走一圈,從幼苗期、中株期、以至成長期,香蕉各階段的生長樣態盡收眼底。為了導覽方便,張大哥會特地留幾朵外面少見的香蕉花。暗紫色的香蕉花開在香蕉串的末梢,可以開到跟碗公差不多大。而這片香蕉田並不只有導覽的功能,不同種類、不同生長階段的香蕉還能夠巧妙的錯開收成上市的時間,在市場上維持比較好的價格。

香蕉及香蕉花。(周書正·攝影)
香蕉及香蕉花。(周書正·攝影)

  除去農務之外的休閒時間,張大哥其實過得十分簡單。除了偶有農業推廣、農業交流的活動邀約之外,他很少離開旗山,甚至也很少到旗山市區裡去。他說自己慢慢走、慢慢散步習慣了,到人多的地方渾身都不自在。沒事就來田裡走走,天氣熱就到廟裡泡茶。

  「作穡是比較辛苦,可是我們精神生活比較富足。」張大哥說。

  告別了張大哥,我到老街上買要帶回市區的伴手禮。平日下午的老街遊客並不多,與週末車水馬龍的景象大異其趣,老街上人潮三三兩兩,攤販也不多,像是下午三點的夜市。「這樣的步調,對張大哥來說仍然太快了嗎?」

  若是有空到旗山來,也去看看與老街不同的旗山吧。往旗山人的田裡去、往旗山人的家裡去、也往旗山人的生活裡去。這樣你才能感受到,屬於旗山的富足感。

旗山翠綠的玉米田。(蔡勝宇·攝影)
旗山翠綠的玉米田。(蔡勝宇·攝影)

周書正
周書正
Information

◎文、攝影/周書正

高雄/屏東人,台灣大學戲劇系畢業,現為成大台文所碩士生。

 

傾聽林園小鎮的美麗與哀愁,漁村傳統文化的追尋與復興

  佇在高雄最南邊的林園小鎮,東邊面對著大武山,西邊倚靠著鳳山丘陵,另一端則是高屏溪與台灣海峽的交會地。因為擁有中芸、汕尾兩大漁港,所以林園漁獲豐富且鰻魚等養殖漁業很早就相當發達。林園在地的文史工作者戴健城老師表示:林園的汕尾漁港,是過往漢人由唐山過台灣登陸的一個古老驛站,當時的地形已經無可察考,在兒時的印象中,綿延的沙灘非常美麗!追螃蟹、拾貝殼,看著海水潮起潮落的美好多數停留在記憶裡。隨著時代更替、環境的變遷,而今浪濤侵蝕了海岸,築起的「離岸堤」激起朵朵浪花似乎正在提醒著人們應當更珍惜自然資源!

林園文史達人戴健城老師。(余嘉榮·攝影)
林園文史達人戴健城老師。(余嘉榮·攝影)

  為了因應逐漸被遺忘的漁村文化與海洋資源,林園區自2001年開始在冬季舉辦海洋文化節,結合珍珠鮑魚等養殖漁業,搭配「與大海拔河」的牽罟體驗、濕地環境探索等活動,讓民眾得以理解早期漁民捕魚的智慧,並且品嚐到林園的風味料理,在近幾年成功打響林園推動漁村文化復興的名號。

探索林園老街從「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開始

雖是從漁村文化開頭,但若要傾聽小鎮的美麗與哀愁,不妨從「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開始。(余嘉榮·攝影)
雖是從漁村文化開頭,但若要傾聽小鎮的美麗與哀愁,不妨從「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開始。(余嘉榮·攝影)

  雖是從漁村文化開頭,但若要傾聽小鎮的美麗與哀愁,不妨從「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開始。跟著戴老師的腳步走進派出所。這裡在1898年就已經成立,它是林園地區最早設立的官署。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從日本手裡接收改為林仔邊派出所。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於2013年3月修復完成。我們可以在木造日式空間裡閱讀著林園的人、文、地、產、景等不同面向的介紹,讓初訪的朋友對於地方得以有初步的認識。

  走出派出所,對面郵局旁的巷道進去就是林園區最早的戲院──林園戲院,日治時代叫「林園座」,1971年已改建為中央市場。而原來的「舊林園菜市場」就變成現在的林園北路111巷商街。走在曾經是林園商業中心地帶的老街,隱約可以嗅到某種舊時代的氛圍,我們走進了一棟仿巴洛克式的建築裡,你可以從它的牆面與屋頂的木造結構感受它的年紀,如今那裡是菜市場攤商的販售空間,只是那年久失修的破敗,強烈的告訴著我們,繁華的年代早已走遠了。

走在曾經是林園商業中心地帶的老街,隱約可以嗅到某種舊時代的氛圍。(余嘉榮·攝影)
走在曾經是林園商業中心地帶的老街,隱約可以嗅到某種舊時代的氛圍。(余嘉榮·攝影)

林園的美,連天上的仙人都想一探究竟

  1947年出生的戴健城是道地的林園人,對於家鄉有著深厚的情感與使命,我問他林園的美麗與特色,他說:「我從小每天就在鄉下四處嬉戲,林園的自然環境是坐山面水,一邊是鳳山丘陵,另外一面是高屏溪與台灣海峽。以前還沒有工業區的時候,空氣視野都很好,從這裡可以看到北大武山,山的輪廓清晰,我怎麼看都不會厭倦!」

  「鳳山丘陵有豐富的自然環境與景觀,以我們著名的駱駝山來講,這山從鳳鼻頭到鳳山水庫是一大片石灰岩地質。裡面多含珊瑚礁、魚、貝類化石,是古代地層擠壓時隆起的地形,奇岩怪石傳說不斷!據說古時候「鳳山」的美連天仙都想下凡來一探究竟!因而在岩石上留下大腳印,我們稱作『仙人跡』。」我問:「那這個仙人跡現在還拍得到嗎?」。戴老師說:「還拍得到,可惜旁邊都是亂葬崗!拍起來效果不好,缺少適當的規劃與行銷,實在是非常可惜。」

從林園汕尾海邊遙望高屏溪出海口與北大武山方向。(BMC·攝影)
從林園汕尾海邊遙望高屏溪出海口與北大武山方向。(BMC·攝影)

被污名化的林園人

  曾經是美麗的家園在林園工業區設置之後部分變了樣。1988年底爆發「林園環保抗爭事件」後,林園的風土民情和石化污染劃上了等號!外面的人自此對於林園的印象就和石化污染重鎮、環保抗爭的印象連結在一起。其實這裡依然樸實敦厚,只是那讓人日夜思念的土地,在環境的變遷下,要找回曾經的美麗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了。

 

神秘的鳳山丘陵鄉野秘境

隱身在山間的林內村。因為鳳山丘陵具有戰略位置,從前有許多軍隊駐紮,官兵的眷屬就在山區裡沿著礁岩築屋而居,時間久了形成了一個特殊的聚落。(余嘉榮·攝影)
隱身在山間的林內村。因為鳳山丘陵具有戰略位置,從前有許多軍隊駐紮,官兵的眷屬就在山區裡沿著礁岩築屋而居,時間久了形成了一個特殊的聚落。(余嘉榮·攝影)

  離開林園老街,我們來到隱身在山間一個叫作林內的村子。因為鳳山丘陵具有戰略位置,從前有許多軍隊駐紮,官兵的眷屬就在山區裡沿著礁岩築屋而居,時間久了形成了一個特殊的聚落。在崎嶇的矮房子間穿梭,屋舍裡偶而傳出外省腔調的交談聲、亦或從居民在房子外建構的黨國象徵都讓人想起那兵荒馬亂的歲月,這些人是經歷了如何的輾轉搬遷才來到這裡安居的呢?

居民在房子外建構的黨國象徵都讓人想起那兵荒馬亂的歲月。(余嘉榮·攝影)
居民在房子外建構的黨國象徵都讓人想起那兵荒馬亂的歲月。(余嘉榮·攝影)

  除了目前具有知名度的海洋文化節之外,未來戴老師也希望這個秘境可以結合藝術家的創作與自然資源與歷史建築的規劃,營造這裡成為林園的新地標!讓更多的朋友可以深度的認識林園。

余嘉榮
余嘉榮
Information

◎文/余嘉榮

1975年生,高雄梓官赤崁人。2011年7月與友人創立透南風工作室,開始透過書寫與影像,努力的想把生命旅程中見聞的人物、趣事與感動記錄下來。

文字作品〈追尋一則遺落在東犬燈塔的記憶〉曾經獲得2010馬祖文學獎評審推薦獎,影像作品《入戲》曾獲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台江文化生活圈攝影比賽佳作。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