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精選】新鮮事
喚醒「陳」封記憶 實踐新村鑽巷子——大陳故事館
自搖搖晃晃的渡輪上岸,又在旗津街道打轉,踏進隱身海軍基地旁的實踐新村,我聽見兩位老婆婆正用台州話聊天。「旗津的大陳人都住在這裡!」老婆婆用國語熱心替我指路,從巷弄走出,就能抵達原為海四廠技工宿舍的大陳故事館。
1955年,共軍攻下浙江外海的一江山島,國軍眼見一江山島南方的大陳島難以堅守,居民亦不敵共軍疲勞轟炸,決定自大陳島撤退來台。故事館顧問張守真教授指著展示的房屋契約書,說明政府以籍貫與職業為準則,將大陳居民分配至台灣各地的「大陳新村」。高雄共有7座大陳新村,而位於旗津的實踐新村則以碼頭工人為主要職業。
一張張舊照片,除了重現居民在大陳島上的生活,更紀錄下遷徙來台以後,大陳居民如何適應這座新的島嶼,並從中找尋定位。展場牆上掛著龍袍等服飾,皆為大陳居民撤退時帶來的衣物,而精緻華麗的紹興戲戲服、手工縫製的旗袍與「三寸金蓮」,都展現大陳文化技藝的傳承。
歷經遷徙,大陳人心中不忘「大陳味」。飲食是大陳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大陳故事館亦舉辦「大陳美食節」,請來大陳長輩料理糖心糕、薑茶麵、炒年糕等故鄉菜,每一項食材都反映大陳島上的氣候與傳統,活動中新舊世代共享美食,咀嚼記憶的滋味。
距離故事館幾步之遙,鑽進實踐新村的巷弄,就能看見繽紛的大陳彩繪巷。「大陳故事巷」將大陳人的生命故事融合互動式的3D繪畫,歷史記憶變得鮮活。巷尾一幅孩童於「蔣公報恩觀」玩耍的彩繪,令人對這樣的信仰感到好奇。同行的周秀慧小姐長期研究大陳文化,目前就讀高師大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所,她說明蔣公崇拜已是大陳人自我認同的一部分;而蔣公報恩觀樓上供奉的阮弼真君是大陳人的傳統信仰,「神像就是從大陳抱來的!」
自大陳來到旗津,在新的島嶼生根,實踐新村居民「是大陳人也是旗津人」。大陳島撤退後一甲子,透過大陳故事館、大陳彩繪巷乃至傳統美食節等不同形式的再造,糅合了旗津海味的大陳文化,將是這座城市多元與包容的最佳見證。
活動資訊
大陳故事館為短期展覽,已於9/25結束,之後歸還給中山大學管理。
大陳彩繪巷位於旗津「斗六冰城」後方。
◎文、攝影/方子齊
高雄中學畢業,現就讀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並擔任系學會學術長,於《我們的南方》與《接雨》撰寫專欄。
【編輯精選】窩小店
把媽媽的堅持傳下去──宏美冰果店
在文化中心旁邊的靜謐巷弄,宏美冰果店靜靜坐落其中,綠色的老招牌述說著四十年的老店歷史,小小的店家給人一種熟悉的印象,即使是第一次來的訪客,都會有種彷彿從小就吃到大的親近感覺,透過乾淨的桌子和杯碗、軟爛的紅豆和口感扎實的豆花,默默地好像看見一個溫柔媽媽的固執,堅持給客人最清潔的環境,和每天現煮的材料。
是怎麼決定要把店接下來的呢?
阿雅(姊姊):其實我原本並沒有想接下冰店的意思,但我之前就對餐飲很有興趣,我弟弟之前是游泳教練,前兩年我從台南搬回家開始跟媽媽學,後來去年媽媽生病我們休息了一年,我和弟弟就決定一起把店接下來,我媽一直都很辛苦,她是我們家裡的重心,在她過世之後其實我的心態有很大的變化,我弟弟也成熟很多,讓我們把冰店繼續下去是她的心願,所以我們想把她和爸爸的心血持續經營,就一起接了下來。
所以有什麼堅持是從媽媽那裡傳下來的嗎?
阿雅:我媽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又有潔癖,所以很多事她都會規定一定要怎樣或怎樣,糖水就一定要每天熬,只能用蔗糖,不能用果糖,紅豆、綠豆每天煮,豆花也是爸爸媽媽一起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之後,自己研究出來的。以前晚上收拾清潔都弄到很晚,隔天早上也要很早起來備料,我媽過世之後,我們也把豆花改名「春絨豆花」,就是為了紀念她。
從小在冰店長大,自己有什麼特別的回憶嗎?
阿雅:以前我爸媽跟附近來吃冰的學生感情都很好,他們都會來店裡打撲克牌,甚至還有玩碟仙的,我小時候偶而也會被這些哥哥姊姊帶出去玩,過去這裡前面是菜市場,旁邊小巷子晚上是夜市,我在這些地方跑來跑去的,都是很美好的回憶,改裝之前的店還有放電動機台,以前拍的老照片都看得出來這些以往的痕跡。
從小到大最喜歡的冰或飲料是什麼呢?
阿雅:我自己最喜歡的是紅豆牛奶冰、豆花,飲料的話是奶茶!
宏美冰果店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江都街51號
電話:(07) 229-2627
營業時間:10:00-22:00(周一公休)
◎文、攝影/青豆
平庸之人,偶而寫字。
【編輯精選】好人物
踏入跑步的世界──高雄夜跑團團長曾士嘉
跑步,總被認為是門檻最低、最容易上手的運動,只需要一套舒適衣物及一雙運動鞋,到鄰近的學校操場或公園,便可以享受汗水淋漓的快感。然而,跑步這項運動所蘊含的學問卻一點也不簡單,「持之以恆」更是成為許多跑者無法突破因而放棄的一關。
曾士嘉,高雄夜跑團團長,笑著回憶自己當初還是跑步菜鳥時,雖然有跑步習慣,卻總無法突破自己。直到有一次參加了馬拉松比賽的3.5K「健康組」,好不容易完賽後在終點處休息的他,看到了參與半馬及全馬的選手們陸續完賽,他們的毅力及體力令他非常佩服,下定決心有一天也要和他們一樣,挑戰自己的極限,於是開始加強跑步的強度。但一個人跑總是會感到無趣甚至倦怠,因此他在網路上號召夥伴一同夜跑,起初,只有一個人出現在約定地點,後來慢慢變成十幾個人,如今,高雄夜跑團創團近四年,已成為大高雄地區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夜跑團。
有了一起跑步的夥伴,不只讓曾士嘉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更發現團體夜跑由於相互督促鼓勵的力量,可以明顯提升表現,能跑得更快、更遠、更快樂,達成自己原先認為不可能的目標。
雖然現在的曾士嘉身為高雄夜跑團團長,但他沒有忘記自己曾因找不到夜跑夥伴而苦惱、無助,也是這種煩惱,造就高雄夜跑團千餘人的規模,並且堅持完全對外開放,不需報名,不用繳費,不論你的目的是什麼,只要有一顆想要跑步的心,都可以直接加入他們。只是這樣的運作模式對一個大團體來說相當不容易,曾士嘉與團內的志工花費私人時間無償處理團務,有時更需要應變緊急狀況,支持著他們這樣做的純粹是對跑步的熱情,以及對高雄夜跑團的歸屬感。
起初根本沒想到自己忽然迸出的一個念頭會催生出高雄夜跑團這個大家庭,雖然隨著規模日漸擴大,團長一職成了重擔,但相對也獲得了偌大的成就感,至於接下來的目標,曾士嘉說一切就順其自然吧,「就只是想要把跑步這樣一個這麼好的運動推廣出去」曾士嘉堅定的說,由於自己確切的感受到因跑步而帶來的諸多好處,因此想要讓高雄市民可以更輕易的踏入跑步的世界,養成健康的習慣。
高雄夜跑團
夜跑時間:每周二、四19:40集合
地點:大高雄都會地區
團長:曾士嘉(TSENG SEGA)
電話:0975055867
◎文、攝影/葉郁琪
【編輯精選】伴手禮
芋頭原味完整保留──甲仙小奇
甲仙小奇何時開業?
劉老闆:最早是1974年我父母親在甲仙開設「小奇冰果室」開始的,四十多年後的現在,我們的營利事業登記證仍然是沿用這個名字,沒錯!小奇正是從賣紅茶、木瓜牛奶、水果切盤那樣的傳統冰果室起家,當時,恰好為南橫公路開通的年代,甲仙做為臺東與高雄的中繼站,外地人往返經過此處都會帶走一些在地農產品,芋頭漸漸打開知名度,家裡面覺得不如就來做點不一樣的東西,便想到用地方出產的檳榔心芋,開啟芋頭冰的生意。
遊客來到甲仙一定會吃的芋頭冰之外,其他的糕點又是何時誕生的呢?
劉老闆:小奇開店之後,社區內的店家也陸續開始賣起芋頭冰,演變成像是現在這樣到處都是冰店的環境,過了幾年之後的七〇年代末,我們又想了一些新的調理方法,於是芋酥片便誕生了!這是一種像是洋芋片的食物,不過是用芋頭去皮切片之後下去油炸,接著傳統芋泥餅、紫芋酥、芋頭條、老婆餅、四方酥⋯⋯也都陸續問世,糕餅的生意就這樣持續了三十多年至今。
店裡頭最受歡迎的糕點是?它的特色為?
劉老闆:人家在外面用台語說的「甲仙芋仔餅」就是我們店裡頭很受歡迎的「傳統芋泥餅」,和一般坊間的芋泥餅不一樣,我們只使用純芋頭餡,不會另外再加上綠豆餡、香料⋯⋯等其他添加物,完完整整地保留芋頭原味的香氣,所以芋泥餅切開來並不會看到想像中那樣漂亮鮮艷的紫色,內餡呈現出的是不太討喜的樸實色澤、保持原有的樣貌,也因此每一批烤出來的顏色都不太一樣。芋泥餅的烘焙原料為芋頭餡、油皮、油酥、還有一點點的蛋黃,過程也非常簡單,將油皮包上油酥,桿出一層又一層的口感,包入芋頭餡和蛋黃,送進烤箱,以芋頭做為主角的糕點就出爐了。
除了現有的店鋪以及網路訂購之外,未來有更進一步的新規劃嗎?
劉老闆:自從八八風災重創甲仙之後,我們便思考著如果別人不走進來,那麼我們就得自己走出去,2011年我們開啟了「奇芋大地」這個全新的品牌,保持食物原味和手工製作的糕點不變,但是順應時代潮流,將包裝重新設計,讓外地城市的商家願意和我們合作鋪貨,陸續在誠品、新光三越、高鐵市集⋯⋯登場,其中「奇芋氣象台」的芋酥條系列產品包裝還在當年獲得了德國紅點設計獎,的確讓我們觸及到不同族群和年齡層的消費者。近年來食安問題層出不窮,我們希望可以超越政府法規的腳步,跨出42年來一直在這的小店,在甲仙成立一間工廠,讓老客戶、還有年輕人都可以共同享受到安全又好吃的芋頭糕點。
◎文/許組長
雜誌上癮俱樂部創辦人、現在不定期發行小誌《藍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