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封面故事】

鐵橋、溪水、大武山──高屏溪舊鐵橋的曙光

  我們在夜裡出發,攝影師朋友開著他的白色HONDA,一行四人在夜裡的國道一號上奔馳。Google Map推薦了一條密密麻麻、九彎八拐的路線,但我們並不推薦在深夜裡走那樣的路線。前往舊鐵橋的交通就是一句口訣:「只挑大路走,快通台二九」。不論從南或北,走安全明亮的道路接到台29線後就能很輕易的找到「舊鐵橋溼地教育園區」的指標。

  我們在四點半之前就架好機器,卻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之後才有第二位攝影師出現。原來因為有東邊大武山的阻隔,大約日出時間前十多分鐘才有較為明顯的天色變化。所以若不是喜愛攝影、想要搶個拍攝元旦日出好位子的讀者朋友,建議在日出時間前二十分鐘抵達就可以了。

拍攝舊鐵橋日出的經典角度(蔡勝宇·攝影)
拍攝舊鐵橋日出的經典角度(蔡勝宇·攝影)

  我們所選的位置是拍攝舊鐵橋日出的經典角度,從停車場往南走,穿過鐵橋下方後走十分鐘,是一片能看到高屏溪西岸的半座舊鐵橋完整的延伸進溪水與天空之間岸邊草地。等到天色稍亮,鐵橋切割俐落的線條與大武山依稀可見的起伏輪廓相連,日出便會漸漸的從山的背後升上來。

  在日出時刻之前十分鐘,我們一行人遠遠看到一顆橘黃色的光球,從山的縫隙中冒出來。那光亮強烈而刺眼,在仍昏暗的天色當中灑出一片光暈。

  「啊!太陽出來了!」我興奮的叫著。枯等了將近兩個鐘頭的友人們也振奮起精神,預備按下快門。奇怪的是,那顆光球並沒有如預期中的升上天際,而是一點一點的變圓變大,朝著我們奔來。直到看到它像彗星一般拉長了尾巴,我們才驚覺那是從屏東開往高雄的首發列車。

遠方的光點令人誤以為是日出,卻是屏東開往高雄的首發列車。(蔡勝宇·攝影)
遠方的光點令人誤以為是日出,卻是屏東開往高雄的首發列車。(蔡勝宇·攝影)

  「其實真的蠻像的。」攝影師朋友如此安慰著大家的自尊。要直到天色更亮些,山的輪廓從水面冉冉升起的雲霧中浮出來。我們才真正確定日出的時刻到了。

  「不錯喔,今天大武有出來。」一位大叔這樣說,那語氣好像大武山是他熟識的鄰居,從晨霧中走出來打太極。讓我們這些與日出「裝熟」的初學者更加無地自容。

  日出慢慢爬上了山,鐵橋的線條在日照下一點一點的俐落起來。等到山頭附近的天空覆滿了象牙白,光影色彩最變化萬千的時候就過去了。我們收拾好了機器,沿著河堤在晨光裡散步。也爬上了今年才開放的舊鐵橋天空步道的橋頭。可惜步道要九點之後才開放,我們便轉往鄰近的九曲堂尋覓早飯。

左:九曲堂車站前的早市一景。右:豐盛的熱食海產粥,開啟早晨的美好活力。(蔡勝宇·攝影)
左:九曲堂車站前的早市一景。右:豐盛的熱食海產粥,開啟早晨的美好活力。(蔡勝宇·攝影)

  九曲堂車站前的早市規模相當大,佔滿了整條中興街,熙來攘往不輸人口稠密區的大市場。在市場裡吃一碗著名的海產粥,虱目魚骨熬煮的湯頭與油蔥、肉燥、米粒一起煮滾。根據火候時間需求的不同逐次加入蝦仁、蛤蠣、牡蠣、花枝,上桌前灑上一撮芹菜就成了九曲堂最受歡迎的味道。先吃鮮甜嫩脆,後半碗和著一到兩匙的豆瓣醬悉哩呼嚕下肚,那股鹹香爽辣最能提振精神。離開前問了老闆,他說元旦一早也照常營業,不能辜負了老顧客。

  吃飽之後可以往九曲堂幾條老街裡鑽,在鐵路巷裡看看日治時期便留下來的日式宿舍,巷尾還有高屏鐵橋最早的設計者飯田豐二先生的紀念碑。仍在整修中的「泰芳商會鳳梨罐頭罐詰工場」雖然還未開放,但若願意稍作搜尋,對於九曲堂從日治時期開始的鳳梨罐頭產業史也會有新鮮有趣的發現。

  就在高屏溪畔開始美好的一天吧,來看看這條高雄屏東母親一般的河,也來認識認識九曲堂的人、老屋、美食、還有歷史。

左:高屏鐵橋最早的設計者飯田豐二先生紀念碑。中:鐵軌上色彩鮮明的火車頭。右:九曲堂車站。(蔡勝宇·攝影)
左:高屏鐵橋最早的設計者飯田豐二先生紀念碑。中:鐵軌上色彩鮮明的火車頭。右:九曲堂車站。(蔡勝宇·攝影)

周書正
周書正
Information

◎文/周書正

高雄/屏東人,台灣大學戲劇系畢業,現為成大台文所碩士生。

山野中的心靈時光──等待日出的中寮山 

等待日出,中寮山景色。(余嘉榮·攝影)
等待日出,中寮山景色。(余嘉榮·攝影)

  凌晨四點,我跟我的TOYOTA老車沿著高41鄉道在黑暗中蜿蜒前行著,我的目的地是中寮山一個叫作天希坊的地方,聽說這裡可以看到美麗的日出。在我有限的地理知識裡,我以為高雄只能看到落日,從來不知道還有地方可以看日出。於是選了個天空清朗的日子,帶著相機、腳架,沖了一杯熱咖啡我就朝中寮山區出發了。

  雖然我是個大男人,不過獨自在荒煙漫草的暗黑山路中前行,心裡還是帶著小小的恐懼。我突然想到《人子》這本書(作者叫作鹿橋,寫未央歌的那個人),書裡面有一篇文章寫的是關於魑魅魍魎的故事,大意是說:在某些荒野無人的深山裡,走長途的人,尤其是走夜路的,常常會遇上山魈鬼怪,那些都是木、石、禽、獸變成的,什麼貓子、貉子、貂鼠、野豬之類變的。如果走長路或搭車的人到夜晚還趕不到站,那時候山林裏的鬼怪膽子就大些了。他們或是單個,或是一群常常遠遠地跟了車子走,或是從一棵樹後面竄到另外一棵樹後面,一路跟著瞧望車上的人……

  想到《人子》描繪的情景,搭配我眼前荒山幽谷的真實場景,我不禁更加恐懼了起來,心裡幻想著會不會我車行經過的野地裡正躲著一個個的山魈鬼怪定定望著車上的我。

中寮月世界的特殊地景。(余嘉榮·攝影)
中寮月世界的特殊地景。(余嘉榮·攝影)

  不行不行!我不能被這鬼怪的恐懼壓過我想看到日出的興奮,快點想些別的事來轉移情緒!於是我想起了中寮這個村子其實我以前是來過的,中寮是旗山很特殊的一個村子,我第一次到訪的時候曾經驚艷於山路上的一個風景,那是一個可以看到南二高的山谷缺口,從缺口看下去,筆直的南二高從中寮山的隧道突竄而出,而緊臨著道路兩旁的是白堊土的月世界地形,那樣超現實的場景實在讓人印象深刻。

中寮特產的無絲薑糖(柯麗淑·攝影)
中寮特產的無絲薑糖(柯麗淑·攝影)

  中寮的海拔大約350公尺,査了資料說是阿里山山脈南脈的隆起,因為旁邊都是平坦的淺丘,因此它得以睥睨四方,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如果您也有興趣想來看日出,那麼有一項特殊的物產您一定得要帶上一些回去品嚐!中寮生產的無絲薑號稱是「雲端上的農特產」,因為這裡的風化泥岩地質,土壤含鈣量高,加上中海拔氣候條件,所孕育出來的薑纖維極細、口感清爽,村民們甚至把這些薑放入黑糖中熬煮,製作無絲薑糖讓人回味無窮。

  凌晨5點,我在空曠的平臺上對著日出的方向立好了腳架,設定好相機的光圈、快門與ISO值,我的心裡有種沉穩的寧靜。這時候天還是黑的,只有遠方的山陵線頂端露出一點微橘的色暈,我喝著熱咖啡享受日出前的平靜。黑暗中最先醒來的是竹雞,牠們「雞狗乖!雞狗乖!」的鳴叫著,似乎提醒著我這略帶疲憊的旅人日出即將到來!接下來是松鼠,然後是白頭翁,最晚起床的是猴子,原來動物在天亮前就會開始活動覓食與嬉戲了。

清晨,中寮山間朦朧的山景。(余嘉榮·攝影)
清晨,中寮山間朦朧的山景。(余嘉榮·攝影)

  天終於慢慢亮了,原本清晰的山陵線卻瀰漫起厚重的霧氣,慢慢的連天空也霧白成一片了,我心裡有些失落,說好的日出呢!?只是也無妨,沒有拍到日出的遺憾或許也是一種美好,因為經驗了等待日出時那種心靈的平靜,我覺得已經足夠。

余嘉榮
余嘉榮
Information

◎文、攝影/余嘉榮

1975年生,高雄梓官赤崁人。2011年7月與友人創立透南風工作室,開始透過書寫與影像,努力的想把生命旅程中見聞的人物、趣事與感動記錄下來。

文字作品〈追尋一則遺落在東犬燈塔的記憶〉曾經獲得2010馬祖文學獎評審推薦獎,影像作品《入戲》曾獲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台江文化生活圈攝影比賽佳作。

對著湖面太陽許下希望──鳥松澄清湖

  對於高雄人而言,澄清湖往往熟悉又陌生,感覺遙遠,卻儲存了許多記憶——可能是往來長庚醫院求診,或觀賞熱血的棒球賽,對於雄中和雄女的校友而言,澄清湖甚至還夾帶著聯合大露營的青春回憶。高雄鳥松的澄清湖風景面積約有375公頃之大,是曹公圳灌溉系統中的埤塘,舊稱「大埤湖」,後因蔣介石指示改名,才改稱「澄清湖」,台語中的「大埤湖」就是沿用舊稱而來。

  位於澄清湖青年活動中心門口外的湖畔坡地,是澄清湖東岸最佳觀賞日出的地點。經過活動中心門口持續前行,直到看見三座中式涼亭構成的「三亭攬勝」,後方就是目的地。由於靠近湖面,迎面而來的風變得更加冷冽,清晨赴澄清湖觀賞日出,不妨多帶幾件外套隨氣溫穿搭。

黎明時分,微光勾勒出對岸棒球場與幾座建築物的輪廓。(郭宸志·攝影)
黎明時分,微光勾勒出對岸棒球場與幾座建築物的輪廓。(郭宸志·攝影)

  觀賞日出也得靠幾分運氣,雲層多寡與空氣品質都影響日出景色。在澄清湖觀賞日出,倘若能見度足夠,甚至能看見大武山。黎明時分,微光勾勒出對岸棒球場與幾座建築物的輪廓,望向東方偏南處,左邊數來前兩座大樓上方就是日出方位。2017年元旦高雄地區的日出時間在6時39分,攝影好手可把握黎明時分架設好相機。在等待之際,澄清湖上偶爾亦有往返的船隻穿梭,在湖面上劃出淺淺印記,也為寧靜的時光增添趣味。

上:「阿蓮肉粽」深受當地人喜愛。下:本館路上的「古早味燒餅」葷素甜鹹皆有。(方子齊·攝影)
上:「阿蓮肉粽」深受當地人喜愛。下:本館路上的「古早味燒餅」葷素甜鹹皆有。(方子齊·攝影)

  採訪當日雲層聚集,雖看不見太陽準時露臉,仔細觀察雲層縫隙中的細微變化,也像是某種占卜或象徵,譬如堅韌,譬如等待。終於從縫隙中探頭的陽光映照在湖面上,金黃碎片溫和而不刺眼。隨著天色漸亮,湖面展現朝氣,澄清湖畔每天早晨都有許多人來此健走,環湖自行車道上,亦有長輩車友的身影。回頭經過涼亭,亭中坐滿運動後的長輩,自備茶具在此飲茶談天。

湖畔每天早晨都有許多人來此健走、騎單車、運動(郭宸志·攝影)
湖畔每天早晨都有許多人來此健走、騎單車、運動(郭宸志·攝影)

  觀賞完日出,早餐時間動身沿著文前路持續前行,經過鳥松國小右轉大仁南路,商店都已開張。其中,「阿蓮肉粽」深受當地人喜愛,店內販賣的餐點十分多樣,點來招牌餐點肉粽,老闆拆解粽葉放入碗中,淋上醬油膏又撒上花生粉,上桌。趁熱吃下,裡頭豬肉飽滿,肥肉部分入口即化。

  若愛吃甜,暖和的碳烤包糖燒餅甜在嘴、暖在心。澄清湖西邊本館路上「古早味燒餅」小有名氣,葷素甜鹹皆有。靠近暖烘烘的烤爐,大姊向我展示爐中燒紅的木炭,待溫度夠高,再黏上燒餅碳烤。大姊開玩笑說,「在這裡工作都沒有冬天,每天都很溫暖啦!」

  行星持續運轉,此時天已全亮,日出完結,而新的一天正要開始。「你是我小心維護的夢」,陳綺貞在〈太陽〉中這麼唱著,把新的希望寄放湖面上的太陽,追日一樣的追逐夢想。

方子齊
方子齊
Information

◎文、攝影/方子齊

高雄中學畢業,現就讀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並擔任系學會學術長,於《我們的南方》與《接雨》撰寫專欄。

高雄港與市區盡收眼底──壽山LOVE景觀台

  談到日出,大家總會想到阿里山、東海岸或者綠島、蘭嶼,但其實高雄本地就有幾處景點非常適合,拜壽山的地理特性所賜,在市區裡也能追日出!壽山LOVE觀景台不只能賞夜景,在這裡欣賞日出,更有一番特別的都會風味。

  凌晨,街燈仍然亮著,迷濛的霧氣罩著城市,港口尚未開工,船舶停靠港邊,燈塔的倒影在水面上蕩漾。登上忠烈祠旁的LOVE觀景台,俯瞰這座美麗的港都,呼吸新鮮的空氣,享受日出前的寧靜與平和。

  片刻的等待,太陽終於探出頭來,飽滿的金黃色灑在大地,將城市繪上一筆活潑愉悅的色彩。一旁一起觀賞日出的人們有人發出讚嘆的驚呼,原來在自己的家鄉高雄就可以看到如此壯麗的日出了;有人抓緊時機,快門喀擦喀擦的想要把最美的一刻保留下來;有人則是靜靜的看著這一幅似畫的美景,喝一口自己帶上的熱茶,若無旁人的享受自己的世界。

  有些人看到日出就心滿意足地下山了,然而若是不趕時間,其實可以在觀景台多留一會兒,因為接下來的美景更加令人屏息!

 壽山LOVE觀景台除了賞夜景,來這裡欣賞日出,體會不同的都會風情。(葉郁琪·攝影)
壽山LOVE觀景台除了賞夜景,來這裡欣賞日出,體會不同的都會風情。(葉郁琪·攝影)

  太陽依傍著雄偉的85大樓而緩緩爬升,兩者氣勢磅礡,充滿能量,就像是高雄堅定不移的守護者。陽光漸漸將天空的暗色抹去,點亮成令人心曠神怡的湛藍色,和眼下翠綠的壽山相互映襯;潔白雲朵,被陽光熱情的鑲上金邊,將天空堆疊出不同層次的美;若是幸運碰上大晴天,陽光更會為高雄港的水面綴點上粼粼波光,為高雄添加幾分如詩如畫的溫柔。

  建議可以在6點之前上到觀景台,除了能卡一個視線良好的位置之外,也能完整的欣賞到天空的晝夜變換。東邊巍巍聳立的大武山形成天然屏障,所以在高雄實際看到太陽的時間會比較晚,若天氣條件許可,更能清楚看到大武山的山稜線。由於需要在天色昏暗時上山,因此建議開車前往,若欲步行上山請盡量結伴同行,注意安全。

  美麗的日出飽足了心靈,我們的五臟府當然也要好好的祭一祭了!鄰近的鹽埕區以老牌美食林立聞名,位於瀨南街的五十年杏仁茶更是當地人早餐消夜的最愛,晚上六點半開始營業至隔天中午十二點,五十年來口味始終如一。

左:古早味乾麵。中:奶油餐包表面焦香酥脆,內部溫熱柔軟。右:手工蛋餅。(葉郁琪·攝影)
左:古早味乾麵。中:奶油餐包表面焦香酥脆,內部溫熱柔軟。右:手工蛋餅。(葉郁琪·攝影)

  店內分為兩邊,左邊是麵店,販賣各式乾湯麵類、滷味切料以及湯品,口味屬於南部古早味,佐以濃烈的油蔥酥,簡單純樸、沒有多餘的花俏,八歲到八十歲都喜歡。最大的特點是份量十足,若是小鳥胃請小心點餐,免得徒留想吃卻吃不下的遺憾!

  右邊賣的就是杏仁茶等早餐消夜,餐點選擇多樣,卻樣樣不馬虎,價格更是親切,幾個銅板便能飽食一餐。特別推薦奶油餐包,別看她外觀平凡不起眼,經過烤箱適度烘烤過後,餐包表面焦香酥脆,咬一口,內部溫熱柔軟,中間的奶油餡在嘴裡如煙火噴發,頓時醇濃奶香味充滿口腔,吞下後仍久久不散。有什麼比現點現烤的奶油餐包更適合作為冬日裡的早餐呢?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餐包上桌後先不要猴急,請先將餐包撕開一小縫確認溫度,以免燙傷!

  吃飽喝足後,就到打狗鐵道故事館一帶散散步吧!車站與鐵軌卸下乘載繁榮的責任後,找到了新生命,這裡曾是台鐵舊臨港線的高雄港站,斑駁的軌道見證了高雄港過去的興盛風華,2008年因產業轉型而停駛。市政府保留了部分軌道,將周邊景觀美化、綠化,並大量設置公共裝置藝術,一路延伸到駁二藝術特區,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在草地上隨興慢步,若是家裡有毛小孩也可以帶他們一齊同行,享受冬日裡的暖陽,讓藝術氣息與綠蔭氛圍帶走全身的壓力,如孩子般單純快樂地玩耍。

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葉郁琪·攝影)
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葉郁琪·攝影)

葉郁琪
葉郁琪
Information

◎文、攝影/葉郁琪

在地的鳳山囝仔,對於兩樣東西有濃的化不開的情感:家鄉及母語。想當個在浪潮中逆向游著的傻子,盡力捉住每一段珍貴卻被忽視的老時代記憶。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