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滿潮】
在水一方為你寫詩 鳥松濕地公園自然觀賞導覽活動
萬物總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活動著。當人們試著為萬物命名詮釋,天地已是一本辭海,而人只是其中一字詞;當人們試著書寫優美文句頌揚自然,萬物的存在相互牽引襯托已成為一首詩。
萬物也總在我們試著不去看見的地方活動著。濕黏的泥濘,似有瘴癘之氣,少日照則聚陰,適蚊蟲滋長而不宜人居,中醫言濕為萬病根源,風水師將家運敗落歸因於掩埋在潮濕中的死亡,人縱使歸於塵土化為天地,似也仍在看不見的地方活動著。
但翻開人類的辭典,安靜的字背後也有默默記錄這一切活動的觀察家。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濕」也作「溼」,紀錄的是將浸染後的絲縷掛在曬架上,要在土地上完成穿衣這個生活項目,既得依靠水也得仰賴日。地的古字也作「坔」,再簡單明瞭不過,自然環境得有水有土,才能生生不息。
充滿生機的野地沒有消失,只是在人們有意無意避開眼神之後,從野而荒。而城市裡的濕地正在辯證著見與不見的哲理。看似雜枝蔓草、凝滯淤積,卻隱含著脈行於土地之下的生機。好比澄清湖旁的鳥松濕地,原為自來水公司的沉沙池,本就與人們生活運作環環相扣,在保留規劃為濕地公園後,承接了圓山飯店經二級處理的廢水,流經生態觀察池,再經由溢水閘門流入長庚醫院之集水渠道,一脈相承如此循環著生命的活躍與衰敗。
濕地在書寫過被居民視而不見甚至排除的段落之後,終於進入休閒教育的篇章,負責維運的高雄野鳥學會在最小化人工管理下,人們在開放區散步觀賞,牽引導覽著下一代傳承關於自然的記憶與知識,在這當中的賞鳥、夜觀、水田耕作、電影賞析、繪本故事或藝術創作,都只為尋找下一個觀察者,能繼續對人們訴說,縱使是冬季,仍有些生態系統在悄悄進行著,在潮濕土壤上開始腐敗的落葉堆中,冬候鳥赤腹鶇正尋找昆蟲,甲蟲的幼蟲正分解土壤,一旁的印度莕菜開花結果,則成為紅冠水雞生長好時機,同時也準備傳播下一個生命循環。此時此地,人們與萬物同時活動著,與刻板印象中的停滯正好相反,土地表裡的川流循環,帶來不同時節的萌發、腐化、更生。這是水土交會的地方,正是「坔」,萬物生息之處。
生態多樣之美,在於未知與可能。千百年來,觀察者造一字說明水土為自然孕育萬物最佳環境,典故所寫「水土氣通為演。演,濕潤也。」注釋著溼並非絕對之惡,有起伏有蔓延有流通,生機就有演進。回頭看鳥松濕地所在,不遠處是鳥松鄉坔埔村,據聞當地土質鬆軟潮濕,先民耕作時,腳會陷入土中,故有此命名,但並未因潮濕而成為荒地,反為農村聚落。這也是城市此時居民看不見的過往活動。
每則像極了預言的哲理,都是最好的紀錄,「不習水土,必生疾病。」並非沒有道理,包含土壤、動植物與人在內的生態系,就像是一條水脈,在水土之上,有乾旱、有洪流、有沙洲、有沼澤,身為生物鏈其一的人們,看不見當地自然環境中的生態系統,觀察不及溼與燥、水與日之間的交互作用,困於理解瞬息的天災地變,自然水土不服、進退兩難。觀察家為我們記下哲言,自然則為我們寫詩,水自土壤而出、進入植物、進入動物、再和一切共同回歸土壤,說不破的美學在混沌曖昧間流浸浪漫。
在水一方,似靜猶動,她是溼地,我們尚未全部看見的詩經。
活動資訊
除經常舉辦的溼地生態講座與自然生態觀察,與週日下午15:30-17:00的專人導覽(每月第一個周日除外),
更多活動篇章等你來翻閱,歡迎向鳥松濕地公園管理單位「高雄野鳥學會」
◎文、攝影/王妃靚
賣字只不過是我的表面工作,我真正的身份是一位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