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編輯精選】

這個城市行銷不一樣! 高雄市政府與厭世動物園聯手出擊

  滑過臉書,海量的訊息流過眼前,要如何提升一座城市的能見度、引發大家的興趣,太中規中矩的方式,可能已經不足以吸引人們的目光。高雄市政府新聞局近期大膽著手了一項另類嘗試,邀請網路超人氣圖文作家「厭世姬」,合作推出「驚艷是高雄」系列插畫,透過她詼諧的「厭世動物園」圖文創作,帶大家認識高雄。

左:厭世動物園首發作品「龍虎塔」雙塔吞吃人數比拼,幽默詮釋景點特色。右:「羊子漢的湯屋」兩  隻羊在鍋中話家常,讓人好想去岡山吃羊肉!(高雄市政府新聞局、厭世動物園‧提供)
左:厭世動物園首發作品「龍虎塔」雙塔吞吃人數比拼,幽默詮釋景點特色。右:「羊子漢的湯屋」兩 隻羊在鍋中話家常,讓人好想去岡山吃羊肉!(高雄市政府新聞局、厭世動物園‧提供)

  在「驚艷是高雄」系列插畫中,厭世姬發揮了她擅長連結時事、創造話題的能力。以左營「龍虎塔」為主題的首發作品,她以獨特的動物塗鴉風格,加上網路流行用語「輸贏?」、雙塔吞吃人數比拼的笑哏,生動再現「龍口」與「虎口」的出入口特色。幽默的詮釋,不僅吸引許多高雄網友紛紛留言討論很有共鳴,也讓沒有去過的網友表示有了造訪的興趣。

   「驚艷是高雄」系列從今年4月起到農曆七夕,一共發表十幅創作。不論是玩轉地名涵義的「寶,來啦」、挪用網路流行用語的「85樓,不能再高了」及「夏天94要去旗津」,或是岡山之於「羊子漢的湯屋」、旗津燈塔的「我就不能不閃啊」這樣對於地方特色的趣味詮釋,厭世姬讓這些大家已經再熟悉不過的景點,以有趣好玩的新面貌,再度走入人們的視野。

  跳脫出政府做行銷總是古板的既定印象,「驚艷是高雄」讓人看到了高市府新聞局嘗試貼近網路年輕族群的企圖心。厭世姬提到,這其實是她第一次與公部門合作,很意外新聞局會主動找上她,還給予充分信任與授權。而她也開玩笑說,自己畫了這麼多「詭異的圖」,新聞局竟然一點意見也沒有,「真是狂狂ㄉ單位!」

左:高雄市政府新聞局與圖文作家「厭世姬」合作,推出「驚艷是高雄」系列插畫。右:原本應在月球上  的月兔飄到了高雄田寮月世界!(高雄市政府新聞局、厭世動物園‧提供)
左:高雄市政府新聞局與圖文作家「厭世姬」合作,推出「驚艷是高雄」系列插畫。右:原本應在月球上 的月兔飄到了高雄田寮月世界!(高雄市政府新聞局、厭世動物園‧提供)

Information

◎文/Irene Chen
喜歡聽故事,有時也寫寫故事。
現為不太自由的自由工作者,
在新舊媒體的轉換間斜槓著人生。
◎圖片提供/高雄市政府新聞局、厭世動物園

一支肋排配麵線糊,十足「江糊」味

江糊的唯一品項:插著軟嫩肋排的麵線糊。(許組長‧攝影)
江糊的唯一品項:插著軟嫩肋排的麵線糊。(許組長‧攝影)

  騎著摩托車的客人過來問了一句:「老闆!請問還有嗎?」晚間十點半左右,在南海街寂靜的巷子轉角,有著一間燈光昏暗的餐車小店,車上的兩個人最後卻只能共享今日的最後一份,一天限量供應120碗的麵線攤,賣完即打烊,從去年小年夜開張後,成了許多年輕人趨之若鶩的打卡美食店,不僅是路邊攤和店面裝潢給人懷舊的氣息,桌上這一碗麵線糊也下了十足的功夫。

  店內唯一的品項麵線糊看似簡單,每日的準備相當辛苦。早上九點到市場採買食材、十點半熬製高湯,接著清洗麵線、準備配料,就這樣一路忙到下午五點才能開始擺攤,店舖外頭早已排著剛下班下課的人潮準備點餐。晚上六點半開店,端上來的是一大碗沒這麼濃稠的麵線糊,裡頭插著的一根肋排立刻吸引目光,老闆形容這碗麵線的特色是「五味雜陳」,從第一口清爽的麵線、肉汁甘甜軟嫩的勒排、大腸與九層塔的香氣、到最後因為碗底放了特製辣椒產生獨特芬香,吃下第一口到嗑完前的最後一湯匙,這碗麵線都充滿著新鮮感,而且十分飽足。

  曾經是職業賽車手的老闆尤宏彰,沒有烹飪專長背景,轉換跑道來到餐飲業後,想起了阿嬤家的古早味麵線,於是回頭向阿嬤學習,「日本有拉麵職人的精神,代表台灣的麵線我想也可以辦得到。」吃遍各地人氣的麵線攤,逐漸拼湊起全台麵線糊口感的味蕾地圖,尤宏彰終於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滋味。晚上七點後,光線轉暗、攤位播放著各種日本懷舊歌曲,沒有這麼多人排隊之時,更是能夠感受到老闆想要打造出的愜意氣氛,自己動手打造的木製餐桌、厚實的玻璃碗、長木凳,的確是能讓人回想起小時候在鄉下路邊,吃老人家煮的一碗好吃麵線!

懷舊的街角攤車宛如台式的深夜食堂。(許組長‧攝影)
懷舊的街角攤車宛如台式的深夜食堂。(許組長‧攝影)
Information

江糊  
高雄市新興區南海街2號 
facebook搜尋:江糊

Information

◎文.攝影/許組長
從事出版逾5年、大學肄業後移居哈瑪星,目前在鳳山社區大學教雜誌編輯。

故鄉的黃金海 小米之家樂戈哪

  原住民人生大小事都有小米駐足的痕跡,重要慶典、豐年祭或是情侶互表情意的小米吊飾。然而這些原住民專有的美麗,卻因社會變遷而逐漸消失。以黑色石板建造而成的「小米之家」,位在茂林國家風景區入口處對面,是臺灣第一家原住民酒莊。創立人樂戈哪(詹玉琴)年輕時在台北工作,身為魯凱族的她懷念故鄉土地,數度回鄉竟遍尋不著記憶中熟悉的小米味,她擔心原住民重要的文化會無法傳承下一代,便返鄉研究,重現相傳千年的原始酒釀-小米酒。

上:樂戈哪(左)與女兒曾勝蕙(右)經營小米之家。(曾勝蕙‧提供)下:野生紅麴釀造的小米酒。  (陳怡君‧攝影)
上:樂戈哪(左)與女兒曾勝蕙(右)經營小米之家。(曾勝蕙‧提供)下:野生紅麴釀造的小米酒。 (陳怡君‧攝影)

  「臺灣山裡最乾淨的泉水和土地種出的小米,才能做出台灣的味道。」樂戈哪說道,為了讓下一代也能嚐到記憶的的口味,她堅持用古法以野生紅麴做為酒麴釀造,歷經長時間的比例調配與嘗試,終於重現她心中最懷念的香氣。也因為這般的堅持,讓她在第一屆台灣釀釅美酒評比大賽中獲得優良獎。

  然而,八八風災重創臺灣,「小米之家」也面目全非。但樂戈哪堅持重建,「只要是為了台灣好,就要去做。」樂戈哪爽朗的笑聲,讓人感受到她的堅持及樂觀。「媽媽想讓年輕人都可以喝到真正的小米酒」,樂戈哪的女兒曾勝蕙真切的說。

  目前66歲的樂戈哪,已將小米之家的經營交由女兒管理,曾勝蕙在訪談中聊到「小米之家」所栽種的小米因產量無法供應釀造所需,轉向信任的農家購買。家中的小米田已轉型為觀光用途,希望透過觀光及產銷,讓原住民文化能廣為了解。「媽媽真的很希望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原住民文化,這是媽媽最大的心願。」樂戈哪、曾勝蕙母女世代相傳,讓原住民文化特有的美麗,如同小米酒的風韻,香醇且回甘。

   提醒您,酒駕零容忍,酒前酒後不開車。

Information

◎文.攝影/陳怡君
高雄生,高雄長,四十幾年,一身高雄味。

細細捏塑生活的厚度 ── 陶野陶器

「花火」盤。(N̂g Chú-jiû‧攝影)
「花火」盤。(N̂g Chú-jiû‧攝影)

  攤位上擺放著陶製食器、容器,質感溫暖又現代。陶野是由高雄人Ngôo Hê-bí(吳蝦米)與來自香港的April這對夫妻所創立的陶器品牌。這裡的每件陶器彷彿有各自的個性,皆表現出獨一無二的面貌。

  Q:請跟大家聊一下陶野跟一般陶器有哪些不太一樣的地方。

  A:在台灣,一般人對陶器的聯想多停留在喝茶或藝術品。我們以陶土捏製杯子、碗、托盤、鍊墜…等日常用品,希望拉近人們跟陶器的距離。陶野以手捏陶為主,獨特的外型常常打破一般人對陶器的想像。像盤子「花火」以青花描繪現代煙火,既復古又現代。拿來裝甜點、擺小物,一邊聯想煙火的美好,光想像就很愉快。使用陶器的過程不僅是幾個動作,更是一種生活樂趣。

  Q:特別想推薦給大家哪些作品?

  A:1. 分別融入台灣元素的「藕然」、「小山」,以蓮藕切片和台灣高山的概念做成鍊墜,自然又出色,很適合搭配材質鬆軟的衣服。

加入香港茶餐廳文化的「檸檬」馬克杯。(N̂g Chú-jiû‧攝影)
加入香港茶餐廳文化的「檸檬」馬克杯。(N̂g Chú-jiû‧攝影)

  2. 「痕跡」,在陶器上重現歲月刷洗的銹痕、斑駁。手感細膩,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能感受時光交錯的瞬間。

  3. 加入香港茶餐廳文化的「檸檬」馬克杯,圓潤的杯緣可讓奶茶更滑順、厚實的杯身能替熱飲保溫,最適合泡熱茶與朋友共享。

  Q:哪裡可以找到陶野的作品?

  A:台灣、日本兩大手作設計平台Pinkoi、Creema都能買到陶野的作品,也有多肉植物賣家、咖啡店向我們訂購。我們不時會在駁二、台鋁市集擺攤、跟客人交流。希望陶野的陶器能讓人更細膩地感受生活的層次。

Information

陶野  
facebook搜尋:陶野 toujeceramics

Information

◎文.攝影/N̂g Chú-jiû黃子柔
高雄岡山人。喜歡在台語教學工作之餘,記錄日常所見所聞。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