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201906雄推薦】來去眷村住一晚

竹籬笆外的春天在記憶中漸漸模糊了影像,國軍遷台,匆匆一別竟已白頭,當年隨著軍隊而聚集的眷村,因時代變遷幾乎拆除殆盡。全台首批眷村改建的民宿,正式在高雄掛牌營業,不論客倌打哪兒來,歡迎您來眷村住一晚。

  結合中國大陸各省的軍兵帶著家眷,在臺灣各地落腳生根,形成了眷村,隨著歲月更迭,逐漸演變成極具特色的文化、空間、飲食及生活方式,也造就了眷村特有的人文氛圍。

  高雄同時擁有陸海空三軍的基地,至今仍保存近90公頃的眷村文化景觀,分別在左營和鳳山兩地,眷村內的圍牆、房舍及道路皆完整,高雄市政府提出「以住代護,眷村民宿」專案,來保存這些歷史建築,讓眷村的特有風貌與生活形態得以創新、延續。

尋常的眷村院落,令人魂牽夢縈。
尋常的眷村院落,令人魂牽夢縈。(攝影/曾信耀)

眷村因住而生 眷村保留因住而活

  全台曾經有886個眷村,目前僅剩30個,高雄市政府自2014年起推動「以住代護計畫」,讓眷村重新「活」起來。透過文化局的保存政策,鼓勵人才移民、老屋再造,「眷村民宿」便因應而生。全國第一座眷村民宿就位在高雄市建業新村,第一批有7戶取得民宿登記證,民宿集中在建業新村的緯十路和緯十一路,房舍保存完整。

古典與現代 對飲眷村釀的酒

  海軍子弟出身的馬蔚侖,民宿「丈引小院」的經營者,對眷村的特殊情感,來自於父親的記憶,實際參與眷村民宿的經營,是想讓已搬遷的老眷村人,可以找回昔日的記憶和親人的情感聯結。

後院一棵老楝樹,惹來原住戶婆婆思念的淚水。
後院一棵老楝樹,惹來原住戶婆婆思念的淚水。(攝影/曾信耀)

  丈引是量測布的單位,取名為「丈引小院」,就是想要一丈一丈地將文化傳承下來,民宿從整修到佈置,儘量維持原貌和風味,屋內陳設的手作絲綢服飾如刺繡、盤釦等,展現東方細膩美學。曾經的老奶奶屋主,回來探望這棟老房子時,瞧瞧屋頂木造大樑依舊,後院老樹依舊,緬懷起昔日的生活時光,傷感地哭了出來。

丈引小院陳設著繡工精緻的手作服飾。
丈引小院陳設著繡工精緻的手作服飾。(攝影/曾信耀)

  馬路對面有著藍色二丁掛外牆的「留小燈,藝術眷村民宿」則是走輕鬆的悠閒風,業者陳怡琳很年輕,學設計出身,為了不破壞原有建築,連地磚都一併保留的形況下,發揮設計師的功力,將民宿設計成時髦的輕旅宿,有小小的吧台和乾濕分離的衛浴,在訂房網上頗受年輕族群歡迎。

  首批民宿的經營者大都與眷村保有濃厚的情感與連結,例如退伍軍人、眷村第二代返鄉,希望將村子裡的文化一點一滴保存下來,包括原來位於舊城的「高雄市眷村文化館」移至明德新村改為「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完整呈現眷村的文物,還有「高雄眷村協會」,不定期舉辦眷村文物特展或是眷村美食活動,可以回味老眷村豐富的家鄉味。

眷舍建築沿自日式風格,室內木質地板很有古早味。
眷舍建築沿自日式風格,室內木質地板很有古早味。(攝影/曾信耀)

  沒住過眷村的陳怡琳希望能將最具特色的「人情味」勾勒出來,例如住戶可以互相串門子,民宿業者常常聚在一起辦活動,就像真正的眷村一樣。

  住進眷村,才能慢慢揭開歷史現場生活風貌,探索每戶真實居住的記憶痕跡。眷村本身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意義慢慢消逝於歷史洪流,但隨著文資保存、以住代護、全民修屋等引入新活水,眷村民宿則推動以居住、體驗為主的創意政策,是延續也是新生,期待來到眷村住一晚,細細品味特有的民宿風情。

  民宿訂房詳情參閱「以住代護」網站 https://reurl.cc/EeW8n

訴說歷史軌跡的木造屋頂。
訴說歷史軌跡的木造屋頂。(攝影/曾信耀)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