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2-04-01更新日期:2002-04-01
【情感柴山】
柴山報馬仔-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
最珍貴的自然文化教室
幾十年的軍事管制卻意外保住了這塊都市裡的「原始叢林」,成為今天高雄市最珍貴的天然資源,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表示,因為都市發展所造成的隔離,這裡已成為西海岸獨立而完整的島嶼生態體系,可提供都會區內其他綠地的最佳野生動植物種源庫,其生態保育功能的地位無可取代,而珊瑚礁岩構成的峽谷、洞穴、礁岩中的化石,則成為極佳的地質教室,再加上小溪貝塚豐富的文化遺址,可說是高雄市民最珍貴的自然文化教室。

生態教師的無奈
「先是台泥大規模採礦,接著解除軍事管制,柴山湧入大批人潮之後,悲慘的命運於是開始」,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執行長傅志男相當無奈的說,台泥礦區雖然已經停止採礦,但是復育綠化的情況並不理想,尤其是引進排他性強的銀合歡,更對整個柴山生態造成很大的威脅。傅志男表示,目前在柴山出現包括小花蔓澤蘭與銀合歡兩種外來植物,這些強勢的物種,對於本土植物造成相當大的威脅,其花期長、生長快,只要有裸露的地面,就會落地生根然後快速成長,讓其他原本生長此處的植物很快地就失去了生存空間。
站在專家的立場,生態的老師們希望能藉由更多的觀察結果,提醒所有想關心這片山林的人。

自然認知需要被教育
出乎意料的,這些外來強勢植物另一方面也給柴山帶來了「無知」的傷害。小花蔓澤蘭蔓延整個柴山消息傳出之後,許多熱情民眾為了「護山」拿起鐮刀到山上砍蔓澤蘭,只是對蔓澤蘭瞭解不多,加上對柴山上的植物也沒有認識,竟然將珍貴的菊花木也一刀砍斷,讓許多生態學家心疼不已。
而柴山上的猴群有自己的生態,但是人類上山後,看到猴子可愛,很自然的喜歡餵食,吸引猴群靠近,這原本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過當與過多的餵食行為,卻完全破壞了猴群的生活型態。
現在柴山上的猴子,幾乎已經不會自己覓食,加上人類加工食品好吃,自然界的食物再也難以吸引猴子去吃,這正是「愛之適足以害之」。
反餵食運動回歸自然
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網站,常常接到民眾反駁,認為餵食猴子本身沒有錯,只要慎選食物就好。但是李根政主任絕對反對餵食猴子,他認為,所有的餵食行為都應該被禁止的,討論這個問題要回歸到人類對自然的態度,走進自然、親近自然,不一定要有玩弄其他生命的行為。
李根政提到,柴山上有一個「很有名」的人物,天天背著一大袋的食物上山餵猴子,當其他遊客靠近,他就開始餵猴子,「炫耀」他和猴子間因為食物建立的關係,人類的無聊舉動讓猴子的覓食能力退化,也正因如此,一群真正愛猴子、愛柴山的民眾發起了「反餵食」運動。

環境監督刻不容緩
為了讓民眾對柴山生態有更深與更正確的瞭解,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發行的「生態中心期刊」,裡面定期有「柴山報馬仔」專欄,裡面有許多柴山生態的介紹,像是猴子吃什麼,他們可以在自然間找到什麼好吃的食物等等,讓民眾「不用擔心」,你不餵食猴子就會餓死的疑慮。
李根政主任表示,生態中心有各式期刊、網站,以及各樣宣傳短章,另外該中心每年舉辦柴山種子教師研習,民眾在走進柴山前,應該要增加自己對這塊土地,以及這塊土地上所有生命的瞭解,唯有更多的瞭解,才能給它無害的愛,也不至於在無知中傷害了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