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發布日期:2002-04-01更新日期:2002-04-01

【情感柴山】

山林遊俠-高雄市柴山會

  構樹,在許多山上次生植物林中是很普遍可以見到的植物;生命力強,特別是在已被破壞的土地,佔有很重要的角色,它們總是為受傷的土地帶來一線生機。抱持著這種「先驅樹種」的特質,「高雄市柴山會」山友不但自喻為構樹,同時也展現出他們對於都市山林生態的關懷與強烈的生命力。

  「高雄市柴山會」一群愛生態自然的山友自比為構樹,他們不是高貴材質的檜木或是漂亮桃花心木,只想以無比強韌的耐心來證明他們的生命力。成立於1999年,正式於2001年立案的「高雄市柴山會」,就是用構樹的精神進駐柴山。

大聲地說出愛柴山的宣言!
大聲地說出愛柴山的宣言!

爬山爬出堅持

  話說1989年某一天,有一群人,文人、醫生、各行各業都有;他們想做一個夢,一個綠色的夢!夢的起因,是因為肥胖、虛弱,想爬山瘦身、健身;因為懶,決定就近挑個點。想著想著!抬頭一望,旁邊不就是一座山嗎?好!就那個山─高雄人的厝邊,柴山!

  爬呀爬!有人瘦身成功,有人在綠野仙蹤發現了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綠」,於是輕鬆漫談於焉展開,漫談中的質疑、不解、衝擊,亦開致了「柴山論戰」!柴山、壽山的名稱怎麼來的?翠綠的森林為何會夷成平地,還放任私建涼亭座椅?

  1989年,柴山部份軍管區開放了!這是個契機,讓柴山生態綠林有了「驗名正身」的好機會,更是高雄市市民開始接觸生態、環境等觀念的契機。這群柴山英雄在向山林學習的同時,開啟了高雄人「綠色觀念」生態學習體驗的旅程。

柴山精神誕生

  之後的十年,有更多人穿上休閒鞋、綁著毛巾上山運動,還有人揹水上山,有人上山撿垃圾,還有人在柴山的生態中體悟出生態禪,更多人投入柴山導覽,從植物、化石、地質乃至生態觀念的建立,一一的傳授播種,屬於高雄人的柴山精神於焉誕生。

柴山精神需要更多人去參與、傳承。
柴山精神需要更多人去參與、傳承。

不讓開發帶來破壞

  小小柴山,雖然先前有軍區的限管才得以保持一些完整的樣貌,但是,開放後衍生的問題更多…森林越來越小、濫墾、濫建區域越來越大!使得柴山美麗的面貌,在多重的「踐踏」下遭受破壞。

  就這樣,1992年5月「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成立!主要做規劃及調查,與市政府溝通配合,就從民眾教育做起!於是,這群人開始取經、K資料,調查、規劃、解說教育就真的做起來了!

柴山祭活動情景
柴山祭活動情景

高雄市柴山會成立

  自從一路走來的摸索、萌芽、群力,到台灣各界對整體環境的關心!2001年3月告別地下組織的身分,正式立案,名稱就簡稱為「柴山會」全名為「高雄市柴山會」。然後繼續看著這座山,並擴大關注台灣的森林、水資源及土地毒害問題。

  現任總幹事楊娉育把十多年來柴山的奮鬥史概分為三個時期;1996年至1999年是柴山會的萌芽期,創會伙伴們全力針對議題聯合社團召開聯合記者會,不斷地釋出他們對於柴山生態的種種關懷,一群有識之士做的是草根性組織的工作,雖然是觀念拋磚引玉的動作,但是,在當時整個環境對於生態綠色觀念還處於混沌時期,做起來說有多辛苦就有多辛苦,但是,曾經參與過這群綠色運動的鬥士們都還會記得他們身著運動服,戴著一頂山林便帽,口沫橫飛,甚至是汗流浹背的在解說柴山生態林相時的激動與感動。

成熟的社會運動

  即便是在國外重視環境相關議題,已到了成熟的階段,他們對植物生存仍用概括式的觀念在進行,絕對不是用量化來解決,對於重要的課題,一步都不能讓。

  但是,在台灣對於生態發展,包括政府和民間都作了太多妥協,於是跨過初期的萌芽期進入了群力期,柴山會一群人仍然是埋頭苦幹作生態,作田野、田調,理念的建構與厘清、更清楚的擘畫出環境的理念,即將邁入第三期的運動期,楊娉育指出,所謂的運動期並非時下認知的遊行、抗議,而是當一個社會運動已經到了成熟的階段,針對教育、環境、政策、文化作一全面性的改革。

  柴山會與柴山一起走過十年,十年來有時會有差池,但是,只有接受檢驗才能繼續走下去,汗流完後喝過一口水繼續往好漢坡攻頂,就是抱持著勇於接受挑戰、愈挫愈勇的毅力,生態環保尖兵向前衝的精神也一直延續下去。

只要大家共同維護,就可以悠閒地進出柴山、享受自然。(攝影/謝明祚)
只要大家共同維護,就可以悠閒地進出柴山、享受自然。(攝影/謝明祚)

創造在地的柴山精神

  目前,我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柴山會除了作教育導覽,觀念的拋擲外,也開始用創作來創造新的、有趣的在地節慶文化,如柴山祭、魔芋節等,因為只有透過文化經驗不斷反芻,屬於在地的柴山精神才會應運而生。

  當然,我們所看到的柴山祭活動絕對不是「吃」的節慶,它是平時累積,慢慢的一點一滴醞釀而成的,所以,新的柴山傳奇出現了,活潑生動的文化創作也出爐了,屬於柴山的獨特思維形成了,柴山會不僅僅是一個社團,我們看到它們在質與量的成長。

現代都市生態化

  「都市生態化」是柴山會的最高目標,放眼高雄或是整個環境建設一直在變動,有更多更美的建設在推動,但是看在柴山會的眼中,如果都市建設加了人文藝術和生態觀點,結合工程實務操作,都市的發展才是不可限量的。未來他們將朝向人文景觀、自然資源之存續與保護,研擬以上相關之環境保護、監測等教育計劃,使整個都市環境更符合生態發展。

創造高雄自然傳奇

  為了創作文化與生態思維的編織,柴山會不斷的在思索嚐試,讓我們感受到這個生態團體,不只是埋首於綠林山野中的遊俠,他們正在創造一個新的,夾雜著舊的、發酵的─高雄自然傳奇。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