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2-04-01更新日期:2002-04-01
【情感柴山】
用自然描繪藝術-王家祥
「來一趟『山與海的輕裝徒步』如何?沒有豐盛食物、沒有重裝背負其後;只有一顆放空的心,來去柴山,去看、去聽、去想!那會收穫滿懷的,但不是在肚子,而是在心中!」作家眼中的柴山,是深邃的、如詩似畫的!創作靈感就這樣被激引而出。

王家祥,台灣知名的生態作家。最近呢?是作家又是畫家。同是手中有筆;一筆伸入山林深處,寫著山與人的話語、記憶;另一筆,則沾濡繽紛的畫彩,洋洋揮灑大地與海洋充盈的生命!每兩三天他都會情不自禁地輕裝徒步上柴山,再下到海邊,他說:「那景色真的很美!山與海的交界,海、天與山影的線條!壯闊而深遠!台灣人該有這樣恢弘的氣度與胸襟的!只是,有多少人看到、感覺到?」
在柴山部份開放以前,王家祥尚任台灣時報副刊總編輯,跟著一群作家偷爬山去!沒想到爬著爬著,他開始與其他愛柴山的友人,有作家、醫生、律師…,為開放後的柴山請命,大聲疾呼「愛山、護山」!柴山自然公園促進會於是成立(現立案為高雄市柴山會)。「城市邊緣的荒野」、「自然公園」的構想,皆是在那時被提出,而柴山主義、綠色之夢,也在這波的思潮中,醞釀而生。

「你能想像,在數月間,一條幽靜、灑滿落葉的小徑,會變成中山路!草死了、大樹下的小樹苗不見了、綠覆率急速下降!不救,柴山這座高雄僅存的自然荒野,就完了!」王家祥表示,那候的感覺只能用傷心與憤怒來形容,而那份情感藉由他手中的筆,在雜誌、報紙,不斷地被抒發出來,大聲疾呼!請大家愛山、救山!
會與柴山結下不解之緣,他說:「是緣分吧!或者真是冥冥中註定,該與他共同呼吸、共享喜樂。每當身處人群中,倦了、累了、挫敗、或心痛;上山去,回到這個神聖的祭場。逃避也好、休息也罷,沉澱、靜心、沉思,會讓我再有能量回到人群。」
柴山在王家祥心中,就像是力量的源頭!有人在那裡找到平靜、有人在那裡得到撫慰、而有的則是取得創作的靈感。人們不斷從他身上去取、去得!問題是:有誰想過,柴山該有什麼樣的對待,能讓你一直有所得?是啊!愛山、護山的同時,不就在愛自己、護自己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