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2-04-01更新日期:2002-04-01
【情感柴山】
當企業家遇見一座山-楊博名
「跟很多人的想法一樣,爬柴山就是運動健身。做生意,忙嘛!需要做運動,就爬爬柴山囉!爬著爬著,怎麼看到有人經常盯著草、樹看,或是往遠處瞧。心想這些人怎麼那麼無聊,運動不運動,看什麼?後來才知道,這群人是綠色團體的成員;這也才知道,爬山竟也能學得豐富的知識,如植物、動物還有大自然的變化;這也才知道,人這一生真的錯過了太多學習的機會、與活得更美好的機會!」

楊博名,一家圖書公司的老闆,對於他而言,柴山意外地開啟生命不同領悟的一扇窗。認識生態團體的人後,他開始鼓勵員工常爬柴山,剛開始有些勉強,後來成了習慣;大家就經常在柴山不期而遇。
有一天,公司同仁喘吁吁地從柴山攔沙壩抬了一隻被砍的滿身是血、奄奄一息的流浪狗下山就醫;傷癒後,暫養在工廠。只要一有人靠近,這隻狗就嚇得瑟縮牆角、渾身顫抖。「我不明白,為何會有人那麼殘忍?」他當起了這隻狗「哈囉」的心理醫師,之後,哈囉也就成了他家的一份子。就這樣,他開始關心流浪動物問題,一直呼籲大家別在山上棄養動物、別在山上餵養動物,別讓城市流浪動物問題危害到山上野生動物。

近年,楊博名開始注意智障兒的問題,也關心原住民部落問題。「因為這座山,我領悟了生命的渺小,也開始懂得得珍惜。我開始學習停下腳步去看、去聽山裡頭的聲音與變化,學會去傾聽自然的聲音。因為這樣,從關心山林保育、到流浪動物,再回到對人的關心。」繞了一個圈子,又回到人;只是,看到的、關心的層面已經不同。
「這座山像那打開生命之窗的手,讓我看到生命中的善與真。」那原本煩躁的心,變柔軟了、也變得寬廣!生活開始有了變化,變得簡單、比較不會去計較、比較懂得包容。員工因為爬山,彼此接觸機會與談心機會增加,而得以更團結,這些都對公司業務產生了正面的影響。
「上山來,不要還想到吃、喝,或只想到運動!」楊博名說,「下次再來柴山,請試著停下腳步,去傾聽山的聲音,去看自然的變化!你會發覺,一切,真的不一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