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發布日期:2002-04-01更新日期:2002-04-01

【歷史柴山】

它到底是什麼山

高雄的寶山

  位於高雄港邊的柴山,也是高雄市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從史前時代的打狗社,一直到現在人人喜歡去的柴山自然公園,數百年來,人來人往,也等於是高雄市發展的縮影,被高雄市民視為「寶山」。

探索柴山之名

  如果問高雄市民「壽山」、「萬壽山」、「柴山」、「打狗山」在哪裡?很可能會得到許許多多紛異的答案。

  而實際上,這些名稱所指的,都是同一座山,也就是本文的主題─柴山。

  仔細算算,柴山歷年來的名稱至少有十三個:打狗山、高雄山、高砂山、虎仔山、打鼓山、鼓山、埋金山、耶普山(猿山,猴山)、柴山、麒麟山、蛇山、壽山、萬壽山。

  以下就依序介紹其緣由。

柴山,是高雄的神祕之境。
柴山,是高雄的神祕之境。

打狗山、高雄山

  柴山為高雄最具代表的山脈,冠上高雄地名相當合理。高雄舊稱「打狗」,因此有許多人稱其為「打狗山」;日治時期,日本政府以「打狗」地名不雅為由,改與日文同音的「高雄」,於是又有人將其稱為「高雄山」。另一個與地名有關的則是「高砂山」,「高砂」是日本人稱呼台灣的名稱,日本人認為柴山就是早期傳說的高砂山,因此稱呼,但此說法並不流行。

打鼓山

  至於「打鼓山」,則可能是由「打狗山」的音輾轉而來,但也有一說是高雄港口內有巨石,行船相當危險,因此船隻經過時,都要打鼓求神明保佑,因此才有「打鼓山」的名稱,後來更進一步簡化為「鼓山」。而這兩個名稱也相當程度成為當地的代名詞,例如每年舉辦的「旗鼓節」、「鼓」指的就是有「鼓山」之名的柴山,而柴山所在的行政區域,更乾脆稱為「鼓山區」。

進出柴山,你是否真的認識它?(照片提供/串門文化)
進出柴山,你是否真的認識它?(照片提供/串門文化)

猴山、耶普山、柴山

  在地名傳說之外,柴山還有以其「物產」而取的地名,分別是耶普山(猿山、猴山)與柴山。「耶普山」Apen-bercht、Apen-bergh之名,乃是荷蘭人統治台灣時期所取,其名就是猿山、猴山之意,名稱來源自然是柴山著名的台灣獼猴,至於目前所慣用「柴山」一名,則是因為柴山自荷蘭時期,就是以出產薪柴聞名的山脈,一直到清末、日治初期,因為被砍伐殆盡,柴山才不再以此著名。

麒麟山、蛇山

  柴山還有兩個比較難歸類的名稱:麒麟山與蛇山。「麒麟山」之名可能與風水有關,柴山一向被堪輿學家認為是高雄的龍脈,因麒麟為神靈,故有此名,而蛇山則是柴山的支脈,位於左營舊城南門附近,但常遭弄混,認為也是柴山的另一名稱,甚至在地方志(鳳山縣志)上也記載,但實際上兩者不應混為一談。

壽山、萬壽山

  壽山,萬壽山,則與政治有關。昭和天皇任太子時,曾赴台灣遊歷巡視,到達高雄時住在柴山上,正好再過幾天將逢其生日,於是當時台灣總督田健次郎將柴山改名為「壽山」,並設「壽山紀念公園」紀念此事,使得壽山成為台灣八景之一。

  西元1968年,楊金虎市長任內,為了替當時的蔣介石總統祝壽,將「壽山」再加上一級,成為「萬壽山」。發展至今,「壽山」與「柴山」是目前最多人使用的稱呼。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