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發布日期:2003-02-01更新日期:2003-02-01

原鄉生命力 活出新希望

原住民志工 自助而後助人 無私奉獻 付出愛心 幸福滿滿

  高雄市原住民志工人數不多,卻日益茁壯,比起其他族群,他們的經濟也許不夠充裕,但樂觀進取的態度,對於都市原住民事務所付出的愛心,卻讓他們感到相當富足,因為拒絕成為永遠的弱勢族群,所以這些人站在殘酷現實的第一線,以親切熱情的笑容,為都市原住民建立起一個無形的大家庭。他們說:這就是上帝賜予的最大幸福。

走出主流社會的偏見

  記者採訪當天,來到前鎮原住民服務中心,訪問在其就業輔導中心服務的高雄原住民志工團行政組組長方玉秀、團員周雲妹,由於部落工廠正在教學製作琉璃珠,包括她們在內的十幾位婦女都在地下樓辦公室中,低頭學習製作琉璃珠,現場不時交雜著阿美族語、國語、排灣族語等等各種語言,她們都是想要學得一技之長的原住民婦女,賺錢貼補家用是她們最大的希望。

  來自嘉義鄒族、身為志工團第一屆成員的方玉秀說,目前高雄市原住民最大的問題不外乎失業、或者單親家庭中小孩的扶養問題。因為,大部分原住民無一技之長,學歷又低,這樣的條件在景氣不好的時候,完全被拒於工作機會之外,而許多工作又限定年齡,使得中高年齡原住民失業問題更嚴重,原住民能做的大部分都是清潔工、苦工等勞力工作。尤其主流社會對於原住民仍懷有偏見,使得原住民在工作待遇上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方玉秀(左)認為就業和教育是目前都市原住民急需解決的問題。 周雲妹(右)在志工服務工作中,也找到自我族群認同與價值感。
方玉秀(左)認為就業和教育是目前都市原住民急需解決的問題。 周雲妹(右)在志工服務工作中,也找到自我族群認同與價值感。

不敢承認自己是原住民

  也就是因為受到社會的排擠與歧視,有些原住民產生自我認同危機,方玉秀便曾經探視過一名原住民青少女,不肯承認自己是原住民,經過多次的溝通了解後,這名青少女終於肯承認自己的原住民身分。這件事也讓方玉秀發現,有許多生活在都市中的原住民,常受困於自我設限的圈圈裡頭,沒有辦法、也沒有力量走出來;因此更激發她站出來,盡自己所能地協助這些受困的原住民朋友。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其實目前政府對於原住民有許多補助與獎勵,但是多數原住民都不了解,因此我們受過訓練的志工,便有責任將這些知識與原住民應享的權利,告訴他們協助他們。」滿臉笑容的方玉秀樂觀堅定的說。

  從事志工服務除了可以幫助別人,往往也為志工本身開啟另一扇窗,身為排灣族、個性內向的周雲妹,以往是一位待在家裡等待丈夫、小孩回家的家庭主婦,如今小孩都長大了,便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走出自己原有的生活圈。經過志工的一連串訓練,原本不善言詞的她,現在開始學會溝通,也開始協助他人,這些,讓她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自我價值感。

愛心就是財富

  周雲妹說,志工服務不只是為他人,也是為自己,志工服務不需要有錢有閒,志工服務要的只有一顆愛心,「來到原住民志工團後我發現,這裡的志工不一定很有錢,雖然有欠缺,但是他們的愛心卻很富足。」

  看到高雄原住民志工團無私的奉獻,你會發現,愛心,除了來自於對生命的熱誠,更必須來自於樂觀,正因為他們不哀嘆放棄,以實際行動,帶領所有躲在黑暗的族人走向光明,因此,當他們在服務他人時,同時也完成了自我。

正在學習琉璃珠製作的原住民婦女們,希望藉由習得一技之長,解決生活經濟問題。
正在學習琉璃珠製作的原住民婦女們,希望藉由習得一技之長,解決生活經濟問題。

市容尖兵 環保局108條好漢 原住民清潔隊員的夢幻部落

  在高雄市環保局的清潔隊中,目前有著108位原住民隊員,說出來也許你會很驚訝,在這108個默默維持城市美麗妝容的無名英雄中,不乏首領級的部落長老甚至是頭目,雖然身處異鄉,但在他們心中卻牢記一處「夢幻部落」,那是屬於家鄉的氣息,也是離鄉求生的最終依歸。

  來自魯凱族的麥運春,從嚮往北部大城、至回到高雄工作,對於以勞力為重的清潔隊工作,由於族人的凝聚力而有了新的體悟。

茫茫人海中相互扶持

  就如同電影「夢幻部落」裡的原住民,下山之後念茲在茲的是,風吹過整片小米田美妙的聲音。離鄉越遠,就越想回家,原住民就算身處異鄉,同族人的血液也會彼此呼喚,讓他們同聚在一起,用熟悉的語言互慰彼此的思鄉之情。

  來自魯凱族的麥運春,每逢假日,不是回屏東山上老家和母親、女兒孫子同聚,便是到教會和族人一起禮拜,本身還擔任高雄縣魯凱族百合花協會理事的他說,魯凱族的文化注重互助,因此來到都市生活,這種文化精神促使族人更加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在大都市茫茫人海之中互相依靠扶持,不管是在經濟上、生活上,或者是心靈上。

由於部落與族人的凝聚力,麥運春對於「以貴族身分從事清潔工作」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變。
由於部落與族人的凝聚力,麥運春對於「以貴族身分從事清潔工作」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變。

付出苦力卻倍感踏實

  麥運春加入高雄市環保局清潔隊也是因為族人親友的介紹,首位進入高雄市環保局工作的原住民-李正輝便是麥運春的表舅。不過,表舅第一次的介紹並沒有被麥運春接受,身為魯凱族貴族的他認為:「以前,沒有現在這麼現代化的機器設備,清潔隊員做的工作都是勞力苦工,年輕時,總覺得這樣的工作不適合年輕人,又一心嚮往台北的繁華,所以就拒絕了」,直到多年後,因為就職工廠因故倒閉失業,麥運春才回到南部找工作,正式加入環保局清潔隊,但是心裡卻因為離家越來越近,越感到踏實舒服。

  「在台北工作,記憶最深刻的兩件事就是搬家、和排隊買票坐車回老家,真的很辛苦」麥運春說。現在雖然仍然是離家在外工作,但是所屬的鼓山清潔隊八位隊員都是魯凱族,彼此相處就像是大家庭,常用魯凱族族語溝通,在工作上互相扶持,那顆思念家鄉的心也在同族人的關懷下被治癒了。

身處異鄉更形團結

  「清潔隊員的工作常處於高危險當中,因此隊友的互助更為重要,有一次,為了要撿起民眾混雜在一般垃圾中的玻璃瓶罐,我的手被卡在旋轉的機器中,幸好隊友發現,緊急按下煞車器,我的手臂才逃過一劫。」目前高雄市環保局清潔隊三千人中有一百多人是原住民,最年長的35年次,最年輕的66年次,先進對於晚輩的提攜叮嚀,以及不分彼此的關懷付出,是他們在異鄉工作最大的支撐。

小米田的美麗鄉愁

小米田的美麗鄉愁

  國中就來到平地求學的麥運春,早已習慣都市裡的生活,長期的工作經驗讓他說起台語也很流暢,熱情的個性也讓他交到許多好朋友,不過面對於母語的流失,原住民文化的式微,身為魯凱族貴族的麥運春還是不免感到焦慮。因為就像電影「夢幻部落」,不管在大都市裡的遭遇如何,象徵著原住民文化精神的「小米田」,才是所有原住民在異鄉奮鬥的原動力,心靈的依歸。

  結束訪問時,熱情的麥運春邀請我們參加今年八月部落裡舉行的小米祭,也許屆時我們將在原住民歌舞祭典,體驗他們對大自然的禮讚,感受原住民最豐沛的文化活力,但從麥運春突然活力十足的神情看來,原鄉情結永遠是令族人勇敢面對生活挑戰的美麗鄉愁。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