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3-04-01更新日期:2003-04-01
高雄新學派
風格我獨有 高雄學習新主張
文/茗風
大膽的提出,高雄的學習新主張,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城市獨特的風格滋養,讓每個市民都能驕傲的說,「我來自高雄,我與眾不同」。
每一次學習新觀念的提出,都拓展了我們的視野,每一次學習風潮的啟動,都帶我們走的更遠,高雄正以前所未見的活力與衝勁,開創出城市獨特的創新學習風潮,以深邃豐厚的城市內在精神,滋養高雄市民的心靈,這場學習新浪潮,你我都不容錯過!
天文行動教室 帶你直探天天文奧秘
觀星非得在晚上,到處辛苦尋覓無光害的地方,才能一探天文世界的奧秘嗎?今年開始,高雄市學生擁有一個全國首座的校園天文行動教室「星際巨蛋」,即使在艷陽高照的白天,你也可以自在遨遊造瀚宇宙,走一趟令人驚嘆的太空之旅。
港和國小這座充氣型天文星象儀,外型有如一座銀色的大汽球,只要穿過高度不到一百公分的入口,你就可以置身美麗夜空下,仰望滿天星斗。而且體小、重量輕,攜帶相當方便,只要一台小轎車,就可以將宇宙之美帶到各地孩童眼前,對於居住於偏遠、天文教育資源缺乏的學童而言,不啻是一項福音。

比起造價動輒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標準規模天文館,「星際巨蛋」造價新台幣二百八十萬元相較便宜,卻宛如一座迷你型的天文館,可充分發揮普及天文教育的功能,有了這座星際巨蛋,就像是全市每一所學校都有了一座天文館,她的啟用不但象徵高雄天文教育新的里程碑,也向全台展現了高雄天文教育非凡的成績單。
向以天文教育聞名的港和國小,今年八月二十七日為迎接七萬三千年來難得一見的火星大接近,在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舉辦了一場火星觀測會,現場架設大型天文望遠鏡及螢幕,並安排專人解說,吸引大批民眾參與這人生僅有一次的天文盛事。為持續推動高雄天文教育普及化,港和國小未來還將規劃一系列「星際巨蛋」天文教育巡迴推廣活動,要帶著各地學童馳聘幻想,冒險探索穹宇秘境。
台灣扁笛 吹出家鄉的悠揚樂音
想像在波光瀲艷的愛河旁,由數以萬計的學生同時吹奏起悠揚悅耳的笛聲,那響徹雲霄的畫面有多壯闊啊!這一切並非不可能,而且在今年年底就會呈現在所有市民的眼前…
「其實我自己並沒有音樂細胞…」,謙稱自己音感不好的謝長廷市長談起學習扁笛的心路歷程,認為連他這樣的初學者經過短暫的學習,都能夠看譜吹出熟悉的曲調,大家如果都能輕鬆地學會扁笛,對音樂文化的推動也會有相當的幫助。

在市長的心中一直懷抱著一個夢想,就是「所有的市民至少會一樣樂器」,讓每位市民都能透過音樂來學習與人分享的感動與喜悅,也能帶動高雄在地的音樂風氣,並培養市民對音樂的鑑賞力。
為了完成這個夢想,高雄市日前已經展開了「台灣扁笛」種子教師的培訓,說到這個以台灣為造型,並嵌著一顆愛心,世界首創的「台灣扁笛」就不得不提到高雄民俗音樂家郭慶榮老師,郭老師之所以投入陶笛的研究、扁笛的發明中,都源自於小時候在廟會裡夜市中,悠悠傳來的優美笛聲,四十幾年來成為他腦中不斷迴響的聲音,也是他往後音樂熱情與活力的泉源,讓他沉浸在生活中尋找各種美妙聲音的樂趣中。

「學音樂最重要的是興趣!」郭慶榮老師表示非常榮幸能接下訓練300位種子教師的培訓計畫,古今中外的動人旋律雖不可勝數,但都是由簡單的音符所交織而成,而且不論是陶笛或扁笛,相較於一般的樂器來說,都更為便宜而且攜帶方便,這也是推動扁笛吹奏運動的原因之一。
此次由高雄發聲,嘹喨於國際的「台灣扁笛、萬人吹奏」活動,除了將向金氏世界紀錄挑戰外,也希望牽引出高雄的音樂學習風潮。
高雄現在就從這個小小的扁笛開始,啟迪每一位市民對音樂的感動,也許下一個令世界驚艷的陶笛家就在高雄誕生呢?
南方盃辯論賽 帶動理性思辯風潮
辯論的精神是什麼?畢業於台大法律系的高雄市長謝長廷,大學時期為了訓練自己的口才,曾加入台大健言社,對於辯論的精神與好處,有著最為深刻的體驗。謝市長認為,從社團的學習經驗中,所獲得的自我邏輯思考、清晰表達及敏捷反應能力的磨練,對他在往後的事業與從政生涯,有莫大的助益,尤其在這個講求行銷的時代中,對於較為木訥憨厚的南部縣市市民而言,辯論更可以訓練自我表達的能力,成功行銷自己。

因此,早自1999年,謝市長面對高中職辯論社團學生提出舉辦南部高中職辯論賽的請求時,便當下允諾。自此,全國唯一官方舉辦的辯論大賽─「南方盃」就此開始。
歷年來「南方盃辯論比賽」都可說是高高屏三縣市的辯論盛事,吸引許多有志學生參與競爭榮耀,今年更決定擴大舉行,擴展至南部七縣市地區,報名參賽學生踴躍,總共有38隊參與選手,300餘人參加。

高雄市辯論學會常務監事陳蘭香表示,辯論在許多人心目中的刻板印象就是只求勝利、滔滔不絕,其實辯論非「詭辯」,除了「說」以外,更重要的是去聆聽對方的話語,因此「南方盃」特別強調辯論風度,評分中特別增加一項「風度儀態」,凡是搶答、惡意制止等行為都被禁止,希望從辯論中,參賽者可以真正體會民主法治的真諦。
由於「南方盃辯論比賽」經年的舉辦,成功帶動高雄市高中職學校辯論的風氣,在高雄市辯論成績特別出色的前鎮高中、復華中學、新莊高中、道明中學都曾在比賽中勇獲佳績,今年「南方盃辯論比賽」第二,三名也由高雄市參與隊伍一手包辦,由後起之秀瑞祥高中、雄中獲得。

對於去年進入前八強,今年以黑馬之姿一舉拿下第二名佳績的瑞祥高中社長蔣能旺來說,看似嚴肅的辯論,讓他親身體驗到理性思考世界的奧妙,一接觸之後,就樂在其中,也讓自己對於日常生活有更深刻的觀察。
明年,南方盃已示範五年的台語辯論,將列入以後常態性的正式比賽項目,相信又將成為國內辯論比賽的另一項創舉!
幼教券補助 讓小孩快樂上學
由於目前國內義務教育仍只有九年,尚未向下延伸,在公立幼稚園數量有限的情況下,許多家長不得已只好選擇學費較為昂貴的私立幼稚園就讀,對於經濟情況較不理想的家庭來說,也是一項不小的經濟負擔。因此自89年度下學期起,中央開始推動「幼兒教育券」補助政策,針對滿五足歲就讀私立幼稚園的兒童,每年提供一萬元的幼教券補助,希望能讓每位小孩都有快樂上學的權利,而不要因為家庭環境因素,喪失了早期開發潛能的學習機會。

其實,在教育部推出這項政策之前,高雄市政府就對此問題相當關注,為保障每一位小朋友的學習權利,早就於87學年度上學期,就補助讀私立幼稚園學童托教津貼,補助金額從原先的每年五千元,逐漸調整為一萬元。
此外,為照顧社會弱勢族群,更針對高雄市內中低收入家庭之四到六歲的孩童、三足歲之身心障礙孩童,提供每月三千元的托育津貼,並在兩年前提供高雄市內低收入戶家庭孩童,一定的免抽籤優先就讀公立幼稚園的保障名額。希望可以讓「教育機會平等」的理念在高雄真正落實,讓高雄市的孩童都能夠快樂就讀、自信學習,在學習起點上不落人後。
環保教育 高市成功出擊
1999年,高雄市環保局在事先完善的規劃與宣導之下,於7月1日創國內之先鋒,首度全面性推動「垃圾不落地」政策,果然一推動就全面成功,不但展現高雄市政府推動環保的決心與魄力,高雄市民的全力配合與支持,也顯現了長期以來高雄環保教育的深耕與成果。目前,「垃圾不落地」觀念已經普及於市民心中,執行率達九成以上,亮眼的成績也成為外縣市觀摩的對象。
同樣的,2001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強制垃圾分類,也是期望促使民眾養成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的好習慣,讓資源有效運用,成為新時代具有環保意識的好公民,高雄市民的表現更令人激賞,創造了高雄市高達15-20%資源回收率的漂亮成績。一一步步環保政策的成功實施、落實推動,不但改變了高雄市民居住的生活環境品質,也讓環保意識在市民心中開始萌芽茁壯。

「2003高雄燈會」於二月底成功落幕,十天內雖然湧入四百萬人次的賞燈人潮,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在歷年來環保教育的宣導之下,今年燈會賞燈民眾的公德心較往年進步許多,大多數民眾都會將手邊垃圾投置於垃圾桶中,使得燈會現場環境乾淨舒適許多。
今年燈會共清運80餘噸垃圾,不但較往年減少許多,加上環保局事先妥善的規劃,派出前鎮區、苓雅區、前金區、鹽埕區清潔隊,以及溝渠清疏隊等清潔人力2430人次,並於各定點放置垃圾桶與資源回收桶,方便民眾隨手做環保,在這場年度盛會中,高雄市民改變了人們以往心中大型活動結束後總是滿目瘡痍、垃圾滿地的印象,展現了高度的公民意識與環保意識,不隨手丟棄垃圾,市民教育的成功可說是高雄市長期推動環保教育的豐碩成果。
海上新希望潮流 從高雄出發
文/蔡靜曄
台灣四面環海,高雄港聞名全世界,身為港都城市的子民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與其懼怕、排斥它,不如深入了解海洋豐富的生命力,進而接受它、喜歡它,發展屬於高雄特有的海洋文化。而臨海的高雄,正企圖以各式水上運動,展現屬於陽光子民特有的活力與熱情。
希望潮流一
港都子民 海上揚帆
今年六月份在高雄外海,令所有海洋子民引領期盼的第一屆「海洋首都盃全國帆船錦標賽」終於熱鬧上場,在風景美麗的西子灣,海上選手俐落的身影,令人讚嘆不已,而你可知道,高雄市也有兩位年僅十二、三歲的帆船小高手,早已在各種大小的競賽中,展現其不凡的身手。
目前分別就讀九如國小六、五年級的楊森、楊穎兄弟在父母親多元教育的觀念下,從小學一年級便開始學習游泳,不但練就一身宛如水中蛟龍的好本領,駕駛帆船的高超技術,羨煞不少同年級學生,甚至連高年級的學長學姊也對倆兄弟特殊本領感到好奇。

上天賜給的禮物
一般人都認為帆船水上活動的危險性高,許多家長都不願意讓小朋友去接觸這樣的水上活動,但楊媽卻說: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帆船活動,才會有那樣的刻板印象,只要了解帆船的基本知識及注意活動的安全性,帆船活動可說是訓練小朋友臨機應變、冒險犯難及如何自我保護的最佳水上活動。
楊媽媽說:每一項運動或多或少都會有運動傷害,若因此就限制小朋友這個也不能玩,那個也不能玩,小朋友將如何去面對未來人生十之八九的無常呢?所以,與其害怕它,倒不如面對它,在了解帆船活動的基本知識及做好安全措施,帆船活動可說是上天賜給島嶼國家最好的禮物。
大海的啟示
楊媽媽進一步指出,由於海上活動險象環生的情況很多,加上每次都是以「討海人的心情」出海,因此他們一家人很早就談到「生、老、病、死」等人生無常問題,坦然面對人生必經之路,這對孩子的成長過程相當有幫助,不僅會更珍惜生命,也學會尊重生命。
兄弟一同學習帆船的過程中,除了會相互分享外,兩兄弟也會將學習過程的問題與經驗與父母親分享,楊寶鳳開心的說,這讓他們的家庭無時無刻有話題可聊,同時在面對一個技術或者一個觀念問題時,大家都有發言權,也會相互討論,最後達到共識,這些家庭生活點滴是無法用金錢可以衝量的。

駕著帆船環遊去
弟弟楊穎回想第一次接觸帆船時的情形,臉上仍有些羞澀的他說,前年他還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自由式,蛙式,仰式甚至蝶式沒有任何招式可以難倒他,但要駕駛一艘帆船心中難免還是忐忑不安,甚至有些害怕,但就在哥哥與媽媽的鼓勵下,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下,坐上無動力帆船,這一坐便是一整個暑假,愛不釋手,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外,幾乎所有時間都用在水上,根本沒有時間跟朋友去網咖或漫畫書店。
日前看到劉寧生船長駕駛無動力帆船環遊全世界的壯舉,兩兄弟也一口同聲的表示,以後也要像像劉叔叔一樣,駕駛無動力帆船橫渡五大洋航行全世界,到世界各地去,不過,楊穎也偷偷的表示,目前最大的心願是駕駛心愛的帆船,到旗津去吃碗冰,浪漫的他已偷偷規劃好路線了。

操之在我的成就感
哥哥楊森則表示,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曾經遇到瓶頭,尤其是船開出後,掌控權全操之在我,若遇到浪大翻船時,也要憑自己的力量將船扶正,因為在海上只有自己能依靠,這種成就感是無法用言語可以形容的。
楊森、楊穎兄弟除了自我練習外,還到處參加各種競賽,包括大鵬灣海洋運動競賽、全國帆船錦標賽、九十二年海洋運動競賽、九十一年高雄縣縣茄萣海洋杯帆船表演秀演秀等,成績都相當優異。雖然帆船練習與學校課業幾乎佔用掉所有的時間,但兩兄弟仍舊有辦法挪出一些時間參加各種不同領域的練習,包括禪學班及擔任柴山解說員等,兩人展現出來的旺盛精力與對自我興趣的堅持,就如他們在水上的矯健身手一般,充滿港都子民絕對的自信與力量。
希望潮流二
全民游泳 親近海洋
為了讓高雄能成為名符其實的海洋首都,高雄市政府近年來持續推動各項游泳培訓計畫與活動,希望能帶動市民學習游泳的熱潮與興趣,讓市民敢親近水、接近海洋,除了欣賞她的美景,也能徜徉其中,享受水中樂趣。
這一連串的游泳運動推動計畫包括:開設校長游泳訓練班、游泳種籽老師培訓班,鼓勵校長、老師游游泳,進而推廣校內游泳運動,希望未來每位中小學生畢業都要會游泳,並辦理國中小學生游泳能力認證,期望能提升師生的游泳能力。同時也積極協調市立游泳池、學校游泳池、民間游泳池,降低游泳門票收費,舉辦游泳研習及育樂營,共同推展學校及社區游泳運動,還開設游泳志工研習班,企圖透過多面向的推動,讓游泳真正成為高雄的全民「運動」而其推動的成果則在各社區居民、學生家長的熱烈反應中得以窺見。

游泳人口 比率提高
「這幾年高雄游泳運動推動下來,學生的游泳能力提升了很多,像五權國小畢業生能游十五公尺的比例便從以往的76%提昇至84%」,長期協辦高雄市各項游泳活動的五權國小訓導主任莊筆萌說,「而且游泳的好也逐漸被知道,因為它是一個比較緩和健康的運動,適合各年齡層的人,尤其對於有氣喘疾病的人特別好,所以有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都向學校反應,希望學校能開設游泳訓練班或者開放學校游泳池」。

為凸顯游泳此一水上運動的趣味性,高雄市政府自民國90年開始舉辦港都盃水上運動會,競賽內容不強調游泳競技,而以水上運動的趣味性為訴求,如水中拔河,軍人划艇等活動,今年更首度將運動會地點拉到知名水上樂園─布魯樂谷盛大熱鬧舉行,要讓參賽者更能輕鬆的在水中玩耍。
今年,高雄市政府期望能將游泳運動更廣泛的推廣,將海洋首都游泳人口數從去年的37%提昇至40%,未來更希望能使高雄成為全國游泳人口比率最高的城市,屆時身為海洋首都的子民都將更能享受玩水所帶來的愉悅感受。

希望潮流三
輕艇划船 縱橫水上
高雄海洋技術學院可謂是國內海洋教育的響亮老招牌,推動海式運動向來不遺餘力,從七十六年尚是高雄海專時期,便成立西式划船,逐年擴充水上運動,至今學校同時擁有西式划船隊、輕艇競速隊、輕艇水球隊,在南台灣校園裡可說是絕無僅有。
三支隊伍都擁有相當優異的表現,歷史最悠久的西式划船今年首度打入宜蘭盃國際名校划船邀請賽十六強,和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日本應慶大學、澳洲雪梨大學等名校同場競賽;輕艇水球隊也曾連續三年摘下高雄市主委盃輕艇水球錦標賽冠軍,八十六年再獲全國中正盃輕艇水球錦標賽第三名;八十八年才成立的輕艇競速隊,更在成軍短短三年後,即奪得九十一年全國中正盃際議長盃錦標賽公開男子組四人K艇、雙人K艇第二名、公開女子組單人K艇及雙人K艇第二名,成績非常耀眼。

愛河表演 驚艷四座
不過這些成績可都是學生們辛苦練習得來的,通常他們都是利用下課後五點到六點多的時間練習,由於八十四年區運會曾在蓮池潭舉辦比賽,建有碼頭與艇庫,而且水城寬廣,因此便成為輕艇速隊平日練習的最佳場地。輕艇水球隊則多是利用校內游泳池進行練習,因為比賽規則類似籃球,所以不但要練習平衡感、操槳射球的技術,還要培養團體默契、討論攻防戰術。同時,學會在翻船後能迅速回覆平衡也相當重要,這項精采的水上特技─360度翻滾便曾在愛河畔表演時,驚艷四座。
下次,當你在高雄市愛河、蓮池潭上,再遇見這些來自高雄海洋技術學院的西式划船與輕艇隊伍時,別忘了為他們加油喝采,也期待未來高雄市的水岸空間會因為他們的加入,而更增添活潑,多元的風貌。
挑戰極限 就是天生好動
文/蔡靜嘩
高雄體育人才輩出,不管是傑出的體育隊伍,或是敬業優秀的教練,都為我們展現了令人敬佩的運動家精神!在此我們特別介紹剛獲得全國棒球聯賽冠軍的高雄市五福國中棒球隊,以及今年剛榮退、有「高雄籃球教育推手」美譽的劉錦池教練,看他們在陽光高雄裡,用燦爛熱情的生命力,盡情揮灑的精采人生。
港都棒球旋風─五福國中棒球隊
榮耀背后的嚴苛訓練
只要談起紅葉少棒,台灣人民無不與有榮焉豎起大拇指直說讚,不過,光鮮亮麗的選手背後需要面對多少嚴苛的訓練是外人無法想像;今年榮獲全國少棒冠軍的五福國中棒球隊,雖然環境與二、三十年前大不相同,但練球過程中的辛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球隊也是在這樣的訓練中成長、茁壯。
五福國中棒球隊於民國七十九年成立,走過十三個年頭的五福國中棒球隊,不僅屢創佳績,同時也培訓許多國家級的選手,甚至包括多位名星選手,如目前於日本西武隊擔任投手的許銘傑、加入美國西雅圖小聯盟的武昭關,及獲選為中華隊投手的林岳平等,大大提高球隊的名聲,也讓五福國中棒球隊在體壇上擁有一席之地,並成為棒球界的翹楚。

汗水與淚水的交織
於今年初退休的總教練王正富表示,球隊有這樣傲人的成績,可以說是汗水與淚水交織而成的,成功的背後除了隊員不懈的努力外,棒球隊還擁有四位訓練有素的專職教練,分別是陳硩升、陳耿佑、陳信成及蕭良在等人,他們幾乎全年無休全心全意的培訓球員,有時還不得不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其中的艱苦是無法形容的。
而成為球隊的一員也不簡單,因為從國中一年級到三年級的球員都沒有屬於私人時間的特例,除了基本的課業要照顧外,還要挪出時間訓練球技及體能,很多人受不了訓練的苦而紛紛離去,所以能一直待到畢業的同學,沒有過人的意志力與決心是沒法辦到的。
對球場心存敬意
一般而言,一、二年級的球員主要以體能訓練為基礎,內容涵蓋心理、生理及整體的配合,教練尤其會要求一年級新進的球員從整理球場開始做起,包括灑水、整地等基本功課,一點也馬虎不得。王正富說這些基礎功課就像小和尚開始學佛法一樣,球員若對棒球場心存敬意,才懂得如何去尊敬別人,所以王教練堅持進入球場的球員都必須向球場行禮後才可進入,這不僅代表人對球場的謙卑之心,也讓球員了解尊重別人的重要性。
隨著體能的增進,二、三年級則著重於球技的訓練,包括傳接球、打擊、守備、投手、補手,內野、外野、打擊等訓練。

吃苦當做吃補
五福棒球隊的球員每位球員一下課,唯一的目的地就是直奔球場,練習常常直到天黑看不到球為止,同時球隊球員沒有休閒假日,因為連星期假日也需不斷的與其它球隊切磋球技舉行友誼賽,友誼賽程幾乎排滿整個週末假日,遇到氣候不佳時,隊員也沒休息必須在室內訓練體能等,因此一位出色的球員不是一蹴可幾的,而是需要夜以繼日鋼鐵般的訓練,所以,王總教練也常把「吃苦當做吃補」當做口頭禪勉勵每一位球員。
學習過團體生活
王總教練也強調球隊並不只是自我訓練而已,身為球隊的一員,更要學習如何過團體生活,因為良好默契是一個球隊的成敗關鍵,也是五福國中棒球隊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王教練說,由於國中時期屬於青少年的青春叛逆期,因此球隊最注重人和與團隊精神,球隊就像一個大家庭般,在不斷的訓練過程中,隊員們會相互幫忙,彼此提攜,相處融洽,球員的感情日益增進。

自由發揮自信成長
常把球場當成自己的另外一個家的五福國中棒球隊員施博詠媽媽說,每個小孩都都有自己的特長,讓小孩發揮所長就能獲得想像不到的成績,施博詠小學時體格比較胖,後來加入五福國中棒球隊,身體變得比較壯也更健康,且時代也不同了,教育觀念也逐漸開放,打球的小孩不會再被認為沒前途,反而因尊重孩子的自由發展,孩子對自己的決定更加負責、更加努力,這是以前未加入球隊時無法想像的。

高雄籃球教育的推手─劉錦池教練
永遠的籃球義工
今年八月,曾經帶領高雄市七賢國中、三民家商籃球隊征戰國內各籃球比賽獲獎無數,被稱為「高雄籃球教育推手」的劉錦池教練從教職退休,一百多位子弟兵特地從各地前來,為他們口中暱稱為「姥姥」的教練舉辦2003年「姥姥盃」籃球賽,及退休儀式。看著記錄著過往和球員們打球、比賽的回顧幻燈片,劉錦池和學生彷彿回到昔日辛苦但快樂溫馨的時光,渡過了他這一生中最感動難忘的一天。
雖然已經從七賢國中退休,但是劉錦池仍堅持「退而不休」,當起籃球義工,繼續訓練七賢國中、三民家商他一手創立的籃球隊伍。談到身為地理老師,究竟是如何投入籃球教育的,劉錦池認為除了一連串機緣外,最重要的還是來自於對生命的感激。當初在沒有帶隊經驗下,只憑著一股對於籃球的喜愛,便接下七賢國中女籃球隊教練一職,雖然沒有人看好,但是表現卻連連跌破眾人眼鏡,接下來成軍的男籃表現同樣出色,在各項全國性比賽中所向披靡,共曾拿下國中籃球聯賽國女組六座冠軍、國男組兩座冠軍,還曾獲得一九九八年世界青少年運動男女籃雙料冠軍,替高雄市爭得不少光榮。

感激生命 奉獻自我
民國八十五年,劉錦池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衝擊,身為知名鋼琴家的兒子劉孟捷生了一場大病,幸好有許多貴人的協助,才從鬼門關前救了回來,奇蹟似的完全康復,再站在舞台上演奏,這讓劉錦池暗下發願,要盡自己的力量幫助更多人,把自己奉獻給別人的小孩。因此當看到七賢國中籃球隊學生畢業後,可能會被拆散,劉錦池便帶著他們尋找落腳之處,也才有三民家商籃球隊的誕生,並在成立後一年,連續兩年獲得全國高中男籃賽(HBL)總冠軍,建立起輝煌的「三民王朝」。
回顧這三十幾年來的籃球教育生涯,劉錦池認為最有意義的莫過於與孩子們之間的教學相長,他嚴格要求學生打球之外,在讀書、品德上也不能馬虎,在這個陪伴的過程中,分享了孩子們成長的喜悅,及純真善良的心,劉錦池說,「那是他最大的支持動力,也是他最大的收穫」。

讓高雄躍升為「籃球重鎮」
矢言將終身奉獻給籃球的劉錦池,除了持續以他嚴格與關愛兼具的教練風格帶領七賢國中、三民家商籃球隊為高雄爭光,還成立姥姥籃球聯誼會,聯合校友及熱愛籃球的人士,推展籃球運動,希望能將高雄市一舉提升為稱霸全國的「籃球重鎮」,全體市民不妨拭目以待!

網路無國界 在地文化充先鋒
文/朱晨
網際超越了政治藩籬,超越了空間距離,彷彿成了聖經中的巴比倫塔,很多人因為網路而結織、交流,不同文化也在這裡找到發聲空間,今年有兩組高雄市中學生參與了「2003年國際學校網界博覽會」競賽,以優具的表現,讓文化在網路世界裡發光發亮,成了高雄城市文化外交的小尖兵......

在地文化 世界發光
台灣在哪裡?這是很多人關切,焦慮的政治議題,但是您知道嗎?只要用滑鼠輕輕一點,台灣就立刻呈現在全世界人的眼前,甚至高雄的名產「菱角」要怎麼吃,都可以從網頁中得知,穿透性之強,連偉大的外交家都要自嘆弗如。

這時你也訝異,草根、本土文化,其實並不是那麼上不了檯面,只要它是深具歷史,被保存下來的一種共同生活態度,都可以讓電腦彼端的人讚嘆及感動的,網際網路超越了政治藩籬,超越了空間距離,彷拂成了聖經中的巴比倫塔,很多人因為網路而結識、交流、許多弱小文化也找到它們的立足空間,與其說網路是未來新興的文化,不如說,它讓參與網路內容寫作的學生們,認識了自己的城市,自己的社區以及自己的歷史,找到了一面照清楚自己面貌的鏡子。
今年高雄市有兩組中學生參與了「2003年國際學校網界博覽會」競賽,勇奪地方特產特色類別國中組世界銀牌、高中職組世界特別獎。一組以美濃菸草業興衰為主題,追懷美濃客家人一段將被埋沒的記憶;另一組則用心地募集資料,勤於田野走訪,將高雄市的特色小吃帶到世人面前,令人有「雖小道,亦有可觀焉」的驚奇,這些學生以資訊來負載文化時,被自己所記錄的文化深所感動,這一份感動也隨著網頁散播開來。高雄市長謝長廷稱他們是城市文化外交的小尖兵,但他們卻得到了比得獎更深沈的喜悅─那就是自己動手去尋找了一份歷史記憶,和過去的時光做一場有意義的對談。

城市遊學賞味之旅
閱讀明誠中學國中部學生所做的賞味之旅─「台灣人へ台灣味」,大概和欣賞柏林影展「玻璃熊獎」的心情一樣愉悅─都是透過孩子的眼光來看美妙的世界,指導老師吳春蘭也指出:這群孩子的努力之所以在國外放異彩,主要也是他們的「童味猶存」,看得出是一些孩子獨立完成的作品,從採訪到進度記錄還有英文翻譯都由孩子主導,常讓人很訝異這些孩子的縝密心思。

賞味之旅,跳脫了傳統教室內書本知識的施與授,賞的是高雄縣市的城市美味,從市花聯想到的木棉酥,以及上學途中常見的菱角,甚至遠赴永安海邊看石斑魚以及虱目魚如何捕苗、烹煮等。這一趟採訪之旅可不容易,因為都是稚氣未脫的模樣,所以第一次採訪就賞到「閉門羹」,一位餅舖老闆對孩子的到來是很歡迎,然而卻絕口不談糕餅的作法,讓孩子們有些失望。

探索過程與完美句點
這一趟城市遊學還有許多難題要解決,學生們一一地在採訪進度記錄中用很活潑的筆調呈現,例如訪問阿嬤級的菱角田農婦時,一群孩子不會表達流利的閣南語,讓充當翻譯的同學頓時覺得多學一種語言的重要性,整個人抖擻了起來;採菱角是一大早的工作,對貪睡的孩子是極大的挑戰,在空氣清新的土岸旁採訪阿嬤,也是很新奇的經驗;到「市民學苑」發意見調查表時,遇上一群七嘴八舌的熱心婦女,突然多了好多線索,讓孩子興奮不已。
吳春蘭老師也表示,這個主題研究考驗的是學生的耐性,許多人在寒假時突然放棄了,很可惜,她表示,雖然不是自己得獎,也覺得和孩子們一樣,做到自己長久以來想做的事情,而且劃下了完美的句點,真是一件開心的事。

追尋濃濃鄉土情
新莊高中大約在兩年前就著手寫了「菸野美樓」的網頁,詹輝煌老師很興奮地指出,當初只是想做一個有關鄉土的文化網頁而已,沒料到「愈陷愈深」不知不覺和美濃農民站在同一陣線,他們提醒:日本厚生省有計畫補助菸農,台灣可曾注意菸農的心情。不久傳來台灣菸酒公司竟然向美濃菸農收購菸葉的事,讓團隊師生受到無比鼓舞,原來還有比研究得獎更讓人高興的事呢!

新莊高中當初選「菸野美樓」為主題,不可否認的是它夠「鄉土」,頗符合競賽的要求,於是詹老師和一群學生便著手企畫「菸野美樓」的實地採訪工作,他們只能依賴有限的文史雜編,加上「美濃愛鄉協進會」的幫助,才完成了與客籍菸農比手劃的溝通採訪,由於忠實記載著客家人以「菸」為業的辛酸,後來這個主題還得到賴和文學獎的高中人文團體獎項,並且接受阿扁總統召見。
儘管當初是以學生課外競賽的心情來做研究,但學生柯昭君認為,收獲最大的卻是有機會去探索台灣的人文歷史,不僅對台灣這塊土地和人物有更深的了解,同時也相當震撼,這遠比考試和死背歷史來得有用。

「美濃,這個高雄縣市相當知名的客家原鄉,也是日治時代以來重要的菸葉產地」,詹輝煌老師指出,關於美濃的文字資料不少,但長久以來美濃的種菸歷史卻只有專門研究客群文化的人才稍有接觸,多數人和「菸葉」最近的距離是客家文物館展示廳,或者是巷口的超商,而這次得到網頁世界獎賞,無疑地是將台灣客家特有的風情推上世界舞台,讓更多想認識台灣的人有深一層了解。
近年來,高雄市政府推動資訊教育相當有成效,除了校園資訊基礎建設外,還架設「數位學園」,集結以「教育行政資源」、「師資專業發展」、學生主動學習」、「市民終身學習」四大主題的各式網站,提供老師、學生或者市民在網路上,不限時空持續精進的學習環境,如今,明誠中學國中部、新莊高中學生的優異表現,正展現了高雄市政府推動資訊教育的豐碩收穫!

學習零障礙 生命執著發光
文/李宜玲
越來越多人,對生命理的障礙與困境,選擇逃避與放棄生命的方式面對,高雄市的特殊教育「零障礙」,從國小、國中,一路到高中,都設有特殊教育班級,讓特殊學校的學生與家長知道,面臨無可選擇的人生缺憾時,唯有跨越障礙,生命才能發光。
迥異的人生風景
許多父母憂心小孩子學的不夠多、不夠快,失去了未來競爭力,總是嚴厲的教導小孩,忙碌地帶著孩子各處補習,只希望孩子能搶先一步、高人一等。但也有父母不這樣想,因為家中的身心障礙兒童相較於其他孩子需要面臨更多的挑戰與障礙,孩子的快樂、健康才是他們最大的期待,為達成這看似簡單的願望,他們付出的關懷、時間、金錢與精神體力往往令人難以想像。

殘缺的生命 父母不放棄的愛
在83年成立的楠梓特殊學校之前,高雄並沒有啟聰、啟明學校,中重度聽障、視障的學生需要北上到台南啟聰學校、台中啟明學校就讀,特殊教育、醫療相關資源的缺乏,讓身心障礙兒童的父母一再陷入挫折失望的處境,不斷經歷錯誤,甚至錯失療育的最好時機。能像患有重度腦性麻痺多重障礙的吳柏宗,因為母親的堅持,獲得成功的早期療育,學會站立、走路甚至順利就讀小學,可以說非常的少。
「柏宗從兩歲起,每天早上四點就由母親揹著,搭乘第一班國光號到台中,接受針灸與復健治療,正由於母親不辭辛勞、持續六年不間斷的付出,才讓柏宗能夠行動、溝通,避免了終身只能依靠輪椅行動的命運」,楠梓特殊學校教務處主任劉學萍表示,早期特殊教育資源的缺乏與未整合,使得身心障礙的父母承受極大的精神、經濟壓力,也影響了原有家庭生活。

楠梓特校 首創綜合型特教
國內第一所招收三類身心障礙孩子的綜合型特教學校(包括啟智、啟聰、啟明)─楠梓特殊學校成立後,便致力於針對個別身心障礙孩童,給予所需的特教資源。
今年剛進入楠梓特殊學校就讀的李尚軒,雖患有過動型自閉症,但從小便具有音樂潛能,儘管家境平凡,仍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持續學習各式音樂:鋼琴、直笛、爵士鼓,「尚軒喜歡音樂,作母親最大的心願就是看到孩子開心」,談起孩子曾經被編入致啟智班,就紅了眼框的李媽媽,為了讓孩子能更加的發揮潛能,選擇了楠梓特殊學校,期望透過楠梓特殊學校在職能、物理上的課程指導、新莊高中的音樂教育,兩校教育資源的整合,為孩子尋求更好的發展空間。
零拒絕教育 開啟生命的春天
堅信每位身心障礙學生都有無窮生命潛力,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也特別強調國中小學身心障礙學生的適性安置,協助學生發揮特有的才能,並提供十二年的就學安置,輔助國中身心障礙畢業生能夠繼續進入高中職求學;每年還舉辦一百多場特教研習課程,期望不管是否從事特殊教育的老師,都能對身心障礙學生有更多的了解,讓身心障礙學生在尊重、積極而專業的教育下,活出自我的天空,促使特殊教育「零拒絕」的目標能真正落實。
高雄市政府長年在身心障礙者教育與就業的努力,已讓許多身心障礙者重新發現了生命中的春天,八十七年由高雄市政府協助殘障朋友成立的奇異果樂團,自成立以來,以一首又一首的生命樂曲溫暖鼓舞了無數聽眾,當重殘的藍約翰以爵士鼓樂鼓動著聽眾的心、告訴我們生命的喜悅時,也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希望,看見了高雄特殊教育的美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