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發布日期:2003-11-18更新日期:2003-11-18

【亮麗水都】

水岸城市 新魅力 遊賞湖水風光 照見一方的寧靜

重回河的懷抱 相約河畔 深情對話

文/曉若思  攝影/蔡宗昇

  水岸景觀是高雄的城市特色,曾經因為污染嚴重,而隱然消失於市民的生活記憶中,而今,河流經過整治美化,又以綽約丰姿躍然於市民的眼前,同時串聯成一條最有特色的藍色水路網,為城市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市政府新聞處精心策劃的都市行銷短片「高雄愛情故事」場景之一,就在高雄人氣最旺的愛河邊。
市政府新聞處精心策劃的都市行銷短片「高雄愛情故事」場景之一,就在高雄人氣最旺的愛河邊。

河畔泛起幸福頻率

  近日,你是否也曾在電視上看過讓人驚艷的「高雄愛情故事」短片呢?以十二個高雄最美麗的景點串起的愛情小品,一幕幕迷人的景緻、動人的劇情,讓人不禁也迷戀起高雄,當然,這其中也包括高雄堪稱最元老級的戀愛聖地-愛河,近年來,由於整治成效顯著,異味不再,河面上的波光粼粼,竟也逐漸泛起屬於幸福的頻率;新娘的白紗順著從下游河口吹過來的風,飄逸,倚在另一半胸前的踏實,摻雜了甜蜜與雀躍。只屬於新人的笑容與眼神交會,時常在河邊上演,不論是清晨的朝露,或是夕陽餘暉的光影,一對對新人取景時的專注與感動,不斷增添與豐厚河流在高雄民眾生活中所扮演的內涵與意義。

重回河的懷抱 相約河畔 深情對話

擁抱自然 就在城市中

  這樣與河的親密對話,不只在愛河,曾經污染嚴重的前鎮河、後勁溪在市府長年逐步的堅持整治之下,也逐漸洗去一身的污濁,再現清澈流水,從水質的改善到週遭環境的美化,高雄河流的生命力又重新被點燃,端午龍舟選手們又願意回到愛河邊競賽,甚至還有西式划船悠遊其間,宛如歐洲河岸風情再現,而大陸書法家曾經誇言要取其河水為墨汁的「黑龍江」--前鎮河,如今也已在市府努力不懈下,盎然展現令人眼睛一亮的風采,營造出藍綠風光無限的親水空間,成了社區居民最喜歡的休閒去處。

  曾經承載著世代市民生活記憶的河流,又再次以煥然一新的面容,提醒人們自然就近在身邊,將人們從都市叢林中解放,在每日的生活中,在貫穿蜿蜒於城市的河畔,重新尋回昔日與自然的親密互動,回到河邊與滋養我們的河流,進行一場歷史的對話,心靈的交流。

重回河的懷抱 相約河畔 深情對話

臨河而居 享有優質生活

  一位居住在前鎮河邊社區的吳小姐便曾表示,家裡緊鄰河畔的門窗緊閉十幾年後已經重新打開,映入眼前的不是烏黑死去的「黑龍江」,而是垂柳搖曳、風情迷人的潺潺流水,讓居住在此十幾年的居民心情也雀躍了起來,每天就從這個迎接晨曦最好的位置,眺望天空最佳的角度開始,居住在河畔已成為社區裡面最令人艷羨的一件事。居民開心的迎接微風的吹拂,大口深呼吸,不再害怕有臭味來襲,臉上的燦爛笑容,有如地方的生命力,隨著河流整治後脫胎換骨的美麗景緻,幸福洋溢於每一天的生活中。

璀燦奪目的光雕橋點亮了整個河堤社區。照片提供/高雄市政府水工處
璀燦奪目的光雕橋點亮了整個河堤社區。照片提供/高雄市政府水工處

漫步河邊 四季風情無限

  愛河的蛻變也同樣令市民、甚至外來旅客驚艷,在謝市長上任後,愛河整治與景觀改造都有了更新思維的規劃,而以「水與綠的親水空間」作為空間營造主軸,所以緊鄰河邊出現了一條蜿蜒青翠的綠帶,為艷陽高照的高雄帶來一絲清爽的涼意,河邊千變萬化的親水設施,也提供都市人最多元豐富的空間遊戲。

  來到河畔,看著一年四季千變萬化的迷人景色,享受著白天和夜晚的不同風情,人們可以坐在階梯式的親水護岸上看著涓涓流水沉思,在河畔的親水木棧道上享受迎面襲來的清涼微風,在左岸的咖啡座裡遙望對岸想念遲來的情人,或者在夜間欣賞一場由愛河光雕橋樑聯合演出的光之饗宴,恍如來到以迷人夜景聞名的香港,更能期待未來搭著小船,行走愛河文化流域,沾染一身的浪漫文藝。

  從愛河下游到上游沿岸週遭特有的文化風情,高雄市立美術館、客家文物館音樂館、歷史博物館、電影圖書館、駁二藝術特區,皆以截然不同的丰姿,豐富而有層次的文化質地,頻頻招手,招喚人們來到愛河畔,尋找一片專屬於自己的愛河文化風景。

行走於愛河文化流域,來一趟文藝浪漫之旅吧! 攝影/曉若思
行走於愛河文化流域,來一趟文藝浪漫之旅吧! 攝影/曉若思

水岸城市 好風光

  曾經灌溉滋養我們的河流,在人們愛護打造下,又重新敞開雙手,等待我們的光臨,一條都市裡的藍色公路正逐漸成形,以美不勝收的河岸風景,吸引民眾前來親身體驗水岸城市的新魅力。

  串聯河川各景點的水上觀光路線更成為到高雄不可錯過的城市風景,揮別污染城市的形象,柔情浪漫的水岸文化為高雄增添的文化氣息,描繪出令人欣然神往、美好的水岸城市生活!

河畔速寫之一  愛河情人身影

  愛河的改變,是從水質景觀到人文的徹底改變;愛河改造的意義,也絕不僅止於視覺的改善,更具有歷史的文化的,以及生活上的正面意義。

  如何讓愛河不只是條蛻變過的,美麗的河川,更是一條流過每一個市民心中,是條有愛有生命,充滿記憶與懷念的河流,值得民眾深思。於是,我們真實的看到愛情的浪漫,在河畔一幕幕上演,豐厚、增實愛河匯聚的力量。

愛河情人身影

  一對在從事房地產工作的情侶,趁著難得的休假,相約愛河畔,帶著兩隻情侶釣桿,準備好休閒涼椅,短衣短褲,輕便涼鞋,陳先生就說,「我們大概是這邊最年輕的釣客了!」第一次到愛河邊釣魚,除了裝備齊全,四處討教前輩,「愛河垂釣法則」外,還不忘打探「今天的戰況如何」?眼睛直盯著河面釣線動靜的陳先生說,「愛河真的不一樣了,人氣好很多,是很適合散心約會的好地方!」

  或者你也可以考慮,像另一對情侶這樣,傍晚在河邊就著夕陽,然後吃「沙西米」!原本讓人望而生卻的河邊竟然已經可以讓民眾願意把最新鮮食材「搬」到河邊,大啖美食,不願透露姓名的小姐趁男友先去停車,搶先一步把整片鮭魚生魚片送進嘴巴後,露出滿意的微笑說,「其實我們還蠻常在河邊吃的,妳不覺得夕陽像是黃金般映在河面上,讓人覺得很幸福嗎?」

愛河情人身影

河畔速寫之二  最愜意的釣場

  曾有學者對愛河目前出現的洄游魚類作過調查,目前約有二十種魚類在曾被宣判死亡的愛河存活,數量最多的是環球海鰶、短棘、大眼海鰱、大鱗和虱目魚、曳絲鑽嘴魚、黑邊。而入秋後,俗稱「豆仔魚」的大鱗魚最常出現,在河岸上就可以看到魚群在水中優游。

  中正橋至高雄港匯流的河段沿岸,常可見大批民眾垂釣,人手一竿,有的甚至準備好舒適座椅,釣竿一擺,就坐在樹下乘涼,醉翁之意不在酒,清晨微涼的風拂面,虱目魚是否上勾,嗯,似乎就不是如此重要了。

最愜意的釣場

  住在鳳山的李先生這天下午正當烈日高掛時,頭頂大草帽,在岸邊忙著看顧兩隻釣桿,一有動靜,趕緊起身奮戰。他滿身大汗的說,釣友告知這邊有魚可釣,「加上這裡平時很好停車」,雖然比不上海釣般刺激,「不過可以在愛河釣魚,實在很像在作夢!」李先生指著還特地綁著線的釣竿說,「在這邊釣魚最大的樂趣,就是可以和虱目魚奮戰,看著釣竿拉扯,就很滿足!」據李先生指點,「一透早來,釣客更多,像我這樣正中午來曬太陽的,是卡憨啦!」

  問到在這邊釣魚有沒有什麼不便,兩三個小時下來已釣上數尾豆仔魚的李先生不好意思的說,「就是要找廁所時,卡困難而已啦!」不過當知道就在不遠處新開幕河邊曼波咖啡館,除了有裝繕完美的公廁,更增添了原本只有城市光廊獨享的露天咖啡座時,李先生高興不已,直說,「這樣,下次就要帶老婆和小孩一起來了!」

攝影/蔡宗昇

遊賞湖水風光 照見一方的寧靜

文/曉若思 攝影/蔡宗昇

  如果流動的河水帶給我們希望;那麼靜瑟的湖泊,提供人們的將是靜思與沉澱。高雄的左營蓮池潭,以及近來市府積極開發的內惟埤文化園區裡的人工湖,都在市府規劃打造後,煥發出別具一格的迷人風采。

不一樣的蓮池潭

不一樣的蓮池潭

  蓮池潭的總面積約八十八公頃,其中水域面積達四十二公頃,是曹公圳的蓄水池,鳳山八景之一「泮池荷香」指的就是蓮池潭荷花盛開的景象,潭邊更有全市密度最高的廟宇,目前是市府大力推廣的重要觀光景點。蓮池潭風景區曾是台灣民眾到高雄旅遊時的必定參訪景點,對市民甚至是全台灣的民眾而言,都有著一份深厚且神秘的情感,要讓蓮池潭重新煥發迷人的風情,必須思考如何發揮其原有特質,並於景觀規劃時,以創新的親水觀念,營造出「水」高雄的意象。

不一樣的蓮池潭

  為打造出左營蓮池潭的新文化地景,進而帶動民眾主動認識左營的傳統歷史與古蹟文物,並且與鄰近的內惟埤人工湖連成一氣,在湖水相通之外,也要讓民眾在遊憩時,感受到不同於河畔的流動感,市府正規劃執行一項觀光整體計畫,就是要讓市民親身體驗到「蓮池潭,真的不一樣了!」

  負責規畫的建設局指出,透過執行「左營文化觀光整體規畫」,將蓮池潭與左營名勝計劃連成「小龜山─蓮池潭─左營古城」的風景線;而潭內也已增設地標噴泉、水中投射燈和夜間藝術造型燈,日後也將復育蓮花、設夜間咖啡座並有免費的環潭自行車供遊客騎乘。

不一樣的蓮池潭

潭畔風情 令人驚艷

  去年的「蓮池銀花映雙十」高雄國慶煙火晚會,選在蓮池潭舉辦,把高雄近年來都市景觀美麗的蛻變呈現於全國民眾眼前;而去年和今年十月份舉辦的「左營萬年季」在環潭公路及鄰近景點舉辦,更是以凸顯左營在地特色的目的而規劃,有採菱角、剝菱角、騎電動自行車環湖、品嘗傳統地方小吃等活動,到了夜晚民眾更可以在開闊的湖面上欣賞蓮花燈雷射燈光秀和懷舊老歌演唱,吸引上萬民眾到蓮池潭畔遊賞,不約而同的發出連連的驚訝讚嘆聲!

  除了岸邊的活動外,蓮池潭近年來也成為國內競速輕艇的練習及比賽場地,曾舉辦過的跨世紀港都海洋盃帆船錦標賽,西式艇身在充滿中國風的蓮池潭龍虎塔前穿梭,別具一番風情。

潭畔速寫  我在蓮池潭的一千個晨昏

高雄海洋技術學院競速艇隊

  進入秋天後的落日,總是來得比往常早,國立高雄海洋技術學院的輕艇競速隊成員,下課後騎著機車來到蓮池潭畔的船隻寄放倉庫時,夕陽已經將潭面染成一片紅,秋風徐徐順著潭面吹來,竟有著一絲涼意,看到她們做完簡易的熱身運動後,把比自己身軀大上許多的輕艇扛在肩上,緩緩的走向浮動碼頭,將船身放在水面上,手持著槳,進入狹窄的船艙,手一推,就往湖面悠然划去!

  改制後的高雄海洋技術學院在還是高雄海專時期,民國七十六年就成立了西式划船隊,目前校園內擁有西式划船隊、輕艇競速隊及輕艇水球隊共三支隊伍,在南台灣的校園裡相當少見。八十八年才成立,已獲獎無數的輕艇競速隊,以蓮池潭為主要的訓練場地,每天利用下課後,太陽完全西下前的一點時間,辛苦練習。

蓮池潭的晚霞是競艇練習的最佳良伴。攝影/曉若思
蓮池潭的晚霞是競艇練習的最佳良伴。攝影/曉若思

  輕艇隊目前成員有八名,其中唸食品營養系的黃瀅栓曾在區運會上獲得加拿大式二人組第三名的好成績,從國中練習至今,來自台南的黃瀅栓只要天候允許,每天下課後會來蓮池潭「練練筋骨」,他笑著指著小龜山說,由於每次練習都必須跟時間賽跑,還未能真正悠閒的享受蓮池潭和周遭景點,「不過幸好還有夕陽可看,否則還真無聊!」

  問及蓮池潭划船的優點,隊員們表示,湖面寬廣夕陽柔美,水面穩定是不二選擇,不過潭邊偶有釣客垂釣,為了避免和魚線掛勾發生危險,隊員們會主動划到湖面中央,以南北向進行來回約一千公尺的練習,但為了避免天一黑,看不到水面上的狀況,她們約定此時一定要趕緊回航。

  採訪的這天,一位隊員靠岸時開玩笑的大喊「加菜囉!」大夥紛紛靠過來。原來偶爾翻船,潭內的魚兒會不小心游進船內,這也算是在蓮池潭練習輕艇的另一種樂趣吧!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