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4-03-22更新日期:2004-03-22
【高雄講堂】
高雄美建築 城市景觀新樣貌
特別撰稿╱張隆基(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會長)、張守誠(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前會長)資料提供╱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
公部門的『都市空間』改造工程腳步很快,以沒有邊框及視覺傳達的想法,改造街道空間計畫。城市在改變!都市環境在美化!

大高雄未來都市空間發展願景探索
建築景觀的改變,是在高度社會化、人文素質待提升及整個社會環境混沌下,必須要共同投入的使命。
高雄整個建築風貌逐漸在改變,除了私部門的努力之外,公部門景觀逐漸萌芽而成熟。園冶獎開創了全國有史以來唯一的「都市公共景觀」評選,讓高雄市的公共景觀突出展現,讓市民的眼光從私有住宅的改造轉到都市景觀的提升。
園冶獎除了由學者專家擔任評審,也讓一般市民成為評審的一部份,希望可以透過市民參與、鼓勵表揚公部門所完成的都市景觀,引導未來公部門在規劃都市景觀時,更能考慮民眾的需求,營造健康安全舒適的都市生活環境。
大高雄建築園冶獎十年,從評審私部門的『住宅景觀』到近三年來的評審公部門的『都市空間』,評審的過程中發現,私部門的『住宅景觀』變化不大,然公部門的『都市空間』改造工程腳步卻很快,城市在改變!都市環境在美化!這代表公部門對『城市發展』的思維在改變,樂見從『住宅景觀』到『都市空間』二項議題,公、私部門都積極投入運作,在運作背後的思維架構,影響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

高雄市政府施並璟副秘書長表示市府以友善城市之觀點,提倡城市美學,將工作Focus在改善及創意。以沒有邊框及視覺傳達的想法,改造街道空間計畫。才能獲得市民的肯定。
德國首都柏林市,在二十一世紀的都市發展概念,是以『人性化的都市』生態的思考,柏林市森林面積為總都市面績的17﹪、湖泊面積為6﹪,合計佔23﹪,而高雄市綠地面積只有10﹪,應盡量減少太多建設來增加綠地面積,主張『人與人互動的空間』、『人與自然互動的空間』來提高人的生活品質。
從公部門之城市改造計畫,必須do something,私部門提出的減量設施,以養地的計畫,注重生態與綠化的新思維。經營荒野的概念增加溼地面積,提升對土地的反省能力,提昇自然生態,提倡生物多樣化的實行。
而學界所提倡的『人性化都市』的思維觀念,都是在二十一世紀大高雄未來都市發展的藍圖上,可築夢的一個願景,如果我們有一個像紐約曼哈頓的『中央公園』該是多麼美好的事,只要有希望,『夢』總有一天會實現。
城市住宅景觀的發展定位與方向
大高雄建築園冶獎每年之評審選出約十件最優良住宅中庭景觀大樓,十年來也確實帶給建築業界提升景觀品質及良性循環的正面效益。從私部門的角度來看,建築業界至少知道每年有一個園冶獎的評審,如果能夠得獎,對於公司形象之提昇、銷售都有某種程度之幫助。
住宅景觀的重心,從1995注重中庭美化、植栽,1996中西合併風格,1997功能趨向,1998設施多樣化、1999綠建築教育、環境基因,企圖引導建築業者能夠從人的角度、從學術理論探討住宅景觀的自然平衡,與大自然相結合,用生態理論探討環境生態與生物共融之主題,為未來住宅景觀之發展找到一條明確之路。
日商高野景觀株式會社台灣主持人石村敏哉到台灣十年,從最早在宜蘭負責大型公園案,到現在設計高雄住宅大樓個案的中庭,一貫延續自然生態的觀念和作法,譬如,採用高屏溪上游的楓港石佈置中庭,並採生物多樣化種植樹種,以期一年四季花開、綠意盎然,希望住戶回到家就有親近、回歸自然的感覺。而中庭內的小溪流與水池,皆採無護攔設計,水面很淺,適合小朋友親水玩耍,促進親子共處。也嘗試在屋頂設計花園及菜圃,營造農村的感覺,住戶可以種菜、烤肉,休閒融入生活與住宅,十分愜意。
綜觀缺點,美侖美奐的住宅中庭設計,常為了有賣點,著墨太多、營造了太多複雜的東西,它的耐久性是否恰當,有必要回顧調查、加以修正。
像中庭的花圃,小朋友不能踏入,只能旁觀,非但與自然不協調,也失去意義。還不如做流水、潛水池,擁有一個親水的空間。而建物景觀,百分之七、八十還存在模仿階段,使用機能未創新,也需要突破。
未來十年的住宅景觀,應從人本的角度切入,導入『綠建築』觀念,設計簡單、易維護、增加綠複率、地表透水性佳、生物多樣化的自然生態觀念,並需要更注重『原創性』,才是未來的住宅景觀的『願景』。


【高雄模樣】台灣國際化 從高雄出發 2009 World Games in Kaohsiung
撰文/魯龢 攝影/史乾佑
爭取世界性活動,對台灣來說,意義非凡。多年以來,台灣主權的尷尬處境,讓我們喪失許多國際性活動的舉辦機會,期望擁有一席之地、期望獲得認同,困難重重。
有小奧運之稱的「世界運動會」,2009在高雄舉行,將帶領台灣站上國際舞台。對高雄市民-海洋首都子民,對台灣,都是莫大的鼓舞和動力。

今年6月14日是台灣邁向國際體壇發展的大日子,高雄市把台灣體育運動推向國際的大紀事,高市以「海洋港都.微笑城市」為立基,申辦第八屆「2009年World Games世界運動會」成功。
World Games(IWGA)是全世界僅次於奧運的第二大國際運動盛會,預計有九十多個國家、三千多名頂尖選手薈萃競技,比賽運動項目眾多,而台灣將是繼美國(聖塔克拉)、英國(倫敦)、德國(卡斯陸)、荷蘭(海牙)、芬蘭(拉提)、日本(秋田)、德國(杜伊斯堡)之後,獲此舉辦榮譽的國家。此舉可說是台灣長年來申辦多項國際性大型運動會失利後,開台以來首次難得的國家盛事。
高雄市政府與中華奧會、行政院體委會等單位花了兩年時間爭取,擊敗荷蘭鹿特丹、匈牙利布達佩斯、美國休士頓等城市,取得舉辦權,這是我國申辦國際大型綜合運動賽會十四年來,首次如願以償。
2009年世界運動會正式簽約儀式於6月14日下午2時30分起在高雄市重要地標「海洋之星」廣場展開,世運會 (IWGA)主席Mr. Ron Froehlich、秘書長Mr. Co Koren代表出席與高雄市市長謝長廷進行簽約,共同促成這歷史性的一刻。
市長謝長廷指出,世運會將有世界各國菁英選手參賽,「高雄」在無形中就行銷於世界各國,市府也即將成立世界運動會籌備委員會,並善用民間資源,培養更多外語人才與志工,促使高雄盡速進入國際社會,未來「台灣的國際化就從高雄出發」。
爭取世界性大型運動會,對台灣來說,意義非凡。別的國家沒有期望被認同的問題,台灣雖然名列世界前二十名經濟強國,卻在國際組織上處於封閉被孤立的窘境。

高雄市曾爭取2007世界大學運動會主辦權,因中共阻擾而以一票之差敗北,此事讓他深感挫折,這次申辦世界運動會為避免重蹈覆輒,市府在籌備的這兩年,直到簽約儀式前都保持低調,如今完成簽約,可以把這喜訊傳達給全台灣、全世界。
世運會比賽場館及項目方面,運動主場館「現代化綜合體育館」將以BOT方式興建,總投資金額約七十八億元,位於三民家商旁的五點七三公頃面積土地,將於九月前動工興建,預計九十五年九月完工,各比賽場館、設施也將陸陸續續更新擴充,選手村將設在高雄縣義守大學。
至於比賽運動項目的選擇,依規定必須從國際世界運動會總會33個國際單項運動總會會員中選定,主辦城市可以另外提出舉辦多達五種邀請性的示範(表演)比賽。因此第八屆比賽項目多達三十一項,示範運動有:槌球、巧固球、龍舟三項,合計共三十四項。

世界運動會預定於2009年7月16日至7月26日舉行,共十天,原因是統計高雄市81年至91年雨量資料,7月16日至7月26日為七、八月間雨量最少的時段。並且正值暑假期間,不僅可招募到眾多的學生擔任義工,更可吸引人潮到高雄觀光並觀賞世運會。
世運會開閉幕典禮場地位於現代化綜合體育館,座落於市中心,面積約六公頃、可容納固定座席一萬五千人。依據「地方制度法」,高雄市為一個直轄市,隸屬於行政院,曾舉辦過國際性運動賽會(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13項;世界大學錦標賽(World University Championships)1項;國際展覽(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10次;國際表演(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s)10次。由高雄市世界運動會申辦委員會、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及國內世運會所涉之單項委員會共同與會之世運會籌備會議決議,國內各運動協會皆全力支持高雄市申辦2009年世界運動會。
高雄獲得世運會,最重要的是將城市的活力、熱情,台灣的向心力、國家的共同目標展現出來。如果能夠利用這次機會把整合人民、各個階層,提高向心力,這才是台灣最大的收穫。

世界運動會在台灣舉辦,不僅可提升國內的競技水準,普及全民運動風氣,更可塑造城市的形象,增進城市觀光及運動產業,提高高雄市在國際的能見度。讓來自各國脫穎而出的好手和觀光客,感受到高雄港灣的浪漫、愛河炫麗的美,及友善的住民與建設,將是行銷高雄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讓高雄市邁向國際舞台、進入國際社會,台灣的國際化將從高雄出發。
【用心看高雄】築夢飛翔 形塑水岸城市
特別撰稿/葉致中(高雄市經貿發展協會會長)
全世界有很多水岸發展成功的開發實例,高雄市無疑是全國發展水岸港埠的最佳城市。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依附水岸延展,水岸旗艦計畫未來可望延伸目前愛河河岸形塑的成功經驗,擴展成為海岸遊憩開發的高雄經驗。

當十六世紀葡萄牙人發現台灣,如同發現世外桃源般的讚嘆:「好一個美麗之島─福爾摩沙」,連雅堂所著的「台灣通史」中,也以「婆娑之洋,美麗之島」為台灣下了一個完美的註解,從這些形容台灣的字詞裡頭,除了表達台灣擁有山水秀麗的意境外,也突顯了台灣身為一個海島的優越天然條件與發展願景,高雄,無疑是全台灣最接近理想實現的出發點,而水岸開發,則是都市更新與望造高雄經驗的捷徑。
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港市,如倫敦、紐約、巴爾迪摩、東京、上海、香港等,城市的發展都是因為港埠而興起,而港埠也因為城市的逐步開發而繁榮。高雄的港灣,造就而成的高雄城市,在發展過程中,由於大環境的階段使命,從重工業出發,至今雖已經過深度的轉型,在發展條件上,仍具有些原始產業型態衍生的限制,加上大環境低迷的負面影響,想在短時間之內開拓產業新象與塑造城市全新風貌,躋身成為具有絕對競爭力的現代國際都會,需要時機與策略,並不容易;不過,高雄結合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具有完全掌控亞太商務、物流以及遊憩樞紐的條件,在公部門積極的施為與民間的推動下,想要排除其在國際上的重要地位與未來發展契機,也很難。

由河岸到海岸 從水域到陸域
現代化都市設計藍帶及綠帶的規劃,著眼於都市景觀整體規劃以及生活品質的提昇,許多城市中最具生命力、最為人所稱道的地方,並非是核心區中規中矩的棋盤式街廓與雄偉建築,而是生動的水岸空間與綠地所串連出來的自然聖地,水岸土地可依航運相關、港埠運輸、住宅、遊憩觀光及主題樂園等開發型態提供不同的都市機能,其中,遊憩觀光及主題休閒產業的開發,可望得以在短時間內,將服務業、觀光產、休閒業導入,如此,商業投資便水到渠成。

就區位而言,水岸地區多屬於都市的邊緣地帶,土地的開發與事業更新,直接衝擊都市計畫及都市設計的相關法規,法規的調整也直接改變了區位機能,同時提供相關產業的投資契機。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即為水岸土地開發更新的案例,區域內原本是木業、航運相關、油品及肥料加工等工業集中發展地區,為高雄市重工業發展區域,近年來由於高污染工業計畫性的外移,另搭配都市更新轉型為高科技產業的規劃,於民國八十八年透過都市計畫程序將原本的工業用地變更為倉儲、貿易以及文化休閒的特定區。
因應國內外的經濟環境情勢,政府積極推動台灣的經濟發展並強化國際競爭力,其中依據地利環境條件評估,高雄地區具有發展海運中心以及觀光遊憩的潛能,其中,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的發展在此階段將扮演最重要的角色,除了提供物流倉儲以及加工轉運的港灣都市機能外,園區進行港埠地區土地再利用,藉由文化展演場地、商業購物設施、港埠商業機能、水岸遊憩的規劃開發,塑造水岸遊憩、商業、文化建設等商機與功能,加以搭配藍色公路,吸引餐飲服務、觀光旅館等類產業的投資,進一步達成水岸區核心貿易、國際商務及科技性產業進駐的目的。

從愛河整治到港埠水岸開發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委員會,為整合各委員會機能與效率,目前依市政推動目標以及會議效能進行調整,並將水岸開發主題獨立出來,以作為高雄市水岸旗艦計畫的推動機制,中心任務將全力推行高雄市水岸開發的擴大串聯,不只包含河岸的開發,海岸部份由新光碼頭開始,涵蓋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的全線水岸範圍,目的則在於希望藉由水岸遊憩空間的更新帶動觀光產業的發展,並提供市民成為休閒的核心場所。
全世界有很多水岸發展成功的開發實例,而高雄市無疑是全國發展水岸港埠的最佳城市,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依附水岸延展,水岸旗艦計畫未來可望延伸目前愛河河岸形塑的成功經驗,擴展成為海岸遊憩開發的高雄經驗,對於多功能經貿園區整體開發的時效與成果,水岸開發效益將可能是關鍵的催化因素。
目前,在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內由統一企業集團進行開發的「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佔地十二萬坪,投資金額達三百億,預定在民國九十四年底開始營運,著眼於建構高雄市民最理想的購物及生活中心,除了滿足所有的生活機能以及深層休閒需求外,遊港灣、逛水岸將會是購物民眾的配套行程,購物中心將同時扮演帶動高雄觀光業的角色,不過,如何在有限的政府及民間資源裡,將計畫逐步落實,將是一個相攸關市政推展以及投資成效的關鍵挑戰。

【紙上肥皂箱】城市人的聲音
市政建議(王又民)
圖書活動空間,建議努力事項:
(一)閱覽場所的光線(亮度)、空調合乎標準嗎?
(二)座椅的透氣性及合乎人體工學嗎?
(三)良好的設備及服務態度有適當宣傳嗎?
研考會考核市府各局處的執行績效,上列事項可否儘早列入評核?
海洋首都市民的聲音(洪銘聰)
記得每次到台北,總讓我有種流連忘返的感覺。曾幾何時,在我的出生地「高雄」也讓我有了同樣的感覺。
的確,最近這幾年高雄不論在硬體建設、人文藝術、休閒娛樂在在都有了顯著的進步與成長,這是可喜可慰的。高雄變美,美得幾乎讓我無法想像,這是我居住的地方嗎?尤其是那一條生命之河-愛河,更是叫人陶醉在其中、難以自拔,浪漫、文藝、美妙的融入在每一天的生活中。
高雄的動,叫人振奮叫人鼓舞,高雄的愛,叫人驚喜叫人讚嘆,高雄的美,叫人陶醉叫人著迷,高雄的淨,叫人舒暢叫人伏靜。
發現高雄,深入打狗,擁抱熱情(林貴貞)
藉由畫刊報導,讓高雄人更加深入了解高雄、親近高雄。
誠懇期盼高雄畫刊能多報導高雄偏僻地方的景觀,因為那是我油畫的美感來源,特別是電視無法報導的角落。
這本畫刊小巧而精緻!如果內涵更豐富、照片再多一點,似乎,更讓人有典藏的慾望。